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本体的缺失及对策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ao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新课程的改革风生水起,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在改革中得到了一些启示,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观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但教师在追求新课程理念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特别是在语文本体上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就结合笔者的实践,对语文教学中语文本体的缺失作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本体 缺失 对策
  
  语文本体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语文教学中,抓住了语文本体,就抓住了改革的方向。
  一、语文本体
  何谓语文本体,笔者认为是教学中的“言”和“意”的相互转化。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借着一定的语言来对自己的感情或观点进行表达的,其中的语言是载体,而感情(观点)才是核心。这里就涉及到“言”和“意”。
  (一)言。
  言包括两类, 语文本体中,言既包括语言(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符号系统并能表达出人类的思想),它是静态的、具有共性的符号,同时也包括言语(使用语言的过程),它是丰富的、动态的,体现着个体鲜明个性的语言使用特色。在语文本体的言中,既有字、词、句、段、篇、修辞、逻辑等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也有古今中外在使用语言的历史中形成的特色、技巧和艺术。
  (二)意。
  意包括三类,语言本体中,意既包括逻辑思维(如思想、概念、定义、判断、推理等),也包括形象思维(情绪、想象等),还包括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意念、理想一类的心理活动,更在语言中包含着个体通过语言反应出来的人性和人道等心灵世界中的东西。
  (三)言和意的相互转化。
  1.由言解意: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言,而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由言来对文本进行解读,从文本的外部世界走向文本表现的内部世界中去,让学生在初步掌握文字的基础上,学着去感悟文本深处的意蕴、形象、思想,从而受到感染。
  2.由意解言:当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文字所负载的内在意蕴后,反过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中的深层的东西来对文字进行分析,如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的,是人物的语言、动作,还是心理。
  3.用言表意:这是具有实践性的综合活动,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在语文教学中最多的表现在说话和作文中。
  从上面分析不难看出,言意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抓住了这个关键,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就顺理成章了。
  二、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本体缺失和对策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抓住言和意之间的转换关系,造成了本末倒置的想象。
  (一)权利下放不到位。
  1.误区:在语文教学的文本阅读中,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读后讨论,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2.分析:对文本的解读,是由言解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心理的限制,学生不能直观地感受到文本后面所蕴涵的内在意蕴;教师完全放手,容易造成学生对文本的“曲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必须的,然而教师要借助一定的生活情境,将文本和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起连接,让学生由文字符号过渡到文字符号后面所蕴涵的意义。
  3.对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自我的情感去引导学生。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一定程度上高于学生,教师要将对文本的内在意蕴的理解转嫁给学生,让学生和教师在感情上形成一个共鸣。这个过程,不但需要教师做好示范,还要教师将感情注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教材成为一个感情的载体,教师是让学生完成从言到情的转变,形成自我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碰撞。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文本中的思想、人物形象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不但能受到作品思想的感染,还能过渡到自我的生活体验中。
  (二)忽视意的理解。
  1.误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多的注重对文本语言的阅读理解,而对文本后的意蕴却不太注重。简单地说,教师喜欢带领学生对教材中课文的表面文字含义进行理解,而对教材中课文如何将意表现出来的这个过程却不注重。
  2.分析:语文的阅读以学生的语感培养为中心,这就决定了学生在阅读中由从直观的文本语言过渡到视觉的直观感受,再转为言语行为,这个过程注重的是对语言的读,而非意的理解。
  3.对策:首先,在学法上给予学生以指导。如在小说阅读中,注重人物形象的语言刻画。如在《故乡》中,要重点把握闰土少年、中年的不同形象。其次,要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过渡到内涵理解。同样是在《故乡》中,闰土前后形象变化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样的思考利于学生对整个文本内在意蕴的理解。
  (三)模拟化过强。
  1.误区:在语言的应用中,多数教师喜欢让学生仿写,即在学习了课文后,利用课文中的表现方法来进行写作练习。虽然这一做法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教学中,教师太注重让学生模仿,造成了学生的机械化应用。
  2.分析:言意的转化是自然的,即言由心生,而非模仿得来,模仿只是一種手段,而不能成为一种模式。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在意蕴,从而转化成自己的东西,然后通过自己的个性化语言表现出来,而且要以生活为基础,表现的东西要建立在生活之上,不能凭空捏造。
  3.对策: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内化学习的内容,将课堂中所学的一些方法、手段、基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去感悟作者带给我们的思想震撼,去深入地体会文本中所蕴涵的深层次的东西,让这些转化为自我的体验,从而丰富自我的认知。其次,要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出来,即学以致用,以生活为实践原型,学着用心去体悟生活,将对生活的认识转化为一种对话,一种和自我的对话。而这种对话借助语言来表现出来,就成了学生具有个性特点的自我的作品了。
  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带动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要理性地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方能让语文教学更加健康、顺利地进行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元华.语文课程的本体与核心[J].教育学报.2010年第03期.
  2.乔秋颖.从本体研究到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4月.
其他文献
对于补写句子和图文(表)转换两大题型,考生大都能把握题意,自以为满分无疑,却得分不到一半。为什么?多因答题不规范。下面列举几类常考题型说明。例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
一、意义 中比例尺的土壤制图工作(1:50,000—1:200,000)应当是为了畜牧业或者农业规则而进行的。自然,在我国的农业地区,进行这样的工作,应当特别注意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静海运东地区,位于河北省的东部,天津市的南部,东距渤海25—50公里。南有马厂减河,西有南运河,土地总面积122.4万亩。历史上就是一个滨海盐碱、多災、低产地区。过去这个地
4月9日13时25分,太钢钢企公司砂轮厂洗澡堂内的水箱发生爆炸,男,女澡堂及相连的车棚全部炸塌,幸好当时无人在内洗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该澡堂水箱是设计、制造不合
究竟什么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已经说了这个问题,就是社会分工决定经济增长,只有社会分工才能建立生产成本,才能达到各种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但是分
新春伊始,捷报频传——前苏联出版的世界著名的综合性检索物《文摘杂志》()已将《湘潭矿院学报》列为入选刊物,仅其综合本《矿业文摘》()1991年第2期就以100%的摘取率并转译
以福建长门特大桥混合梁斜拉桥为依托,分别对结合部位置在边跨(半飘浮体系)、中跨(半飘浮体系和塔梁固结体系)等3个方案从受力合理性、施工便利性、经济性等3个方面进行了比
多年来面向生产、艰苦奋斗开发的科技成果,尤其是“七五”期间所取得的横向合作成就,展示出一条作为我国三大煤炭基地之一的平顶山矿务局的成功之路。 The scientific and t
近些年来,画眉坳钨矿在全矿采掘作业中全面推广应用非电导爆系统一次点火爆破,取得明显效果。按直接成本计算,非电导爆系统爆破较之火雷管爆破,每年多花5万余元。但是,非电
观点与材料如何紧密地粘合在一起?如何形成一种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甚至达到水乳交融高度统一的程度呢?下面我从高考高分作文中选取一些片段,循例归纳几个技法。  [文段] [一]  恰似朗月清风,不知不觉文化融在了品性里,成为一生的底色。好比沙龙孕育了林徽因这样的奇女子,骨子里都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柔美。抑或是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好似山里的黄鹿,从不想痛苦的事,从不发怒,从不伤心”,眸子里显现着山水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