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拍张婚纱照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每一位女人来说,结婚前拍张婚纱照,可谓是她们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了。然而,对于驻杭某部飞行二大队大队长王淼的妻子李卡莎来说,渴望拍张婚纱照的愿望,推迟了两年半才实现。
  王淼和他的妻子李卡莎曾是“青梅竹马”的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王淼考入了北京一所军校,成了一名飞行学员,李卡莎则考入了南方的一所大学。那时,行走在恋爱季节里的两个人,天各一方,没有花前月下,只有鸿雁传情;没有海誓山盟,只有朝夕思念。在相互鼓励下,他们圆满毕业了,王淼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李卡莎则进入深圳一家知名公司的写字楼,成为一名高级白领。
  “虽然和王淼谈恋爱好几年了,但直到我第一次到部队看他才对飞行员这个职业有了真正的了解。”采访后,李卡莎这样告诉笔者。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李卡莎千里迢迢从深圳来到杭州,车到站时,原本说好了来接站的王淼没有出现,打电话也没人接。她一路询问好不容易才找到王淼所在的部队。一问才知道,王淼有紧急转场任务去了外地,要5天才能回来。晚上,她被安排在招待所里,杭州冬天的湿冷让习惯了深圳气候温暖如春的李卡莎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滋味,那天,李卡莎的心凉了半截。第二天,一位军嫂,也是飞行员的妻子来陪她。聊天中,李卡莎对做飞行员的妻子有了新的认识,除了自豪,更多的是吃苦和奉献。李卡莎想起了恋爱的几年里,每当看着别人成双成对行走在一起时,她只能把两地相隔的痛苦往肚里咽。此时此刻,她在心里寻思:嫁给一位军人到底值不值?
  短暂的假期里,让李卡莎对王淼和他的部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回到深圳后她发现,机场里飞机隆隆的轰鸣声已经让她变得魂牵梦绕。每天,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看、收听天气预报,注意杭州的天气变化,如果这一天天高气爽、阳光灿烂,她就无比快乐,若是风雨交加,她的心就七上八下了。家人和同事们都说,虽然李卡莎在深圳,但一看她的脸色,就知道杭州是刮风还是下雨。这种对心上人浓浓的思念,让她忍痛放弃了在深圳的高薪职位,远离了亲人和朋友,只身一人来到杭州。
  2004年1月14日,对于王淼和李卡莎来说,是值得他们终生纪念的日子。那一天,两人携手来到西子湖畔的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手续。然而,繁忙的飞行任务却让王淼难以定下举办婚礼的日期。那天,两人漫步繁华的街头,一家影楼橱窗里摆放的婚纱照让李卡莎驻足不前,一幅新郎洋溢着满脸幸福、新娘面带明媚笑容的照片让李卡莎感慨万千。她和身边的王淼商量:“你飞行那么忙,婚礼我们暂且不办了,等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去拍张婚纱照吧!”王淼心里明白,婚礼对于女人来说,意义非常,妻子怕影响自己的飞行主动放弃了婚礼,拍婚纱照一定要满足妻子的愿望。他当即答应李卡莎,春暖花开的季节,他一定带她去拍一张最漂亮的婚纱照。
  杭城的五月,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就在两人准备去拍婚纱照的时候,王淼所在部队领受了改装新机的任务,他自己被选为首批改装人员驻进了工厂,这无疑给刚刚沉浸在幸福中的李卡莎当头一瓢冷水。望着王淼走后空荡荡的房屋,想着“不近人情”的丈夫,李卡莎首次真正感受到了做“军嫂”的艰辛。当问及她有没有怨言时,李卡莎这样告诉笔者:“刚开始有,但想到王淼是自己的丈夫,更是国家一名战斗机飞行员,选择了军人就选择了奉献,尤其是丈夫从事具有高风险的飞行事业,我的责任就是不让他分一点儿心。”就这样,心中渴望拍张婚纱照的愿望搁浅了。
  三个月的理论改装,两个多月的技术改装,让王淼在外一呆就是半年多。新机改装回来不到半个月,他又随部队外出执行驻训任务,等到他再次回到家中时,正赶上他结婚一周年纪念日。随后的日子里,新机改装进入了攻坚阶段,王淼又先后被派出接收第二批新机、执行重大军事演习及参加指挥员培训。对于李卡莎来说,结婚后与丈夫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即使在她过生日的时候,如果正赶上王淼飞行,连“亲情电话”的祝福都省略了。记得有一次改装回来,为了编写一本1行教材,王淼呆在办公室半个月没回来,尽管他的办公室到家只有不到1000米的距离。王淼忙碌的身影穿梭于新机改装机场,李卡莎的婚纱照梦想也一天天延迟下去。
  为完成好新机改装任务,王淼在妻子身上高筑着感情的“债台”,他知道妻子心中那一个久存着的梦想和渴望,但难得的改装机遇和繁重的飞行任务,让他将对妻子的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只能用更加出色的工作回报妻子。在改装过程中,王淼一直是最优秀的,改装进度也最快。在同批改装的人员中,他第一个驾驶新战机“放单飞”,成为第一个新型机长机,是战友们公认的“尖子飞行员”。在培养的教员中,他最年轻,同时,他还被选作指挥员苗子送去培训,并很快成长为一名大队长。土淼知道,这些成绩的背后,也凝聚着妻子的一份功劳。当年迈的父母看望他们时,是妻子每天辛辛苦苦照顾着二老的生活起居;当分到房子时,新房的布置、装修都是由李卡莎一个人操办,那些日子累得她整个人瘦了十几斤。当问及李卡莎的感受时,她说:“我只是众多飞行员家属中的普通一员,我们嫁给了飞行员,就嫁给了他们的事业,作为飞行员的妻子,不仅要给丈夫一个温暖的家,还要做丈夫飞行事业的坚强后盾。”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在当初许下拍张婚纱照这一诺言的第三十个月后,王淼终于携妻子走进了当初李卡莎路过的那家影楼,拍下了妻子心中那向往已久的婚纱照,圆了妻子一个长长的梦。
  
  特邀编辑 赵 伟
其他文献
★还记得那首水兵的歌吗?“既然当水兵,就不怕风险恶,迎风唱起那支水兵的歌”。是再大的风浪我们都不怕,因为我们是军人,军人的骨头里就有坚强。坚强是那冲锋号角,不断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海军干休所政治指导员 周 鸣    ★军人之路,注定漫长而坎坷。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应该怎样去走呢?答案是:在军旅之路上,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纵然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
期刊
初春的津门,春意昂然,生机勃勃,沐浴着春天的气息,郭修斌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天津武警指挥学院模拟中心举行。他平凡的人生,不凡的业绩深深震撼着每一名教职员工。  他60岁的年龄,40年的兵龄,20个春秋的教学科研,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勤奋学习,勇于探索,把教书育人作为崇高使命和人生追求,为武警内卫指挥学科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出版《防范与处置突发事件述要》、《武警防暴学》、《武警内卫
期刊
总政治部为更进一步落实胡锦涛主席抓好部队干部素质的指示精神,组织编写的《军队干部学习丛书》下发部队后,全军各部队认真落实总政办公厅关于《丛书》阅读的电报精神,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订购这套学习丛书,并计划、组织安排相应培训、教育与学习活动。本刊特地连线各大单位宣传部长,就《丛书》专项阅读活动畅谈学习体会。    国以才兴 军以才强    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刘洪军  古人讲,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
期刊
面对熊熊大火,他15次冲入火海,与火魔殊死搏斗,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14次奋力抢救,成功救出1名小女孩,抢救财物价值3万多元——  他有两个身份。身份之一:装甲兵技术学院首届士官大专实习学员;身份之二:成都军区某部侦察班班长。  他叫朱小波,从军履历并不曲折:2002年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应征入伍,2004年9月考入装甲兵技术学院,成为首届大专士官学员,2006年7月完成两年的学习任务赴部队实习
期刊
十大创意    每一个创意的实施,便意味着现有空间的拓展与递进。所以无论在哪一个领域,创意都犹如春天破土而出的笋,它的鲜嫩总是让我们赏心悦目。在一个创意自由生长的年代,创意进发的力量事半功倍。所以具有创意是可敬的,而享受创意是有福的。当创意自在地行走在2006年中国军营的时候,它所到之处,官兵们的笑脸,便像春天的花,明丽而生动地开放了。    军旅短信  始于2005年的军旅短信在2006年迎来高
期刊
张辉15岁当兵,今年服役已满30年。30年军旅生涯,张辉先后在军营13个岗位上任过职,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上来的。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他都以一流的工作成绩,自己和单位的双份荣誉赢得上级领导的肯定。当笔者问起张主任成功的秘诀时,张辉告诉笔者,除了“充电”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丰厚的知识充实自己外,其他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张辉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干得很出色,但提升后
期刊
1 杜妈妈的“兵儿子”    94岁高龄且双目几近失明的烈属杜菊兰老妈妈有400多个“兵儿子”,这在第二炮兵连部驻地不算是一件新鲜事。20年来,一茬又一茬“兵儿子”用真情、孝心与杜老妈妈传递着感人至深的“母子情”。今天,“兵儿子”又来看望杜妈妈了,看老人家笑得多开心。    2 我来看望您了    七一前夕,65447部队警卫侦察排的战士谢勇涛来到驻地第二干休所看望老英雄白德华。四年前,刚入伍的谢
期刊
作为我国森林消防的专业队伍,武警森林部队在大兴安岭林区组建了全国首支森林灭火“重点分队”,担负着984万公顷森林的防护任务。入春以来,国家气象部门橙色预警信号频频亮起,我国北部原始林区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武警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支队的“重点分队”积极准备、快速反应,力筑森林“防火墙”,“亮剑”千里兴安。值得一提的是该支队注重革新装备、研究战法,迄今,约有20余种森林灭火特种“武器”装备部队,水泵灭火、
期刊
我过第一个“八一”建军节是在1984年的夏天。那时,我在东北靖宇林区一个叫做三道湖的地方当兵。林区空气湿润,无论冬夏,低空都会沉静地驻留大片大团的云朵子。  翻过1983年冬季的冰天雪地,过完我军最后一茬吃大配额杂粮的新兵连生活,我这块“砖”被搬到了警卫连,先是过了个把月天天大门岗、游动岗的哨兵日子,然后,就以“老实、能吃苦”的优点被“砌”到了炊事班司炉(烧火)的岗位上。这一“砌”就是一年,也决定
期刊
“啪、啪、啪”,三颗信号弹腾空而起,在海拔3500米的西藏林芝地区某地武警西藏森林总队野外综合训练场,烟尘浮滚,火焰翻腾,身着红色灭火服的官兵手拿风水灭火机,肩背便携式水泵等高科技灭火装备冲向“火场”,迅速实施扑救,水泵分队压制火头,风水灭火机手围追封控……转瞬,肆虐火魔灰飞烟灭。  多功能炊事车快速机动展开野炊,携带卫生急救装备的军医将火场上的伤员紧急送入战地救护所进行救治,车辆长途机动途中加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