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我的太阳!”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11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高中毕业立志“此生献给文学”起,我常梦见接到编辑回信。我颤抖着急急地拆开牛皮纸信封,抽出白纸黑字的信,小心展开,睁大眼睛,向信盯去,一下就醒了。再怎么闭紧眼,屏住呼吸,也回不到那梦境,看不成那信。这梦,多年来无数次地折磨着我。直到我在北京,拜识了《北京文学》的恩师们,才再没被这梦折磨。
  2000年春天,我在蕲春开自行车店,大盖帽微笑着抄走存折,翻几十倍加税;闪着油亮的光头,三天两头推走自行车……我觉得天昏沉沉、冷飕飕的。接到在鲁迅文学院进修的刘海东先生对我稿子赞赏、催我去北京的信,“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我立即感到出太阳了,全身心霎时温暖明亮。
  我马上带妻子儿女到北京,在六里桥租房住。转遍了北京,在天安门广场西南侧的大碗茶商场,租了三个柜台卖鞋。
  我的生意刚好点儿,旁边柜台卖鞋的小伙子,就塞钱给商场经理。经理挥手赶我走。我迎着他说,合同没到期。他伸手卡我的颈:“老子的商场,叫你滚,你就滚!”把我的鞋,踢到广场边的路上。我打110。警察一会儿就来了,用警棍指着经理:“跟我走!”警察对经理说:“不少北京人欺负外地人,外地人打了就跑,最终吃亏的是北京人。”我觉得再干下去,没脸没皮,只得把鞋摊转给了小伙子。
  随后,我在珠宝市租半边门面,请服务员卖鞋。接着便租下了整间门面。前门上半年游客拥挤得走不动,我开店卖鞋;下半年游客稀少,我丢店看书。兴浓时,才动笔写稿。后来,我租下楼上楼下几间门面,叫来了老家的弟弟和姨妹。
  我抽空把之前写的《故人西辞》,寄给《北京文学》。白连春老师很快送审,杨晓升主编立即安排发表,而后获《北京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老家的报刊电视连续宣传。我无论走在街道,还是村巷,都有人对我脸红眼亮:“恭喜您!”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北京的阳光。老夸我的高中语文周老师,翘起嘴角笑:“你出了口恶气!”我笑着摇头。
  我刚挣了点钱,北京迎奥运,不少地方拆迁,我店也被拆了。
  那时,北京天桥有套房,70多平米,卖34万元。我有36万,买了房就得丢书开店,我便没买房。
  2007年,我正准备再找门面,可女儿得回老家高考,我只得带全家人离开北京,眼巴巴地看着千年难遇的奥运发财良机丧失。
  2009年,女儿高考一结束,我又带全家人去北京,又在珠宝市开鞋店。可我租的不足20平米店面,月租金由奥运前的7000元涨到17000元。而前门好多居民都搬走了,顾客少多了。20元进的鞋,由原来卖60元、80元,后来降到40元、30元。我一年干到头,连干八年,也只略有盈余。很多老开店的,只混了张嘴。我去年白干了一年。今年上半年亏本,我只得在9月份甩货不干。
  去年沙子口鞋城外,挂起了“缓解北京拥堵”的红布白字大横幅,批鞋市场被通知拆除,地下仓库被关闭。今年10月,珠宝市店门被砖堵了半截。不少店老板流泪与城管拉扯。本来网购就冲击大,我们实体店大多亏本。而我们干老本行多年,突然失业,不知干什么合适。特别是现在很多行业都在喊:“萎缩!”
  小儿今年8月,就被动员回老家读书。9月份,公房一律不准出租,很多人找不到私房。10月底,我回乡,别人接租我在樱桃斜街租住的私房,主动把月租金由1100元涨到3000元。
  没料到,现今的房价翻倍疯涨。没买房的我,成了穷人。
  女儿原在北京上小学、中学,老师让她当学习委员、班长。而她到老家县城高中考试,分数倒数第几名。老家的学生起五更睡半夜,专读教材,老做作业。女儿勉强考个大专,刚工作时,月工资只2000元。而她的北京户口同学上北大,一毕业,月工资就20000元。
  幸喜北京老师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女儿从小就被北京老师教导得纯正大方。县城大群同学去隔江的庐山游玩,代理大家买摆渡票时,都低头红脸往后缩。我女儿主动轻快地走到售票窗口,微笑着清朗地说:“阿姨,买X张去对河的学生票。”女儿工作几年,挑选了几次,工资很快就整万元了。而今她已与踏实能干的对象结婚,都在北京工作,买了房。
  原来我们时而回县城,时而来北京。北京与老家的教材不一样,正读初中的大儿,只得反复读初一。他在县城老上网,老师把他丢到教室后排角落。而北京的网吧,18岁以下的人不准进。北京老师让他当学习委员、升旗手,叫他“领头羊”。最后大儿还得回老家上职业高中。考上大学后,也被鄙视。他比同学大两岁,难交朋友。
  今年春天,女儿让妻子体检,竟检出甲状腺癌!怪我无能,要妻子长年累月,起早摸黑,陷在劣质鞋堆里,与世界各地来的顾客讨价还价,时时刻刻为租金发愁。庆幸发现得早,及时手术。北京的医生医术高明,妻子很快恢复了健康。可医药费两万多块,妻子抱怨我无力报销。
  父亲生前总在清明节和七月半前几天,把祖宗的坟前,打扫得干干净净,烧纸,敬香,放一挂响炮,磕头。他还要把祭祀的肥肉,在祖宗的墓碑上,写个“毛”字。每次祭祀,就老字迹重写。路人老远就能看到,我祖宗墓碑正中,一个大大的青湿的“毛”字,长年不褪色。父亲吩咐我们照办。而我多年在北京开店,从没特地回乡祭祖。每见有人在北京的胡同口烧纸,我都想到祖碑上的“毛”字,现已淡化,整座墓地,被杂草掩没,不禁低下头,心里憋闷。
  我们兄弟和姐妹都多年在外开店,老母一直寄住姐家。老母常低头小声叨念:“兄弟三个,没一个在家。”去年底,母亲对姐说:“从五楼跳下去,不知摔得死么?”我立即惊恐。前几天,我一回乡,悬在心里的石头,就落地了。母亲说,去年算命的说她寿数86,还得活6年。母亲说寻死,算命的说寿数没到,寻死也死不了,母亲才没跳楼。我惊叹算命先生的威力,感谢他救了我老母,让我漂在北京,没抱撼终生。
  我在北京用了多年的电动车,刚托运回县城,就被人剪断了锁扣,偷去了电瓶。我一回老家,就不断往外掏钱。小弟笑:“你回来了,还依北京的脾气,别人笑你蠢。”我这才想起,20多年的同乡兄弟陈楫宝,在北京让我见识了大批德才兼备的老乡。   有位在北京银行工作的姑娘田英芳,与同学找到我在珠宝市的鞋店,同学说她是我的“粉丝”。我问他们父母干啥,同学说:“普通工人。”小田轻声说:“早退休了。”我请他们进餐馆,小田却提前去交钱。我赶紧起身,她同学立即揪住我:“让她交吧!一样的。”小田还把螺丝肉大勺地往我碗里舀:“毛老师,您吃菜。您老说话,没吃到菜。”我说我算不上老师,他们还叫我“老师”。
  她同学说买我的作品集,我没作品集,送他们几本登有我稿子的《北京文学》,同学却要掏钱。分别时,小田还与我小儿挥手:“再见!”扭头看我住房附近的标志,说下次带她女儿来听我说话,晓得怎么走。
  过后我才知道,她父亲原是省领导。
  离开北京前,突然想到:我前后在北京近20年,却没去北京鲁迅故居、老舍故居、大观园等,这是我做梦都想见到的圣地。我立即了却心愿。坐上回乡的火车,我感到满载而归。
  前些天,在北京打包时,我把一包又一包的《北京文学》,塞进纸箱。妻子嘟着嘴:“每次搬家,总是大堆的书,抵脚绊手的。”尽管我写得不多,但这些发表的短篇小说、散文,都是我写几年再改几年,真正的生命结晶,我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我的生命不久就会消失。我高中毕业时,就决定:“把我毛银鹏的生命,炼成一本传世经典!”
  当年《故人西辞》在《北京文学》发表,我买了300本。零零碎碎地送给老师、朋友、记者、文学爱好者等,而今我珍藏的不够5本。所以,我每在《北京文学》发一篇稿子,哪怕只几页纸,最少也要买100本。
  说来也巧,连续好几年,我的稿子在《北京文学》发表,都是年底。我每次回乡过年,都拉大箱的散发清香气息的《北京文学》,与故乡的师友们在热腾腾的饭菜香气中分享。妻子常笑:“杨老师又让你过个好年!”
  从高中毕业立志“此生献给文学”起,我常梦见接到编辑回信。我颤抖着急急地拆开牛皮纸信封,抽出白纸黑字的信,小心展开,睁大眼睛,向信盯去,一下就醒了。再怎么闭紧眼,屏住呼吸,也回不到那梦境,看不成那信。这梦,多年来无数次地折磨着我。直到我在北京,拜识了《北京文学》的恩师们,才再没被这梦折磨。
  杨晓升老师教我:“别只写黑暗,人间本来有光明。”白连春老师教我:“用细节表情达意,比喻得新奇,对话得简短。”王秀云老师教我:“不影响表达的,一律删去!稿子别从头到尾一个调子。把沉闷长文分成精彩片段。”寇挥老师教我:“只干货,才能久存。”还有多年前,林斤澜先生教我:“文学有两条路。一条热闹,一条寂寞。要想作品传得久,必得忍受寂寞。”
  我庆幸遇到了《北京文学》,遇到了杨晓升等恩师,尽管我一直没见到刘海东先生。在54年的生命中,我常觉身陷黑暗的地狱,是杨晓升等北京恩师,让我享受了天堂的幸福。
  我打着伞,走在阴雨连绵的故乡城郊,接到杨晓升恩师的电话。他吩咐我写北漂的得失,教我:“发掘平常生活的亮点,使这亮点燃成熊熊大火,照亮生活。”我感到暖融融、亮堂堂的,收拢伞,只见通红滚圆的太阳,已在东天。
  责任编辑 张颐雯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本文试图对世界上不同国家在殖民主义兴起后不同历史时期所采取的不同类型的民族政策进行整体性描述和理论分析 ,从中探讨各种民族政策对民族关系与社会整合的影响 ,同时也试
学会这样生活  温习烛的微笑接纳流萤  高举比我更灿烂的灵魂  读辽阔大地一片宁静  学青青小草默默生息  看小河一路匆忙执着  学叶脉一生静静思索  学会溪水刀尖耕耘  尝试蚯蚓土里游泳  大把拾起阳光的碎屑  构筑绮丽的精神家园  轻轻举起锃亮的镰  收割黎明前辉煌的黑……  好好生活  这个世界可爱,一天比一天灿烂  总有一些地方值得你走走,回  头看  总是有人疼你一辈子,从不松懈  有座
期刊
捧一束回忆于手心,我感恩从我生命走过的每一个人,他们或给过我帮助或给过我鞭笞,都是成就今天的我不可或缺的因素。  弹指间,我北漂的生涯已经14年了,在这14年漫长的北漂途中,虽然历经重重磨难、尝尽苦辣酸甜,但更多的是收获了人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生活像一卷永不褪色的胶卷,而我漂在北京的每一个瞬间,都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照片,时常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  我出生在豫鄂陕交界的荆紫关,村落被三面
期刊
2002年11月29日上午,“杂志创刊座谈会”在兰州隆重举行,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部分领导及省城文化、新闻出版界的专家学者、省市报刊发行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作者、读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骑士,在欧洲文化中是个古老、永恒的主题。当代西班牙雕塑家苏比拉克(1927—2014),创作了一系列这一题材的作品,用他自己的独有方式,诠释了这一主题。1977年他创作的《骑士》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