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PA和MCR模型的湖南省生态网络构建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c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对提升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能量流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廊道作为生态网络的主体,对生态风景道的构建、选线具有指导作用.以湖南省作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MSPA方法识别生态源地,并采用可能连通性指数、斑块重要性指数等景观指标区分生态源地的重要程度,之后采用MCR模型生成潜在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以重力模型为基础筛选重要生态廊道,并提出生态网络优化的相关策略.结果表明:(1)由MSPA识别的核心区面积为47976 km2,较为分散,破碎化程度高.主要分布在湖南省中西部、湘南地区以及湖南省东部,而北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斑块数量较为稀少.(2)基于MCR模型形成的潜在生态廊道呈网状分布,重要生态廊道多呈线状、环状相连,构成湖南省东部和西部的生态屏障.(3)生态网络由50个生态源地、53条重要生态廊道、1172条潜在生态廊道及293个脚踏石构成.部分生态源地之间距离过远,连通性较差,因此建议优先考虑对踏脚石及重要生态廊道的建设.研究结果可为湖南省的生态安全格局及生态风景道的构建提供科学参考.
其他文献
基于POI数据,以长沙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从百度地图爬取的旅游景点POI数据,采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及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来分析长沙市旅游景点的空间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旅游景点空间分异的视角,探讨长沙市旅游景点分布模式及集聚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长沙市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整体上表现为集聚型,形成了整体集聚、多中心发展、块状分散的空间格局;(2)从不同景点类型看,其空间分布特征各异,在空间分布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单核心”,“双核心”和“多核心”等不同类型;(3)从不同类型景点均衡度与集聚性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