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在高中哲学模块里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这三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了本单元的基本知识目标。其中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点(物质,意识,规律,运动,主观能动性)又是高考选择题的高频考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
例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的本质,意在考查同学们的分析理解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故①②应选。题干讨论的是人类社会,而不是自然观,③不选。题干说明的是人类社会的客观性,而不是上升性,④不选。
答案 A
例2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物质具有客观性 ②物质具有可知性 ③物质是客观物质形态的主观映像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解析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指出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通过感觉感知”,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说明物质具有客观性。①②④观点正确,故选C项。③否定了物质的客观性,观点错误。
答案 C
点拨 巧辨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是从千差万别的个别事物中抽象而来的。物质只是抽象的概念。
二、物质的运动
例3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解析 本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意在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能力。抓住题干中的“今天,花儿喜爱欢悦/ 明天,就会凋谢”,“像闪光一样短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与“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条河流”类似,都否认了相对静止,故选B项。A、C项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所以D项不选。
答案 B
点拨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的属性,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意识的本质
例4 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 )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由于“江南style”中不断重复的旋律激发了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体现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本题选A项。
例5 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④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走基层”,“接地气抓活鱼”等形象地说明新闻创作工作要从社会与生活的实际出发,要关注群众的利益和诉求,要从群众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养分。因此本题选B项,③与题目无关, ④中“客观精神”的表述犯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点拨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由三个方面有机构成:1. 意识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2.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3.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在答题要牢记这三层陈陈相因的关系。
1.特大洪灾让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贵州荔波成了名副其实的“泽国”。 荔波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擦亮绿宝石,还世遗美丽”的“绿丝带”志愿者行动,很多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世界遗产。在救灾现场,一艘艘救生艇载着被转移的群众和救灾物资在浑浊的洪水中来回奔波,所有参与救援的党员、干部和武警官兵,胳膊上都系着一条“绿丝带”。 志愿者说:这“绿丝带”代表了保护世界遗产的一种决心,也代表了抗洪救灾的一颗红心。志愿者的话表明( )
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②精神状态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③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避免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④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有专家指出,近期南方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异常强盛。此外,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水汽向中国南方输送,与南下的冷空气主要在我国江南至华南地区交汇,对流旺盛,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形成强降水。加上有的地方防洪设施相对落后,很多涵养水土的树木被砍伐等原因,导致洪水灾害加剧。据此回答2~3题:
2.由于涵养水土的树木被砍伐导致洪水灾害加剧,这表明( )
A.人们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C.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D.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3.对“天灾”“人祸”认识正确的是( )
A.“天災”是客观规律,人们对它无能为力
B.要认识“天灾”形成的客观规律,规范人类活动,避免“人祸”发生
C.“人祸”是人为带来的,对环境影响不大
D.只要克服了“人祸”,就不会出现自然灾害
4.网络上有这样一则幽默:有一天,人脑和电脑比谁的能耐大。电脑说:“现在是我的世界,各行各业都要用我,人类没我不行!”这时,一个人走过来就把电脑关了。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电脑只能够模拟人脑
C.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
5.人们常说:三分戏剧、七分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生产,并为现实服务。这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③戏剧是对人们性格和品质的真实反映
④戏剧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想象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画皮画鬼难画骨”的哲学寓意是( )
A.鬼也是客观存在的
B.鬼纯粹是人的心灵的产物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D.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7.奥运“水立方”最初的创意是:我们想到了有机细胞的天然图案以及肥皂泡的形成。希望观众坐在建筑里面……产生一种置身于水流的感觉。最后终于发现能够支撑较大跨度的“水泡”是一种合适的结构。思路走到这一步,所有设计师都非常激动。这段话表明( )
A.意识发挥了反作用
B.真理是认识的起始和终点
C.加工感性材料思维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D.精神状态是人们最重要的能动表现
1~4 BCBB 5~7 ADC
一、世界的物质性
例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的本质,意在考查同学们的分析理解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故①②应选。题干讨论的是人类社会,而不是自然观,③不选。题干说明的是人类社会的客观性,而不是上升性,④不选。
答案 A
例2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物质具有客观性 ②物质具有可知性 ③物质是客观物质形态的主观映像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解析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指出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通过感觉感知”,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说明物质具有客观性。①②④观点正确,故选C项。③否定了物质的客观性,观点错误。
答案 C
点拨 巧辨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是从千差万别的个别事物中抽象而来的。物质只是抽象的概念。
二、物质的运动
例3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解析 本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意在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能力。抓住题干中的“今天,花儿喜爱欢悦/ 明天,就会凋谢”,“像闪光一样短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与“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条河流”类似,都否认了相对静止,故选B项。A、C项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所以D项不选。
答案 B
点拨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的属性,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意识的本质
例4 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 )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由于“江南style”中不断重复的旋律激发了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体现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本题选A项。
例5 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④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走基层”,“接地气抓活鱼”等形象地说明新闻创作工作要从社会与生活的实际出发,要关注群众的利益和诉求,要从群众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养分。因此本题选B项,③与题目无关, ④中“客观精神”的表述犯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点拨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由三个方面有机构成:1. 意识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2.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3.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在答题要牢记这三层陈陈相因的关系。
1.特大洪灾让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贵州荔波成了名副其实的“泽国”。 荔波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擦亮绿宝石,还世遗美丽”的“绿丝带”志愿者行动,很多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世界遗产。在救灾现场,一艘艘救生艇载着被转移的群众和救灾物资在浑浊的洪水中来回奔波,所有参与救援的党员、干部和武警官兵,胳膊上都系着一条“绿丝带”。 志愿者说:这“绿丝带”代表了保护世界遗产的一种决心,也代表了抗洪救灾的一颗红心。志愿者的话表明( )
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②精神状态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③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避免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④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有专家指出,近期南方强降水,主要是由于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异常强盛。此外,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水汽向中国南方输送,与南下的冷空气主要在我国江南至华南地区交汇,对流旺盛,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形成强降水。加上有的地方防洪设施相对落后,很多涵养水土的树木被砍伐等原因,导致洪水灾害加剧。据此回答2~3题:
2.由于涵养水土的树木被砍伐导致洪水灾害加剧,这表明( )
A.人们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C.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D.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3.对“天灾”“人祸”认识正确的是( )
A.“天災”是客观规律,人们对它无能为力
B.要认识“天灾”形成的客观规律,规范人类活动,避免“人祸”发生
C.“人祸”是人为带来的,对环境影响不大
D.只要克服了“人祸”,就不会出现自然灾害
4.网络上有这样一则幽默:有一天,人脑和电脑比谁的能耐大。电脑说:“现在是我的世界,各行各业都要用我,人类没我不行!”这时,一个人走过来就把电脑关了。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电脑只能够模拟人脑
C.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
5.人们常说:三分戏剧、七分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生产,并为现实服务。这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③戏剧是对人们性格和品质的真实反映
④戏剧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想象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画皮画鬼难画骨”的哲学寓意是( )
A.鬼也是客观存在的
B.鬼纯粹是人的心灵的产物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D.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7.奥运“水立方”最初的创意是:我们想到了有机细胞的天然图案以及肥皂泡的形成。希望观众坐在建筑里面……产生一种置身于水流的感觉。最后终于发现能够支撑较大跨度的“水泡”是一种合适的结构。思路走到这一步,所有设计师都非常激动。这段话表明( )
A.意识发挥了反作用
B.真理是认识的起始和终点
C.加工感性材料思维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D.精神状态是人们最重要的能动表现
1~4 BCBB 5~7 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