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整体性阅读教学是近几年新兴起来的阅读教学方法,它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为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教學取得最佳效果。由于整体性阅读教学在积累知识、增长智力、提高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因而越来越受到中学语文教师及教育专家的重视。如何上好整体阅读课?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策略。
一、教学环节要统摄于整体
整体阅读首先应做为一种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它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品味吸收文章的精髓。它既包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又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细部分析”,还包括对课文的“总结提高”。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读一篇文章,是先统读全篇,得其大要,再逐层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突出的用法及提法新颖的语句,最后再通读领略一番。”
整体阅读又是一种教学方式,其首要任务是对课文作“整体感知”,但其重要任务则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课文作“细部分析”。比如学习一篇小说,首先得让学生通过自读了解故事情节,之后就要抓住具体的语言欣赏人物形象并探究出小说的社会意义。
二、切入引导要暗合于文体
现代心理学的认知理论认为,人之所以能识别事物发现规律,是由于长期贮存于大脑中的事物演变的图示,即对事物和事件所作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因此,文章阅读也离不开必要的文体感知,文体意识并不能淡化,而要在鲜活的文章阅读中予以积极的渗透。记叙文阅读可以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切入,说明文可以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切入,议论文可以从论点、论据、论证切入……总之,要让学生的操作有章可循。比如学习散文《藤野先生》,引导学生作整体感知时可以这样切入:A、本文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事件有哪些?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精神品质?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B、课文还选取了哪些相关事件?这与表现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和表达“我”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关系?——这个设计就暗合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征,可以说是高屋建瓴。
其实,每当我们讲解现代文阅读答题的时候,每当我们进行中考总复习(包括写作)的时候,没有谁不是从文体分类进行教学的,甚至语言揣摩题也不例外。应考的事实也证明,没有文体意识只能导致考试失败!
潘新和教授说:“阅读与写作思维,都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不得要领。读,等于未读……离开文体的规定,语感便落空,可能一钱不值。”如此看来,在淡化文体教学、淡化语言技术操作的今天,暗合于文体的整体性切入,可算是“润物细无声”了!
三、感知时间要立足于主体
有一位教师在导入《囚绿记》一文后,用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吟读朗诵,然后又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圈点批注,反复揣摩、品味、欣赏,最后组织交流,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它再一次有力地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的自主学习就在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自学感知,尤其“整体感知”有名无实地“走过场”,那么后来的教学步骤必然是: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少数尖子生的发言代替大部分学生的思考,学堂沦为讲堂。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老师讲,学生自有他的解读能力。老师的责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应当是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的基本准绳。
四、研析揣摩要验证于问题
美国教育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要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课文,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增长才干。老师所提的问题要具体、实在一些,要本着有利于学生操作的原则,比如,学说明文就可以思考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学议论文就可以思考中心论点是什么……细小之处要涉及到具体的句子甚至生字,要眼见着学生们是否迈过语文工具关。例如,我在检查学生对《给我的孩子们》一文的“细部分析”时,就曾设计了以下诸多习题:A、文章开头说“憧憬孩子生活”,又说“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就不憧憬,而是悲哀了”,有什么深刻含义?B、请你借助文中的重要词语,概括说一说为什么瞻瞻值得憧憬?C、记叙瞻瞻事迹之后的关于成年人的一段议论是否有必要?为什么?D、“难为你们、摧残你们”的事件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F、针对大人的“摧残”,为什么说“你们抱怨我倒欢喜,把抱怨变为感谢我反悲哀了”?……这些问题紧扣主题、紧扣语境,较为“原生态”,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极其显著。另外,课堂问题、习题的设计,也要多一些对课文的感悟、对知识的运用,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不应以人文精神和感情灵性的丧失为学习语文代价。
一、教学环节要统摄于整体
整体阅读首先应做为一种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它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重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品味吸收文章的精髓。它既包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又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细部分析”,还包括对课文的“总结提高”。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读一篇文章,是先统读全篇,得其大要,再逐层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突出的用法及提法新颖的语句,最后再通读领略一番。”
整体阅读又是一种教学方式,其首要任务是对课文作“整体感知”,但其重要任务则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课文作“细部分析”。比如学习一篇小说,首先得让学生通过自读了解故事情节,之后就要抓住具体的语言欣赏人物形象并探究出小说的社会意义。
二、切入引导要暗合于文体
现代心理学的认知理论认为,人之所以能识别事物发现规律,是由于长期贮存于大脑中的事物演变的图示,即对事物和事件所作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因此,文章阅读也离不开必要的文体感知,文体意识并不能淡化,而要在鲜活的文章阅读中予以积极的渗透。记叙文阅读可以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切入,说明文可以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切入,议论文可以从论点、论据、论证切入……总之,要让学生的操作有章可循。比如学习散文《藤野先生》,引导学生作整体感知时可以这样切入:A、本文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事件有哪些?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精神品质?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B、课文还选取了哪些相关事件?这与表现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和表达“我”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关系?——这个设计就暗合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征,可以说是高屋建瓴。
其实,每当我们讲解现代文阅读答题的时候,每当我们进行中考总复习(包括写作)的时候,没有谁不是从文体分类进行教学的,甚至语言揣摩题也不例外。应考的事实也证明,没有文体意识只能导致考试失败!
潘新和教授说:“阅读与写作思维,都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不得要领。读,等于未读……离开文体的规定,语感便落空,可能一钱不值。”如此看来,在淡化文体教学、淡化语言技术操作的今天,暗合于文体的整体性切入,可算是“润物细无声”了!
三、感知时间要立足于主体
有一位教师在导入《囚绿记》一文后,用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吟读朗诵,然后又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圈点批注,反复揣摩、品味、欣赏,最后组织交流,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它再一次有力地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的自主学习就在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自学感知,尤其“整体感知”有名无实地“走过场”,那么后来的教学步骤必然是: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少数尖子生的发言代替大部分学生的思考,学堂沦为讲堂。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老师讲,学生自有他的解读能力。老师的责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应当是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的基本准绳。
四、研析揣摩要验证于问题
美国教育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要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课文,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增长才干。老师所提的问题要具体、实在一些,要本着有利于学生操作的原则,比如,学说明文就可以思考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学议论文就可以思考中心论点是什么……细小之处要涉及到具体的句子甚至生字,要眼见着学生们是否迈过语文工具关。例如,我在检查学生对《给我的孩子们》一文的“细部分析”时,就曾设计了以下诸多习题:A、文章开头说“憧憬孩子生活”,又说“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就不憧憬,而是悲哀了”,有什么深刻含义?B、请你借助文中的重要词语,概括说一说为什么瞻瞻值得憧憬?C、记叙瞻瞻事迹之后的关于成年人的一段议论是否有必要?为什么?D、“难为你们、摧残你们”的事件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F、针对大人的“摧残”,为什么说“你们抱怨我倒欢喜,把抱怨变为感谢我反悲哀了”?……这些问题紧扣主题、紧扣语境,较为“原生态”,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极其显著。另外,课堂问题、习题的设计,也要多一些对课文的感悟、对知识的运用,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不应以人文精神和感情灵性的丧失为学习语文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