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柴静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制片人陈虻的面试。陈虻问她:“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柴静脱口而出:“我关心新闻里面的人”。
九年后的夏天,柴静收到台里通知,要她参加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的演讲赛,主题是“为祖国骄傲,为女性喝彩”。柴静想起自己上学时常参加演讲比赛,那时的她上台后,会来“几个拔地而起的反问句‘难道不是这样吗’,再加上斜切向空中的手势‘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然后便是“狗血一洒满堂彩”。
她实在不想再参加演讲赛。但“台里说这事已定”,而且“领导辛苦地起了个大早替她抽好签”了。她只好“配合”,临场时安慰自己“混一混,等会儿就结束了”。她把陈虻“生前讲课记录”拿出来看。主持人叫到14号时,柴静走上台。她扶了下话筒,讲起1999年认识的一个人。
当时是“在从拉萨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她说,“我的身边坐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她是三十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而要离开拉萨。下了飞机,天空下着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了北京一个旅店里。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晚期。她指了一下床头的一个箱子,她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这是她三十年当中走遍西藏各地,和官员、汉人、喇嘛、三陪女……交谈的记录。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不能发表这些东西。她只是说,一百年后,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雄,拉萨一中的女教师。”
接着,她说起自己2004年采访的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一块五毛钱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然后这个人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一块五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能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这场官司,我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份饭菜端到他面前说:‘你是现在要发票呢,还是吃完之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我靠为我的权利所作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三十四岁的律师。”
讲完这个人,柴静仍没有作任何演讲状,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如实说自己认识的人。她说2008年她又认识了一个人。“这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说起丰台区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儿。他说所有的孩子靠在墙上哭。说到这儿的时候,他也动感情了,然后他从裤兜里面掏出一块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擦擦眼睛。这个人十八岁的时候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做这些事的目的,只是为了想给农民做一点事。他在我的采访中说,征地问题,给农民的不是价格,只是补偿,这个分配机制极不合理,这个问题不仅出在《土地管理法》,还出在1982年的《宪法修正案》。在审这期节目的时候,我的领导说了一句话,说这个人说得再尖锐,我们也能播。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特别真诚。这个人叫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办公室主任。”
说完,她又讲起2002年认识的一个老人。她是这样讲述的:“七年前,我问过一个老人,我说你的一生也经历了很多挫折,你靠什么来保持你年轻时候的情怀。他跟我讲,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然后他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了一副棺材,他就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五百块钱,让他回家。他说我给你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时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讲完这位老人,她便不再讲她认识的人了,而是下起了结论。她的结论是:“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一个国家只有拥有那些能够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一个国家只有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柴静的演讲题目是“认识的人,了解的事”。题目很平凡,但却足以说明,柴静入职中央电视台做新闻以来,确实一直在“关心新闻里的人”。演讲完,柴静拿到什么奖,这里不得而知。只知道她坐下后,有同行凑过来对她说:“今天早上我特别不愿意来,但听你讲完,觉得有的事还是要把它当真,不然就真没意思了。”
说完柴静这一案例,便可以探讨“校长专业发展”了。“校长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各地教育界十分重视的热点问题。就像柴静2000年进入央视之后经历了许多锻炼,十多年下来,为了“专业发展”,各地校长也受了许多“培训”,并因此掌握了许多有关“教育管理”“课程领导”或“学校文化”方面的教育“专业知识”。但是校长们有没有像柴静那样,也一直在努力做好那门最根本的专业功课呢?
这门最根本的专业功课便是“人”,其核心内容是反思。“新课程改革”以来,校长们所受的各种“培训”,以及“培训”之外的各种活动,究竟让校长们认识了什么样的人,了解了什么样的事。或者说,校长们在掌握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否像柴静那样,在经历了多年磨炼与探索之后,心中有那么多“人”与“事”。
毫无疑问,校长及教师均无法回避这一最根本的专业功课,因为教育的本质使命正是“育人”。如果我们——无论做校长还是做教师——心里只有教育“专业知识”,没有“人”,尤其没有让我们感到骄傲、给我们力量的“人”,掌握那么多教育“专业知识”有何用?我们又该拿什么去“育人”呢?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也应像“新闻工作者”柴静那样,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得了解许多能让人“把它当真”的“好人好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学生、为国家创造真正良好的“育人”环境。总之,认识什么人,了解什么事,是校长必不可少的专业功课。
九年后的夏天,柴静收到台里通知,要她参加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的演讲赛,主题是“为祖国骄傲,为女性喝彩”。柴静想起自己上学时常参加演讲比赛,那时的她上台后,会来“几个拔地而起的反问句‘难道不是这样吗’,再加上斜切向空中的手势‘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然后便是“狗血一洒满堂彩”。
她实在不想再参加演讲赛。但“台里说这事已定”,而且“领导辛苦地起了个大早替她抽好签”了。她只好“配合”,临场时安慰自己“混一混,等会儿就结束了”。她把陈虻“生前讲课记录”拿出来看。主持人叫到14号时,柴静走上台。她扶了下话筒,讲起1999年认识的一个人。
当时是“在从拉萨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她说,“我的身边坐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她是三十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而要离开拉萨。下了飞机,天空下着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了北京一个旅店里。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晚期。她指了一下床头的一个箱子,她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这是她三十年当中走遍西藏各地,和官员、汉人、喇嘛、三陪女……交谈的记录。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不能发表这些东西。她只是说,一百年后,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雄,拉萨一中的女教师。”
接着,她说起自己2004年采访的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一块五毛钱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然后这个人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一块五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能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这场官司,我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份饭菜端到他面前说:‘你是现在要发票呢,还是吃完之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我靠为我的权利所作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三十四岁的律师。”
讲完这个人,柴静仍没有作任何演讲状,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如实说自己认识的人。她说2008年她又认识了一个人。“这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说起丰台区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儿。他说所有的孩子靠在墙上哭。说到这儿的时候,他也动感情了,然后他从裤兜里面掏出一块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擦擦眼睛。这个人十八岁的时候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做这些事的目的,只是为了想给农民做一点事。他在我的采访中说,征地问题,给农民的不是价格,只是补偿,这个分配机制极不合理,这个问题不仅出在《土地管理法》,还出在1982年的《宪法修正案》。在审这期节目的时候,我的领导说了一句话,说这个人说得再尖锐,我们也能播。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特别真诚。这个人叫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办公室主任。”
说完,她又讲起2002年认识的一个老人。她是这样讲述的:“七年前,我问过一个老人,我说你的一生也经历了很多挫折,你靠什么来保持你年轻时候的情怀。他跟我讲,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然后他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了一副棺材,他就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五百块钱,让他回家。他说我给你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时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讲完这位老人,她便不再讲她认识的人了,而是下起了结论。她的结论是:“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一个国家只有拥有那些能够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一个国家只有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柴静的演讲题目是“认识的人,了解的事”。题目很平凡,但却足以说明,柴静入职中央电视台做新闻以来,确实一直在“关心新闻里的人”。演讲完,柴静拿到什么奖,这里不得而知。只知道她坐下后,有同行凑过来对她说:“今天早上我特别不愿意来,但听你讲完,觉得有的事还是要把它当真,不然就真没意思了。”
说完柴静这一案例,便可以探讨“校长专业发展”了。“校长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各地教育界十分重视的热点问题。就像柴静2000年进入央视之后经历了许多锻炼,十多年下来,为了“专业发展”,各地校长也受了许多“培训”,并因此掌握了许多有关“教育管理”“课程领导”或“学校文化”方面的教育“专业知识”。但是校长们有没有像柴静那样,也一直在努力做好那门最根本的专业功课呢?
这门最根本的专业功课便是“人”,其核心内容是反思。“新课程改革”以来,校长们所受的各种“培训”,以及“培训”之外的各种活动,究竟让校长们认识了什么样的人,了解了什么样的事。或者说,校长们在掌握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否像柴静那样,在经历了多年磨炼与探索之后,心中有那么多“人”与“事”。
毫无疑问,校长及教师均无法回避这一最根本的专业功课,因为教育的本质使命正是“育人”。如果我们——无论做校长还是做教师——心里只有教育“专业知识”,没有“人”,尤其没有让我们感到骄傲、给我们力量的“人”,掌握那么多教育“专业知识”有何用?我们又该拿什么去“育人”呢?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也应像“新闻工作者”柴静那样,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得了解许多能让人“把它当真”的“好人好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学生、为国家创造真正良好的“育人”环境。总之,认识什么人,了解什么事,是校长必不可少的专业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