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血清cTnI、NT-proBNP水平的影响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8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43例)和联合组(40例)。其中,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联合组给予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脑梗死患者巨噬细胞消退素D2(RvD2)合成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健康对照组及脑梗死组患者外周血,体外纯化培养巨噬细胞,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ox-LDL刺激组。比较不同组间巨噬细胞RvD2浓度及15-脂氧酶(15-LOX)、5-脂氧酶(5-LOX)和G蛋白偶联受体18(GPR18)的表达水平,观察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ox-LDL刺激组的RvD2(P<0.001),15-LOX及GPR18(P<0.05)水平均升高,巨噬细胞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涂片检查(LBP*),DNA倍体分析检测(DNA*)及HPV-DNA 23分型检测(HPV*)对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意义。方法收集492例宫颈活检病例,要求同时有LBP*、DNA*、HPV*及宫颈组织活检结果。用宫颈刷刷取细胞标本,制成LBP*涂片两张,一张用作LBP*TBS分级诊断,另一张用作DNA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历代医家在认识和防治该病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将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运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使患者整体治愈率和生存期不断改善。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恶性肿瘤的根治率和患者生存率不断提高。由于术中医源性或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不断凸显,中医治法和方药开始更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发挥重要作用。在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药具有调整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紊乱、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复发转移等优势。
目的 探讨阴道微生态改变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不相关性宫颈病变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6-07-2020-02期间36537例患者,进行阴道微生态、宫颈液基细胞学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diffuse sclerosing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DSV-PTC)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亚型,占PTC的0.7%6.6%[1],1985年由Vickery等[2]首次报道,其特征为双侧甲状腺弥漫增大,无明显肿块形成,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易误诊为桥本甲状腺炎。本文报道1例DSV-PTC,并对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以及预后结合相关文献进行
目的 探讨伴有极向反转的乳头状肾肿瘤(papillary renal neoplasm with reverse polarity,PRN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1例PRNR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病理形态学特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改良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11月黄山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2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改良房角分离术治疗,分析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程度等情况。结果术后1 d、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术前[0.50(0.40,0.60)、0.50(0.40,0.60)、0.48(
目的研究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M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其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7例膀胱IMT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检测ALK(D5F3)、AE1/AE3、vimentin、SMA、h-Caldesmon、Calponin、desmin、Ki-67以及鉴别诊断相关的其他标志物,运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7例IMT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易位情况。观察分析其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并随访,同时复
目的研究LAD1蛋白在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结直肠癌旁正常黏膜组织、20例结直肠腺瘤、80例结直肠癌及20例结直肠癌转移灶组织中LAD1蛋白的表达,分析结肠癌组织中LAD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LAD1在结直肠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结直肠癌组织及结直肠癌转移灶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40%、57.5%和70%。结直肠癌组织中LAD1
目的 探讨改良手工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选取本院近期病例80例,每例分别进行常规手工和改良手工染色及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染色,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