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作业设计理念,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积极探索“轻负优质”的教学之路呢?
1.“链接”作业内容,促进学生发展
1.1生活性作业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后,可让学生测量家里冰箱的长宽高,然后求自家冰箱的体积与容量;或让他们当小小设计师,给一个花瓶配上合适的箱子,并算出做这个箱子所需纸板的面积。学完“利息”后,可让他们帮父母算算家中存单的到期利息等。这样的练习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会十分积极地完成,比直接求解一些枯燥单一的求体积、表面积、利息的题目有价值得多。这样的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又能让他们了解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1.2探究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独立自主合作讨论,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的作业。在探究性作业过程中,由于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差别,每位学生对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感想,每位学习伙伴的探究积累就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对这些独特的学习资源相互交流,就会收到“资源共享”的优化组合效果,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1)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如:调查自己家里一个季度的用电情况,制作成统计图表,结合电力紧张的现状及不同时段电价不同的规定提出相应的建议。
(2)小课题研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如学习了“圆的认识、周长、面积”后布置学生开展一个小课题研究《走进圆的世界》。学生通过上网找资料、观察生活中的圆、解释“自然中的圆”、欣赏“人文中的圆”,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2.设计开放性作业
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为此,作业设计时,要体现现实性、挑战性,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创新者。
3.设计合作性作业
长期以来,独立完成作业一直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但片面地强调“独立”,否定合作的重要性,显然不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可适当布置需通过学生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如教学“统计”时,要求调查统计某繁华路段各种车辆的出入情况,单凭一人难以统计好,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统计,既简单又高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合作的力量,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相互合作的能力。
4.精心设计一周作业,力争周周清
以前周末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巩固练习,作业量较大,但效果不佳。2010年开始学校为了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推出了周清作业计划。每周五前,老师根据学生一周的知识学习情况,以备课组为单位,平行班老师共同收集学生的易错题,同时增加这周知识的巩固练习题,量一般控制在A4纸正反一张,学生完成后周一上交,教师经过批改后对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讲评,从而做到周周清。这样的练习比以前的现成练习精练有效,家长普遍反映良好。周清作业是平时作业的有效补充,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5.数学作业布置要体现目的性
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简单而言,教师要对作业练习心中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对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的反复性作业,保证学生掌握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如简便计算应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布置能够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的题目;对一些多数位的计算允许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或验算,如在兴趣课计算较复杂数字的教学时,把计算器引入课堂,就能化解计算复杂易错的难题。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把精力放在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上,又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作业内容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通常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学生可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如果作业的布置没有层次性,容易导致好的学生因作业重复简单而厌学,差的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完成作业的兴趣。因此,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充分考虑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量力而为。如难度递进的作业模式:一般性练习—适当的拓展延伸练习—聪明驿站(智慧乐园)。一般性练习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适当的拓展延伸练习适合中等以上的学生完成,聪明驿站则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设计的。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除了一般性练习外,可选择其他的拓展练习。完成基本性练习的可以得到满分,完成不同的拓展练习,有不同的星级评价,学习中等的学生也可尝试选择聪明驿站的作业。这样学生就有了充分的作业选择权,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总之,布置作业的目的是把数学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数学原理与实际操作中学数学,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感受数學和生活的联系,使每一个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喜欢做数学作业,在数学作业这个乐园中全面发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1.“链接”作业内容,促进学生发展
1.1生活性作业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后,可让学生测量家里冰箱的长宽高,然后求自家冰箱的体积与容量;或让他们当小小设计师,给一个花瓶配上合适的箱子,并算出做这个箱子所需纸板的面积。学完“利息”后,可让他们帮父母算算家中存单的到期利息等。这样的练习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会十分积极地完成,比直接求解一些枯燥单一的求体积、表面积、利息的题目有价值得多。这样的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又能让他们了解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1.2探究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独立自主合作讨论,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的作业。在探究性作业过程中,由于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差别,每位学生对所见所闻都会有不同的感想,每位学习伙伴的探究积累就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对这些独特的学习资源相互交流,就会收到“资源共享”的优化组合效果,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1)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如:调查自己家里一个季度的用电情况,制作成统计图表,结合电力紧张的现状及不同时段电价不同的规定提出相应的建议。
(2)小课题研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如学习了“圆的认识、周长、面积”后布置学生开展一个小课题研究《走进圆的世界》。学生通过上网找资料、观察生活中的圆、解释“自然中的圆”、欣赏“人文中的圆”,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2.设计开放性作业
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为此,作业设计时,要体现现实性、挑战性,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创新者。
3.设计合作性作业
长期以来,独立完成作业一直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但片面地强调“独立”,否定合作的重要性,显然不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可适当布置需通过学生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如教学“统计”时,要求调查统计某繁华路段各种车辆的出入情况,单凭一人难以统计好,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统计,既简单又高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合作的力量,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相互合作的能力。
4.精心设计一周作业,力争周周清
以前周末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巩固练习,作业量较大,但效果不佳。2010年开始学校为了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推出了周清作业计划。每周五前,老师根据学生一周的知识学习情况,以备课组为单位,平行班老师共同收集学生的易错题,同时增加这周知识的巩固练习题,量一般控制在A4纸正反一张,学生完成后周一上交,教师经过批改后对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讲评,从而做到周周清。这样的练习比以前的现成练习精练有效,家长普遍反映良好。周清作业是平时作业的有效补充,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5.数学作业布置要体现目的性
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简单而言,教师要对作业练习心中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对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的反复性作业,保证学生掌握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如简便计算应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布置能够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的题目;对一些多数位的计算允许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或验算,如在兴趣课计算较复杂数字的教学时,把计算器引入课堂,就能化解计算复杂易错的难题。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把精力放在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上,又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作业内容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通常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学生可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如果作业的布置没有层次性,容易导致好的学生因作业重复简单而厌学,差的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完成作业的兴趣。因此,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充分考虑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量力而为。如难度递进的作业模式:一般性练习—适当的拓展延伸练习—聪明驿站(智慧乐园)。一般性练习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适当的拓展延伸练习适合中等以上的学生完成,聪明驿站则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设计的。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除了一般性练习外,可选择其他的拓展练习。完成基本性练习的可以得到满分,完成不同的拓展练习,有不同的星级评价,学习中等的学生也可尝试选择聪明驿站的作业。这样学生就有了充分的作业选择权,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总之,布置作业的目的是把数学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数学原理与实际操作中学数学,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感受数學和生活的联系,使每一个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喜欢做数学作业,在数学作业这个乐园中全面发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