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的浒湾镇紧傍抚河北岸,素有江南重镇之美称。赣东俗谚“临川才子金溪书”即称赞浒湾出书之盛。金溪书既是一种特定书籍的统称,也是一门传世手艺,更是金溪浒湾镇的荣华旧梦。赣版古籍在我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金溪浒湾的雕版印刷久负盛名。昔年雕版印书的辉煌在流逝的时光中渐行渐远,但几百年积淀下来的墨韵书香不曾消散。
雕版印刷的夕照华彩
浒湾镇雕版印刷始于明代中期,盛于清代,并形成了前后书铺街。全盛时,浒湾镇有大文堂、两仪堂、三让堂、旧学山房等六十余家书店堂号,刻字和印书的工匠有上千人,经史子集、戏曲话本、书法碑帖都能刻版刊行。旧版《辞源》中有“金溪浒湾男女皆善于刻字印书”、“纸不到浒湾不齐”、“书非赣版不放心”的记载。
木刻印书业的兴盛为金溪赢得了“江南之书乡”的誉称,创出了“江西版”的称号,也让浒湾成为清代全国四大刻书中心(北京、武汉、浒湾、四堡)之一,长期饮誉全国刻书行业。
金溪雕版印书的工艺流程烦琐而复杂,分工精细,非能工巧匠不能刻。刻板是雕版印书的关键,需由优秀的工匠把好版面配字设计关,字体普遍采用宋体,特殊的才用隶、篆、行、草等字体。如加朱批与圈点则另刻套板。因刻字工匠技术有高有低,故一块版常采用二人分工合刻的办法,以达到全部书版一致的目的。
浒湾书铺街,书香百年不散
由于浒湾木刻印书业的发达,相应地刺激了其他商业的繁荣。据清同治年间的《金溪县志》记载,那时驿道上车马往复,抚河里悼歌声声。车船运来刻字的木材、印书纸张、工具、生活必需品等,运走装订好的各种木刻印书。故此,浒湾街上的书铺一家挨着一家,生意非常兴旺。年深日久,浒湾形成了前后两条书铺街。
这里也流传着一些故事。
据说,素有神童之称的汤显祖十二三岁时曾随爷爷汤懋昭从抚州坐船到浒湾富坊汤家。趁大人们高谈阔论、划拳吃酒之际,小汤显祖便溜到书铺街看书。他一家一家地看过去,在王世茂的車书楼里,他忽见一套《象山先生文集》,非常高兴。南宋时,金溪出了个陆九渊,号象山,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小汤显祖正想了解什么是“象山心学”,不想遇此好书,高兴得手舞足蹈。据说,后来汤显祖写《牡丹亭》也得到过书铺街人的启示。
还有一个说浒湾插图刻得好的故事。传说那年浒湾来了个版刻绣像的师傅,刻啥像啥,人称“神刀”。中秋节时,工匠们聚在洗墨池会仙桥赏月,有外地人望月思乡。有人说:“如果有仙女下凡和我们歌舞一番该多好啊!”“这有何难,我们神刀师傅就有这个本事。”在大家一致的鼓唆下,神刀师傅摆上香案,供奉了几版绣像。果然,在香烟缭绕中,一队仙人飘然而下,长髯仙翁吹弹歌唱。绿鬓仙姬应律起舞,前后书铺街上的人都轰动了。这时,有一官家公子走火入魔,竟拉住了一位仙姬。仙班见状,拂尘一挥,渐渐远去。而那小子却扑通一声从桥上掉下水去,人们七手八脚地将其打捞上岸,他手里还捏着半页神刀师傅刻印的美人图哩。
故事总是那么有趣,浒湾古镇就像一部读不完的古书。那些幸存的雕版、古籍似乎仍带着先辈们的声音和体温,那些农耕社会的传统手艺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民风民俗、市井行规,虽已渐行渐远,却依然牵动着人们的情感。
最后的刻书匠
浒湾刻书业衰败于民国,如今懂得这门技艺的仅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加泉一人。
王加泉十三岁开始学习雕版,当时这还是被浒湾人看重的本事。王加泉生在浒湾刻书业由盛而衰的年代,在他看来这既有些不幸,又很幸运。他的姑父兼师傅傅笑山是家族中书法最好的,但很严厉,有时还会体罚。
不过,王加泉很聪明,很快就掌握了雕版的秘诀。作为雕版师傅,最基本的功夫就是写好字。王加泉从四书五经开始学起,一笔一划照着描“画”。虽然没有人传授书中的意思,但在雕版之前,书都要看过。
“画”的方式是:拿一根削尖了的筷子,在一盆沙子上,师傅怎么写,他就怎么“画”。“画”的既有草书,也有楷书。这样“画”的过程,王加泉持续了几年,只是为人们一句“字很好啊”。一个刻板其实就是一件书法作品。
学完刻板之后,王加泉要学的是印刷。这对技巧、力量和速度都有要求,不比“画”版轻松。无论什么样的纸张、墨材,印出来的字都不能有丝毫残墨。
印完之后,要完成书籍出厂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订。以为终于是轻松的工序了,却是最难的。“印的时候,纸可能偏了、斜了,但装订的时候都要调得整整齐齐。”王加泉说,“而且一天要装订上百本才能算合格。”
书版实际就像一块扩大了的阳文印章。北宋时,毕昇因感到雕版的费工费时,发明了活字印刷,即现代铅字排印的老祖宗。如今,在王加泉家中,既存有铅活字的板架,也存有旧日雕刻的书版。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印刷方式,铅活字虽然方便,但组成的书版只能一次性使用,对于需要反复印刷的传统古籍显然不合适。而易保存的古书版不仅是手艺的载体,还具有文物价值。
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籍的人都知道,在清末石印和铅字传入之前,我国绝大部分书籍都是雕版印刷而成的。各地无论官方还是私人作坊印书,使用最多的仍然是雕版印刷。一来,雕版费工虽多,但一旦刻成,只要保管得当,便可永续利用,一套雕版便成为一种财富,可以转让、传承;二来,古代书籍内容多已固定,如四书五经、佛教经典等,一用便几百上千年,刻成书版,可永续使用,故印书作坊尤喜雕版。一旦某书卖完,搬出书版重印,十分方便。而活字版印后便拆,下次需要又得从头再来,只能用一次,其拣字排版也十分繁难,因而并不受欢迎。
在王加泉的记忆里,他家的店铺中雕版师傅最少,其次是装订师傅,从业最多的是印刷师傅,有一百多个。王加泉从业时已是浒湾刻书的平淡期,收入锐减之后,他给别人印过作业本、鞭炮标签,也给金溪当地人印过家谱。即使如此,王加泉依然信奉祖辈们的那句话:“人在,就不停业。”从百人到父子二人,再到今日一人。
(本栏目编辑 孙 婷)
Email:1065208914@qq.com
雕版印刷的夕照华彩
浒湾镇雕版印刷始于明代中期,盛于清代,并形成了前后书铺街。全盛时,浒湾镇有大文堂、两仪堂、三让堂、旧学山房等六十余家书店堂号,刻字和印书的工匠有上千人,经史子集、戏曲话本、书法碑帖都能刻版刊行。旧版《辞源》中有“金溪浒湾男女皆善于刻字印书”、“纸不到浒湾不齐”、“书非赣版不放心”的记载。
木刻印书业的兴盛为金溪赢得了“江南之书乡”的誉称,创出了“江西版”的称号,也让浒湾成为清代全国四大刻书中心(北京、武汉、浒湾、四堡)之一,长期饮誉全国刻书行业。
金溪雕版印书的工艺流程烦琐而复杂,分工精细,非能工巧匠不能刻。刻板是雕版印书的关键,需由优秀的工匠把好版面配字设计关,字体普遍采用宋体,特殊的才用隶、篆、行、草等字体。如加朱批与圈点则另刻套板。因刻字工匠技术有高有低,故一块版常采用二人分工合刻的办法,以达到全部书版一致的目的。
浒湾书铺街,书香百年不散
由于浒湾木刻印书业的发达,相应地刺激了其他商业的繁荣。据清同治年间的《金溪县志》记载,那时驿道上车马往复,抚河里悼歌声声。车船运来刻字的木材、印书纸张、工具、生活必需品等,运走装订好的各种木刻印书。故此,浒湾街上的书铺一家挨着一家,生意非常兴旺。年深日久,浒湾形成了前后两条书铺街。
这里也流传着一些故事。
据说,素有神童之称的汤显祖十二三岁时曾随爷爷汤懋昭从抚州坐船到浒湾富坊汤家。趁大人们高谈阔论、划拳吃酒之际,小汤显祖便溜到书铺街看书。他一家一家地看过去,在王世茂的車书楼里,他忽见一套《象山先生文集》,非常高兴。南宋时,金溪出了个陆九渊,号象山,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小汤显祖正想了解什么是“象山心学”,不想遇此好书,高兴得手舞足蹈。据说,后来汤显祖写《牡丹亭》也得到过书铺街人的启示。
还有一个说浒湾插图刻得好的故事。传说那年浒湾来了个版刻绣像的师傅,刻啥像啥,人称“神刀”。中秋节时,工匠们聚在洗墨池会仙桥赏月,有外地人望月思乡。有人说:“如果有仙女下凡和我们歌舞一番该多好啊!”“这有何难,我们神刀师傅就有这个本事。”在大家一致的鼓唆下,神刀师傅摆上香案,供奉了几版绣像。果然,在香烟缭绕中,一队仙人飘然而下,长髯仙翁吹弹歌唱。绿鬓仙姬应律起舞,前后书铺街上的人都轰动了。这时,有一官家公子走火入魔,竟拉住了一位仙姬。仙班见状,拂尘一挥,渐渐远去。而那小子却扑通一声从桥上掉下水去,人们七手八脚地将其打捞上岸,他手里还捏着半页神刀师傅刻印的美人图哩。
故事总是那么有趣,浒湾古镇就像一部读不完的古书。那些幸存的雕版、古籍似乎仍带着先辈们的声音和体温,那些农耕社会的传统手艺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民风民俗、市井行规,虽已渐行渐远,却依然牵动着人们的情感。
最后的刻书匠
浒湾刻书业衰败于民国,如今懂得这门技艺的仅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加泉一人。
王加泉十三岁开始学习雕版,当时这还是被浒湾人看重的本事。王加泉生在浒湾刻书业由盛而衰的年代,在他看来这既有些不幸,又很幸运。他的姑父兼师傅傅笑山是家族中书法最好的,但很严厉,有时还会体罚。
不过,王加泉很聪明,很快就掌握了雕版的秘诀。作为雕版师傅,最基本的功夫就是写好字。王加泉从四书五经开始学起,一笔一划照着描“画”。虽然没有人传授书中的意思,但在雕版之前,书都要看过。
“画”的方式是:拿一根削尖了的筷子,在一盆沙子上,师傅怎么写,他就怎么“画”。“画”的既有草书,也有楷书。这样“画”的过程,王加泉持续了几年,只是为人们一句“字很好啊”。一个刻板其实就是一件书法作品。
学完刻板之后,王加泉要学的是印刷。这对技巧、力量和速度都有要求,不比“画”版轻松。无论什么样的纸张、墨材,印出来的字都不能有丝毫残墨。
印完之后,要完成书籍出厂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订。以为终于是轻松的工序了,却是最难的。“印的时候,纸可能偏了、斜了,但装订的时候都要调得整整齐齐。”王加泉说,“而且一天要装订上百本才能算合格。”
书版实际就像一块扩大了的阳文印章。北宋时,毕昇因感到雕版的费工费时,发明了活字印刷,即现代铅字排印的老祖宗。如今,在王加泉家中,既存有铅活字的板架,也存有旧日雕刻的书版。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印刷方式,铅活字虽然方便,但组成的书版只能一次性使用,对于需要反复印刷的传统古籍显然不合适。而易保存的古书版不仅是手艺的载体,还具有文物价值。
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籍的人都知道,在清末石印和铅字传入之前,我国绝大部分书籍都是雕版印刷而成的。各地无论官方还是私人作坊印书,使用最多的仍然是雕版印刷。一来,雕版费工虽多,但一旦刻成,只要保管得当,便可永续利用,一套雕版便成为一种财富,可以转让、传承;二来,古代书籍内容多已固定,如四书五经、佛教经典等,一用便几百上千年,刻成书版,可永续使用,故印书作坊尤喜雕版。一旦某书卖完,搬出书版重印,十分方便。而活字版印后便拆,下次需要又得从头再来,只能用一次,其拣字排版也十分繁难,因而并不受欢迎。
在王加泉的记忆里,他家的店铺中雕版师傅最少,其次是装订师傅,从业最多的是印刷师傅,有一百多个。王加泉从业时已是浒湾刻书的平淡期,收入锐减之后,他给别人印过作业本、鞭炮标签,也给金溪当地人印过家谱。即使如此,王加泉依然信奉祖辈们的那句话:“人在,就不停业。”从百人到父子二人,再到今日一人。
(本栏目编辑 孙 婷)
Email:10652089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