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工作面临着更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应对思想观念多元化所涉及的棘手难题?需要用科学方法和有效经验来解决问题,来驾驭错综复杂的种种局面。就年轻干部而言,从校门到机关,缺乏社会经验和历练。因此,必须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主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扎根群众,在做好群众工作中提升能力。
连群众之心。从思想感情上,要虔诚地尊重群众。首先,要学会同群众打交道,与他们真诚地交流沟通。如果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群众一眼就会看穿。建党以来,我们经历了广泛发动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是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凝结而成的。因此,年轻干部须在心灵深处筑牢群众意识。其次,在感情上融入群众。与群众相处时,“喝茶不带杯子、吃饭不挑筷子、坐凳不垫垫子”,要放下架子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虚心向群众学习请教,当好他们的贴心人。同时,在行動上体贴群众:多下田间地头,多走乡间小道,多进群众家门,干干农家活、吃吃农家饭、住住农家屋,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察民情,在排忧解难中与群众建立感情,让自己根植于群众沃土,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长知识增才干。
听群众之声。常言道,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现在有一些年轻干部不会同群众打交道,有的不会拉家常、不辨农作物,除了开开会、送送慰问品,似乎联系群众就没有别的好方法;有的整天呆在办公室,不与群众接触,不了解下情,在调查、分析、研究问题时,往往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而不是根据实际做结论,致使情况不明、措施不力,久而久之,自然会被群众所唾弃。听取群众意见,知其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坐车进村转转、隔着玻璃看看,手不扶犁、脚不沾泥,便会陷入种种作秀的怪圈。走亲走亲,越走越亲。挨家挨户去看看群众,到困难户家里坐坐,听一听他们对党组织还有哪些诉求,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中,不断改进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作风。
学群众之语。鲜活生动的语言,充满泥土气息,群众一听就明白。用通俗易懂的俚语与群众交流,很快能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像“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山望着那山高”、“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等,既充满哲理,又朗朗上口,能让群众心悦诚服。因此,年轻干部要主动学习群众语言,使之将严肃的政策、枯燥的概念变成充满 乡土气息的通俗用语,做群众工作用当地话做解释,了解民情时说说家常话、化解矛盾时说体己的暖心话,让群众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能听得懂、学得会、悟得透,从而使干群和谐、心齐气顺。
办群众之事。好话说上千千万,不如实事办一件。为群众办实事,是践行群众路线最直接、最有效、最受群众欢迎的方式。办事,要贴近群众需求。事不在大,关键在于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办顺应民意的实事、好事,倾力帮他们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办事,要付之于行动。要不嫌烦、不怕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千方百计地把事情“拿下”,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为此,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及时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帮他们找准产业项目,拓宽创业致富渠道,让农民家境更加殷实富裕。在年轻干部成长中,要发挥其高学历、懂法律等优势,为基层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及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从而理顺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同时,让年轻干部以充沛的精力和活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优化治理环境,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作者系郧县县委书记)
连群众之心。从思想感情上,要虔诚地尊重群众。首先,要学会同群众打交道,与他们真诚地交流沟通。如果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群众一眼就会看穿。建党以来,我们经历了广泛发动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是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凝结而成的。因此,年轻干部须在心灵深处筑牢群众意识。其次,在感情上融入群众。与群众相处时,“喝茶不带杯子、吃饭不挑筷子、坐凳不垫垫子”,要放下架子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虚心向群众学习请教,当好他们的贴心人。同时,在行動上体贴群众:多下田间地头,多走乡间小道,多进群众家门,干干农家活、吃吃农家饭、住住农家屋,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察民情,在排忧解难中与群众建立感情,让自己根植于群众沃土,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长知识增才干。
听群众之声。常言道,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现在有一些年轻干部不会同群众打交道,有的不会拉家常、不辨农作物,除了开开会、送送慰问品,似乎联系群众就没有别的好方法;有的整天呆在办公室,不与群众接触,不了解下情,在调查、分析、研究问题时,往往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而不是根据实际做结论,致使情况不明、措施不力,久而久之,自然会被群众所唾弃。听取群众意见,知其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坐车进村转转、隔着玻璃看看,手不扶犁、脚不沾泥,便会陷入种种作秀的怪圈。走亲走亲,越走越亲。挨家挨户去看看群众,到困难户家里坐坐,听一听他们对党组织还有哪些诉求,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中,不断改进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作风。
学群众之语。鲜活生动的语言,充满泥土气息,群众一听就明白。用通俗易懂的俚语与群众交流,很快能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像“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山望着那山高”、“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等,既充满哲理,又朗朗上口,能让群众心悦诚服。因此,年轻干部要主动学习群众语言,使之将严肃的政策、枯燥的概念变成充满 乡土气息的通俗用语,做群众工作用当地话做解释,了解民情时说说家常话、化解矛盾时说体己的暖心话,让群众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能听得懂、学得会、悟得透,从而使干群和谐、心齐气顺。
办群众之事。好话说上千千万,不如实事办一件。为群众办实事,是践行群众路线最直接、最有效、最受群众欢迎的方式。办事,要贴近群众需求。事不在大,关键在于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办顺应民意的实事、好事,倾力帮他们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办事,要付之于行动。要不嫌烦、不怕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千方百计地把事情“拿下”,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为此,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及时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帮他们找准产业项目,拓宽创业致富渠道,让农民家境更加殷实富裕。在年轻干部成长中,要发挥其高学历、懂法律等优势,为基层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及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从而理顺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同时,让年轻干部以充沛的精力和活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优化治理环境,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作者系郧县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