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取得初步成效,在技术应用推广、市场秩序维护以及经济水平提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为切入点,对其现状以及意义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5-0150-01
1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主要问题
1.1 涵盖范围广泛,缺乏系统性
由于我国非煤矿山的种类纷杂,分布范围广,采矿技术复杂,加之相关标准管理部门不固定,像国家石油部、建设部、冶金部、国土资源部、地矿部以经贸委等都发布或者制定过非煤矿山的安全标准,以致于相关行业标准经常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其系统性有待完善。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有63%以上都是与石油安全相关的,而在建材、黄金等矿山领域存在严重缺失,几乎处于空白阶段。
1.2 年代久远,更新速度滞后
通过检索国外标准发现,国外发达国家的非煤矿山标准基本上都会及时修订。世界发达国家的标准修订时间大约为3~5年左右,而我国的相关行业标准年代相对比较久远,更新修订速度严重滞后。其中有68%标准的修订年限超过5年,37%标准的修订年限高于10年,8%标准的修订年限高于15年。
1.3 标准结构有待完善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在设计、生产、监督、评估等方面大多还停留在原则层面,而其技术应用实践性有限,尤其是对于衡量尺度掌握上缺乏有效量化标准,以致于标准执行力度欠缺,有法必依很难实现。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矿山探测技术、监控救援手段、GPS定位技术、电磁感测技术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相关标准却迟迟没有出台,先进设备使用无法可依。可见,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结构仍存在明显不足,亟需完善。
2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构建思路
2.1 基础和原则
非煤矿山主要涉及金属(非金属)矿山、石油、核工业、建材、地质、黄金矿产等诸多产业,其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构建应该具有一定原则性。
2.1.1 目的性原则
在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应规范其开采、施工、监控环节所涉及到的符号与流程,以便维护非煤矿山的生产秩序,将生产效益最大化。同时,要为非煤矿山生产技术、生产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提高我国矿山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21.2 协调性原则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各个标准应该保持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不同领域技术的和谐发展上,同时还应表现在众多不同标准之间于层次上的高度统一上。
2.1.3 层次性原则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应具有层次性。就目前而言,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政府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三个主层次,而非政府的标准仅仅只有企业标准这一类。
2.1.4 配套性原则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应该具有完整性,其配套措施应该围绕生产环节,对矿山开采、施工、评估进行合理化规划,从而规范生产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2.1.5 时空性原则
由于非煤矿山在安全生产层次、生产结构以及标准规划等方面都具有随机变动性。因此,应加强研究力度,提高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全面贯彻落实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时空性原则,促进相关安全生产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2.2 體系框架研究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将矿山生产对象以及生产安全具体化,其体系构建过程就是根据不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的联系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
2.2.1 涉及范围
由于非煤矿山的种类繁多,技术复杂,而随着非煤矿山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安全生产理念不断向外延展,其标准涵盖范围也越来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勘探标准、设计标准、施工标准、开采标准、评价标准以及测试标准等。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为开采、施工评估金属(非金属)矿山、冶金、建材、质地考察等工作提供了行业标准,具体包括生产方法、生产流程以及相关符号的规范等等。
2.2.2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层级
根据通用划分方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基础层、通用层以及专用层。基础层:指体系结构中充当基础作用的标准,涉及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多个方面,比如说生产术语、生产准则等;通用层:具有通用性以及代表性的标准,比如选矿白哦准、石油安全规章等;专用层:针对安全生产特定方面的标准,如矿库安全等级以及人车安全检测标准等。
根据颁布单位不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个级别。国家标准:指在全国范围内,由国家安监局及其他主管部门规定的统一要求。行业标准:制定和发布单位由国家安监总局及其他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地方标准:制定单位为地方级安监部门。企业标准:基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生产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
3 结 语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构建对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的提高、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在体系性、完整性以及更新速度与组织结构上仍存在问题,因此,应从标准体系的原则、框架、内容、层次等方面入手,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非煤矿山领域研究报告(2004~201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2.
[2]“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子课题.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14.
[3]鲍仲平.《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6-9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陈佳鹏,丁日佳,李冬嵬.论我国煤炭标准体系构建思路.煤炭工程,2014(4)·99·第5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收稿日期:2018-4-23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5-0150-01
1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主要问题
1.1 涵盖范围广泛,缺乏系统性
由于我国非煤矿山的种类纷杂,分布范围广,采矿技术复杂,加之相关标准管理部门不固定,像国家石油部、建设部、冶金部、国土资源部、地矿部以经贸委等都发布或者制定过非煤矿山的安全标准,以致于相关行业标准经常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其系统性有待完善。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有63%以上都是与石油安全相关的,而在建材、黄金等矿山领域存在严重缺失,几乎处于空白阶段。
1.2 年代久远,更新速度滞后
通过检索国外标准发现,国外发达国家的非煤矿山标准基本上都会及时修订。世界发达国家的标准修订时间大约为3~5年左右,而我国的相关行业标准年代相对比较久远,更新修订速度严重滞后。其中有68%标准的修订年限超过5年,37%标准的修订年限高于10年,8%标准的修订年限高于15年。
1.3 标准结构有待完善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在设计、生产、监督、评估等方面大多还停留在原则层面,而其技术应用实践性有限,尤其是对于衡量尺度掌握上缺乏有效量化标准,以致于标准执行力度欠缺,有法必依很难实现。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矿山探测技术、监控救援手段、GPS定位技术、电磁感测技术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相关标准却迟迟没有出台,先进设备使用无法可依。可见,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结构仍存在明显不足,亟需完善。
2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构建思路
2.1 基础和原则
非煤矿山主要涉及金属(非金属)矿山、石油、核工业、建材、地质、黄金矿产等诸多产业,其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构建应该具有一定原则性。
2.1.1 目的性原则
在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应规范其开采、施工、监控环节所涉及到的符号与流程,以便维护非煤矿山的生产秩序,将生产效益最大化。同时,要为非煤矿山生产技术、生产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提高我国矿山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21.2 协调性原则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各个标准应该保持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不同领域技术的和谐发展上,同时还应表现在众多不同标准之间于层次上的高度统一上。
2.1.3 层次性原则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应具有层次性。就目前而言,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政府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三个主层次,而非政府的标准仅仅只有企业标准这一类。
2.1.4 配套性原则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应该具有完整性,其配套措施应该围绕生产环节,对矿山开采、施工、评估进行合理化规划,从而规范生产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2.1.5 时空性原则
由于非煤矿山在安全生产层次、生产结构以及标准规划等方面都具有随机变动性。因此,应加强研究力度,提高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全面贯彻落实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时空性原则,促进相关安全生产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2.2 體系框架研究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将矿山生产对象以及生产安全具体化,其体系构建过程就是根据不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的联系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
2.2.1 涉及范围
由于非煤矿山的种类繁多,技术复杂,而随着非煤矿山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安全生产理念不断向外延展,其标准涵盖范围也越来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勘探标准、设计标准、施工标准、开采标准、评价标准以及测试标准等。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为开采、施工评估金属(非金属)矿山、冶金、建材、质地考察等工作提供了行业标准,具体包括生产方法、生产流程以及相关符号的规范等等。
2.2.2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层级
根据通用划分方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基础层、通用层以及专用层。基础层:指体系结构中充当基础作用的标准,涉及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多个方面,比如说生产术语、生产准则等;通用层:具有通用性以及代表性的标准,比如选矿白哦准、石油安全规章等;专用层:针对安全生产特定方面的标准,如矿库安全等级以及人车安全检测标准等。
根据颁布单位不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个级别。国家标准:指在全国范围内,由国家安监局及其他主管部门规定的统一要求。行业标准:制定和发布单位由国家安监总局及其他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地方标准:制定单位为地方级安监部门。企业标准:基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生产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
3 结 语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构建对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的提高、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在体系性、完整性以及更新速度与组织结构上仍存在问题,因此,应从标准体系的原则、框架、内容、层次等方面入手,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非煤矿山领域研究报告(2004~201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2.
[2]“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子课题.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14.
[3]鲍仲平.《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13016-91).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陈佳鹏,丁日佳,李冬嵬.论我国煤炭标准体系构建思路.煤炭工程,2014(4)·99·第5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收稿日期:201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