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使用小静脉逆向穿刺输液(采血)法,充分利用浅表的短小血管,减轻了临床病人长期输液反复穿刺的痛苦,明显减少了反复穿刺,并能达到顺利输液和采集血标本的要求,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小静脉;逆向穿刺;效果评价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技术是护士的基本功,手背静脉网是成人患者输液时的首选部位[1]。而有些患者手背静脉不显露而掌指关节附近血管较充盈,但这些血管较弯曲、细小,穿刺成功后,针柄悬空或正好落在关节处,不易固定,输注成功率并不高。本人将“小静脉逆向穿刺法”[2]在临床应用多年,效果不错,后在全院推广使用至今,均反映效果良好,既减轻了病人痛苦,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于2012年8月12日——21日,在全院七个临床科室各选主管护师一名,各科住院病人10名,共計7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采用顺向和逆向两种静脉穿刺(输液或采血)方法进行效果比较。
1.1.2A组35例,成年男性18例,女性12例,小儿5例,成人年龄在29-76岁。B组35例,成年男性17例,女性13例,小儿5例,成人年龄在28-74岁。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无显著差异。
1.1.3各科以统一表格形式将结果连续记录10天,汇总后取A、B组每天平均值。
1.2方法静脉穿刺部位均选手背掌指关节附近的血管。
1.2.1A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法:首先对患者进行解释及心理疏导,操作者站在患者头部,扎止血带于腕部,常规消毒,嘱患者半握拳,老年消瘦者采用給指握拳法[3],左手握住患者手腕,大拇指用力使皮肤绷紧、血管显露,右手持针柄,在血管上方或侧壁进针,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输液者打开调节器调好滴速,采血者抽动注射器采集标本血量(2-3ml)。
1.2.2B组采用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的静脉穿刺方法。[1]
2结果
两种穿刺方法结果比较显示: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后顺利输注(采血)率、穿刺局部疼痛率与B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A组中静脉输液26人次,1例因进针过深导致穿刺失败,其余输液过程中无输液不畅、静脉炎、针头脱出、局部肿胀、渗出、疼痛等异常情况发生。静脉采血9人次,均穿刺成功,一例因患者急性胃肠炎脱水,循环血量不足造成取血量不足2ml;B组静脉输液28人次,3人因穿刺进针过深刺破血管,1人因血管过短穿破血管,7人因固定不妥或患者手指活动造成中途跑针、渗液再次穿刺,静脉采血7人次,2人因穿破血管穿刺失败更换正中静脉采血,2例未取足血量。
3讨论
3.1手背静脉解剖学特点
3.1.1手背静脉起自手指的指背静脉,在手背部形成手背静脉网,其浅静脉位于手背部的浅筋膜内,数目众多并互相吻合成静脉网,最后注入深筋膜深面的深静脉,在手背桡侧会合成桡静脉,在尺侧会合成尺静脉。因此,手背远端浅静脉逆向输液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3.1.2手背静脉外径大于1.5mm,普通输液针头外径为0.6-0.7mm[4],加之手背浅静脉之间、浅静脉与深静脉之间存在着丰富的交通支[5],故逆向穿刺时,不会造成回流不畅。
3.2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疼痛强度与外在刺激强度、作用时间有关。在手背小静脉按传统方法穿刺时,护士持针的手处于悬空状态,稳定性差,穿刺时皮肤随进针松驰,阻力增加,加上血管短小、关节突出,延长了针头对皮肤的刺激时间,患者明显感觉疼痛;而逆向穿刺法克服了这些弊端,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
3.3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传统的静脉穿刺法,针头向心方向刺入,且以针头出现回血为穿刺成功的标志。但对于血容量不足或血液循环欠佳的患者,会出现针头已进入静脉管腔,却不见回血,使护士误认为针头未达静脉管腔而继续向前、向下或向后退针重新刺入,造成穿刺失败;小静脉逆向穿刺法,进针方向与血流方向相向,当针头到达静脉管腔时,更容易回血,也便于临床判断穿刺是否成功和采集足量的血标本。
3.4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传统的穿刺方法,针梗进入血管的长度短,且受解剖结构影响,不易固定,容易刺破血管造成输液外渗,导致不得不反复穿刺,增加病人痛苦的同时,也加大了护理工作量;逆向穿刺法针梗在手背的平面上,易于固定,且不影响手指运动,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输注成功率,减少了护士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通过在全院推广手背小静脉逆向穿刺法,大家普遍认为此操作简单有效,极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且不影响治疗效果,也更加符合保护血管的原则,有的科室已在试着将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基础护理学.第五版.李小寒,尚少梅.375:376-377.
[2]中华护理杂志.张兴祥.1994.8.
[3]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年10月底26卷第10期下旬版1.
[4]朱志宏,杨丽,瞿东滨.指背静脉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45-46.
[5]钟世镇.临床应用解剖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50.
【关键词】小静脉;逆向穿刺;效果评价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技术是护士的基本功,手背静脉网是成人患者输液时的首选部位[1]。而有些患者手背静脉不显露而掌指关节附近血管较充盈,但这些血管较弯曲、细小,穿刺成功后,针柄悬空或正好落在关节处,不易固定,输注成功率并不高。本人将“小静脉逆向穿刺法”[2]在临床应用多年,效果不错,后在全院推广使用至今,均反映效果良好,既减轻了病人痛苦,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于2012年8月12日——21日,在全院七个临床科室各选主管护师一名,各科住院病人10名,共計7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采用顺向和逆向两种静脉穿刺(输液或采血)方法进行效果比较。
1.1.2A组35例,成年男性18例,女性12例,小儿5例,成人年龄在29-76岁。B组35例,成年男性17例,女性13例,小儿5例,成人年龄在28-74岁。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无显著差异。
1.1.3各科以统一表格形式将结果连续记录10天,汇总后取A、B组每天平均值。
1.2方法静脉穿刺部位均选手背掌指关节附近的血管。
1.2.1A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法:首先对患者进行解释及心理疏导,操作者站在患者头部,扎止血带于腕部,常规消毒,嘱患者半握拳,老年消瘦者采用給指握拳法[3],左手握住患者手腕,大拇指用力使皮肤绷紧、血管显露,右手持针柄,在血管上方或侧壁进针,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输液者打开调节器调好滴速,采血者抽动注射器采集标本血量(2-3ml)。
1.2.2B组采用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的静脉穿刺方法。[1]
2结果
两种穿刺方法结果比较显示: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后顺利输注(采血)率、穿刺局部疼痛率与B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A组中静脉输液26人次,1例因进针过深导致穿刺失败,其余输液过程中无输液不畅、静脉炎、针头脱出、局部肿胀、渗出、疼痛等异常情况发生。静脉采血9人次,均穿刺成功,一例因患者急性胃肠炎脱水,循环血量不足造成取血量不足2ml;B组静脉输液28人次,3人因穿刺进针过深刺破血管,1人因血管过短穿破血管,7人因固定不妥或患者手指活动造成中途跑针、渗液再次穿刺,静脉采血7人次,2人因穿破血管穿刺失败更换正中静脉采血,2例未取足血量。
3讨论
3.1手背静脉解剖学特点
3.1.1手背静脉起自手指的指背静脉,在手背部形成手背静脉网,其浅静脉位于手背部的浅筋膜内,数目众多并互相吻合成静脉网,最后注入深筋膜深面的深静脉,在手背桡侧会合成桡静脉,在尺侧会合成尺静脉。因此,手背远端浅静脉逆向输液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3.1.2手背静脉外径大于1.5mm,普通输液针头外径为0.6-0.7mm[4],加之手背浅静脉之间、浅静脉与深静脉之间存在着丰富的交通支[5],故逆向穿刺时,不会造成回流不畅。
3.2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疼痛强度与外在刺激强度、作用时间有关。在手背小静脉按传统方法穿刺时,护士持针的手处于悬空状态,稳定性差,穿刺时皮肤随进针松驰,阻力增加,加上血管短小、关节突出,延长了针头对皮肤的刺激时间,患者明显感觉疼痛;而逆向穿刺法克服了这些弊端,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
3.3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传统的静脉穿刺法,针头向心方向刺入,且以针头出现回血为穿刺成功的标志。但对于血容量不足或血液循环欠佳的患者,会出现针头已进入静脉管腔,却不见回血,使护士误认为针头未达静脉管腔而继续向前、向下或向后退针重新刺入,造成穿刺失败;小静脉逆向穿刺法,进针方向与血流方向相向,当针头到达静脉管腔时,更容易回血,也便于临床判断穿刺是否成功和采集足量的血标本。
3.4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传统的穿刺方法,针梗进入血管的长度短,且受解剖结构影响,不易固定,容易刺破血管造成输液外渗,导致不得不反复穿刺,增加病人痛苦的同时,也加大了护理工作量;逆向穿刺法针梗在手背的平面上,易于固定,且不影响手指运动,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输注成功率,减少了护士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通过在全院推广手背小静脉逆向穿刺法,大家普遍认为此操作简单有效,极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且不影响治疗效果,也更加符合保护血管的原则,有的科室已在试着将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基础护理学.第五版.李小寒,尚少梅.375:376-377.
[2]中华护理杂志.张兴祥.1994.8.
[3]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年10月底26卷第10期下旬版1.
[4]朱志宏,杨丽,瞿东滨.指背静脉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45-46.
[5]钟世镇.临床应用解剖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