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长期出国(境)培训是引进国外智力的重要形式之一。自1999年起,交通运输部每年选派交通系统优秀中青年干部赴美国佐治亚交通厅进行中长期实习培训,至今已执行7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国际培训部承担了“加强和改进交通科技国际交流与培训的对策研究”的课题。课题组通过收集整理材料、走访有关领导和发放问卷等形式,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交通运输部近些年以来交通科技国际交流与培训,尤其是公路桥梁专业技术骨干与管理人员中长期出国(境)培训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总结,并提出以后加强和改进这项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1.主办模式
为了培养中国在公路、桥梁工程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专业技术与管理骨干中长期出国(境)培训主要采用系统内各单位推荐、层层选拔的方式,每年选出十几名路桥系统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在国内进行为期4个月的英语培训,获得BFT证书后,经选拔赴美国进行为期4个月的培训,其中在佐治亚交通厅实习3个月,在佐治亚理工大学进行研讨、讲座等交流活动1个月。所需费用主要由派出单位承担。
2.培训内容
培训分为出国(境)前国内强化培训和国(境)外培训。国内培训为期4个月,实行全脱产、封闭式培训,通常由师资力量较强的高等院校——大连海事大学承担,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及一些专业课程。国(境)外培训至少为期4个月,学习交流内容比较广泛,既有公路工程领域,也有铁路、机场、港口等综合运输范畴,涉及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监理、运营、养护、科研等各个公路建设与管理等多个环节。
3.培训方式
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既有课堂理论学习,又有政府部门实习和专题调研,还有设计施工企业参观和工地现场考察等。
理论学习安排在佐治亚理工大学进行,理工大学的教授很多在做交通厅的课题,讲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习效果非常好。上午课堂学理论、下午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安排使学员充分利用了图书馆的珍贵资源,为回国后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交通厅实习时,以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为主线,学员走访交通厅每一个处室,亲身参与各部门的具体工作,全面熟悉其组织架构,多层次、全过程、立体化地了解美国公路建设管理的运作体制、方法和模式。此外,凡是学员提出的想要了解的内容,美方都全力以赴地安排。这种亲自参与、密切接触、深入其中的培训方式,不仅有利于学员深入地了解、领会和掌握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而且有利于学员更好地结合自身工作,进行对比研究。
4.管理模式
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专业技术与管理骨干中长期出国(境)培训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的管理模式,加强了出国(境)培训团组的管理和建设,保证了培训效果。一是出国前预培训,由培训主管部门领导向团组和学员明确国(境)外培训要求和外事纪律;二是出国团组根据专业分组,设立小组临时支部,团长兼临时支部书记,由党支部和团组长负责对团组的管理,加强境外团组管理,保障培训的顺利实施;三是参选学员回国后两周内提交国(境)外培训小结、专题调研报告或论文,团长提交团组国(境)外培训总结等。
(二)主要成效
1.开阔眼界,培养国际眼光和胸襟
参团人员普遍反映,通过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接触和深入了解,进一步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认识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深度和把握问题的尺度上有了明显不同,大多数学员回国后已成为交通各条战线的领导骨干和业务骨干,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
2.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促进了本职工作和交通事业的发展
通过出国(境)培训,参团人员深入实地学习了解了发达国家相关领域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新设备、新技术,回国后把学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充分运用到所分管部门或地区的工作中,并传播、推广培训的价值和意义,推动交通行业改革的深化和相关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了我国交通建设与国际的接轨。
3.促进国际间交流,宣传了中国交通事业,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
在国(境)外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参训学员不仅注意介绍中国交通事业发展最新成就,并为交通事业的招商引智工作牵线搭桥,还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向外国朋友介绍我国的民主政治、历史文化等,及时纠正各种政治偏见,不卑不亢地捍卫国家尊严。学员在国(境)外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素质,得到了外国友人的高度评价,树立了中国交通人在国(境)外的良好形象。
4.提供了与国外同行交流研讨的机会
出国(境)培训为团员提供了和国外同行、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很多团员在美培训期间,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研究方向,留心与美国相关教授和工程人员接触,互留联系方式,并在回国后及时通过E-mail等形式保持联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遇到问题时,经常联系美国同仁给予指导、帮助,并为进一步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能。
5.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我国交通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学员们看到了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内心经历了一次公路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思想的革命,增强了加速发展国内交通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6.了解不同文化,提高国际交流能力
国外交通规划、建设、养护都与其本国的发展需要、人民需求、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因此,学员在学习交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积极了解、熟悉外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通过这种学习,学员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外语应用能力和外事协调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专业技术与管理骨干中长期出国(境)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不足,如:国(境)外培训渠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宽,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国,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还比较缺乏;国内培训阶段英语应试教育的比例过大,听力和口语等实际应用能力强化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培训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需进一步完善,优秀的团组总结和个人总结的宣传工作有待加强等。
(四)几点思考
在总结以往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总体目标,对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专业技术与管理骨干中长期出国(境)培训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 进一步拓展培训渠道
充分开发各种培训资源,争取国外资助、国家外专局资助、政府间合作项目等。
在国别上,除美国外,还应拓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培训基地,最终实现在各个具有交通发展优势的发达国家都有适合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类似于佐治亚交通厅的培训基地。
在专业上,除美国佐治亚交通厅的路桥专业培训基地外,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为我国交通行业开辟各个专业的培训基地,如:港口和内河建设培训基地,公路建设与养护培训基地等。
2.加强培训方案的组织与实施
组织者应仔细了解每位团员的具体工作及感兴趣的主题和领域,并将这些内容准确转达给美国培训方,美方依据学员的工作特点和要求来安排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学员对此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美方再作进一步调整,最终确定培训方案。依此方案实施的培训,自然会针对性强,效果好。
3.国内培训阶段增加英语应用方面的培训
国内培训时,强化英语听力、口语等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可创造机会邀请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美国留学生和学员进行直接对话练习,提高学员英语表达能力,以便学员在培训期间可以同美国同行、专家、教授自由、深入地交流沟通,确保国(境)外总体培训质量。
4. 加强成果推广转化措施
“树木形成森林,森林影响气候”。出国培训花费很大,只有少数人能得到这个机会。为使更多的同行和单位能够分享培训成果,使培训发挥最大效益,可通过举办论坛、专题报告会、培训成果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参训学员将自己在美期间的亲身体验、学习收获及回国后学以致用的情况分享给更多没有参训的同行或没有派员参训的兄弟单位。同时,加强对参训学员培训总结、研究报告、应用成果的收集,在刊物或局域网上公开发表,方便行业人员随时查阅学习。此外,培训部门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学员的总结报告进行评估,有价值的可以报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成果推广转化,我国交通事业必将又好又快发展。
(一)基本情况
1.主办模式
为了培养中国在公路、桥梁工程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专业技术与管理骨干中长期出国(境)培训主要采用系统内各单位推荐、层层选拔的方式,每年选出十几名路桥系统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在国内进行为期4个月的英语培训,获得BFT证书后,经选拔赴美国进行为期4个月的培训,其中在佐治亚交通厅实习3个月,在佐治亚理工大学进行研讨、讲座等交流活动1个月。所需费用主要由派出单位承担。
2.培训内容
培训分为出国(境)前国内强化培训和国(境)外培训。国内培训为期4个月,实行全脱产、封闭式培训,通常由师资力量较强的高等院校——大连海事大学承担,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及一些专业课程。国(境)外培训至少为期4个月,学习交流内容比较广泛,既有公路工程领域,也有铁路、机场、港口等综合运输范畴,涉及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监理、运营、养护、科研等各个公路建设与管理等多个环节。
3.培训方式
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既有课堂理论学习,又有政府部门实习和专题调研,还有设计施工企业参观和工地现场考察等。
理论学习安排在佐治亚理工大学进行,理工大学的教授很多在做交通厅的课题,讲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习效果非常好。上午课堂学理论、下午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安排使学员充分利用了图书馆的珍贵资源,为回国后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交通厅实习时,以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为主线,学员走访交通厅每一个处室,亲身参与各部门的具体工作,全面熟悉其组织架构,多层次、全过程、立体化地了解美国公路建设管理的运作体制、方法和模式。此外,凡是学员提出的想要了解的内容,美方都全力以赴地安排。这种亲自参与、密切接触、深入其中的培训方式,不仅有利于学员深入地了解、领会和掌握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而且有利于学员更好地结合自身工作,进行对比研究。
4.管理模式
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专业技术与管理骨干中长期出国(境)培训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的管理模式,加强了出国(境)培训团组的管理和建设,保证了培训效果。一是出国前预培训,由培训主管部门领导向团组和学员明确国(境)外培训要求和外事纪律;二是出国团组根据专业分组,设立小组临时支部,团长兼临时支部书记,由党支部和团组长负责对团组的管理,加强境外团组管理,保障培训的顺利实施;三是参选学员回国后两周内提交国(境)外培训小结、专题调研报告或论文,团长提交团组国(境)外培训总结等。
(二)主要成效
1.开阔眼界,培养国际眼光和胸襟
参团人员普遍反映,通过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接触和深入了解,进一步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认识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深度和把握问题的尺度上有了明显不同,大多数学员回国后已成为交通各条战线的领导骨干和业务骨干,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
2.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促进了本职工作和交通事业的发展
通过出国(境)培训,参团人员深入实地学习了解了发达国家相关领域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新设备、新技术,回国后把学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充分运用到所分管部门或地区的工作中,并传播、推广培训的价值和意义,推动交通行业改革的深化和相关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了我国交通建设与国际的接轨。
3.促进国际间交流,宣传了中国交通事业,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
在国(境)外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参训学员不仅注意介绍中国交通事业发展最新成就,并为交通事业的招商引智工作牵线搭桥,还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向外国朋友介绍我国的民主政治、历史文化等,及时纠正各种政治偏见,不卑不亢地捍卫国家尊严。学员在国(境)外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素质,得到了外国友人的高度评价,树立了中国交通人在国(境)外的良好形象。
4.提供了与国外同行交流研讨的机会
出国(境)培训为团员提供了和国外同行、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很多团员在美培训期间,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研究方向,留心与美国相关教授和工程人员接触,互留联系方式,并在回国后及时通过E-mail等形式保持联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遇到问题时,经常联系美国同仁给予指导、帮助,并为进一步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能。
5.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我国交通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学员们看到了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目前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内心经历了一次公路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思想的革命,增强了加速发展国内交通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6.了解不同文化,提高国际交流能力
国外交通规划、建设、养护都与其本国的发展需要、人民需求、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因此,学员在学习交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积极了解、熟悉外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通过这种学习,学员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外语应用能力和外事协调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专业技术与管理骨干中长期出国(境)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不足,如:国(境)外培训渠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宽,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国,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还比较缺乏;国内培训阶段英语应试教育的比例过大,听力和口语等实际应用能力强化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培训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需进一步完善,优秀的团组总结和个人总结的宣传工作有待加强等。
(四)几点思考
在总结以往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总体目标,对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专业技术与管理骨干中长期出国(境)培训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 进一步拓展培训渠道
充分开发各种培训资源,争取国外资助、国家外专局资助、政府间合作项目等。
在国别上,除美国外,还应拓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培训基地,最终实现在各个具有交通发展优势的发达国家都有适合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类似于佐治亚交通厅的培训基地。
在专业上,除美国佐治亚交通厅的路桥专业培训基地外,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为我国交通行业开辟各个专业的培训基地,如:港口和内河建设培训基地,公路建设与养护培训基地等。
2.加强培训方案的组织与实施
组织者应仔细了解每位团员的具体工作及感兴趣的主题和领域,并将这些内容准确转达给美国培训方,美方依据学员的工作特点和要求来安排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学员对此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美方再作进一步调整,最终确定培训方案。依此方案实施的培训,自然会针对性强,效果好。
3.国内培训阶段增加英语应用方面的培训
国内培训时,强化英语听力、口语等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可创造机会邀请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美国留学生和学员进行直接对话练习,提高学员英语表达能力,以便学员在培训期间可以同美国同行、专家、教授自由、深入地交流沟通,确保国(境)外总体培训质量。
4. 加强成果推广转化措施
“树木形成森林,森林影响气候”。出国培训花费很大,只有少数人能得到这个机会。为使更多的同行和单位能够分享培训成果,使培训发挥最大效益,可通过举办论坛、专题报告会、培训成果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参训学员将自己在美期间的亲身体验、学习收获及回国后学以致用的情况分享给更多没有参训的同行或没有派员参训的兄弟单位。同时,加强对参训学员培训总结、研究报告、应用成果的收集,在刊物或局域网上公开发表,方便行业人员随时查阅学习。此外,培训部门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学员的总结报告进行评估,有价值的可以报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成果推广转化,我国交通事业必将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