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生特其人
罗生特,原名雅各布·罗森费尔德,1903年1月11日出生于奥地利莱姆贝格的一个犹太家庭,1927年获得维也纳大学综合医学博士学位。
受工人革命运动影响,罗生特早年即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后因从事反帝活动而多次被捕,进而又由于反对希特勒吞并奥地利被投入集中营。一年后,他被判限期出境,终生不得回国。
在纳粹集中营,敌人的严酷刑罚不但没有使罗生特屈服,反而把他考验成为一个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他离开集中营时,纳粹党徒逼问他的去向,他坚定地说:“我要去中国!”那时候中国正进行着艰苦的抗日战争。
1938年冬,罗生特来到上海,开设个人诊所。其间,新四军卫生部长沈其震在沪采购医疗器械和药品,巧遇罗生特。经过多次接触,加上德国记者汉斯·希伯(逝世后安葬于山东临沂华东烈士陵园罗炳辉将军墓旁)的介绍,罗生特较多地了解了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的反法西斯抗日斗争,于是主动要求参加新四军,到苏北抗日前线为新四军官兵服务。回到军部,沈其震向陈毅汇报了罗生特的情况和要求。
1941年3月,沈其震带着陈毅的亲笔信到上海,邀请罗生特到新四军工作。21日,在新四军驻沪办事处的安排下,罗生特带着诊所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到达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
在新四军中,罗生特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辗转于军部、二师、三师和四师之间。1943年初,根据罗生特的申请,经陈毅介绍,罗生特成为中共特别党员。
在新四军,罗生特一面投身于新四军的卫生工作,一面积极采访新四军中的传奇人物和新四军生活,打算撰写一部反映新四军抗日斗争和将领传奇的书。
罗生特看罗炳辉练兵
1942年3月19日,在新四军二师卫生部长宫乃泉大夫的陪同下,罗生特乘船通过洪泽湖,来到安徽来安大刘郢新四军二师驻地,拜访罗炳辉。
罗生特的到来,受到了罗炳辉师长和谭震林政委的热烈欢迎,他们亲自为他接风。罗炳辉还特地提枪外出打回了几只野鸭子。
就在罗炳辉和谭震林为罗生特接风后几天,罗生特随师里的干部参观一个连队的日常训练。
罗生特看到,战士们带枪瞄准时,都在枪筒上系着两块砖头。他了解到,这是罗炳辉练兵时的家常便饭,而且从未降低训练标准。
罗生特不明白挂砖头训练的原因,问到底是怎么回事。陪同参观的干部解释道:“这是罗师长的发明。这样训练可以增强臂力,从而提高举枪瞄准时的稳定性,保证射击杀敌时百发百中。”罗生特点了点头,说:“这个办法好!看来,罗师长的枪法一定是这么练出来的。”
罗生特还说:“中国共产党中真是人才济济。我最近在读赛珍珠用英文翻译的《水浒》,感到中国共产党里的这些英雄,他们有崇高的追求,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人生阅历,并且有着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作指导。同梁山泊的英雄们相比,中国共产党的英雄们更令人钦佩。”
罗生特重获传家宝
一次,罗生特在二师乘船去参加一个卫生工作会议。由于酷爱游泳,船行河中,罗生特脱下外衣便游了出去。
到了目的地,罗生特告诉随行的人,在游泳过河时,他的一只怀表弄丢了。罗生特感到十分惋惜,因为他一直把那只怀表视为传家宝,未曾离过身的。
警卫员将这件事告诉了罗炳辉。罗炳辉为此十分焦急,二话没说,第二天一早便派出一个擅长游泳的连,一个人挨着一个人,排成几行,在河道渡口附近搜寻。
经过一番搜寻,那只怀表终于被战士们从河中捞了上来。罗炳辉专门请人修好怀表,派人送还罗生特。看着珍爱的怀表重新回到手中,罗生特说不出的激动。
罗生特采访罗炳辉
在新四军二师期间,罗生特常在傍晚时分给罗炳辉测量血压,并在手术或给部队上课的间隙去拜访罗炳辉。
罗炳辉经常应罗生特的要求讲述自己的经历,特别是自己三十多年来的军旅生涯。年少时的叛逆,青年时的勇猛;滇军的艰苦,北伐的硝烟,起义时的快慰,长征中的艰辛。面对这位真诚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炳辉无所不谈。
罗炳辉在与罗生特谈及自己早期的军旅生活时,特别谈到自己反叛旧军队的历史。他说:“开始时我只看到白色人种对有色人种的剥削。我出生在中国南边的省份——云南,在印度边界上我见到由法国人负责的许多非常大的海关,我看到白人是如何殴打中国苦力的。以后,我到了香港,除了没有中国的国旗外,其它所有各国的旗帜都在旗杆上迎风飘扬。这些都是我青年的印象。另外,我13岁就结婚,16岁就做了父亲。在这段时期,我认识到,在中国社会,在我们自己人当中,必定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我出生在一个小农家庭,我们总是挣扎在饥饿的边缘,地主却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他甚至可以拆散他属下农民的婚姻,强行让农民的妻子做自己的情妇,只要农妇的丈夫按个手印就行了。他们不会写字,这些穷鬼,对于自己按手印证实什么就明白得更少了。并且,反正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在军队里这种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我是指在封建军队和国民党的队伍里),卖淫、淫乱、军官们和士兵们赌博、经常拖欠军饷。”
“我那时在国民党的军队中已是高级军官了。由于我没有参与那种耽于享乐的生活,在军官中间我很不受欢迎,被怀疑是‘赤色分子’。我们军队所到之处,穷苦的农民都逃跑了。在这些村子房屋的墙壁上常写着彩色的标语口号:‘打倒土豪劣绅!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目睹到,老百姓都同情红军。我经常抓到农民,他们都说红色统治很好,我把他们放走了。那时我也训练一支老百姓的队伍,用以充实我率领的各分队,因为士兵开小差,人越来越少。”
罗炳辉接着说:“一位青年时期的朋友,我定期和他通信。他在给我的信中写道,训练一支老百姓的队伍当然是好的,但是要为老百姓的利益而斗争,而不是违背之。我开始苦思冥想,变得对我在部队的生活越来越不满意。”
罗生特后来回忆说:“当他讲述他的生活故事时,从他清晰、生动形象而又简洁的描述中,我不仅可以看到一段中国历史,而且还可以看到一个贫寒的农家之子如何成长为一个有阶级觉悟的人和一名共产主义军队指挥员的过程。”
特别的礼物
1942年6月,当罗炳辉得知罗生特还要北上延安时,又专门宴请了罗生特。席间,罗炳辉特以一支日本手枪相赠,另外还赠送了一把日本军刀、一双用两块银元铸成的银筷子。
在三件礼物中,罗生特最珍爱那双银筷子,罗生特请翻译方政把刻在银筷子上的句子译给他听。他最欣赏银筷子上面的字:“赠给罗生特大夫,弟罗炳辉”。他激动地说:“这个‘弟’字表达了我们都是无产者,无产者四海之内皆兄弟啊!罗师长比我年纪大,按中文应该用‘兄’,但在英文里,‘兄’和‘弟’是同一个词。”
罗炳辉赠给罗生特的那双银筷子,罗生特一直珍藏在身边。此后,他每天练习用筷,不久之后,就能很熟练地使用筷子吃饭了。解放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批准,罗生特回国。回国前,他把银筷子送给了在他身边工作的李光同志,至今在李光同志留下的实物展中多次展出。
罗生特在新四军二师工作和生活的时间不长,罗炳辉将军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和伟大人格,以及罗炳辉对军队教育、医疗等工作无微不至的关怀,却深深地感染了罗生特。
这段时期,罗生特在二师的工作得心应手,心情也极为舒畅,以致于罗生特这样说:“对我来说,在这个师工作的这几个月令人特别愉快,因此当我被派到四师工作时,对二师我简直是难舍难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