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云阳县,自古就有“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说法。据统计,云阳人均耕地仅0.77亩,城区人均占地面积不足50平方米,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面对艰巨的移民任务和沉重的用地压力,云阳妙手巧打“土地牌”,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节地巧打“组合牌”
由于受滑坡等地质因素影响,早在1980年代初,云阳旧县城(云阳镇所在地)就已确定要整体西迁到32公里以外的磨盘寨(双江镇所属区域)一带。三峡工程上马后,与云阳镇毗邻的云安镇和双江镇也要整体搬迁。如果由这三个镇各自选址搬迁,肯定会出现争地争水争资源的局面。
为整合资源,节约土地和投资,云阳县的决策者根据三镇的空间布局,打起了“组合牌”:三镇合一,统一规划选址,组合搬迁。该方案一出台,就得到了有关权威专家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从1992年选定新城地址后,经过10多年的建设,云阳新县城已初具规模。在县城搬迁之初,三镇的移民和单位多持等待观望态度,一些动迁的单位也从各自利益出发,纷纷抢占先机,新城建设一度矛盾重重,进展缓慢。
1998年,当云阳新县城还没有搬进几户移民时,县委、县政府再次打出“组合牌”:在新县城建起行政办公大楼,政府部门全部组合搬迁。1999年9月28日,云阳县四大班子和48个部门联合率先整体搬迁到新城办公。这种组合式搬迁行政机关的模式,不仅节约土地500余亩,节省投资1亿多元,还“牵一发动全身”,大大推进了全县的移民搬迁工作进程。
云阳、云安、双江三镇涉及20个居委会、210个居民小组、居民6644户22950人。多数居民都是一户一宅,独立成户。如按原样迁建,城镇规划不允许,土地供应更是不可能。一些居民本身家底薄,自行在新城购买商品房,容易再次返贫。而三峡蓄水、移民清库在即,一度困难重重,移民上访不断。
云阳人在新县城建设中,不断探索新的安置途径,他们将组合式搬迁的成功模式,移植到了纯居民的搬迁工作中。不久,纯居民联户自建的安置模式出炉了。在移民自愿的前提下,由政府组织30户左右的纯居民联合成一体,采取“四统三分”(即统一勘测地质,统一规划小区,统一用地规模,统一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分户补偿,分户或联户自建,分户销号)的办法进行联合建房。通过这种方式,移民凭土地证、房产证,可按原面积还房,超面积部分则按成本补差价即可。这样一来,既缓解了移民搬迁的用地压力,又为移民节省了大量投资,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清库工作的顺利进行。
云安镇移民李大爷一家去年搬进新城一小区联建房后,大儿子开餐馆,小儿子搞运输,女儿开副食店,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喜滋滋地说:“政府组织移民联户建房,既节省土地,经济实惠,又减少了麻烦,省下的钱还可用于其他投资,的确很划算。”
就这样,三镇组合搬迁,节省了约3平方公里的城镇搬迁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大大减少。据业内人士测算,云阳人通过这套“组合牌”,“打”出了近3亿元的综合效益。
造地巧打“开发牌”
入夜,华灯初放。人们三三两两来到云阳滨江大堤散步休闲。绵延5公里的滨江大堤和3.6公里长的城市滨江森林公园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宏大的风光画卷,被人们誉为“云阳外滩”。
而几年前,这条长12.8公里的库岸线还是一片冲沟和荒滩。新县城建设之初,各移民迁建单位在库岸线任意堆弃建筑弃土和垃圾,使新城的“护腰带”变成了一条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垃圾带。
2002年,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正式启动,云阳新县城库岸治理工程纳入治理规划。为使有限的地灾防治资金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云阳将开发的理念融入整治中,打出了“开发牌”:以筑堤、冲沟回填等措施进行造地,把垃圾带开发成库区最大的滨江公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县委书记王显刚亲自披挂上阵,担任协调小组组长,多次到实地进行考察论证。在项目实施中,他几乎每周都要到工地坐镇指挥。
库岸治理工程历时两年,累计完成投资1.52亿元,开挖碾压土石方799.5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1.8万立方米,容纳了新城建设弃土近1000万立方米,新增城市用地1200余亩。江水环抱,大堤拱卫,云阳库岸防护工程给美丽的移民新城系上了一条“金腰带”。
2003年1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到云阳视察工作,对滨江大堤工程给予了高度赞扬。陪同视察的原市委书记黄镇东也竖起大拇指说:“这是云阳人的福气啊!”
从“荒滩”到“外滩”,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而且还给云阳带来了一股开发热潮:重庆晟成集团和上海中发集团看中了“外滩”的升值潜力,正在该地段打造多个集休闲与商住于一体的房地产项目。再过几年,云阳的“外滩”将会更加亮丽多彩。
用地巧打“边角牌”
金秋十月,江口镇五星村的黄大爷望着金黄饱满、颗粒归仓的稻谷笑得合不拢嘴:“我这几亩稻谷算得上是‘捡’来的啊!”望着笔者疑惑不解的眼神,他指着门前一大片稻田解释说:“这一片,以前全是长满荒草的乱石滩。去年县里派人来弄了几个月,整成了成片的良田,还建了河堤,修了道路和水沟,我才承包种上了稻谷。”
黄大爷的微笑,正是云阳县巧打“边角牌”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云阳县城整体搬迁后,农村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云阳县把目光投向了“边角田”,决定对大量灾毁地、撂荒地、废弃宅基地等进行复垦。2002以来,云阳县共实施了12个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其中部级项目1个,涉及6个乡镇;市级项目6个,涉及11个乡镇;县级项目5个,涉及15个乡镇。截至去年9月底,已累计开发整理土地1.27万亩,新增耕地8190亩,完成投资3305万元。
如今,云阳在“边角地”上建成了一大批“田成方、路畅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基本农田。这不仅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也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大大缓解了农村土地供需矛盾。
在此基础上,云阳又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通过提高农田规模化经营程度,建成了一大批名、特、优农产品种植基地。
双江镇移民骆大勇,过去靠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在当地政府引导下,他利用“边角田”,建成了日光式冬暖大棚近30亩,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成倍增加。他兴奋地说:“利用边角田,发展高效农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节地巧打“组合牌”
由于受滑坡等地质因素影响,早在1980年代初,云阳旧县城(云阳镇所在地)就已确定要整体西迁到32公里以外的磨盘寨(双江镇所属区域)一带。三峡工程上马后,与云阳镇毗邻的云安镇和双江镇也要整体搬迁。如果由这三个镇各自选址搬迁,肯定会出现争地争水争资源的局面。
为整合资源,节约土地和投资,云阳县的决策者根据三镇的空间布局,打起了“组合牌”:三镇合一,统一规划选址,组合搬迁。该方案一出台,就得到了有关权威专家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
从1992年选定新城地址后,经过10多年的建设,云阳新县城已初具规模。在县城搬迁之初,三镇的移民和单位多持等待观望态度,一些动迁的单位也从各自利益出发,纷纷抢占先机,新城建设一度矛盾重重,进展缓慢。
1998年,当云阳新县城还没有搬进几户移民时,县委、县政府再次打出“组合牌”:在新县城建起行政办公大楼,政府部门全部组合搬迁。1999年9月28日,云阳县四大班子和48个部门联合率先整体搬迁到新城办公。这种组合式搬迁行政机关的模式,不仅节约土地500余亩,节省投资1亿多元,还“牵一发动全身”,大大推进了全县的移民搬迁工作进程。
云阳、云安、双江三镇涉及20个居委会、210个居民小组、居民6644户22950人。多数居民都是一户一宅,独立成户。如按原样迁建,城镇规划不允许,土地供应更是不可能。一些居民本身家底薄,自行在新城购买商品房,容易再次返贫。而三峡蓄水、移民清库在即,一度困难重重,移民上访不断。
云阳人在新县城建设中,不断探索新的安置途径,他们将组合式搬迁的成功模式,移植到了纯居民的搬迁工作中。不久,纯居民联户自建的安置模式出炉了。在移民自愿的前提下,由政府组织30户左右的纯居民联合成一体,采取“四统三分”(即统一勘测地质,统一规划小区,统一用地规模,统一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分户补偿,分户或联户自建,分户销号)的办法进行联合建房。通过这种方式,移民凭土地证、房产证,可按原面积还房,超面积部分则按成本补差价即可。这样一来,既缓解了移民搬迁的用地压力,又为移民节省了大量投资,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清库工作的顺利进行。
云安镇移民李大爷一家去年搬进新城一小区联建房后,大儿子开餐馆,小儿子搞运输,女儿开副食店,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喜滋滋地说:“政府组织移民联户建房,既节省土地,经济实惠,又减少了麻烦,省下的钱还可用于其他投资,的确很划算。”
就这样,三镇组合搬迁,节省了约3平方公里的城镇搬迁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大大减少。据业内人士测算,云阳人通过这套“组合牌”,“打”出了近3亿元的综合效益。
造地巧打“开发牌”
入夜,华灯初放。人们三三两两来到云阳滨江大堤散步休闲。绵延5公里的滨江大堤和3.6公里长的城市滨江森林公园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宏大的风光画卷,被人们誉为“云阳外滩”。
而几年前,这条长12.8公里的库岸线还是一片冲沟和荒滩。新县城建设之初,各移民迁建单位在库岸线任意堆弃建筑弃土和垃圾,使新城的“护腰带”变成了一条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垃圾带。
2002年,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正式启动,云阳新县城库岸治理工程纳入治理规划。为使有限的地灾防治资金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云阳将开发的理念融入整治中,打出了“开发牌”:以筑堤、冲沟回填等措施进行造地,把垃圾带开发成库区最大的滨江公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县委书记王显刚亲自披挂上阵,担任协调小组组长,多次到实地进行考察论证。在项目实施中,他几乎每周都要到工地坐镇指挥。
库岸治理工程历时两年,累计完成投资1.52亿元,开挖碾压土石方799.5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1.8万立方米,容纳了新城建设弃土近1000万立方米,新增城市用地1200余亩。江水环抱,大堤拱卫,云阳库岸防护工程给美丽的移民新城系上了一条“金腰带”。
2003年1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到云阳视察工作,对滨江大堤工程给予了高度赞扬。陪同视察的原市委书记黄镇东也竖起大拇指说:“这是云阳人的福气啊!”
从“荒滩”到“外滩”,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而且还给云阳带来了一股开发热潮:重庆晟成集团和上海中发集团看中了“外滩”的升值潜力,正在该地段打造多个集休闲与商住于一体的房地产项目。再过几年,云阳的“外滩”将会更加亮丽多彩。
用地巧打“边角牌”
金秋十月,江口镇五星村的黄大爷望着金黄饱满、颗粒归仓的稻谷笑得合不拢嘴:“我这几亩稻谷算得上是‘捡’来的啊!”望着笔者疑惑不解的眼神,他指着门前一大片稻田解释说:“这一片,以前全是长满荒草的乱石滩。去年县里派人来弄了几个月,整成了成片的良田,还建了河堤,修了道路和水沟,我才承包种上了稻谷。”
黄大爷的微笑,正是云阳县巧打“边角牌”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云阳县城整体搬迁后,农村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云阳县把目光投向了“边角田”,决定对大量灾毁地、撂荒地、废弃宅基地等进行复垦。2002以来,云阳县共实施了12个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其中部级项目1个,涉及6个乡镇;市级项目6个,涉及11个乡镇;县级项目5个,涉及15个乡镇。截至去年9月底,已累计开发整理土地1.27万亩,新增耕地8190亩,完成投资3305万元。
如今,云阳在“边角地”上建成了一大批“田成方、路畅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基本农田。这不仅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也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大大缓解了农村土地供需矛盾。
在此基础上,云阳又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通过提高农田规模化经营程度,建成了一大批名、特、优农产品种植基地。
双江镇移民骆大勇,过去靠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在当地政府引导下,他利用“边角田”,建成了日光式冬暖大棚近30亩,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成倍增加。他兴奋地说:“利用边角田,发展高效农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比外出打工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