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曲麻莱地区扎日尕那南地区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来源 :甘肃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udy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详细探讨青海曲麻莱扎日尕南花岗岩地区的年代、岩石化学,探讨大地的构造意义。结果显示,扎日尕那南地区花岗岩表现为高含铝指数(A/CNK)值为0.95~1.21,A/NK值为2.1~2.76,表现为强过铝。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中Rb、Sr、Ba,总体显示强不相容元素富集。具有高场强元素(HFSE)Ba、Ta、Nb、Sr和Zr元素明显亏损。主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理论综合计量分析表明,地球化学的理论综合性很强。岩体起源于岩浆的壳源,而陆壳则具有较低的Nb、Ta特征。因此,扎日戈那花岗岩为s型花岗石,是陆壳中部
其他文献
同学,如果要你在十秒钟之内说出几种恐龙的名字,你肯定觉得这是小菜一碟吧?那你是否知道第一种可以被称为“恐龙”的生物出现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晚期?那可是一个比“很久以前”还要“以前”的年代。
阅读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重视,元代教育家程端礼所著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史称\"读书工程\",其中论述了很多关于教育教学的观点,特别是关于阅读教学方面的内容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对今天的语文阅读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此,对《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形成的一套系统的阅读程序和阅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为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道光二十三年(1843),岭南书画藏家潘正炜(1791~1850)在好友吴荣光(1773~1843)的提议下,将平生庋藏的大部分书画,以文字著录的方式集结付梓,并以斋号\"听帆楼\"之名冠之,是为《听帆楼书画记》。该书共分5卷,总录187件藏品。6年后(道光二十九年,1849),潘氏又将后续购入的书画,仿上书之体例,再次汇集出版,取《听帆楼续刻书画记》为名,分上、下两卷,共计121件藏品。二书因辑录丰富的名迹而获圈内人士的关注,后继的学者们多援引书中之材料为己所用,以达\"证史(实)\"之
大家看过电影《侏罗纪公园》《侏罗纪世界》吗?在电影中,人们幻想恐龙还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说明侏罗纪和恐龙等早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符号。
月令花语  农历八月,桂花盛开,空气中满是这小小黄花散发的清甜香气。古人十分喜爱桂花,创作了很多美妙的诗词赞美它,比如“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等,还创作了吴刚月宫伐桂的神话故事,制作了甜甜糯糯的桂花糕……所以,古人也把农历八月称作“桂月”。月令风物志  夏天过后,天气慢慢转凉,快到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和秋分啦!古人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时节里,要和家人团聚,一起庆祝中秋节。  古人过中秋节,和我们现在有
生物质催化转化与利用科研创新团队于2019年9月获批广东石油化丁学院重点培育科研创新团队。团队现有成员7名,均具有博丄学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团队具有极强的创新和服务意识,研究基础较好。团队带头人滕俊江教授是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应用化学省级特色专业负责人,广东省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梢细化工青年学者委员会委员,获茂名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授权2件,参编著作1部;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领域项目以及广东提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横向项目5项,发表论文1
民进浙江省临海市科技经济支部是临海市科技经济界人士组成的一个综合性支部,成立于1993年9月,现有会员20名。2010年12月,支部被确立为首批浙江省统战教学基地、浙江民进自身建设教学点,根据可看、可听、可学的要求,确立了“推进规范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支部建设”的工作目标,开启了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创举。支部两次获“民进全国先进基层组织”称号。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提出和实施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创立、发展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新时期;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日益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多更大贡献的新时期。
作为绿色债券的子品种,碳中和债券具有创新性、先行性,对实现经济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分析了碳中和债券的发行现状,将碳中和债券标准与国内外绿色债券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碳中和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似乎只有像龙肝凤胆一样,大家都吃不上,谁都无法弄到手的东西,才显得珍贵。小的时候,在关山万里的江南,荔枝在我的心里大约也有这样的份量。那是病弱者、老人家的补品,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邻家老奶奶,躺在老槐树下,一粒粒剥着小儿子孝顺的干荔枝。久病的脸荡漾起些微的红润,荡漾的不仅仅是吃到嘴里的甘美,还有一种满足与夸耀。荔枝还是过年过节走亲戚的礼品,它们被转来转去,似曾相识,常常一不小心又转回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