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时代是信息高速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新闻信息,所以大众看中的已不仅仅是新闻事实本身,而主要是新闻中的亮点。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基础上,要掌握一定的新闻采访技巧。例如:采访前要有充分的准备;采访过程中,要进行深入的观察等。
[关键词]新闻采访 准备 观察
[中图分类号]G2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33-01
在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老百姓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或者看到家事、国事、天下事。在老百姓获知这些新闻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大量而全面的信息采集也对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基础上,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样才能抓到有价值的新闻、适合大众口味的信息。
所谓的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也就是说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不论采访的客体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记者注意的只是为大众所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当掌握如下采访技巧:
一、采访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新闻采访是有目的的舆论传播手段,因而更需要策划和准备,实践证明,成功的新闻报道和有声誉的新闻媒体,无不关注于新闻的策划与准备。
所谓准备,包括一切知识、理论、政策、心理的准备。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因此,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要取得的胜利,就必须“知已知彼”。例如对于2008年奥运会这件大事来说,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想对奥运会会徽的有关事宜进行采访,那采访前,记者必须全面收集有关会徽的资料,然后把大众最想知道的问题整理出来,这样采访的时候才有问题可问,而且能问出有价值的、大众最关心的信息。反之,匆匆忙忙就去采访,找到相关人员,泛泛提问,让被采访者无从回答,这样的采访也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要采访的人员也要进行准备,就是说要有选择地进行采访。一般来说,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具体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或者普通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千万不要选错了采访的对象,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充分的准备,达到最优化的选择。
二、采访过程中,要进行深入的观察
当今时代是信息高速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新闻信息,所以观众看中的已不仅仅是新闻事实本身,而主要是新闻中的亮点。这就要求记者要做到观察采访。所谓观察采访就是记者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眼睛观察事件的发展进程、事件所处的特定环境以及事件引出的结果,抓住新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获得第一手材料,报道出令观众满意的新闻。
(一)抓取最有特色表现主题的典型事例
在记者的现场采访中,有些现场观察采访场面很大,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记者在观察中要能够看出名堂来,要能够抓取最有特色的情景,判断什么是有特色的事实材料,用以说明烘托报道主题。
例如对于上海世博会上的亮点问题,作为作者就要独具慧眼了。留声机、电话机、混凝土……世博会在近160年的历史上,不断涌现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发明。但到了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有人认为世博会已不再能提炼出独到的亮点。但是上海世博会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可以用“低碳”“智慧”“精彩”来形容。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世博会上可以采访的内容有很多,但是最具有亮点价值的要说“ 垃圾真空回收”“ 智能芯片门票”“ 机器人拉提琴”了,那么最先对它们进行报道的记者就可以算得上很有观察力的作者了。
(二)要抓取具有新闻价值的生动细节
在记者的观察采访中,能否抓取有新闻价值的细节,是对记者观察能力是否敏锐的检验。现场场景往往复杂多变、稍纵即逝,缺少经验的记者往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吸引住,忽略了细节的观察。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播出一期《棉区采访记》,其中几个细节的使用成为这条新闻成功的亮点。由于非法收购棉花的加工点得知记者要去的消息,把棉花藏了起来,加工棉花的机器也都打扫干净了。当记者赶到时,连人都躲藏了起来,没有了人证、物证,给记者的报道工作带来了难度。但是,当记者走进办公室,发现桌子上的茶杯是热的、还有一件来不及穿走的衣服,于是把这一场景画面拍了下来。一杯热茶、一件衣服,主人仓皇离去的情节顿现眼前。这个细节画面向观众传递了许多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信息。
三、要营造轻松愉快的采访氛围
进行采访的过程中,无论是记者还是被采访者都有一种紧张的情绪,而且互相还比较陌生。这就需要记者以一种和蔼可亲的态度拉近和被采访者的距离,以一种聊天的方式的来缓解紧张的气氛。对于一些紧急情况下的采访,更需要记者掌控整体氛围,不要打开摄像机,就无法进行了。那样对稍纵即逝的情景、事件无法达到报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春泉.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2]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3]赵淑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邱沛篁.新闻采访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关键词]新闻采访 准备 观察
[中图分类号]G2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33-01
在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老百姓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或者看到家事、国事、天下事。在老百姓获知这些新闻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大量而全面的信息采集也对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基础上,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样才能抓到有价值的新闻、适合大众口味的信息。
所谓的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也就是说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不论采访的客体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记者注意的只是为大众所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当掌握如下采访技巧:
一、采访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新闻采访是有目的的舆论传播手段,因而更需要策划和准备,实践证明,成功的新闻报道和有声誉的新闻媒体,无不关注于新闻的策划与准备。
所谓准备,包括一切知识、理论、政策、心理的准备。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因此,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要取得的胜利,就必须“知已知彼”。例如对于2008年奥运会这件大事来说,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想对奥运会会徽的有关事宜进行采访,那采访前,记者必须全面收集有关会徽的资料,然后把大众最想知道的问题整理出来,这样采访的时候才有问题可问,而且能问出有价值的、大众最关心的信息。反之,匆匆忙忙就去采访,找到相关人员,泛泛提问,让被采访者无从回答,这样的采访也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要采访的人员也要进行准备,就是说要有选择地进行采访。一般来说,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具体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或者普通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千万不要选错了采访的对象,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充分的准备,达到最优化的选择。
二、采访过程中,要进行深入的观察
当今时代是信息高速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新闻信息,所以观众看中的已不仅仅是新闻事实本身,而主要是新闻中的亮点。这就要求记者要做到观察采访。所谓观察采访就是记者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眼睛观察事件的发展进程、事件所处的特定环境以及事件引出的结果,抓住新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获得第一手材料,报道出令观众满意的新闻。
(一)抓取最有特色表现主题的典型事例
在记者的现场采访中,有些现场观察采访场面很大,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记者在观察中要能够看出名堂来,要能够抓取最有特色的情景,判断什么是有特色的事实材料,用以说明烘托报道主题。
例如对于上海世博会上的亮点问题,作为作者就要独具慧眼了。留声机、电话机、混凝土……世博会在近160年的历史上,不断涌现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发明。但到了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有人认为世博会已不再能提炼出独到的亮点。但是上海世博会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可以用“低碳”“智慧”“精彩”来形容。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世博会上可以采访的内容有很多,但是最具有亮点价值的要说“ 垃圾真空回收”“ 智能芯片门票”“ 机器人拉提琴”了,那么最先对它们进行报道的记者就可以算得上很有观察力的作者了。
(二)要抓取具有新闻价值的生动细节
在记者的观察采访中,能否抓取有新闻价值的细节,是对记者观察能力是否敏锐的检验。现场场景往往复杂多变、稍纵即逝,缺少经验的记者往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吸引住,忽略了细节的观察。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播出一期《棉区采访记》,其中几个细节的使用成为这条新闻成功的亮点。由于非法收购棉花的加工点得知记者要去的消息,把棉花藏了起来,加工棉花的机器也都打扫干净了。当记者赶到时,连人都躲藏了起来,没有了人证、物证,给记者的报道工作带来了难度。但是,当记者走进办公室,发现桌子上的茶杯是热的、还有一件来不及穿走的衣服,于是把这一场景画面拍了下来。一杯热茶、一件衣服,主人仓皇离去的情节顿现眼前。这个细节画面向观众传递了许多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信息。
三、要营造轻松愉快的采访氛围
进行采访的过程中,无论是记者还是被采访者都有一种紧张的情绪,而且互相还比较陌生。这就需要记者以一种和蔼可亲的态度拉近和被采访者的距离,以一种聊天的方式的来缓解紧张的气氛。对于一些紧急情况下的采访,更需要记者掌控整体氛围,不要打开摄像机,就无法进行了。那样对稍纵即逝的情景、事件无法达到报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春泉.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2]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3]赵淑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邱沛篁.新闻采访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