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谷又叫斜峪道、褒斜道。南起汉中褒城,穿过秦岭,连接关中平原。北口的斜峪关在陕西岐山与眉县的交界处,诸葛亮陨落的五丈原与其衣带相连。
徒步七八十里路,我终于来到斜谷。这方令人神往的土地,是我心中的娇娘,我想近距离地亲一亲她的面颊……然而,天公却不做美,悄悄地下起了小雨。
不过,这雨也下得调皮,像牛毛,似发丝,在空中忽悠忽悠地漂浮,正好给我燥热的身体降了降温。我仰面直天,让那凉丝丝的雨星儿落在脸上,立刻就觉神清气爽。
神清气爽的我,走得匆匆,看得蒙蒙,来到斜水大坝,那雨就下得猛了。我没有抱怨,而是感谢上苍,它使我看到大雨中的斜谷水库。
斜谷水库又叫石头河水库。汹涌澎湃的水流冲出大坝北端的水闸,落入谷底,百米高的落差,形成一道壮观的瀑布。瀑布流进水渠后,就变得幽静起来,温顺得像河岸人家的细妹子,不露唇齿地走着,悄无言声地淌着,浇灌川道里的庄稼,滋润堤岸上的土地。雨中的水库,是海纳百川的水母,雨珠儿肆无忌惮地抽打着她的身躯,她却不恼不燥,敞开胸怀,将这小精灵儿全都收敛起来,叫它们在这里稍事憩息。然而,雨珠儿懵懂得很,它们似乎并不理解水母的心意,打落水面后泛起一个一个的涟漪,像一叶叶小舟,在茫茫的湖泊中冲击。它们想冲出重围,制造一些小小的闹剧。可是,这毕竟是徒劳之举,一旦跌落水母的怀抱,就得接受水母的教诲。水母要将它们梳理一番,然后恩赐给养育万物的大地。
这孕育万物的水母,总使人生出千丝万缕的感激。她在这里汇聚起千水万水,膝下的庄稼才这样的碧绿青翠……于感念之中,我撑开了随身携带的雨伞,缓缓行进。没有因狂风暴雨而却步,没有因旅途劳顿而歇脚。浩渺的水库落在我的身后了,这雨也就歇住了。
歇了雨的斜谷,更有一番情趣:一道雾岚从山腰里腾升起来,像一幅壁画,挂在那里;又似一道青烟,欲飘未飘……这山中的鬼灵精,是想给我作伴,还是与我为伍……我想它们一定是在窥视我的行踪,怕我惊醒这雨后的宁静。
我不敢惊醒斜谷的宁静,把脚步放得很轻,生怕踩踏一苗小草,生怕误伤一株花朵……雾障渐渐扯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之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我想,诸葛武侯当年兵出斜谷,用木牛流马驮运粮草,天体也是这样朦胧吧?朦胧的天体,才使司马仲达捉摸不透,于是,才有了葫芦峪那场生生死死的传奇情景。那一场大火,如果能把司马父子烧死,三宗归一,恐怕就不是西晋。然而,上苍并不佑刘,一场大雨将司马仲达放生,使诸葛武侯愁病交加,于五丈原升天,留下了千古遗恨。无论是谁,想起这一段历史,都会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忧伤。唐朝诗人温庭筠路经五丈原时,曾经写过一首诗篇:“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牙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使人感怀,令人悲哀……我不想使自己的心境平添悲凄,穿过嘴头镇,一步就踏上了登山攀顶的石径。
这里才是真正的大山,站在山顶,一览关中平原的恢弘,给人一种浩然荡气的震撼;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汉中盆地的景色,给人一种江山这边独好的壮美。站在山顶,还可以看见惟余莽莽的斜谷,不过,它是被大山挤兑出的一条长蛇,俯首称臣,让清凌凌的水流从它的身体上穿过。
山体在这里显得这样的气势磅礴。河谷犹如它的血管,四纵八横地伸展开去,仿佛诸葛武侯摆下的八卦阵;森林郁郁葱葱,四面密布,像一张扯开的蜘蛛网,将一切的一切都网在其中……我沿着猎人抑或采药人踩踏出来的羊肠小道缓缓走去,泠泠淙淙的泉水声便扑面而来了。那声音极其清朗,闻声如见活脱迸进的姿影,引人自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逢,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明。山间林密,泉隐其中,偶尔闪过亮亮的一泓,像跳来跳去的松鼠,使人振奋。振奋之余,方才明白:这里原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一道陡峭的山脊将密如麻丝的水流一劈两爿,一爿流北,一爿向南。向南流淌的入了褒河,朝北而去的流进渭河。而令我惊叹的是,这里的泉水清纯得晶莹透亮,一如初生的婴儿,弥漫着童贞和稚气。面对清澈如镜的泉水,我思绪万千:人在童年时,似乎都像这山中的泉水,清纯无瑕;然而,一旦长大,身体是魁梧了,智慧是敏捷了,却变得复杂起来。复杂得使人琢磨不透,还要生出私心、邪念、贪欲。泉水流入江河、大海,水势是壮阔了,气度是恢弘了,但也就污浊了,甚至还夹带着毒素,给万物生灵带来灾难。“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命题,是耶非耶,不敢妄加论断,可“江之源,水本清”却无论如何是真理。但愿大人们脱去稚气的时候,赢得的只是成熟而不带邪恶;泉水流进江河时,平添的只是壮阔而不带污浊。那时侯,才是个完好的世界!
追着哗哗流窜的泉水,我想逮住它们,不叫它们去跟那些污浊同流合污。可这毕竟只是徒劳之举。泉水一跃,便冲进斜谷去了。斜谷内的河流就是石头河,当地人叫它斜水。西落的阳光辉映在水面上,这儿那儿,金光闪闪;角儿旮儿,斑斑驳驳,使人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就在河一端的峭壁上,我看见了栈道。这些栈道已是东倒西歪、破败不堪,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苍老、憔悴,但它却展示了一段历史、一段天公开物的动人景色。这些栈道是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时的打造,还是诸葛武侯北伐中原时的建构?抑或是大禹治理九洲时的杰作?这些都无从考证,但无论是谁,他们在悬崖峭壁上修凿这条道路时,都发挥了高超的智慧,拼出了坚强的毅力……这才是流芳千古的大智大美,可是,假以时日,有多少人能够读懂这种美呢?
不知不觉,夕阳便隐去了身迹,漂浮在空中的晚霞也黯然失色,夜的眼睛睁开了。我该踏上返程的路途,可日暮黄昏去之遥遥,只好借宿于一座道观里。道观清净雅素,一清俊道士捧上茶水,我便与他对月品茶,聆听泉声。
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那声音,像是一曲震撼人心的交响乐,浑然而成,却能分出高低:于草丛中缓缓流淌的,仿佛一把小提琴在演奏,悠扬、舒静;挤出石逢的滴泉,“丁冬丁冬”,还带一点疯狂,像是琵琶在弹拨《泉水丁冬》抑或《十面埋伏》;而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定是铜管齐鸣……
咀嚼着这山间深夜的泉声,仿佛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降生、成长、繁衍、死亡……我想,不管这世界如何的污浊,你也得不歇步地向前迈步。只要能迈出一步,大地就会有一点震动。只要对社会有一点贡献,世界就多一分安宁……
徒步七八十里路,我终于来到斜谷。这方令人神往的土地,是我心中的娇娘,我想近距离地亲一亲她的面颊……然而,天公却不做美,悄悄地下起了小雨。
不过,这雨也下得调皮,像牛毛,似发丝,在空中忽悠忽悠地漂浮,正好给我燥热的身体降了降温。我仰面直天,让那凉丝丝的雨星儿落在脸上,立刻就觉神清气爽。
神清气爽的我,走得匆匆,看得蒙蒙,来到斜水大坝,那雨就下得猛了。我没有抱怨,而是感谢上苍,它使我看到大雨中的斜谷水库。
斜谷水库又叫石头河水库。汹涌澎湃的水流冲出大坝北端的水闸,落入谷底,百米高的落差,形成一道壮观的瀑布。瀑布流进水渠后,就变得幽静起来,温顺得像河岸人家的细妹子,不露唇齿地走着,悄无言声地淌着,浇灌川道里的庄稼,滋润堤岸上的土地。雨中的水库,是海纳百川的水母,雨珠儿肆无忌惮地抽打着她的身躯,她却不恼不燥,敞开胸怀,将这小精灵儿全都收敛起来,叫它们在这里稍事憩息。然而,雨珠儿懵懂得很,它们似乎并不理解水母的心意,打落水面后泛起一个一个的涟漪,像一叶叶小舟,在茫茫的湖泊中冲击。它们想冲出重围,制造一些小小的闹剧。可是,这毕竟是徒劳之举,一旦跌落水母的怀抱,就得接受水母的教诲。水母要将它们梳理一番,然后恩赐给养育万物的大地。
这孕育万物的水母,总使人生出千丝万缕的感激。她在这里汇聚起千水万水,膝下的庄稼才这样的碧绿青翠……于感念之中,我撑开了随身携带的雨伞,缓缓行进。没有因狂风暴雨而却步,没有因旅途劳顿而歇脚。浩渺的水库落在我的身后了,这雨也就歇住了。
歇了雨的斜谷,更有一番情趣:一道雾岚从山腰里腾升起来,像一幅壁画,挂在那里;又似一道青烟,欲飘未飘……这山中的鬼灵精,是想给我作伴,还是与我为伍……我想它们一定是在窥视我的行踪,怕我惊醒这雨后的宁静。
我不敢惊醒斜谷的宁静,把脚步放得很轻,生怕踩踏一苗小草,生怕误伤一株花朵……雾障渐渐扯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之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我想,诸葛武侯当年兵出斜谷,用木牛流马驮运粮草,天体也是这样朦胧吧?朦胧的天体,才使司马仲达捉摸不透,于是,才有了葫芦峪那场生生死死的传奇情景。那一场大火,如果能把司马父子烧死,三宗归一,恐怕就不是西晋。然而,上苍并不佑刘,一场大雨将司马仲达放生,使诸葛武侯愁病交加,于五丈原升天,留下了千古遗恨。无论是谁,想起这一段历史,都会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忧伤。唐朝诗人温庭筠路经五丈原时,曾经写过一首诗篇:“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牙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使人感怀,令人悲哀……我不想使自己的心境平添悲凄,穿过嘴头镇,一步就踏上了登山攀顶的石径。
这里才是真正的大山,站在山顶,一览关中平原的恢弘,给人一种浩然荡气的震撼;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汉中盆地的景色,给人一种江山这边独好的壮美。站在山顶,还可以看见惟余莽莽的斜谷,不过,它是被大山挤兑出的一条长蛇,俯首称臣,让清凌凌的水流从它的身体上穿过。
山体在这里显得这样的气势磅礴。河谷犹如它的血管,四纵八横地伸展开去,仿佛诸葛武侯摆下的八卦阵;森林郁郁葱葱,四面密布,像一张扯开的蜘蛛网,将一切的一切都网在其中……我沿着猎人抑或采药人踩踏出来的羊肠小道缓缓走去,泠泠淙淙的泉水声便扑面而来了。那声音极其清朗,闻声如见活脱迸进的姿影,引人自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逢,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明。山间林密,泉隐其中,偶尔闪过亮亮的一泓,像跳来跳去的松鼠,使人振奋。振奋之余,方才明白:这里原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一道陡峭的山脊将密如麻丝的水流一劈两爿,一爿流北,一爿向南。向南流淌的入了褒河,朝北而去的流进渭河。而令我惊叹的是,这里的泉水清纯得晶莹透亮,一如初生的婴儿,弥漫着童贞和稚气。面对清澈如镜的泉水,我思绪万千:人在童年时,似乎都像这山中的泉水,清纯无瑕;然而,一旦长大,身体是魁梧了,智慧是敏捷了,却变得复杂起来。复杂得使人琢磨不透,还要生出私心、邪念、贪欲。泉水流入江河、大海,水势是壮阔了,气度是恢弘了,但也就污浊了,甚至还夹带着毒素,给万物生灵带来灾难。“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命题,是耶非耶,不敢妄加论断,可“江之源,水本清”却无论如何是真理。但愿大人们脱去稚气的时候,赢得的只是成熟而不带邪恶;泉水流进江河时,平添的只是壮阔而不带污浊。那时侯,才是个完好的世界!
追着哗哗流窜的泉水,我想逮住它们,不叫它们去跟那些污浊同流合污。可这毕竟只是徒劳之举。泉水一跃,便冲进斜谷去了。斜谷内的河流就是石头河,当地人叫它斜水。西落的阳光辉映在水面上,这儿那儿,金光闪闪;角儿旮儿,斑斑驳驳,使人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就在河一端的峭壁上,我看见了栈道。这些栈道已是东倒西歪、破败不堪,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苍老、憔悴,但它却展示了一段历史、一段天公开物的动人景色。这些栈道是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时的打造,还是诸葛武侯北伐中原时的建构?抑或是大禹治理九洲时的杰作?这些都无从考证,但无论是谁,他们在悬崖峭壁上修凿这条道路时,都发挥了高超的智慧,拼出了坚强的毅力……这才是流芳千古的大智大美,可是,假以时日,有多少人能够读懂这种美呢?
不知不觉,夕阳便隐去了身迹,漂浮在空中的晚霞也黯然失色,夜的眼睛睁开了。我该踏上返程的路途,可日暮黄昏去之遥遥,只好借宿于一座道观里。道观清净雅素,一清俊道士捧上茶水,我便与他对月品茶,聆听泉声。
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那声音,像是一曲震撼人心的交响乐,浑然而成,却能分出高低:于草丛中缓缓流淌的,仿佛一把小提琴在演奏,悠扬、舒静;挤出石逢的滴泉,“丁冬丁冬”,还带一点疯狂,像是琵琶在弹拨《泉水丁冬》抑或《十面埋伏》;而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定是铜管齐鸣……
咀嚼着这山间深夜的泉声,仿佛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降生、成长、繁衍、死亡……我想,不管这世界如何的污浊,你也得不歇步地向前迈步。只要能迈出一步,大地就会有一点震动。只要对社会有一点贡献,世界就多一分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