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文化是淳朴、仁厚的乡村社会习气的代表,其内涵和意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秩序,然而,迅猛发展的农村现代化对乡村文化造成了极大冲击。文章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36个村的调研发现,当前乡村文化在现代化转型中面临诸多障碍和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经济基础薄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村民缺乏文化自信、文化公共空间狭窄和文化建设制度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制约着乡村文化价值的发挥。为凝聚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乡村文化的规建必须形成政府、社会和村民三者合力,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完善乡村文化建设体系,进一步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组织基础、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乡村文化;现代化;乡村振兴;规建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9)06-0014-008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迈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现代化过程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三者同时又会推动乡村社会发生变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和发展进入新阶段,乡村社会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乡村在转型期面临的发展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把现代化理念、机制和要素融入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乡村振兴是一个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相关联的系统性工程,其中乡村文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是凝聚乡村振兴力量的精神支柱。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状况是衡量乡村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乡村文化建设状况不佳,乡村振兴也难以实现。当前,乡村在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之一便是乡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使得乡村传统文化失序,难以发挥对乡村社会发展的情感归属和支撑作用。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进行有效引导,既可以确保乡村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又能在意识层面上保障乡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平稳前进。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亟待转型,乡村文化急需规建。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乡村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短板,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乡村文化建设问题亦是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界也对此展开了充分讨论和研究。
国外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较多。实践方面,大多运用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来发展乡村文化。如韩国、日本等已经完成城市化的国家都开展了“新农村运动”,这些国家已经建成较为完整的乡村文化建设体系,为我国提供了很多值得學习和借鉴的经验。韩国从1971年开始新村运动。该国乡村文化建设非常重视文化启蒙,大力提倡协同奉献、勤勉自助、自立自强等意识来激发农民参与精神,将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作为基本动力,通过开展一系列运动,基本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化。日本“新农村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该国将振兴产业作为主要手段,其中政府引导下的“一村一品”运动影响最广,这项运动的基本内容是发掘乡村的特色与优势产品,因地制宜地发挥各地在资源、生产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根据当地实际来建设乡村。
国外针对乡村传统文化相关理论研究多是以全球化为背景展开的,研究详细地阐述了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建设乡村文化的必要性和策略。众多学者指出全球化、网络化以及现代通讯等都会对本土文化造成巨大影响。罗吉斯和伯德格(1973)认为随着美国乡村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以及技术革新,乡村传统文化及其主导的价值观念都在缓慢地变化,“乡村与城市价值观的差别越来越小”[1],但是他们并未否认乡村传统规范的存在价值,当社会系统变化太快时,“传统可以帮助这个社会恢复稳定”[1]。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1991)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分析了二战后欧洲乡村社会的转型历程,孟德拉斯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小农正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目前在农村以营利和市场交换为目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与之相对应的是乡村“恬静美满、安全永恒的田园牧歌式梦幻” 逐渐衰败,“古老的稳定被动摇”,“永恒的‘农民精神’在我们眼前死去了”[2],他指出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文明内核缺失又反过来给乡村带来发展障碍。小约翰·柯布(2015)指出无论是对农业发展还是乡村文化建设,都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他还提到“为了中国的乡村居民,我希望中国不断发展真正的人文教育和生态教育,并使其与城市教育相适应”[3],这样的教育体系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带领全世界进入生态文明”的机会。
我国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人为代表的“农村建设派”在四川、山东和江苏等地开展乡村建设运动,丰富了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传播;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关于乡村文化建设以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随后,受“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遭受停滞、中断和倒退;改革开放后,乡村文化建设被提到新高度,乡村文化开始向现代转型,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逐渐增多。
当前国内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多聚焦在传统文化价值、乡村文化危机表现、乡村文化建设政策建议等方面。一是关于传统文化价值的研究: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衰败,生态文化价值式微[4],特色文化资源流失[5],应当挖掘农耕文化和村落家族文化的价值,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平稳发展。[6-7]二是关于乡村文化危机表现的研究:乡村文化在发展变迁过程中面临诸多危机和矛盾。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狭窄。农民社会流动性增强导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复存在[8],限制了乡村文化秩序的规范和农民精神家园的打造[9],乡村公共空间弱化还导致农民凝聚力减弱。[10]乡村文化“内卷化”。伴随着现代化,乡村进入“进化”与“内卷化”二元对立的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乡村文化边际效益递减并且逐渐精细化[11],乡村文化是一种内卷化文化[12],乡村文化与现代化是异质的[13]。乡村道德建设的困境。受历史、自身和现代性的冲击,乡风文明退步凋敝[14],价值认知失衡,其本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认知日益脆弱和崩塌[15],乡村社会伦理秩序出现矛盾[16]。另外,农村大量人口外流,也减弱了乡村文化发展的后劲[17],缺乏农民参与是乡村文化建设停滞的主要因素[5]。三是关于乡村文化建设对策的研究: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学者们认为应修复乡村公共空间重塑乡村文化魅力[18],树立进化与内卷统一的发展观[11],培育和构建乡村文化建设专业人才队伍[19],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20-21],发挥乡村四大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耕文化传承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治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22]。 综上所述,中外学者对乡村文化发展现状、问题和治理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关于乡村文化自身的潜力挖掘以及发挥村民在其中的主体积极性研究较少,另外,国情的差异也使我们对其建设模式和经验结论只能借鉴。国内学者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从民国时期至今一直在不断发展中,研究趋势和成果多受历史因素影响。当前,受强势城市文化冲击,乡村传统文化有逐渐衰落的趋势,导致乡村文化建设失序。本文在既有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36个村的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将研究置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大背景下、乡村振兴实践中,去探讨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建逻辑。本文所用数据和案例来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回流农民工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课题组于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贵州、浙江、安徽和江西36个村的调研。
二、乡村转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
(一)乡村现代化转型中的乡村文化
乡村社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矛盾,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城乡基础实施建设和公共基础服务差距较大等等。乡村社会要顺利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型,必须充分解决好以上矛盾。乡村文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灵魂与核心,是村民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能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的重要表现不仅仅是乡村经济的发展,更重要、更深层次的表现和衡量标准是乡村文化的繁荣与进步。乡村文化事业水平极大提高,民风民俗和谐良好,乡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大幅提升并自觉主动参与乡村各项事业的建设,才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乡村文化与乡村政治经济同步发展才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今天,经济文化互相交汇,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在此背景下,乡村文化应当建立在乡村经济发展取得进步以及乡村产业现代化的基础之上。乡村产业以农业为发展根基,以乡村文化作为精神支撑,是推动农业、乡村经济和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广大乡村幅员辽阔,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特色的农业耕种,古朴的乡土情味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形成了强烈对比,是乡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资本和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到了极高的地位,乡村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为乡村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目标创造了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中共中央从2004年到2019年连续十六年发布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并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2018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鄉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把“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要求“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23]。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23],这是对我国乡村建设描绘的一幅清晰蓝图。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又指出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设施”[24]。实现乡风文明的主要手段是乡村文化建设,它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三、乡村文化建设的失序和困境
乡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引发了乡村文化的变迁,我国乡村文化在这一进程中面临着文化秩序衰落、乡村文化主体缺失、文化价值发挥有限等种种困境。重建我国的乡村文化对于实现乡村现代化、补齐乡村发展滞后的短板等意义重大。
(一)乡村经济落后,文化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乡村经济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乡村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导向,缺乏内在文化支撑的经济往往难以实现长足发展。乡村经济则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发达的乡村经济能为乡村基础文化设施提供经济支撑,提高村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当前,一些乡村经济发展状况不佳,村集体收入少,村民不富裕,严重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发展。在调研的36个村中,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的仅占23.53%,大部分村庄集体收入低下,部分村庄甚至没有集体收入。
乡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存在着诸多原因。现代化建设初期的以农促工政策,使乡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发展由此拉开差距;当前的大量乡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也使得乡村经济建设主体缺失,乡村集体产业发展滞后;乡村自身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的弱质性也是造成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25],城乡之间收入比为2.69。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导致了文化的二元结构,大多数的文化资源、文化人才和文化服务都集中于城市,政府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投资也远高于乡村,乡村文化发展条件和机遇难以和城市相比。在此背景下,乡村文化发展陷入困境。
(二)地方政府重视不足,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
各级乡镇政府主导、协调和管理的职责对乡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决定着乡村文化建设顺利开展与否,影响着乡村文化振兴实现进程和建设效果。然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基层政府过于注重绩效,乡村经济建设被认为能快速出政绩,因此他们往往把建设重心向乡村经济倾斜,忽视对乡村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缺乏主动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识,忽视对乡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另外,地方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有余投资不足,也是导致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完备的重要原因。
基础文化设施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乡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场所。我国政府虽然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但是对乡村基础文化建设的投资依然相对较少,这对于广大农村是杯水车薪。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在2017年末对31925个乡镇和596450个村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显示,96.8%的乡镇有图书馆或文化站,11.9%的乡镇有剧场或影剧院,16.6%的乡镇有体育场馆,70.6%的乡镇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41.3%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59.2%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26]相比于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建有图书馆、文化站、公园和休闲健身广场的乡镇比例有所上升,但是增幅较小;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增长幅度较大,但是覆盖面依然较窄;有剧场和影剧院的乡镇比例下降了5%。课题组在调研中进一步发现,30.53%的村民希望村里文化类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一些村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和使用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例如,图书室:97.06%的村有图书室,但面积超过90平方米的仅占9%,大多数图书室不仅面积小,而且藏书数量少,书籍内容陈旧,缺少实用技术性藏书,形式单一等,难以满足村民日常阅读需要。 案例一:王主任,安徽人,曾外出务工,回村后担任村干部。课题组就该村图书室面积狭小,藏书少等问题询问王主任时,他说:“上级政府有要求,每村都要有图书室,会来检查的,我们就在村部里腾出一个房间,门上挂上牌子,房间里摆上买的和能够收集到的新旧书籍。”我们随手翻阅发现只有一份当地报纸有时效性,其他的书、杂志等都是前些年或更久远的。王主任说:“建图书室之初,也曾想着让它真正发挥作用,但现在书籍太贵了,村里用钱地方多,就收集了一些旧书,或是到旧书摊上买,书的内容比较杂,村里几乎没人来图书室。”笔者指出图书室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指导村民生产实践上的重要性,王主任说:“这个我知道,在城里打工时,厂里组织我们看书学习、培训,干起活来效率就高。我们几个村干部也商量过买新书和配2台电脑,但一是钱的问题,二是部分村民也不会用电脑,反正需要查什么,手机上也能查,这个事就搁置了。”
部分乡村基层政府还存在着把文化基础实施的修建视为“面子工程”的问题,重建设、轻使用,图书室、活动室被挪作他用甚至废弃。总体来说,乡村基础文化设施文化功能发挥有限,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相距甚远,也与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悖。
(三)乡土文化边缘化,村民缺乏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乡村地区的向往,城市文明受到追求,乡村传统的价值观念遭受质疑,乡土文化日益边缘化。同时,农村人口流动频繁,乡村因血缘和地缘建立起来的联系也随之减弱。乡村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受到侵蚀,村民之间的交往也有功利化趋向,维系乡村的价值基础遭到破环,乡村文化秩序逐渐松动。村民缺乏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失范。
在与城市现代性碰撞中,村民的价值观和信仰发生了变化,这一点在农民工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农民工进城时看到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受到极大震惊,内心的文化自信遭到冲击,他们的思想观念会不自觉与乡村传统观念逐渐疏离。
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的农民工有1258人,其中回流农民工1108人,在外农民工150人。其中,认为自己观念发生改变的农民工有749人,占样本总数的比例为59.54%,认为自己观念没有改变的农民工有461人,占样本总比36.65%,选择“其他”和“不知道”的有48人,占比3.81%。由此可见,大多数农民工进城后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与此相伴随的则是乡村传统观念受到挑战和质疑,多元文化价值和思潮在乡村发生碰撞,村民的文化自信亟待重建。
(四)公共文化空间狭窄,乡村生活秩序有待重建
现代化对乡村的冲击使得村民生活和交往方式日渐呈现出私人性特征,乡村文化公共空间日益缩小。同时,现代科技进步带来了现代电子设备的普及,村民的文化活动方式日益丰富多样,通过看电视或者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来消磨闲暇时间的村民日益增多,而主动走到公共文化空间参加积极健康文化娱乐活动的村民极少。
在图2中,1258位受访者对休闲娱乐方式进行了回答。有80.54%的人选择看电视,47.84%的受访者选择闲聊,33.51%的村民闲暇时间喜欢上网,25.86%的村民选择打麻将或打牌,仅有5.95%的村民会参加村中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村民在闲暇时间更愿意采取看电视、上网和閑聊等娱乐方式,参与村中集体活动的人仅占极少数。村民参加文化活动的意识不强,长期固化的娱乐方式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部分基层政府没有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和构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等方面下更多力气,缺乏引导、宣传和组织。
乡村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一些传统习俗和风气并未完全消失,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行为。在这些传统习俗中不乏落后愚昧思想和不良行为方式,由于缺乏对乡村文化生活正确积极的引导,这些陋俗对乡村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乡村仍存在着如重男轻女、互相攀比、大办婚丧嫁娶和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若不加以制止和引导,这些旧风陋俗将使乡村社会风气日下,对村民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最终阻碍乡村社会进步。
(五)乡村文化建设制度不完善,实施不到位
乡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展开不仅需要群众积极参与,还需要政府进行宏观层面规划和引导,制定合理完整的乡村文化建设制度,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等。当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较多文件用以指导乡村文化建设,在规划上做了较多建设性工作,但是这些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实施力度不强、缺乏监管以及实施效果不佳等。一是部分地方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在乡村建设中重经济、轻文化,对文化建设状况的监管不到位。二是部分乡村文化建设规划未能与乡村具体情况相结合,脱离了乡村发展实际,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对地方特色资源的结合与利用被忽视,对乡村文化遗产挖掘不深,特色文化资源流失,各地文化建设模式千篇一律,自然地域特色被掩盖。三是乡村文化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存在专业素质低和不齐全,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利用率低且难以正常运转。四是部分乡村干群关系紧张,村民不信任、不理解村干部,这也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难以开展。
案例二:以浙江农村文化礼堂为例。2013年,浙江省正式启动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计划,全省11个地级市同步推进,截至2018年12月,全省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1059家。文化礼堂应该是一个集思想道德、文体娱乐、知识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课题组在浙江农村调研时,偶遇村文化礼堂有演出,一个小的民间艺术团体在演出地方戏。笔者向村民打听文化礼堂平时都安排了什么活动,村民甲:“文化礼堂不就是演戏看戏的地方嘛。”村民乙:“有演出时,礼堂就开门,平时就锁门。”演出中场休息时,一个演员:“附近几个文化礼堂都差不多的情况,我们剧团每到一处演出,文化礼堂大多是临时打开门锁的。”可见,一些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着同质化、形式化、片面化等问题。 四、政府规建与多方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乡村文化建设目标体系
乡村文化保护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乡村文化发展的统筹规划,做好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保证乡村文化发展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实现乡村文化健康发展。
首先,需要政府加强对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文化管理机制。政府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和管理者,政府对文化建设的统一领导和有效规划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地方政府在此过程中要积极扮演文化建设的引领者角色,积极将乡村文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中,保障乡村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取得文化建设较大成果的地区与地方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密切相关,强有力的乡村文化组织设计与管理,对于乡村文化协调稳步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地方政府要从宏观层面对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管理和调控,改变传统的包办乡村文化建设的模式,将具体运作权利下放至基层组织,增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其次,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保障,发挥法律在文化建设中的保障作用,维系乡村文化建设的正常运行;同时要加大对乡村文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力度,将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乡村文化投融资机制,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为乡村文化建设投资和出力。加强对专门用于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的审查和管理,切实将资金使用到位,保证乡村各项文化事业建设资金正常运转。
最后,要完善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将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远而艰辛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村民共同持续努力。基层政府需对乡村文化建设常抓不懈,建成乡村文化建设常态化运行机制。同时还要增强广大村民参与本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乡村文化建设渗透到村民的生产生活中,并与村民的日常文化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乡村文化建设日常化和常态化。
(二)发展乡村经济,为文化建设提供稳固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和发展现状等均受制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经济状况对于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设乡村文化的议题中,坚实乡村经济基础是关键,协调乡村经济与文化发展是重点。乡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等部门的宏观统筹协调工作,也需要村民、产业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具体而言,发展乡村经济,一是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进而发展农村生产力。同时将“互联网+”的现代商业模式运用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加村民收入。二是要逐步建立并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新型乡村集体经济,打造乡村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发掘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积极融入市场环境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三是要吸引在外的农民工和各类人才回到乡村,参与乡村经济的发展。四是政府要在协调乡村文化与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增强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形成,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乡村收入。同时要增强对乡村的资金扶助力度,鼓励社会向乡村投资,为乡村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努力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三)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活动平台
乡村文化设施是乡村开展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状况和文化特征,也反映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是乡村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显著性标志。文化的培育需要物质来承载,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平台。因此,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设施,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对于乡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建设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一是要提高基层政府对加强建设文化事业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将乡村文化建设成果纳入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座谈会、交流会和学习会等形式逐步提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乡村文化建设认识。二是要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乡村,保障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支撑和基础设施补给。三是加强乡村文化站的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科技产品建设,逐步提高乡村基础文化设施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四是建立专人管理和监督文化设施使用的制度,提高基础文化设施使用效率,既要重建设,更要重使用,避免文化设施资源浪费。
(四)调动村民积极性,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建设群众参与机制
村民是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他们不仅是乡村文化参与者,也是乡村文化的主要受益者。因此在振兴乡村文化过程中,强调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的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乡村基层政府要引导和激励村民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乡村文化的建设。一是要培育村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加强文化素养和文化情怀教育,增强其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鉴于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关系到各部门协调运转的系统工程,基层政府还应当在各部门之间牵线搭桥,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打好基础。
同时建立以村民为核心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不仅监督各级基层干部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作风以及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流向和建设进展,也注重实现村民内部的相互监督,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村民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将乡村文化建设视为己任,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为乡村文化振兴做出贡献。
(五)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培育乡村良好社会风气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离不开健全的文化机构和高素质的文化建设队伍。乡村文化机构是专门从事乡村文化工作的部门和团体,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和组织保证。我国乡村文化机构主要包括县(市)文化局、乡(镇)文化站、乡(镇)文化管理委员会等,这些机构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各司其职,对于引导乡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社会主义乡村文化事业、加强村民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应当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机构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把建立和完善乡村文化机构的工作放在关键位置。党和政府要保证在乡村文化机构建设中的资金投入,确保乡村文化机构经费来源充足。除此之外,社会各界的文化机构应当与地方乡村建立积极稳定的联系,发挥本机构所掌握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完善乡村文化机构的工作,为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提供设施和条件,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方能走出私人性和狭窄性。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还需加快乡村移风易俗。基层政府和基层党组织要加大管理力度,为乡村移风易俗提供保障。须以基层政府为主导,加强乡村公共教育,以村民为主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主导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村民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在乡村推广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发展城乡互助,推动乡村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要促进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充分利用城市文化建设的经验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对口帮助,拓宽其对乡村的文化辐射面,使两者在我国文化建设的统一体中相互促进。政府应当联合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继续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送戏、送图书、送电影为服务内容的“三送工程”,使送文化下乡活动常态化、灵活化。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在乡村举办文化活动,为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提供援助,组织大学生以及相关的文化工作者向广大乡村输送和传播先进文化与现代化思想。
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是相互作用的,在此基础上推动乡村文化走出乡村。大力挖掘和弘扬乡村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不仅能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增強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起着“反哺”作用。加快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乡村基层领导和村民要强化产业意识,学习和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加强乡村文化的对外交流和联系,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运用当地的特色农业、文物古迹等各类文化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文化品牌和民间文化品牌,并将其与旅游业相结合,构建完整的乡村文化产业链。同时,做好对乡村文化的宣传工作也尤为重要。各地政府要利用主流媒体对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加以宣传,并且要结合网络平台,让乡村文化以多种渠道推广和传承。
参考文献:
[1][美]罗吉斯,[美]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王地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9,18.
[2]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13.
[3]小约翰·柯布,刘敏.和中国农民朋友说点心里话[J].学术评论,2015,(6):4-8.
[4]周轶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
[5]韦顺国.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154,150.
[6]王沪宁.中国的村落家族文化:状况与前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1):106.
[7]刘亚玲.场域嵌入: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J].图书馆,2018,(9):5.
[8]李佳.乡土社会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2.
[9]丁峰,李勇华.论文化礼堂与农村社区治理功能[J].长白学刊,2018,(4):37-38.
[10]贺雪峰.乡村建设的重点是文化建设[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4):92.
[11]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土文化复兴[J].人文杂志,2010,(5):98,96.
[12]季中扬.乡村文化与现代性[J].江苏社会科学,2012,(3):202.
[13]丁成际.当代乡村文化生活现状及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8):41.
[14]唐兴军,李定国.文化嵌入: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现实路径[J].求实,2019,(2):89.
[15]贺雪峰.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以辽宁大古村调查为例[J].学习与探索,2007,(5):12.
[16]周珊,赵霞.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改革开放后乡村文化研究综述[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76.
[17]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18]赵霞.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2.
[19]乌丙安,孙庆忠.农业文化研究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乌丙安教授访谈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44.
[20]王佳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J].人民论坛,2018,(15):140.
[21]李宇佳,刘笑冰,江晶,魏东雄.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展望[J].农业展望,2018,14(7):57.
[22]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0.
[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9-02/20/c_137835580.htm,2019-2-20.
[25]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2019-02-28.
[26]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EB/OL].http://www.stats.gov.cn/.2017-12-15.
(责任编辑 吴晓妹)
关键词:乡村文化;现代化;乡村振兴;规建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9)06-0014-008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迈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现代化过程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三者同时又会推动乡村社会发生变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和发展进入新阶段,乡村社会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乡村在转型期面临的发展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把现代化理念、机制和要素融入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乡村振兴是一个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相关联的系统性工程,其中乡村文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是凝聚乡村振兴力量的精神支柱。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状况是衡量乡村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乡村文化建设状况不佳,乡村振兴也难以实现。当前,乡村在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之一便是乡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使得乡村传统文化失序,难以发挥对乡村社会发展的情感归属和支撑作用。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进行有效引导,既可以确保乡村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又能在意识层面上保障乡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平稳前进。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亟待转型,乡村文化急需规建。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乡村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短板,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乡村文化建设问题亦是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界也对此展开了充分讨论和研究。
国外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较多。实践方面,大多运用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来发展乡村文化。如韩国、日本等已经完成城市化的国家都开展了“新农村运动”,这些国家已经建成较为完整的乡村文化建设体系,为我国提供了很多值得學习和借鉴的经验。韩国从1971年开始新村运动。该国乡村文化建设非常重视文化启蒙,大力提倡协同奉献、勤勉自助、自立自强等意识来激发农民参与精神,将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作为基本动力,通过开展一系列运动,基本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化。日本“新农村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该国将振兴产业作为主要手段,其中政府引导下的“一村一品”运动影响最广,这项运动的基本内容是发掘乡村的特色与优势产品,因地制宜地发挥各地在资源、生产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根据当地实际来建设乡村。
国外针对乡村传统文化相关理论研究多是以全球化为背景展开的,研究详细地阐述了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建设乡村文化的必要性和策略。众多学者指出全球化、网络化以及现代通讯等都会对本土文化造成巨大影响。罗吉斯和伯德格(1973)认为随着美国乡村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以及技术革新,乡村传统文化及其主导的价值观念都在缓慢地变化,“乡村与城市价值观的差别越来越小”[1],但是他们并未否认乡村传统规范的存在价值,当社会系统变化太快时,“传统可以帮助这个社会恢复稳定”[1]。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1991)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分析了二战后欧洲乡村社会的转型历程,孟德拉斯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小农正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目前在农村以营利和市场交换为目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与之相对应的是乡村“恬静美满、安全永恒的田园牧歌式梦幻” 逐渐衰败,“古老的稳定被动摇”,“永恒的‘农民精神’在我们眼前死去了”[2],他指出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文明内核缺失又反过来给乡村带来发展障碍。小约翰·柯布(2015)指出无论是对农业发展还是乡村文化建设,都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他还提到“为了中国的乡村居民,我希望中国不断发展真正的人文教育和生态教育,并使其与城市教育相适应”[3],这样的教育体系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带领全世界进入生态文明”的机会。
我国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人为代表的“农村建设派”在四川、山东和江苏等地开展乡村建设运动,丰富了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传播;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关于乡村文化建设以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随后,受“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遭受停滞、中断和倒退;改革开放后,乡村文化建设被提到新高度,乡村文化开始向现代转型,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逐渐增多。
当前国内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多聚焦在传统文化价值、乡村文化危机表现、乡村文化建设政策建议等方面。一是关于传统文化价值的研究: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衰败,生态文化价值式微[4],特色文化资源流失[5],应当挖掘农耕文化和村落家族文化的价值,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平稳发展。[6-7]二是关于乡村文化危机表现的研究:乡村文化在发展变迁过程中面临诸多危机和矛盾。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狭窄。农民社会流动性增强导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复存在[8],限制了乡村文化秩序的规范和农民精神家园的打造[9],乡村公共空间弱化还导致农民凝聚力减弱。[10]乡村文化“内卷化”。伴随着现代化,乡村进入“进化”与“内卷化”二元对立的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乡村文化边际效益递减并且逐渐精细化[11],乡村文化是一种内卷化文化[12],乡村文化与现代化是异质的[13]。乡村道德建设的困境。受历史、自身和现代性的冲击,乡风文明退步凋敝[14],价值认知失衡,其本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认知日益脆弱和崩塌[15],乡村社会伦理秩序出现矛盾[16]。另外,农村大量人口外流,也减弱了乡村文化发展的后劲[17],缺乏农民参与是乡村文化建设停滞的主要因素[5]。三是关于乡村文化建设对策的研究: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学者们认为应修复乡村公共空间重塑乡村文化魅力[18],树立进化与内卷统一的发展观[11],培育和构建乡村文化建设专业人才队伍[19],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20-21],发挥乡村四大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耕文化传承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治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22]。 综上所述,中外学者对乡村文化发展现状、问题和治理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关于乡村文化自身的潜力挖掘以及发挥村民在其中的主体积极性研究较少,另外,国情的差异也使我们对其建设模式和经验结论只能借鉴。国内学者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从民国时期至今一直在不断发展中,研究趋势和成果多受历史因素影响。当前,受强势城市文化冲击,乡村传统文化有逐渐衰落的趋势,导致乡村文化建设失序。本文在既有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36个村的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将研究置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大背景下、乡村振兴实践中,去探讨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建逻辑。本文所用数据和案例来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回流农民工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课题组于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贵州、浙江、安徽和江西36个村的调研。
二、乡村转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
(一)乡村现代化转型中的乡村文化
乡村社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矛盾,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城乡基础实施建设和公共基础服务差距较大等等。乡村社会要顺利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型,必须充分解决好以上矛盾。乡村文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灵魂与核心,是村民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能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的重要表现不仅仅是乡村经济的发展,更重要、更深层次的表现和衡量标准是乡村文化的繁荣与进步。乡村文化事业水平极大提高,民风民俗和谐良好,乡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大幅提升并自觉主动参与乡村各项事业的建设,才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乡村文化与乡村政治经济同步发展才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今天,经济文化互相交汇,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在此背景下,乡村文化应当建立在乡村经济发展取得进步以及乡村产业现代化的基础之上。乡村产业以农业为发展根基,以乡村文化作为精神支撑,是推动农业、乡村经济和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广大乡村幅员辽阔,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特色的农业耕种,古朴的乡土情味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形成了强烈对比,是乡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资本和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到了极高的地位,乡村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为乡村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目标创造了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中共中央从2004年到2019年连续十六年发布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并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2018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鄉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把“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要求“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23]。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23],这是对我国乡村建设描绘的一幅清晰蓝图。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又指出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设施”[24]。实现乡风文明的主要手段是乡村文化建设,它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三、乡村文化建设的失序和困境
乡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引发了乡村文化的变迁,我国乡村文化在这一进程中面临着文化秩序衰落、乡村文化主体缺失、文化价值发挥有限等种种困境。重建我国的乡村文化对于实现乡村现代化、补齐乡村发展滞后的短板等意义重大。
(一)乡村经济落后,文化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乡村经济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乡村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导向,缺乏内在文化支撑的经济往往难以实现长足发展。乡村经济则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发达的乡村经济能为乡村基础文化设施提供经济支撑,提高村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当前,一些乡村经济发展状况不佳,村集体收入少,村民不富裕,严重影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发展。在调研的36个村中,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的仅占23.53%,大部分村庄集体收入低下,部分村庄甚至没有集体收入。
乡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存在着诸多原因。现代化建设初期的以农促工政策,使乡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发展由此拉开差距;当前的大量乡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也使得乡村经济建设主体缺失,乡村集体产业发展滞后;乡村自身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的弱质性也是造成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25],城乡之间收入比为2.69。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导致了文化的二元结构,大多数的文化资源、文化人才和文化服务都集中于城市,政府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投资也远高于乡村,乡村文化发展条件和机遇难以和城市相比。在此背景下,乡村文化发展陷入困境。
(二)地方政府重视不足,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
各级乡镇政府主导、协调和管理的职责对乡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决定着乡村文化建设顺利开展与否,影响着乡村文化振兴实现进程和建设效果。然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基层政府过于注重绩效,乡村经济建设被认为能快速出政绩,因此他们往往把建设重心向乡村经济倾斜,忽视对乡村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缺乏主动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识,忽视对乡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另外,地方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有余投资不足,也是导致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完备的重要原因。
基础文化设施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乡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场所。我国政府虽然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但是对乡村基础文化建设的投资依然相对较少,这对于广大农村是杯水车薪。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在2017年末对31925个乡镇和596450个村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显示,96.8%的乡镇有图书馆或文化站,11.9%的乡镇有剧场或影剧院,16.6%的乡镇有体育场馆,70.6%的乡镇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41.3%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59.2%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26]相比于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建有图书馆、文化站、公园和休闲健身广场的乡镇比例有所上升,但是增幅较小;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增长幅度较大,但是覆盖面依然较窄;有剧场和影剧院的乡镇比例下降了5%。课题组在调研中进一步发现,30.53%的村民希望村里文化类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一些村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和使用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例如,图书室:97.06%的村有图书室,但面积超过90平方米的仅占9%,大多数图书室不仅面积小,而且藏书数量少,书籍内容陈旧,缺少实用技术性藏书,形式单一等,难以满足村民日常阅读需要。 案例一:王主任,安徽人,曾外出务工,回村后担任村干部。课题组就该村图书室面积狭小,藏书少等问题询问王主任时,他说:“上级政府有要求,每村都要有图书室,会来检查的,我们就在村部里腾出一个房间,门上挂上牌子,房间里摆上买的和能够收集到的新旧书籍。”我们随手翻阅发现只有一份当地报纸有时效性,其他的书、杂志等都是前些年或更久远的。王主任说:“建图书室之初,也曾想着让它真正发挥作用,但现在书籍太贵了,村里用钱地方多,就收集了一些旧书,或是到旧书摊上买,书的内容比较杂,村里几乎没人来图书室。”笔者指出图书室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指导村民生产实践上的重要性,王主任说:“这个我知道,在城里打工时,厂里组织我们看书学习、培训,干起活来效率就高。我们几个村干部也商量过买新书和配2台电脑,但一是钱的问题,二是部分村民也不会用电脑,反正需要查什么,手机上也能查,这个事就搁置了。”
部分乡村基层政府还存在着把文化基础实施的修建视为“面子工程”的问题,重建设、轻使用,图书室、活动室被挪作他用甚至废弃。总体来说,乡村基础文化设施文化功能发挥有限,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相距甚远,也与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悖。
(三)乡土文化边缘化,村民缺乏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乡村地区的向往,城市文明受到追求,乡村传统的价值观念遭受质疑,乡土文化日益边缘化。同时,农村人口流动频繁,乡村因血缘和地缘建立起来的联系也随之减弱。乡村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受到侵蚀,村民之间的交往也有功利化趋向,维系乡村的价值基础遭到破环,乡村文化秩序逐渐松动。村民缺乏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失范。
在与城市现代性碰撞中,村民的价值观和信仰发生了变化,这一点在农民工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农民工进城时看到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受到极大震惊,内心的文化自信遭到冲击,他们的思想观念会不自觉与乡村传统观念逐渐疏离。
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的农民工有1258人,其中回流农民工1108人,在外农民工150人。其中,认为自己观念发生改变的农民工有749人,占样本总数的比例为59.54%,认为自己观念没有改变的农民工有461人,占样本总比36.65%,选择“其他”和“不知道”的有48人,占比3.81%。由此可见,大多数农民工进城后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与此相伴随的则是乡村传统观念受到挑战和质疑,多元文化价值和思潮在乡村发生碰撞,村民的文化自信亟待重建。
(四)公共文化空间狭窄,乡村生活秩序有待重建
现代化对乡村的冲击使得村民生活和交往方式日渐呈现出私人性特征,乡村文化公共空间日益缩小。同时,现代科技进步带来了现代电子设备的普及,村民的文化活动方式日益丰富多样,通过看电视或者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来消磨闲暇时间的村民日益增多,而主动走到公共文化空间参加积极健康文化娱乐活动的村民极少。
在图2中,1258位受访者对休闲娱乐方式进行了回答。有80.54%的人选择看电视,47.84%的受访者选择闲聊,33.51%的村民闲暇时间喜欢上网,25.86%的村民选择打麻将或打牌,仅有5.95%的村民会参加村中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村民在闲暇时间更愿意采取看电视、上网和閑聊等娱乐方式,参与村中集体活动的人仅占极少数。村民参加文化活动的意识不强,长期固化的娱乐方式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部分基层政府没有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和构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等方面下更多力气,缺乏引导、宣传和组织。
乡村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一些传统习俗和风气并未完全消失,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行为。在这些传统习俗中不乏落后愚昧思想和不良行为方式,由于缺乏对乡村文化生活正确积极的引导,这些陋俗对乡村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乡村仍存在着如重男轻女、互相攀比、大办婚丧嫁娶和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若不加以制止和引导,这些旧风陋俗将使乡村社会风气日下,对村民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最终阻碍乡村社会进步。
(五)乡村文化建设制度不完善,实施不到位
乡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展开不仅需要群众积极参与,还需要政府进行宏观层面规划和引导,制定合理完整的乡村文化建设制度,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等。当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较多文件用以指导乡村文化建设,在规划上做了较多建设性工作,但是这些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实施力度不强、缺乏监管以及实施效果不佳等。一是部分地方基层政府对乡村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在乡村建设中重经济、轻文化,对文化建设状况的监管不到位。二是部分乡村文化建设规划未能与乡村具体情况相结合,脱离了乡村发展实际,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对地方特色资源的结合与利用被忽视,对乡村文化遗产挖掘不深,特色文化资源流失,各地文化建设模式千篇一律,自然地域特色被掩盖。三是乡村文化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存在专业素质低和不齐全,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利用率低且难以正常运转。四是部分乡村干群关系紧张,村民不信任、不理解村干部,这也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难以开展。
案例二:以浙江农村文化礼堂为例。2013年,浙江省正式启动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计划,全省11个地级市同步推进,截至2018年12月,全省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1059家。文化礼堂应该是一个集思想道德、文体娱乐、知识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课题组在浙江农村调研时,偶遇村文化礼堂有演出,一个小的民间艺术团体在演出地方戏。笔者向村民打听文化礼堂平时都安排了什么活动,村民甲:“文化礼堂不就是演戏看戏的地方嘛。”村民乙:“有演出时,礼堂就开门,平时就锁门。”演出中场休息时,一个演员:“附近几个文化礼堂都差不多的情况,我们剧团每到一处演出,文化礼堂大多是临时打开门锁的。”可见,一些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着同质化、形式化、片面化等问题。 四、政府规建与多方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乡村文化建设目标体系
乡村文化保护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乡村文化发展的统筹规划,做好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保证乡村文化发展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实现乡村文化健康发展。
首先,需要政府加强对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文化管理机制。政府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和管理者,政府对文化建设的统一领导和有效规划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地方政府在此过程中要积极扮演文化建设的引领者角色,积极将乡村文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中,保障乡村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取得文化建设较大成果的地区与地方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密切相关,强有力的乡村文化组织设计与管理,对于乡村文化协调稳步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地方政府要从宏观层面对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管理和调控,改变传统的包办乡村文化建设的模式,将具体运作权利下放至基层组织,增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其次,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保障,发挥法律在文化建设中的保障作用,维系乡村文化建设的正常运行;同时要加大对乡村文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力度,将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乡村文化投融资机制,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为乡村文化建设投资和出力。加强对专门用于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的审查和管理,切实将资金使用到位,保证乡村各项文化事业建设资金正常运转。
最后,要完善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将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远而艰辛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村民共同持续努力。基层政府需对乡村文化建设常抓不懈,建成乡村文化建设常态化运行机制。同时还要增强广大村民参与本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乡村文化建设渗透到村民的生产生活中,并与村民的日常文化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乡村文化建设日常化和常态化。
(二)发展乡村经济,为文化建设提供稳固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和发展现状等均受制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经济状况对于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设乡村文化的议题中,坚实乡村经济基础是关键,协调乡村经济与文化发展是重点。乡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等部门的宏观统筹协调工作,也需要村民、产业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具体而言,发展乡村经济,一是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进而发展农村生产力。同时将“互联网+”的现代商业模式运用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加村民收入。二是要逐步建立并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新型乡村集体经济,打造乡村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发掘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积极融入市场环境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三是要吸引在外的农民工和各类人才回到乡村,参与乡村经济的发展。四是政府要在协调乡村文化与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增强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形成,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乡村收入。同时要增强对乡村的资金扶助力度,鼓励社会向乡村投资,为乡村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努力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三)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活动平台
乡村文化设施是乡村开展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状况和文化特征,也反映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是乡村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显著性标志。文化的培育需要物质来承载,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平台。因此,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设施,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对于乡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建设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一是要提高基层政府对加强建设文化事业必要性的认识,通过将乡村文化建设成果纳入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座谈会、交流会和学习会等形式逐步提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乡村文化建设认识。二是要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乡村,保障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支撑和基础设施补给。三是加强乡村文化站的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科技产品建设,逐步提高乡村基础文化设施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四是建立专人管理和监督文化设施使用的制度,提高基础文化设施使用效率,既要重建设,更要重使用,避免文化设施资源浪费。
(四)调动村民积极性,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建设群众参与机制
村民是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他们不仅是乡村文化参与者,也是乡村文化的主要受益者。因此在振兴乡村文化过程中,强调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的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乡村基层政府要引导和激励村民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乡村文化的建设。一是要培育村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加强文化素养和文化情怀教育,增强其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鉴于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关系到各部门协调运转的系统工程,基层政府还应当在各部门之间牵线搭桥,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打好基础。
同时建立以村民为核心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不仅监督各级基层干部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作风以及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流向和建设进展,也注重实现村民内部的相互监督,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村民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将乡村文化建设视为己任,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为乡村文化振兴做出贡献。
(五)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培育乡村良好社会风气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离不开健全的文化机构和高素质的文化建设队伍。乡村文化机构是专门从事乡村文化工作的部门和团体,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和组织保证。我国乡村文化机构主要包括县(市)文化局、乡(镇)文化站、乡(镇)文化管理委员会等,这些机构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各司其职,对于引导乡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社会主义乡村文化事业、加强村民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应当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机构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把建立和完善乡村文化机构的工作放在关键位置。党和政府要保证在乡村文化机构建设中的资金投入,确保乡村文化机构经费来源充足。除此之外,社会各界的文化机构应当与地方乡村建立积极稳定的联系,发挥本机构所掌握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完善乡村文化机构的工作,为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提供设施和条件,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方能走出私人性和狭窄性。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还需加快乡村移风易俗。基层政府和基层党组织要加大管理力度,为乡村移风易俗提供保障。须以基层政府为主导,加强乡村公共教育,以村民为主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主导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村民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在乡村推广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发展城乡互助,推动乡村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要促进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充分利用城市文化建设的经验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对口帮助,拓宽其对乡村的文化辐射面,使两者在我国文化建设的统一体中相互促进。政府应当联合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继续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送戏、送图书、送电影为服务内容的“三送工程”,使送文化下乡活动常态化、灵活化。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在乡村举办文化活动,为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提供援助,组织大学生以及相关的文化工作者向广大乡村输送和传播先进文化与现代化思想。
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是相互作用的,在此基础上推动乡村文化走出乡村。大力挖掘和弘扬乡村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不仅能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增強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起着“反哺”作用。加快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乡村基层领导和村民要强化产业意识,学习和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加强乡村文化的对外交流和联系,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运用当地的特色农业、文物古迹等各类文化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文化品牌和民间文化品牌,并将其与旅游业相结合,构建完整的乡村文化产业链。同时,做好对乡村文化的宣传工作也尤为重要。各地政府要利用主流媒体对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加以宣传,并且要结合网络平台,让乡村文化以多种渠道推广和传承。
参考文献:
[1][美]罗吉斯,[美]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王地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9,18.
[2]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13.
[3]小约翰·柯布,刘敏.和中国农民朋友说点心里话[J].学术评论,2015,(6):4-8.
[4]周轶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
[5]韦顺国.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154,150.
[6]王沪宁.中国的村落家族文化:状况与前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1):106.
[7]刘亚玲.场域嵌入: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J].图书馆,2018,(9):5.
[8]李佳.乡土社会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2.
[9]丁峰,李勇华.论文化礼堂与农村社区治理功能[J].长白学刊,2018,(4):37-38.
[10]贺雪峰.乡村建设的重点是文化建设[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4):92.
[11]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土文化复兴[J].人文杂志,2010,(5):98,96.
[12]季中扬.乡村文化与现代性[J].江苏社会科学,2012,(3):202.
[13]丁成际.当代乡村文化生活现状及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8):41.
[14]唐兴军,李定国.文化嵌入: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现实路径[J].求实,2019,(2):89.
[15]贺雪峰.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以辽宁大古村调查为例[J].学习与探索,2007,(5):12.
[16]周珊,赵霞.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改革开放后乡村文化研究综述[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76.
[17]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18]赵霞.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2.
[19]乌丙安,孙庆忠.农业文化研究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乌丙安教授访谈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44.
[20]王佳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J].人民论坛,2018,(15):140.
[21]李宇佳,刘笑冰,江晶,魏东雄.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展望[J].农业展望,2018,14(7):57.
[22]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0.
[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9-02/20/c_137835580.htm,2019-2-20.
[25]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2019-02-28.
[26]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EB/OL].http://www.stats.gov.cn/.2017-12-15.
(责任编辑 吴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