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的边界与特征

来源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62648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9月11日,接力出版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幼儿文学的边界与特征——中国原创幼儿文学理论研讨会”。
  李敬泽,高洪波,金波,秦文君,徐鲁,汤锐,朱自强,陈晖,李敏谊,瞿亚红,杜传坤,胡华,崔昕平,刘頲,刘秀娟,陈香,刘丙钧,郑春华,王一梅,萧袤,熊亮,吕丽娜,李岫青等20余位专家学者、作家、画家、评论家,媒体代表以及接力出版社总编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白冰等主办方代表参加了研讨会。针对“幼儿文学的边界和特征”展开了讨论。朱自强主持了此次会议,并进行了总结发言。
  李敬泽:边界和特征是幼儿文学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肯定了此次幼儿文学理论研讨会的议题——幼儿文学的边界和特征。他说,孩子从零岁、六岁、十二岁、再到十八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能力。0-6岁的孩子,很大程度不能自己做主,靠成人为他们做决定,但是忽略了孩子的“我的感觉”。幼儿文学是大人们由外建构出来的文学,“我的感觉”和“你的感觉”能不能合到一起,是对幼儿文学作家提出的考验。0-6岁的孩子到底有什么感觉?这不仅仅是幼儿文学界的考验,是幼儿教育、幼儿心理学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于幼儿文学界,这个问题研究得还不够。
  从教育方面来讲,我们面对的0-6岁的孩子,大多是在说他们应该怎么样,对孩子成长的期待,既没有建立在孩子本身,也没有建立在社会视野之内。
  我们今天讨论幼儿文学的边界和特征,一定要面对前面两个限定:孩子是怎么样的,以及我们期望的孩子又是什么样的,在这个限定里,我们才能谈,哪个判断标准是可以成立的。
  从中国作家协会的工作来讲,我们有儿童文学委员会,我们全力以赴地支持儿童文学发展,应该有幼儿文学独立的文学、审美、社会、心理的价值,有一个独立的判定,需要确立幼儿文学在整个儿童文学中独特而饱满的边界和特征。
  高洪波:幼儿文学是了不起的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对幼儿文学审美和创作的标准有独特的见解,他说,幼儿文学创作有四个标准:
  第一,哲思与诗意。像《活了一百万次的猫》非常诗意,我们给四岁的孩子讲,孩子们听着听着就泪光闪烁。
  第二,幽默与童趣。每一个“小不点”天生都有幽默和童趣,可能慢慢会被遮蔽,在幼儿文学创作中一定要保持幽默和童趣,这是世界幼儿文学的共识。
  第三,语言与读者。幼儿的语言是浅语,这包括童谣儿歌和童话故事,幼儿没有阅读能力,由长辈的语言、老师的语言、父母的语言,向他提供最初的文学灌输,金波老师编了一套经典的“中国传统童谣书系”,这就是标准,童谣在语言方面的特殊性留存给人类后代很多宝贵的借鉴。
  第四,视角与定位。高尔基说过,儿童是最可尊敬的人类。幼儿文学创作要保持住孩子的特征,尊重孩子。
  我觉得幼儿文学的阅读范围划分很精细,年龄层越低越细致、精致,需要精心打造,需要做一些更细腻的,具有学术质地的专门研究,涉及到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
  幼儿文学是纯粹意义的成长文学,是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文学,也是了不起的文学,谁轻视幼儿文学,就是浅薄,就是愚蠢。
  金波:幼儿文学是大文学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學作家、诗人金波认为,幼儿文学是大文学。他说,儿童文学发展很快,还是有很多不足,或者是发展不平衡。比如说幼儿文学过去被淹没在儿童文学里的,没有把它单独分出来强调;幼儿文学的作者队伍不够稳定;此外,还要提高理论建设。
  其次,幼儿文化面对的绝对不只是幼儿,还要面对家长、教师等成年人,成年是将幼儿文学送到幼儿手中的群体,离开了成年人读者群,幼儿文学的创作、推广和普及都是很难进行的。
  第三,幼儿文学是从高到低的一种攀登。幼儿文学运用的独特技术是很多的,比如拟人化、反复的修辞手法,顺序叙述的方法,幼儿文学的技巧性非常强,在这方面我们缺少归纳。幼儿文学特别是婴儿这个阶段的文学,是听觉的艺术。快捷,强烈,要储存在记忆里头。
  幼儿文学理论的建设非常重要,幼儿文学一定要推广到家长,教师那里去,没有成年人阅读幼儿文学,是不能够真正到达孩子的手里的,幼儿文学的教育是情感的教育,需要家庭文化的熏陶。
  针对“幼儿文学的边界和特征”这个议题,各位参会嘉宾各抒己见,下文精选研讨会上聚焦的八个观点:
  一、 幼儿文学的美学风格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认为,幼儿文学写作取决于对美的认识,对审美的把握。流光异彩是美,大道至简更是美。幼儿文学那种奇妙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有一种新鲜感,让孩子读了以后产生美的经验。幼儿文学应该把世界上最好最美的事物写给孩子看,比如天性美,情感美,自然美,性别美,缺陷美,语言美等,让他们铺垫一种底子。
  儿童文学作家吕丽娜认为,幼儿文学的美在于幼儿文学的简单,这是幼儿文学的美学,也是幼儿文学的力量。但当我们真正走进了幼儿文学的世界里才发现,幼儿文学的简单,其实真的不简单。也许可以说,幼儿文学的光芒,正是来自于它的简单。艺术化的简单和看似无技巧的技巧,才使幼儿文学具备“大巧若拙,举重若轻”的艺术魅力。
  中国作家网总编辑刘秀娟指出,童话世界要有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她提到了“十四只老鼠”系列“幸福小鸡”系列等经典图画书。“幸福小鸡系列”没有超凡的想象力,就是生活的美丽,把生活中所有场景,平常熟悉的画面融入故事,注重孩子生的教育,美的教育。但现在原创图画书没有我们的日常生活。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教授、院长杜传坤引用了王芸先生的观点,从文学艺术角度探讨儿童身心发展时候,应该是感性思维,而不是理性思维,人一生中的情感和想象力,并非是呈线性的。
  第五、第六届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徐鲁认为,最好的幼儿文学作家,就是在小孩子的幼年记忆里插播绿树枝的人。“我们所写的每一篇幼儿文学作品,如果能成为像小托尔斯泰心目中的绿树枝,那这篇作品就拥有了自己强大的生命力。”相对其他文学,幼儿文学也许更接近儿童文学的核心。由此徐鲁也体会到,写幼儿文学,首先需要“用心”,清澈明亮的句子,应该从真诚的心灵里流淌出来,带着温度,带着明净、纯真的感情。   二、 幼儿文学的边界
  儿童文学作家汤锐认为,幼儿文学对幼儿来说具有拓展思维的作用,尤其是激发和丰富情感体验。0-3岁是幼儿情绪发育的重要阶段;3-6岁幼儿将情绪内化为情感,感知能力高度发展;6岁以上是儿童逻辑思维发展时期。所以,在幼儿时期,需要通过幼儿文学的欣赏来激发和积累幼儿的情绪体验。
  徐鲁引用了韦苇先生的话,“相比其他的儿童文学来说,越是低幼的文学,越容易为全人类的小读者所接受。”他说,幼儿文学不带任何意识形态观念,也不在乎任何文化背景,它们表现的是全人类的心灵中共通的东西,全人类的“初心”。
  图画书研究者、画家、作家熊亮说,幼儿文学的年龄段分级是很细的,好的幼儿文学要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心理需求:探索期,辨认期,辨认形状期,辨认大小期。然后要突破,第一次上托儿所就会突破边界期,交新朋友就是3岁、5岁。我新创作的图书《游侠小木客》,小主人公能够帮助孩子去拓展、去抗争,这是发生在5岁左右。幼儿文学创作者抓准每一个时期就会很成功。
  杜传坤认为当阅读分级越来越细化,就意味着设立了越来越多的隔断,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加有限制性。她觉得幼儿,作为一个表征年龄的概念,不宜机械搬用今天对于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定,年龄只是一个大体的参照框架。
  儿童文学作家萧袤认为婴儿文学不应该包涵在幼儿文学中,他建议,接力社设立了“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以后还可以设立一个“婴儿文学奖”。他提倡,其实随着时代发展,儿童诗或者说散文都可以做成图画书。婴儿文学是对母语的启蒙,中国作家一定要重视婴儿文学的创作。
  三、 幼儿文学的视听觉艺术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认为任何题材的幼儿文学都具有音韵性,幼儿文学的美是两个方面构成的。首先是文字的声韵及其组合后的自然韵律,这个跟幼儿的生命发展以及对韵律本身带来的身心愉悦有关系;另外,音韵之美常常基于艺术手法或结构方式,比如重复递进、排比、对比,会产生循环往复的节奏感,这是幼儿文学音韵美的两个基本层面。
  中华读书报编委、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认为,幼儿文学的本质是听的文学。在阅读过程中,幼儿往往会注意作品对外部特征的描绘,由此会对动态的文字充满兴趣。谈到当下的幼儿文学创作,陈香认为一些作品的本质艺术特征不明显,外在的艺术形态不明,忽略了儿歌、童诗、谜语等在养成幼儿的语言能力、感知能力、审美能力以及价值传递方面的作用,也忽视了童话故事、幼儿戏剧等对幼儿情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方面的作用,这是应该警惕的。
  四、 幼儿文学的创作方法
  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强调,创作者把思维理顺、以故事证明观点、把握逻辑关系,才能写得简单、生动。她认为金波审译的《长大做个好爷爷》是创作中思维发散和聚拢的典范:故事前面讲到爷爷每个星期五都出去吃饭,喝茶,吃点心,后来爷爷很老的时候生病进了医院,对小孩子说,现在我不行了,该你给我讲个故事了。故事到这里开始聚拢,直至完成了经典的结尾。
  汤锐认为,好的幼儿文学作品是在幼儿和成人审美趣味的交互点产生出来的。幼儿和成人各自在作品当中寻找什么?幼儿寻找的是趣味,成人寻找的是意义和情怀。
  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认为,幼儿的世界是一个独立的星球。幼儿有自己的语系、思维逻辑,作为成人,我们不可以擅自以侵略者的姿态进入,而是把自己倒干净,去仰视他们,因为这个星球在高高的云端上。
  《文艺报》副总编辑、文学评论家刘頲认为,在进行创作时,作家不能违反常情。幼儿文学真正的想要从功能性里面挣扎出一条审美的道路,要尊重常识、常情,尊重基本逻辑。生命与世界的本真状态,才是幼儿文学工作应该坚持的真实维度,而不是我们制定好标准后的真实。
  五、 幼儿文学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重庆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重庆师范大学西部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当代幼教》杂志主编、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瞿亚红说,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但是更多的成人认为它是一种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其实,孩子对文学的感受和体验是非常敏锐的,这就是文学的一种力量,一种震撼。
  儿童文学作家刘丙钧认为,幼儿文学的教育(教化)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文学呈现,是一体两面,一鸟双翼,前者系顺因成果,后者倒果寻因。前者以教化为旨,后者以教育为题;前者强调有益,后者突出有用。幼儿文学的教育功能,就其展现形式和侧重,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寓情其中、绘美其形的喻化型作品。这类作品以一种食用营养丰富的水果,通过消化、吸收来补充维生素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化)目的;另一面有着明确教育指向,将教育功能文学化,将教育主题、实用目标,如自我保护意识、生活习惯养成、人际交往能力等以文学的形式加以呈现和展示。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非常重视儿童立场。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灵性世界,我们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创作者。儿童是自然之子,精神之子,哲学之子,创作文学不是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嫁接给他们,而是把灵性的语言流入他们的心灵。
  儿童文学作家李岫青认为,孩子的思维和大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追逐孩子们的思维。很多的家长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讲卫生,守时,做事认认真真。但是比如快乐的习惯,发现幸福的习惯,怎么和小朋友相处、怎么维护友谊以及对于一朵花的爱,对一只小青虫的爱,这些被忽略了。
  在幼儿文学的教育性上,汤锐认为我们的教育价值的内涵和表达模式不应该是单一的刻板的,如果这种刻板印象渗透到幼儿文学作家的创作理念当中这是很糟糕的事。她分享了一个通过给四岁的侄女讲《小心翼翼》,孩子表现出巨大热情,大人不一定喜欢,因为孩子的喜欢是直截了当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六、 幼儿文学中的性别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敏谊认为,作为图画书的创作者要有性别平等意识,作为评审人,可以更推动、倡导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绘本。他分享了“获奖图画书背后蕴含的性别意义的研究”,在统计了1999年到2016年间获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53本图画书之后,研究发现主角更多是男性。绘本里的男性角色拥有更高的职业比重,更多的男性是有工作的,有更广的职业选择,角色更频繁的出现在室外的场景中。
  七、 儿童文学的演变
  太原学院教授、儿童文学评论家崔昕平说,从幼儿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对儿童观和儿童教育的认知,使得儿童文学独立出来,同样对幼童观和教育的变革,使得幼儿文学获得独立地位。她引用蒋峰的说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幼儿文学才取得独立,这和一个重要的出版事件密切相关,1980年上少社出版了一本《365夜儿歌精选》。
  研讨会最后,朱自强总结到研讨会上探讨的幼儿文学的美学风格、幼儿文学的边界问题、幼儿文学的标准尺度、幼儿文学的创造方法、幼儿文学的教育意义,都是中国幼儿文学未来发展需要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雄壮有力的风格和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2.仔细听音乐,感受乐曲ABACA结构的变化,随情节有节奏地做相应的动作。  3.在音乐的感染下,能够大胆表现斗牛士的勇敢和智慧以及骄傲、难过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色披风、音乐、斗牛士图片及视频片段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并了解斗牛士  1.出示斗牛士图片,介绍斗牛士。  你们听说过斗牛士吗?  观察图片,斗牛
期刊
科学经验是幼儿科学教育的起点。幼儿的科学经验是石头缝中小蚂蚁忙碌的身影,是草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是花园里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只有关注幼儿的科学经验,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才能提升幼儿的认识,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由于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一方面应当重视幼儿的直接经验,给幼儿更多、更丰富的科学经验和体验,促进幼儿主动建构科学概念;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挑战幼儿的个人经验
期刊
幼儿教育要注重为幼儿提供自由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而幼儿观察记录作为幼儿展示自己思维、想象、情绪情感的平台,它对教师与家长探测幼儿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观察对象:王烁策(4.8岁)  活动内容:应选游戏《幽灵城堡》  材料名称:《幽灵城堡》  材料性质:  高結构:
期刊
观察对象:徐希  一、活动内容  绘本《鸭子骑车记》  二、行为识别  三、情景描述  区域活动时,希希最喜欢去阅读区看书啦!瞧,今天希希又来到了阅读区,走到书架旁选择了绘本《鸭子骑车记》。希希拿着书坐在小椅子上,开始仔细地观察封面上的图画。边看边小声地说道:“哇!这只鸭子怎么坐在自行车上去了呢?”接着,希希又轻轻地往后翻,发现画面上有很多英文字母。希希指着字母念道:“D、C、K、A、B……”把认
期刊
观察记录一:整体观察  观察目的:  1.100%的幼儿去了哪?  2.清楚50%孩子在做什么,怎么做?  3.了解10%孩子当下的情绪及想法。  观察内容:在两个时段内了解各区域参与游戏的幼兒以及区域的主要游戏内容,并根据现场预设交流分享点和区域后期的跟进。  观察记录二:个体观察  观察目的:游戏中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与水平  观察内容:目标幼儿使用材料的时长、频率,使用的能力水平(成功与否?过
期刊
前些天进行了绘本阅读《一园青菜成了精》,生动的画面,极具想象的情节,让平凡不起眼的蔬菜们瞬间灵动起来。由此,班级的自然角里,种植园地中,无不成了孩子们探望“精灵”的往返去处。看着孩子们兴致盎然的各种表现,想想他们当下对蔬菜的各种挑食,我思索着尝试利用这些蔬菜“精灵”来给孩子们做道餐前的“开胃菜”,丰富他们关于蔬菜的全面认知,培养他们健康合理的进餐习惯。  根据明天既定的菜谱,离园前的几分钟我跟孩子
期刊
户外活动时,我们来到了涂鸦区,孩子们选好自己喜欢的工具开始进行创作。  突然书豪走到我的身边,拉拉我的手说:“老师,我请你吃螃蟹。”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惊讶地说:“吃螃蟹?”  书豪认真地说:“对呀,我请你吃螃蟹!”  看着孩子认真的样子,我蹲下身来轻轻地问:“我最喜欢吃螃蟹了,可是在哪里呢?”  书豪拉起我的手说:“跟我来!”  说完拉着我的手,带我走到了旁边民间游戏区的大圆圈那里。  书
期刊
午睡时间,孩子们都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寝室里一片安靜。我忽然听到窸窸窣窣异常的声响,这是哪里的声音呢?我立刻抬头巡视,发现不远处躺在床上的小宇,闭着眼睛,两颊泛红,眉头皱在一起,头发也湿透了。我赶紧站起,又发现他两条腿绷得直直的,小手在被子里摸着下身,身体不停的抖动。我担心他哪里不舒服,快步走过去,轻轻蹲在他身边。他听到声响发现了我,猛地睁开眼睛,吃惊的看着我,我关切地问他:“宝贝,哪里不舒服吗?
期刊
吃餐点时,大部分小朋友都能拿到盘子放在桌子中间等待分點心,东东就拿着盘子在桌子上敲,或是把其他小朋友的盘子叠起来,动个不停,一刻也不能安静下来。  开始午睡了,小朋友都很安静地在脱衣服,摆鞋子,只有他还在那学各种超人的形象,在卧室里到处飞奔,把自己的小枕头乱扔,好不容易睡到床上,还翻来覆去不肯睡,等别的小朋友都起床了,他却又起不来。  户外做操时,排到队伍中的东东一刻都闲不住,用肚子顶前面的小朋友
期刊
伊伊,一个可爱伶俐的小女孩。  记得在你第一次来幼儿园的时候,你是多么的小。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像嵌在稚嫩的脸蛋上的漂亮珠子,粉红的小嘴巴时而快时而慢地吸吮着安抚奶嘴……晨间来园的时候,你抱着奶奶的腿委屈地哭泣着并不忘快速地吸着奶嘴。我弓着腰张开双臂想抱着你,你无声地往后退缩;我蹲下来试着轻轻拉着你的小手,然后对你说:“伊伊,我会陪着你,想哭你就靠着我,痛快地哭吧……”慢慢儿地,你接受了我,我感觉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