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创造力的社会因素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马丽,女,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就业办主任。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摘要】智力与创造力密不可分,高创造力必须有高智力水平为基础。而智力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创造力则除了受具有明显遗传特征的智力水平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这篇文章在以往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家庭、文化、教育三方面探讨制约创造力发挥的因素,谈创造力比智力具有更大的后天可塑性。
  【关键词】创造力;家庭;文化;学校教育
  创造力是指“个体不受成规约束而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产生新思想,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1]何谓智力尚无定论,通常是指测量心理能力中测验所得的分数,以智商来表现,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智力与创造力密不可分,高创造力必须有高智力水平为基础。反之,高智力水平却不一定表现出高创造力。Getzels和Jackson(1962)的研究表明,有很多智商在120分以上的人创造力不高,而创造力高的人其智商虽然不是很高,但也约有120分。也就是说,一定的智商水品是高创造力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创造力除了受具有明显遗传特征的智力水平影响外,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鉴于此,以下就社会因素方面探讨一下影响创造力的非遗传因素。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每个婴儿都是一个创造品,自降生之时起,其就与其家庭紧密的联系在一切,这种联系不仅紧密,而且影响深远。毋庸置疑,孩子的成长、发展受到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但在漫长的成长岁月中,我们无法指出他的哪些特征纯粹是出自遗传。每一种可能的遗传基因,都已经被修正、训练和教育,而改头换面过了。[2]
  大多数人的婴儿期和幼儿期都是在家庭中渡过的,而这正是一个人多种感觉、知觉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在他们的探索“眼光”中,世界是日新月异的,而父母及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就是他们的第一任导师,引导、启发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在此过程中也潜移默化的规定了他们某种潜能的发挥或是压抑,从而也影响到他一生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创造力的发挥。
  二、文化因素的影响
  “广义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括精神要素,语言和文化,规范体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及物质产品。”它的内容覆盖人类现实生活的全部领域,影响人们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发挥。
  (一)物质文化积累
  物质文化指人类文化的物化形态,包括人的物质性活动及其成果。它是指其中凝聚、体现、寄托着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思想感情的物质过程和物质产品。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工具,离不开人造的器物,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创造活动都要受到它的制约。作为人造的器物,以及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介质,是一种使人能生活,能确立某种安全、舒适和繁荣的标准的介质;一种赋予人能力并使人创造物品、创造优越于动物和机体禀赋之上的价值的介质。如果没有物质基础,没有器物装备,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有组织的活动系统。
  由于物质文化在器物上表现得非常具体而直观,很容易被人們所注意和理解,然而把物质文化仅仅归结为器物文化,其实这是很不全面的。物质文化还有更广泛、更重要的方面:人的物质生产和生活过程,即经济生活。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体现出人与自然、个人与群体和社会、人的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的关系,最真切地反映出人的发展水平和面貌。经济生活既是人参与其中的,而人又有自己的特殊方式和逻辑,不被随意摆布。其中必然蕴涵着人的生存模式、发展条件和追求目标,体现着人的生存发展意识、自我认知、情绪情感、及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一切都限制和约束着创造性的发挥。
  (二)精神文化的基奠
  精神文化是指人类文化的精神形态,它复杂多变,包括人的全部精神生活领域,往往被看作是文化的灵魂。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阶级、阶层或群体、个人的心理定势、精神风貌的总和,具有无形的强大力量,它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知、情、意、行,形成人们确立目标、理想、价值取向和处世原则的心理定势。
  文化是先辈的创造成果,它奠定了创造的温床,也限制了创造的方向。过去的经验虽然可以增加观念组合的机会,以产生新的观念,但过去的经验,也会导致一些机械化认识和功能固着。研究指出一般的,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文化资产越丰富,文化越发散,创造力资源也就越多。就此有关学者为建立理想而又能培养、激发人们创造力的社会,提出文化设计,以应用各种方法达到文化创造的理想目标,即产生创造成果。指出设计多样的目标,在原来的理想之下兼容异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
  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在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潜能的开发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传统教育多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运用讲授和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导致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尤其是儿童创造潜能的开发。传统教育中的整齐划一的训练,严重束缚人的个性发展,扼杀了个人创造性,也会削弱集体的生机与活力。
  这种教育产生的弊端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专家呼吁要培养创造性,就要提倡创造教育,要搞好创造教育,首先要建立一个教学民主环境,要改变教师全能的传统观念,要改变评定成就的陈旧标准,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师不以绝对权威自居,考试不以记忆现成结论为准,鼓励创造性行为尤为重要。其次,全面发展和独立思想相结合,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又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动机、理想是创造性的动力,性格、意志、是创造性获得成功的保障,在教与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动机和热情。另外为培养创造性提供实践的机会,还要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丰富理论,促进知识的双向建构。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2.
  [2]阿德勒.让生命超越平凡[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6:96-97.
  [3]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0:174-177.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三阶层体系与四要件论的比较,阐述下面几个问题:第一,两者分别存在什么问题;第二,提出犯罪论体系的建构需要处理哪些基本问题;第三,在现行刑法规定之下,如果要借鉴三阶层体系,需要考虑处理的一些问题是什么。  【关键词】犯罪构成四要件论;三阶层体系  一、我国传统四要件论及其评价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在吸收前苏联犯罪构成的学说并在总结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犯
期刊
作者简介:张海丽(1988—),女,汉族,河南安阳人,西北政法大学2010级法律硕士。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3  【摘要】我国于2005年出台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保护制度进行了完善,扩大了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并确立了救济机制。但要解决公司管理实践中的所有问题,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本文试结合新《公司法》中的具体规定和一个案例来分析关于股东知情权保护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股东知
期刊
【摘要】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为理论》提出了一种以沟通为取向的行为理性,以此来建构社会合理和行为合理问题,彰显主体间的沟通和参与意识即主体在客观语境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并在互动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和论证,以期最终达成一种交往的共识。  【关键词】交往行为;沟通商谈;社会合理;行为合理  一、《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概述  尤尔根·哈贝马斯(1929—)德国哲学、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
期刊
【摘要】本文将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立法概况和政策扶持进行比对分析,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法律对策  200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超过4200万户,创造的价值已经占到当年GDP的76.7%,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总数预计达到5000万家,未来几年内将保持7%-8%的快速增长率,如此快速的增长和在GDP中的绝对占比,无不说明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不仅在案件绝对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中存在未成年人的案件在所有刑事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也大幅度上升。如何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成为摆在司法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大理州检察机关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控制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不仅在案件绝对数
期刊
作者简介:李秀婷,女,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2011级社会工作硕士。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要】本文以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三中为例,介绍了凉城县三中留守儿童的厌学情况,通过对他们的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他们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从留守儿童厌学的原因出发,提出建立了学校社会工作站的建议,从而使留守儿童的厌学情况得到改善,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留守儿
期刊
作者简介:王全(1985—),男,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10级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哲学、法学方法论。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088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的治理模式也提升至一个全新的平台,但是公司治理的弊端也日益凸显,这集中主要体现在对于债权人利益之维护上。一方面,要求公司的法人人格独立,使得公司的股东与法人自身的责任相分离;另一方面,又强调债权人的利
期刊
作者简介:冯洲静,云南普洱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属于社会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随着法治社会的深入,高校的管理工作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到这种社会管理制度当中,这给高校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学生权利的维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高校在管理工作的变革中,正确认识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法治社会下建立管理制度的根基。在法治社会中
期刊
【摘要】随着劳资关系的不平等日益加剧,现代劳动法应运而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劳动法的价值需着眼于平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关系,倾斜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并适当运用公权力之手来对各方加以控制,以期最终实现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劳动法;劳资关系;平衡价值;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的今天,各种劳资纠纷愈演愈烈。无论是劳动者,还是已经被脸谱化为“残酷食人者”的用人单位,都试图通过法律途
期刊
作者简介:刘梦瑜,女,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2011级社会工作硕士。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要】本文以河北省永清县永清镇为例,简要介绍了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分析了制度实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对策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