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先对一道高中课本例题进行了3种证法;然后将条件与结论进行等价替换而构造两个新命题,再对两个新命题进行多种方法的论证,从而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数学题的开放性;等价替换;圆内角定理;圆周角定理;圆外角定理
什么是数学题的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题. 具体来说,有条件开放题、策略开放题、结论开放题,还有条件与结论都开放的数学题.本文就一道课本例题的条件、结论及证题方法进行策略开放性的探索,其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道课本例题的其他几种证明方法
例1 如图1,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求证:AB·AC=AE·AD(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1第26页的例1).
图1
本题除了教材中的证明方法之外,还可以有下面的证明方法.
证明1:(用平行弦夹等弧来证)如图1,延长AD与圆相交于G,连结EG,因为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G=90°.
又因为AD是△ABC的高,AD⊥BC,AD⊥EG,推出EG∥BC,由平行弦夹等弧知=. 又由在同圆中,等弧对等圆周角有∠BAE=∠CAG, 在Rt△ADC与Rt△ABE中,∠CAD=∠BAE, 所以Rt△ADC~Rt△ABE,=?圯AD·AE=AC·AB.
证明2:(用圆周角与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来证)如图2,连结EC,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1+∠AEB=90°=∠2+∠ACD,又∠ACD=∠AEB,所以在Rt△ADC与Rt△ABE中,∠2=∠1,Rt△ADC~Rt△ABE,推出=?圯AB·AC=AD·AE.
图2
圆内角定理:“圆内角的度数等于所夹两弧度数之和的一半.” 不证明.
证明3:(用圆内角定理)如图1,因为AD⊥BC, 即AG⊥BC, 由圆内角定理有90°=∠CDG=(+)=(+)?圯+=+=180°?圯++=180°.
因为++=180°,
所以=?圯∠BAE=∠CAG,Rt△ABE∽Rt△ADC?圯=
AB·AC=AE·AD.
其他方法请读者自己完成.
一道课本例题的条件与结论的等价替换
我们不妨将此题叫做原型题,它的条件与结论都可以进行等价替换.
分析此题条件与结论的等价替换:如图1,从它的证明过程可以看出,“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与“E在BC上,且∠EAB=∠CAD”是互为等价条件的,它们与求证的结论“AB·AC=AE·AD”是什么关系呢?不是等价条件,后者是前两者的必要条件. 事实上,从证明1的图1中“平行弦夹等弧”看,∠BAE=∠CAG推出=?圯EG∥BC,由垂直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得出AG⊥EG,故AE是直径;反之,逆推也成立. 这就证明了“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与“E在BC上且∠EAB=∠CAD”是互为等价条件的,
例1′如图3,AD是△ABC的高,E在BC上,且∠EAC=∠BAD,延长AE交△ABC的外接圆于F点,求证: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例1″ 如图3,AD是△ABC的高, E在BC上,且∠EAC=∠BAD,延长AE交△ABC的外接圆于F点,求证:AB·AC=AF·AD.
图3
这样,一道课本题演变成了3道题,新命题都可以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新命题的证明
例1′ AD是△ABC的高,E在BC上,且∠EAC=∠BAD, 延长AE交△ABC的外接圆于F点,求证: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分析1: 如图3,要证明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需证明∠ABD+∠CBF=90°,AD是△ABC的高. 又由∠ABD+∠BAD=90°,同弧的圆周角相等∠CAE=∠CBF推出∠BAD=∠CBF.
在等式∠ABD+∠BAD=90°中,用∠CBF来代替∠BAD即得∠ABD+∠CBF=90°,由“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将这种分析法倒推回去即得证法1,可见分析法“执果索因”用于“想”,而综合法“由因导果”用于“写”(即书写格式).
证明2:如图4,延长AD交圆于G, 连结GF由∠EAC=∠BAD,推出=,由平行弦所夹的两段弧等长的逆定理可得BC∥GF.
图4
又因为AD⊥BC,由垂直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也必然垂直于另一条,得出AG⊥GF,故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证明3:如图5,可用圆内弧弦关系的定理,
∠G=+,∠B=,∠CAF=,所以∠G=∠B+∠CAF,
∠1=∠2,∠G=∠B+∠BAD.
因为∠ADB=90°?圯∠B+∠BAD=90°,所以∠G=90°.
故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图5
证明4: 如图5,连结FC,由已知∠1=∠2,∠1+∠3=∠2+∠3. 又因为AD⊥BC,
所以∠2+∠3+∠5=90°. 由同弧的圆周角相等有∠4=∠1+∠3,因为∠1=∠2,
所以∠4=∠2+∠3,因此∠4+∠5=90°,故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证明5: 如图6,
图6
延长AD交圆于G点,连结GF. 由外角定理有∠4=∠3+∠2,
∠F=+=∠3+∠1,已知∠1=∠2,所以∠F=∠3+∠2,因而∠4=∠F.
在△ADE与△AGF中,∠5公共,∠4=∠F,所以△ADE相似于△AGF,
故∠G=∠ADE=90°,即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证明6:如图6,延长AD交圆于G点,
因为AD⊥BC,+=半圆弧,
由同圆中等角对等弧∠1=∠2推出=?圯+=半圆弧, 故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证明7:(用圆内角定理)
90°=(+)=(+),+=+=180°,
∠1=∠2?圯=?圯+=180°,
即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再证等价替换所得的另一个命题.
例1″ 如图7,AD是△ABC的高,E在BC上,且∠EAC=∠BAD,延长AE交△ABC的外接圆于F点,
求证:AB·AC=AF·AD.
图7
类比告诉我们,例1′有几种证明方法,此开放题也有几种证明方法,不妨举一种证法看看.
证法1:如图7,因为∠EAC=∠BAD,所以由同弧圆周角相等有∠CBF=∠EAC=∠BAD. 又由AD是△ABC的高,∠BAD+∠DBA=90°,故∠ABD+∠CBF=90°,故推出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在Rt△ABF与Rt△ADC中,∠C=∠F,Rt△ABF~Rt△ADC,
=?圯AC·AB=AD·AF.
这是由分析1得出的证明方法. 读者不妨从其他5种方法同样可证明例1″.
综上所述,一道课本题,找出其条件、结论中的两个等价条件,构造出三道有内在联系的数学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要解或证明一个命题,从心理过程的本质是要寻求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蕴涵关系,它要经历三个阶段:知识点被激活;思路点的扩张力;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接通. 每一种方法都要考虑知识点被激活;思路点的扩张力;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接通. 学生才会有收获.
关键词:数学题的开放性;等价替换;圆内角定理;圆周角定理;圆外角定理
什么是数学题的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题. 具体来说,有条件开放题、策略开放题、结论开放题,还有条件与结论都开放的数学题.本文就一道课本例题的条件、结论及证题方法进行策略开放性的探索,其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道课本例题的其他几种证明方法
例1 如图1,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求证:AB·AC=AE·AD(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1第26页的例1).
图1
本题除了教材中的证明方法之外,还可以有下面的证明方法.
证明1:(用平行弦夹等弧来证)如图1,延长AD与圆相交于G,连结EG,因为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G=90°.
又因为AD是△ABC的高,AD⊥BC,AD⊥EG,推出EG∥BC,由平行弦夹等弧知=. 又由在同圆中,等弧对等圆周角有∠BAE=∠CAG, 在Rt△ADC与Rt△ABE中,∠CAD=∠BAE, 所以Rt△ADC~Rt△ABE,=?圯AD·AE=AC·AB.
证明2:(用圆周角与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来证)如图2,连结EC,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1+∠AEB=90°=∠2+∠ACD,又∠ACD=∠AEB,所以在Rt△ADC与Rt△ABE中,∠2=∠1,Rt△ADC~Rt△ABE,推出=?圯AB·AC=AD·AE.
图2
圆内角定理:“圆内角的度数等于所夹两弧度数之和的一半.” 不证明.
证明3:(用圆内角定理)如图1,因为AD⊥BC, 即AG⊥BC, 由圆内角定理有90°=∠CDG=(+)=(+)?圯+=+=180°?圯++=180°.
因为++=180°,
所以=?圯∠BAE=∠CAG,Rt△ABE∽Rt△ADC?圯=
AB·AC=AE·AD.
其他方法请读者自己完成.
一道课本例题的条件与结论的等价替换
我们不妨将此题叫做原型题,它的条件与结论都可以进行等价替换.
分析此题条件与结论的等价替换:如图1,从它的证明过程可以看出,“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与“E在BC上,且∠EAB=∠CAD”是互为等价条件的,它们与求证的结论“AB·AC=AE·AD”是什么关系呢?不是等价条件,后者是前两者的必要条件. 事实上,从证明1的图1中“平行弦夹等弧”看,∠BAE=∠CAG推出=?圯EG∥BC,由垂直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得出AG⊥EG,故AE是直径;反之,逆推也成立. 这就证明了“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与“E在BC上且∠EAB=∠CAD”是互为等价条件的,
例1′如图3,AD是△ABC的高,E在BC上,且∠EAC=∠BAD,延长AE交△ABC的外接圆于F点,求证: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例1″ 如图3,AD是△ABC的高, E在BC上,且∠EAC=∠BAD,延长AE交△ABC的外接圆于F点,求证:AB·AC=AF·AD.
图3
这样,一道课本题演变成了3道题,新命题都可以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新命题的证明
例1′ AD是△ABC的高,E在BC上,且∠EAC=∠BAD, 延长AE交△ABC的外接圆于F点,求证: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分析1: 如图3,要证明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需证明∠ABD+∠CBF=90°,AD是△ABC的高. 又由∠ABD+∠BAD=90°,同弧的圆周角相等∠CAE=∠CBF推出∠BAD=∠CBF.
在等式∠ABD+∠BAD=90°中,用∠CBF来代替∠BAD即得∠ABD+∠CBF=90°,由“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将这种分析法倒推回去即得证法1,可见分析法“执果索因”用于“想”,而综合法“由因导果”用于“写”(即书写格式).
证明2:如图4,延长AD交圆于G, 连结GF由∠EAC=∠BAD,推出=,由平行弦所夹的两段弧等长的逆定理可得BC∥GF.
图4
又因为AD⊥BC,由垂直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也必然垂直于另一条,得出AG⊥GF,故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证明3:如图5,可用圆内弧弦关系的定理,
∠G=+,∠B=,∠CAF=,所以∠G=∠B+∠CAF,
∠1=∠2,∠G=∠B+∠BAD.
因为∠ADB=90°?圯∠B+∠BAD=90°,所以∠G=90°.
故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图5
证明4: 如图5,连结FC,由已知∠1=∠2,∠1+∠3=∠2+∠3. 又因为AD⊥BC,
所以∠2+∠3+∠5=90°. 由同弧的圆周角相等有∠4=∠1+∠3,因为∠1=∠2,
所以∠4=∠2+∠3,因此∠4+∠5=90°,故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证明5: 如图6,
图6
延长AD交圆于G点,连结GF. 由外角定理有∠4=∠3+∠2,
∠F=+=∠3+∠1,已知∠1=∠2,所以∠F=∠3+∠2,因而∠4=∠F.
在△ADE与△AGF中,∠5公共,∠4=∠F,所以△ADE相似于△AGF,
故∠G=∠ADE=90°,即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证明6:如图6,延长AD交圆于G点,
因为AD⊥BC,+=半圆弧,
由同圆中等角对等弧∠1=∠2推出=?圯+=半圆弧, 故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证明7:(用圆内角定理)
90°=(+)=(+),+=+=180°,
∠1=∠2?圯=?圯+=180°,
即AF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再证等价替换所得的另一个命题.
例1″ 如图7,AD是△ABC的高,E在BC上,且∠EAC=∠BAD,延长AE交△ABC的外接圆于F点,
求证:AB·AC=AF·AD.
图7
类比告诉我们,例1′有几种证明方法,此开放题也有几种证明方法,不妨举一种证法看看.
证法1:如图7,因为∠EAC=∠BAD,所以由同弧圆周角相等有∠CBF=∠EAC=∠BAD. 又由AD是△ABC的高,∠BAD+∠DBA=90°,故∠ABD+∠CBF=90°,故推出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在Rt△ABF与Rt△ADC中,∠C=∠F,Rt△ABF~Rt△ADC,
=?圯AC·AB=AD·AF.
这是由分析1得出的证明方法. 读者不妨从其他5种方法同样可证明例1″.
综上所述,一道课本题,找出其条件、结论中的两个等价条件,构造出三道有内在联系的数学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要解或证明一个命题,从心理过程的本质是要寻求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蕴涵关系,它要经历三个阶段:知识点被激活;思路点的扩张力;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接通. 每一种方法都要考虑知识点被激活;思路点的扩张力;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接通. 学生才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