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中央1号文件连续五年把沼气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六小工程之一,明确要求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发展农村沼气、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的重大决定,为今后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农村能源建设已成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也是净化农村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原州区实际情况,就农村能源建设谈一些体会。
一、农村能源建设的现状
原州区农村能源建设是固原市起步最早的县(区),自1997年启动实施以来,经历了试验、示范、推广阶段,沼气项目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区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建设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建设地点由最初的3个乡镇逐步扩大到全区11个乡镇,建设的内容由最初以户用沼气为主向大中型沼气、太阳灶、节能炕(灶)等多元化清洁能源方向发展。目前,全区共建成户用沼气池6675座,示范推广太阳灶1.3万台。节能灶(炕)5.68万台(铺)。受益农户由最初的2000户增至目前的5万户。二是发展模式和技术条件日益成熟。在总结推广农业部生态家园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示范推广了“四位一体”、“三位一体”、“一池三改”等适合我区发展的技术模式,形成了一整套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印发了《农村沼气管理技术手册》、《太阳能利用技术》等科普书籍一万多册,农民自我管理和应用清洁能源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三是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累计培训了一大批农民技术员和专业施工人员。为大规模实施农村能源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四是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逐步建立。按照“政府投入为主体,地方配套、农户自筹为补充”的原则。5年来全区共投入农村能源建设资金1862.98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沼气国债项目资金1695.3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67.68万元。五是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农村能源建设的氛围基本形成。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给农民办的实事之一,并将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指标列入到乡镇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之一,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六是促农增收的综合效益明显增强。农村能源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生活用能问题,同时对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循环农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测算,每座沼气池每年可节约资金1300元左右,每台太阳灶节约资金200元。
二、农村能源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认识不到位。由于原州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低,大部分群众不能全面了解掌握沼气池的管理使用知识,沼气池使用期间遇到问题难以处置,使大多数沼气用户认识不到沼气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不能充分利用沼液和沼渣,致使沼气池的综合效益不能完全发挥。
(二)管理和技术推广队伍薄弱。原州区农村能源站现有职工23人,11个乡镇未建立沼气技术推广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整体管理能力不强,管理工作不到位。体制不顺,人员不稳定等问题。
(三)后续服务体系不健全。乡镇和村沼气服务网点功能不健全。没有设立与沼气相关配件的销售、维修服务点,后续服务体系不健全,随着沼气池使用年限的增加,沼气池需要大出料,配件老化或出现故障,弱气、不产气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沼气户的正常使用。
(四)资金投入不足。一是按照国债项目建设标准,沼气池建设必须与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达到“一池三改”标准,由于原州区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地区之一,农民群众自身投入能力差,自筹资金难以承担,加之部分农户存在等、靠、要思想,给项目实施造成了一定困难。二是农村沼气建设面宽,工作量大,工作任务和责任巨大,项目有没有配套必要的工作经费,本级财政困难又难以按上级要求配套,严重制约了农村沼气的推广。
(五)沼气综合利用率不高。大部分农户沼气用途单一,主要用于生活用能。由于技术、生活习惯、认识等原因,沼气综合利用比较低,综合效益未能完全体现。
三、发展农村能源建设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沼气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农村沼气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农村沼气建设纳入目标管理,必须明确职责,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形成农村沼气建设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和党员、干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层层抓落实,切实把抓沼气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整合资金,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从发改委、财政、林业、扶贫、农业、水利等方面各争取一块,集中用于沼气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采取国家、地方、企业、社会、个人各出一点的方法,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建设资金的逐年增长。
(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按照“规划连片、辐射带动、突出重点”的原则,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以村委会为单位,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制定农村沼气建设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规划以村为单位,户为基础,相对集中连片,确保实施一片。成功一片,受益一方。
(四)加大宣传,提高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和组织参观学习等,提高干部群众对沼气建设的认识,调动建设沼气的积极性,使农村沼气建设变为自觉行动。同时进一步加强队伍培训和技术推广,扩大队伍和提高素质,适应加快沼气发展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加大对乡村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沼气建设队伍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强化沼气生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沼气建设技术推广队伍。
(五)加强管理,搞好服务。目前,原州区农村能源推广机构和服务体系以及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与农村沼气建设的任务不相适应。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市级农村能源建设机构,尽快建立以沼气协会为中心、乡镇乡镇沼气物业化管理服务站为纽带、村沼气服务网点为基础的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乡镇要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建立乡镇沼气物业化管理服务站,配备1~2名专兼职技术员,健全协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服务功能。逐步形成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服务到位的高效服务机制,及时为农户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一、农村能源建设的现状
原州区农村能源建设是固原市起步最早的县(区),自1997年启动实施以来,经历了试验、示范、推广阶段,沼气项目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区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建设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建设地点由最初的3个乡镇逐步扩大到全区11个乡镇,建设的内容由最初以户用沼气为主向大中型沼气、太阳灶、节能炕(灶)等多元化清洁能源方向发展。目前,全区共建成户用沼气池6675座,示范推广太阳灶1.3万台。节能灶(炕)5.68万台(铺)。受益农户由最初的2000户增至目前的5万户。二是发展模式和技术条件日益成熟。在总结推广农业部生态家园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示范推广了“四位一体”、“三位一体”、“一池三改”等适合我区发展的技术模式,形成了一整套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印发了《农村沼气管理技术手册》、《太阳能利用技术》等科普书籍一万多册,农民自我管理和应用清洁能源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三是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累计培训了一大批农民技术员和专业施工人员。为大规模实施农村能源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四是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逐步建立。按照“政府投入为主体,地方配套、农户自筹为补充”的原则。5年来全区共投入农村能源建设资金1862.98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沼气国债项目资金1695.3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67.68万元。五是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农村能源建设的氛围基本形成。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给农民办的实事之一,并将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指标列入到乡镇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之一,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六是促农增收的综合效益明显增强。农村能源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生活用能问题,同时对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循环农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测算,每座沼气池每年可节约资金1300元左右,每台太阳灶节约资金200元。
二、农村能源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认识不到位。由于原州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低,大部分群众不能全面了解掌握沼气池的管理使用知识,沼气池使用期间遇到问题难以处置,使大多数沼气用户认识不到沼气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不能充分利用沼液和沼渣,致使沼气池的综合效益不能完全发挥。
(二)管理和技术推广队伍薄弱。原州区农村能源站现有职工23人,11个乡镇未建立沼气技术推广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整体管理能力不强,管理工作不到位。体制不顺,人员不稳定等问题。
(三)后续服务体系不健全。乡镇和村沼气服务网点功能不健全。没有设立与沼气相关配件的销售、维修服务点,后续服务体系不健全,随着沼气池使用年限的增加,沼气池需要大出料,配件老化或出现故障,弱气、不产气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沼气户的正常使用。
(四)资金投入不足。一是按照国债项目建设标准,沼气池建设必须与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达到“一池三改”标准,由于原州区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地区之一,农民群众自身投入能力差,自筹资金难以承担,加之部分农户存在等、靠、要思想,给项目实施造成了一定困难。二是农村沼气建设面宽,工作量大,工作任务和责任巨大,项目有没有配套必要的工作经费,本级财政困难又难以按上级要求配套,严重制约了农村沼气的推广。
(五)沼气综合利用率不高。大部分农户沼气用途单一,主要用于生活用能。由于技术、生活习惯、认识等原因,沼气综合利用比较低,综合效益未能完全体现。
三、发展农村能源建设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沼气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农村沼气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农村沼气建设纳入目标管理,必须明确职责,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形成农村沼气建设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和党员、干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层层抓落实,切实把抓沼气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整合资金,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从发改委、财政、林业、扶贫、农业、水利等方面各争取一块,集中用于沼气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采取国家、地方、企业、社会、个人各出一点的方法,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建设资金的逐年增长。
(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按照“规划连片、辐射带动、突出重点”的原则,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以村委会为单位,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制定农村沼气建设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规划以村为单位,户为基础,相对集中连片,确保实施一片。成功一片,受益一方。
(四)加大宣传,提高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和组织参观学习等,提高干部群众对沼气建设的认识,调动建设沼气的积极性,使农村沼气建设变为自觉行动。同时进一步加强队伍培训和技术推广,扩大队伍和提高素质,适应加快沼气发展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加大对乡村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沼气建设队伍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强化沼气生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沼气建设技术推广队伍。
(五)加强管理,搞好服务。目前,原州区农村能源推广机构和服务体系以及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与农村沼气建设的任务不相适应。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市级农村能源建设机构,尽快建立以沼气协会为中心、乡镇乡镇沼气物业化管理服务站为纽带、村沼气服务网点为基础的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乡镇要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建立乡镇沼气物业化管理服务站,配备1~2名专兼职技术员,健全协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服务功能。逐步形成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服务到位的高效服务机制,及时为农户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