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中思政学科所倡导的科学精神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指向科学精神的政治试题具有综合性、创新性、价值性、批判性、实践性特点.2021年全国乙卷在试题设计上以素养为导向,体现了科学精神的味道,未来可在此基础上拓展能力考查的维度、增设批判性思维考查、增加跨学科的交叉关联、设计开放性和实证性的情境任务.
【机 构】
: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福建省厦门实验中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思政学科所倡导的科学精神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指向科学精神的政治试题具有综合性、创新性、价值性、批判性、实践性特点.2021年全国乙卷在试题设计上以素养为导向,体现了科学精神的味道,未来可在此基础上拓展能力考查的维度、增设批判性思维考查、增加跨学科的交叉关联、设计开放性和实证性的情境任务.
其他文献
考试评价是引领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手段,如何在考试命题中更好地达成教育的目标,2021年绍兴中考社会·法治卷的一道党史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试题将党史学习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把试题立意设定在政治信仰和家国情怀的培育上,以不同时期的勋章为载体,巧设情境,纵横联系,并通过创新评价实现了通过“党史故事”讲述“党的历程”、通过英雄人物传承“党的精神”的命题意图,对于深化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有积极意义.
针对2021年广东省高考政治科“经济”类试题的分析,同时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反思、重塑复习备考过程:一是要变革知识的组织方式,以价值引领学科逻辑框架的建构、以程序性知识形态形成动态的理解和演绎、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多角度分析;二是要启发思维方法,洞察“反常”“情境”,挖掘“情境”逻辑,科学探究问题,形成独立见解和结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扎根思政课堂30多年的我而言,初心,是心有所信——“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信仰追求;是心有阳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信念抱持;是久久为功——“妙舞此曲神扬扬”的信心倍增.正是这份初心,让我坚定信仰“守好一段渠”,抱定情怀“种好责任田”,即便历经艰难仍旧甘之如饴.
CCTV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节目重温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觉醒年代的青年“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精神气质,不由得激荡起我心底的“书生情怀”.俗事纷扰的凡世里,那不曾褪色的“书生意气”帮助我走过“青椒”岁月,仍保持着那份清峻不阿的纯粹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满腔的赤诚使我不懈地修炼书生气、书卷气、书香气和书剑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rn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由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框组成,围绕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主体、基础三个内容展开.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性工程,必须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本课“法治政府”涉及的教学内容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体——法治政府的含义和特征,以及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
一、教材分析rn本节课为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节.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进一步阐述新时代应该如何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教学内容分析rn“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3《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的内内容.本框主要内容分为两目.第一目“党的性质和宗旨”,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重点讲述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第二目“党的执政理念”,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一、教材分析rn本节课是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框的内容.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法律部分的起始课,本框题在对法律认知的前提下注重法治意识的渗透与培养.本框共两目,第一目为“法律的特征”,阐释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说明法律与道德、纪律等的区别;第二目为“法律的作用”,重点分析规范作用与保护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法律让生活更美好.
2021年新课标全国乙卷政治试题,坚持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彰显了“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在命题中的考查,不折不扣地落实了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恰如其分地检验了学生在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方面的达成情况,扎实有力地推进了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质量的提升.
情境是实现核心素养和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连接层,也是议题中提示学生思考的问题抓手,是议题教学的关键环节.因此,课堂情境与情境活动的选择就显显尤为重要,也值得深入研究.rn1.依据课标尺度.《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凝练学科核心素养,精选学科教学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把标尺.依据课标尺度,指的是教师课堂情境选择必须依据课标的内容要求,任何脱离课标要求的情境都是不适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