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楼房,位于大别山商(城)麻(城)金(寨)三角地区中心,现属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沙河乡楼房村。1947年12月30日至1948年2月24日,刘邓大军南下临时指挥部(前方指挥所)就设在这里。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集中约22万人,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奋起抗击。经过一年的激烈较量,全国解放战争进入了新阶段。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防线,并取得鲁西南战役的胜利,从而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此后,蒋介石纠集30个旅,分五路向鲁西南合击,并企图在开封附近掘开黄河大堤,水淹解放军。早已洞察敌意的刘邓大军则于8月7日突然甩开敌人,分左中右三路向南疾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他们涉越黄泛区,渡过沙河、汝河、淮河,进入大别山区。
进入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如一把尖刀直插敌人的战略纵深,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蒋介石慌忙调集33个旅于11月对大别山地区的解放军进行全面的“围剿”。
在极其严峻的形势下,刘伯承率野司后方指挥所及中原局机关,同第一纵队一起,向淮西地区转移;邓小平、李先念、李达则率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地区指挥3个纵队,坚持斗争。
12月30日,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率部来到金寨县沙河乡下楼房,将前方指挥所设在下楼房的周宅。周宅始建于乾隆30年,坐东朝西。宅院分正屋和厢房两大块,共计53间,建筑面积1537平方米,占地面积2193平方米。当年,正屋的第五栋左边3间就是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的住房和办公室,右边3间为鄂豫皖区党委会议室。厢房16间,后8间为邓小平、李先念的厨房、马棚、厕所,前8间为警卫团住所。
12月31日,鄂豫皖区党委会议在周宅召开。金寨县委书记张延积、副书记张健、县长王相卿,漆店区委书记江川,鄂豫皖区党委书记段君毅,五旅教导队政委高治国和军械处处长杜炳如,还有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等10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室很简陋,大家都围着一堆冒烟的木柴烤火,邓小平见大家进来,很客气地站起来让座。江川把到会的同志一一作了介绍。这时,警卫员点燃了两支油松柴,亮光照明了大半边屋子。亮光下可以看到邓小平显然比过去消瘦了,胡子也很久没有刮,而两眼仍然那样炯炯有神,给人一种无限坚毅和充满信心的感觉。
柴火似乎很湿,冒起的浓烟十分呛人,火旺不起来,屋子里很冷。李先念低下头去,对着引火木柴使劲地吹;邓小平也用一本书煽火。江川悄悄告诉大家:“这些柴全是首长们来到下楼房后,亲自上山打来的呢!”大家将目光转向首长们。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首长们都只穿着一身薄薄的粗布棉衣。相形之下,大家倒比首长穿得厚实多了。大家觉得有些愧疚,县长王相卿不好意思地把自己身上那件破大衣下角露出的羊毛,向里掖了掖。
火,总算燃烧起来,室内暖和了一些。邓小平亲切地说:“我们从这里路过,顺便找大家来谈谈,你们先讲讲,到大别山后给群众做了哪些好事?这里的群众发动得怎样?”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语地汇报了金寨县各区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和清匪反霸、改造政权的情况。这中间邓小平再三提醒大家把情况说仔细点,其他几位首长也不时插话提些问题。大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寒冷,越谈越热火,把几个月来的经历,差不多说了个遍。
县委书记张延积讲了他不久前亲历的一件事。上半月敌四十八师“清剿”古碑冲地区,当时他正在某村工作。敌军突然包围了村庄,他突围不成,便藏在一个老乡家。敌人到处搜查,最后找到了这家,对老乡百般拷打威逼,要他们说出他藏在哪里。结果,不但大人不说,连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都始终不肯吐出一个字来。后来,全村人还出面担保作证。敌人气急败坏,一把火烧了这家老乡的房子。事后,张延积要给老乡盖新房,老乡说什么也不让,说是只要把蒋介石打垮了,不愁住不上好房子。
听了大家的汇报,邓小平高兴地说:“嗬!看来你们这里的工作做得还不错嘛,你们已经开始扎下根子了。”说到这里,他好像又想起了什么,问道:“同志们思想情绪怎样?从部队上调来的同志安心不安心?”大家说,刚来时有些同志不安心,现在基本上解决了。
“这是最关紧要的一条。”邓小平接着说道,“这一条不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井冈山时期,毛主席就说过,红军有三大任务:打仗、做群众工作、筹粮筹款。红军要是离开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立革命政权,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些教导对今天的大别山斗争,更有它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能不能在大别山站得住脚,会不会被敌人赶出去,决定的一环便是团结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邓小平把手伸向火堆烤了烤,抬起头来环视着大家说:“你们都是做这方面工作的,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像是一面镜子,群众就是透过你们来认识我们党、我们军队的,因此你们要时时刻刻,处处注意自己的行动。”
说到这里,邓小平回过头去问江川:“你们那位陈科长把老乡的牛送回去了没有?”
江川忙回答说,已经由陈科长亲自去送还,并当面向老乡道歉了。
原来,在两天前,邓小平路过商(城)南黑河村,住在一个老乡家。老乡说,前一天解放军在湾子里打土匪,把他的牛牵走了。邓小平问他是怎么回事。老乡说,牛原先是土匪抢走的,解放军一打,土匪扔下便跑,就让解放军拾到了。等老乡去认领时,队伍已经走远了。邓小平答应帮老乡调查。第二天,邓小平他们翻过九峰尖大山,走进金寨县地区,在关庙乡胭脂长岭岗宿营时遇上了工作队陈科长。恰巧就是他们前一天在黑河剿匪,并且确实牵来了一头牛。邓小平马上叫他们把牛送还老乡,并对他们说:“你们怎么不去想一想土匪的牛是从哪里来的?凡事一定要多动动脑筋,对群众有利的就做,否则就不做。一切行动都要以维护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新区工作,尤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听完江川的汇报,邓小平非常满意,点点头温和地说:“这样就很好,不要认为这是件小事情。严守纪律、关心群众,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大别山立足生根的大事。破坏纪律、脱离群众,是自掘坟墓。记住这是个教训。苏联有一本小说《不走正路的安得伦》,你们看过没有?可以看一看,看看搞地方工作,单凭热情,武断蛮干会闹出什么样的恶果来!”
夜已经很深了,邓小平仍毫不疲倦地给大家作指示,还给大家详细传达了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所做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的精神,分析了整个战局,最后还讲了大别山新区工作中的一些政策问题。听了邓小平充满激情的分析,大家对今后的工作更加充满了信心。
1948年1月初,邓小平、李先念等率领前方指挥所到商麻金边区检查工作,发现有的区乡在分浮财中,贫农几乎没有分到什么东西,而果实却落到流氓地痞和地主狗腿子手中,还发现少数干部存在着思想作风不纯的问题,当即将此情况通报,并指示“各区严重注意”。1月中旬,中原局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电示各地,指出:“过去我们在策略上犯了打击面(宽)的错误,今后应注意”;提出“杀人愈少愈好,禁止乱杀”;规定“对中农应检查,过‘左’的即纠正”,“中农采取不动政策”,“在中心区暂不分富农的财,在游击区暂不动富农、小地主”,“对富农作些让步,退还一部分财产”,“对地主商业部分不没收”;要求“争取逃亡的地方富农回来”,“务求达到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
1月30日,邓小平在下楼房给毛泽东写了一份《关于大别山的阶级情况与几个政策问题》的综合报告,分析了大别山区的特点和阶级状况,第一次正式提出划分两种区域(巩固区和游击区),实行不同的政策和策略的观点。毛泽东十分赞同这一意见,向全党批转了这个报告,并指出:“小平所述大别山经验极为宝贵,望各地各军采纳应用。”邓小平等指挥3个纵队在大别山地区最终站稳了脚跟,调动迷惑了敌人,完成了战略任务。
2月24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邓小平、李先念等率领前方指挥所北渡淮河,在临泉县韦寨与刘伯承率领的后方指挥所及中原局会合。2月28日,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区,奔赴新的战场。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集中约22万人,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奋起抗击。经过一年的激烈较量,全国解放战争进入了新阶段。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防线,并取得鲁西南战役的胜利,从而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此后,蒋介石纠集30个旅,分五路向鲁西南合击,并企图在开封附近掘开黄河大堤,水淹解放军。早已洞察敌意的刘邓大军则于8月7日突然甩开敌人,分左中右三路向南疾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他们涉越黄泛区,渡过沙河、汝河、淮河,进入大别山区。
进入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如一把尖刀直插敌人的战略纵深,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蒋介石慌忙调集33个旅于11月对大别山地区的解放军进行全面的“围剿”。
在极其严峻的形势下,刘伯承率野司后方指挥所及中原局机关,同第一纵队一起,向淮西地区转移;邓小平、李先念、李达则率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地区指挥3个纵队,坚持斗争。
12月30日,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率部来到金寨县沙河乡下楼房,将前方指挥所设在下楼房的周宅。周宅始建于乾隆30年,坐东朝西。宅院分正屋和厢房两大块,共计53间,建筑面积1537平方米,占地面积2193平方米。当年,正屋的第五栋左边3间就是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的住房和办公室,右边3间为鄂豫皖区党委会议室。厢房16间,后8间为邓小平、李先念的厨房、马棚、厕所,前8间为警卫团住所。
12月31日,鄂豫皖区党委会议在周宅召开。金寨县委书记张延积、副书记张健、县长王相卿,漆店区委书记江川,鄂豫皖区党委书记段君毅,五旅教导队政委高治国和军械处处长杜炳如,还有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等10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室很简陋,大家都围着一堆冒烟的木柴烤火,邓小平见大家进来,很客气地站起来让座。江川把到会的同志一一作了介绍。这时,警卫员点燃了两支油松柴,亮光照明了大半边屋子。亮光下可以看到邓小平显然比过去消瘦了,胡子也很久没有刮,而两眼仍然那样炯炯有神,给人一种无限坚毅和充满信心的感觉。
柴火似乎很湿,冒起的浓烟十分呛人,火旺不起来,屋子里很冷。李先念低下头去,对着引火木柴使劲地吹;邓小平也用一本书煽火。江川悄悄告诉大家:“这些柴全是首长们来到下楼房后,亲自上山打来的呢!”大家将目光转向首长们。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首长们都只穿着一身薄薄的粗布棉衣。相形之下,大家倒比首长穿得厚实多了。大家觉得有些愧疚,县长王相卿不好意思地把自己身上那件破大衣下角露出的羊毛,向里掖了掖。
火,总算燃烧起来,室内暖和了一些。邓小平亲切地说:“我们从这里路过,顺便找大家来谈谈,你们先讲讲,到大别山后给群众做了哪些好事?这里的群众发动得怎样?”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语地汇报了金寨县各区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和清匪反霸、改造政权的情况。这中间邓小平再三提醒大家把情况说仔细点,其他几位首长也不时插话提些问题。大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寒冷,越谈越热火,把几个月来的经历,差不多说了个遍。
县委书记张延积讲了他不久前亲历的一件事。上半月敌四十八师“清剿”古碑冲地区,当时他正在某村工作。敌军突然包围了村庄,他突围不成,便藏在一个老乡家。敌人到处搜查,最后找到了这家,对老乡百般拷打威逼,要他们说出他藏在哪里。结果,不但大人不说,连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都始终不肯吐出一个字来。后来,全村人还出面担保作证。敌人气急败坏,一把火烧了这家老乡的房子。事后,张延积要给老乡盖新房,老乡说什么也不让,说是只要把蒋介石打垮了,不愁住不上好房子。
听了大家的汇报,邓小平高兴地说:“嗬!看来你们这里的工作做得还不错嘛,你们已经开始扎下根子了。”说到这里,他好像又想起了什么,问道:“同志们思想情绪怎样?从部队上调来的同志安心不安心?”大家说,刚来时有些同志不安心,现在基本上解决了。
“这是最关紧要的一条。”邓小平接着说道,“这一条不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井冈山时期,毛主席就说过,红军有三大任务:打仗、做群众工作、筹粮筹款。红军要是离开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立革命政权,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些教导对今天的大别山斗争,更有它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能不能在大别山站得住脚,会不会被敌人赶出去,决定的一环便是团结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邓小平把手伸向火堆烤了烤,抬起头来环视着大家说:“你们都是做这方面工作的,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像是一面镜子,群众就是透过你们来认识我们党、我们军队的,因此你们要时时刻刻,处处注意自己的行动。”
说到这里,邓小平回过头去问江川:“你们那位陈科长把老乡的牛送回去了没有?”
江川忙回答说,已经由陈科长亲自去送还,并当面向老乡道歉了。
原来,在两天前,邓小平路过商(城)南黑河村,住在一个老乡家。老乡说,前一天解放军在湾子里打土匪,把他的牛牵走了。邓小平问他是怎么回事。老乡说,牛原先是土匪抢走的,解放军一打,土匪扔下便跑,就让解放军拾到了。等老乡去认领时,队伍已经走远了。邓小平答应帮老乡调查。第二天,邓小平他们翻过九峰尖大山,走进金寨县地区,在关庙乡胭脂长岭岗宿营时遇上了工作队陈科长。恰巧就是他们前一天在黑河剿匪,并且确实牵来了一头牛。邓小平马上叫他们把牛送还老乡,并对他们说:“你们怎么不去想一想土匪的牛是从哪里来的?凡事一定要多动动脑筋,对群众有利的就做,否则就不做。一切行动都要以维护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新区工作,尤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听完江川的汇报,邓小平非常满意,点点头温和地说:“这样就很好,不要认为这是件小事情。严守纪律、关心群众,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大别山立足生根的大事。破坏纪律、脱离群众,是自掘坟墓。记住这是个教训。苏联有一本小说《不走正路的安得伦》,你们看过没有?可以看一看,看看搞地方工作,单凭热情,武断蛮干会闹出什么样的恶果来!”
夜已经很深了,邓小平仍毫不疲倦地给大家作指示,还给大家详细传达了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所做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的精神,分析了整个战局,最后还讲了大别山新区工作中的一些政策问题。听了邓小平充满激情的分析,大家对今后的工作更加充满了信心。
1948年1月初,邓小平、李先念等率领前方指挥所到商麻金边区检查工作,发现有的区乡在分浮财中,贫农几乎没有分到什么东西,而果实却落到流氓地痞和地主狗腿子手中,还发现少数干部存在着思想作风不纯的问题,当即将此情况通报,并指示“各区严重注意”。1月中旬,中原局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电示各地,指出:“过去我们在策略上犯了打击面(宽)的错误,今后应注意”;提出“杀人愈少愈好,禁止乱杀”;规定“对中农应检查,过‘左’的即纠正”,“中农采取不动政策”,“在中心区暂不分富农的财,在游击区暂不动富农、小地主”,“对富农作些让步,退还一部分财产”,“对地主商业部分不没收”;要求“争取逃亡的地方富农回来”,“务求达到团结大多数,孤立敌人”。
1月30日,邓小平在下楼房给毛泽东写了一份《关于大别山的阶级情况与几个政策问题》的综合报告,分析了大别山区的特点和阶级状况,第一次正式提出划分两种区域(巩固区和游击区),实行不同的政策和策略的观点。毛泽东十分赞同这一意见,向全党批转了这个报告,并指出:“小平所述大别山经验极为宝贵,望各地各军采纳应用。”邓小平等指挥3个纵队在大别山地区最终站稳了脚跟,调动迷惑了敌人,完成了战略任务。
2月24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邓小平、李先念等率领前方指挥所北渡淮河,在临泉县韦寨与刘伯承率领的后方指挥所及中原局会合。2月28日,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区,奔赴新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