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穷人》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说。文章记叙了渔夫的妻子桑娜尽管家里生活贫困,但邻居西蒙死后,毅然把她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抚养。文章展现了以桑娜为代表的穷人精神的纯洁,人性中爱的博大、无私和神圣,让人禁不住一读再读,对“穷人”的认识就在读中不断丰富和深刻。下面谈谈本人对文中主人公桑娜的一点理解。
为人母——操持家务的劳心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在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文章一开篇就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继而又采用对比的手法进行描述:有“屋外”与“渔家小屋”的空间对比;有“又黑又冷”与“温暖而舒适”的明暗、冷暖对比;有“海风呼啸”与孩子们“安静地睡着”的动静对比。所以,寒风呼啸中,海浪澎湃中,这间经女主人桑娜操持的小屋就越发显得温暖、温馨又温情,这是孩子们舒适的小窝,也是渔夫捕鱼回来休憩的幸福港湾。透过文字,我们仿佛能看到女主人桑娜是怎样在这间小屋里操持的。直至孩子们都“安静地睡着”,她还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建议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体会,从以上描写中,你能看出女主人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接着引导学生深入读,从具体的词语中去体会,如“干干净净” “闪闪发亮”。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想象女主人平时都是怎样辛苦劳作的。)
为人妻——心惊肉跳的担心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因为“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追随作家的笔,我们仿佛看到渔夫的妻子桑娜正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可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将她的心也带到了风口浪尖,带到了丈夫那隐没于风浪中的渔船上,她在为丈夫的安危担心,在为五个孩子的生存担忧。她坐立不安,只有嘶哑的钟声记录下她的恐惧,她的担心,还有她的祈祷:“他现在在哪?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可古老的钟声仍然没有带来丈夫归来的消息。“睡觉还早。”她要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是不是在指引丈夫归来。这里的万分担心,表现出妻子对丈夫深深的爱。(建议教学时,可启发学生想象:闭上你的眼睛,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将它描述出来。)
为人邻——同情贫弱的善心
[镜头一]深夜探望西蒙——真诚的同情
“寡妇的日子真难啊!”桑娜知道自己与丈夫终日劳碌,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无论冬夏都光着脚,吃的也只有黑面包。想到自己贫穷的生活,推己及人,桑娜又一次在心里感叹:“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这心灵的旁白让我们看到桑娜对邻居的深切同情与真诚关心。当她猛地推开门,迎面扑来的是潮湿又阴冷的寒气,映入眼帘的是死去的西蒙和熟睡的孩子。这个没有男人照顾的因贫病死去的西蒙的家与桑娜的家又形成了巧妙的对比,让人读出了阴暗与寒冷,读出了穷人的辛酸。在此,作者不惜笔墨向我们详细描绘了西蒙死去时的画面:“头往后仰着” “冰冷发青的脸”“苍白僵硬的手” “垂下来”。西蒙痛苦地死去与孩子们的“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又香又甜”又是一处对比。贫病的西蒙,丝毫不减对孩子的怜惜、疼爱,还有作者有意无意刻画的细节描写:“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的小屋的门。”这样的细节描写让人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又仿佛是冥冥之中有什么在召唤桑娜,召唤她去探望死去的西蒙,照顾两个可怜的孤儿。这一句在结构上还起到了承接前后文的作用,衔接前后文的内容。(建议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思考“像是要抓住什么东西似的”,西蒙临死前想抓住什么?也许是想再抚摸一下孩子,也许是痛苦地挣扎,也许是想扶住床沿支撑起来去向邻居桑娜作最后的拜托……)
[镜头二]忐忑不安地等待——矛盾的心理
“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本来期盼丈夫早点回来的桑娜,此刻却异常矛盾,既盼望丈夫早归,又害怕丈夫归来。于是,她忐忑不安地想:“……是他来啦?……不,还没来!……”如此矛盾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会揍我的!”不!揍她,她受得了!“嗯,揍我一顿也好!”她受不了的是“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引导学生一读,再读,前后关联地读,我们似乎读懂了桑娜的矛盾,那份忐忑更多的是缘于对两家七个孩子生存的担忧,是缘于对丈夫能否扛起这样的家庭重担的担忧,是对丈夫的关爱,是对丈夫的愧疚。“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他还受得了吗?为了孩子们能吃上黑面包,古老的钟敲了不知多少下,他还是没有回来呀!穷人桑娜激烈的心理冲突中没有自己,有的只是孩子们的饱暖,丈夫的安危,邻居的悲惨,孤儿的无助,这样的矛盾冲突超越了私心,演绎得博大、深沉。(建议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抓住“非……不可”去理解。“这样做”是怎样做?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不这样做会怎样呢?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她为什么会如此矛盾呢?)
[镜头三]深夜的夫妻对话——心灵的共鸣
“你看怎么办?”渔夫试探着问妻子桑娜。他的心里早已有了打算:“得把他们抱来……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可面对坐着一动不动的桑娜,憨厚的渔夫急了:“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也许渔夫的心里也怀着与桑娜一样的担忧:“她会同意吗?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的了。她受得了吗?”“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文章也戛然而止。也许文章结尾的句号是最合适的标点了,没有省略号的续言,因为一切续言都会显得冗沓。这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怎么加怎么续都不会完美,因为再难以锦上添花,只该去静静地咀嚼。桑娜和渔夫经历了太多的担心,此刻那狂乱的曲调,终于奏出了动听的和弦,他们的心灵在善念、善举中达到共鸣。(建议关于大段对话的教学,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读中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语速、语感。启发学生体会,从“熬”字你读出了什么?他们以后的日子会怎样“熬”过呢?)
故事在海风呼啸中开始,桑娜在等待中煎熬,冲突在共鸣中寂然。读者的心随着波涛,随着桑娜的心理时起时伏,又在这静静的共鸣中慢慢享受:享受以桑娜为代表的穷人的勤劳、贤惠、纯洁、坚忍与善良;享受穷人人性中无私而博大的真、善、美;享受“穷人”精神的富有。
为人母——操持家务的劳心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在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文章一开篇就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继而又采用对比的手法进行描述:有“屋外”与“渔家小屋”的空间对比;有“又黑又冷”与“温暖而舒适”的明暗、冷暖对比;有“海风呼啸”与孩子们“安静地睡着”的动静对比。所以,寒风呼啸中,海浪澎湃中,这间经女主人桑娜操持的小屋就越发显得温暖、温馨又温情,这是孩子们舒适的小窝,也是渔夫捕鱼回来休憩的幸福港湾。透过文字,我们仿佛能看到女主人桑娜是怎样在这间小屋里操持的。直至孩子们都“安静地睡着”,她还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建议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体会,从以上描写中,你能看出女主人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接着引导学生深入读,从具体的词语中去体会,如“干干净净” “闪闪发亮”。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想象女主人平时都是怎样辛苦劳作的。)
为人妻——心惊肉跳的担心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因为“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追随作家的笔,我们仿佛看到渔夫的妻子桑娜正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可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将她的心也带到了风口浪尖,带到了丈夫那隐没于风浪中的渔船上,她在为丈夫的安危担心,在为五个孩子的生存担忧。她坐立不安,只有嘶哑的钟声记录下她的恐惧,她的担心,还有她的祈祷:“他现在在哪?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可古老的钟声仍然没有带来丈夫归来的消息。“睡觉还早。”她要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是不是在指引丈夫归来。这里的万分担心,表现出妻子对丈夫深深的爱。(建议教学时,可启发学生想象:闭上你的眼睛,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将它描述出来。)
为人邻——同情贫弱的善心
[镜头一]深夜探望西蒙——真诚的同情
“寡妇的日子真难啊!”桑娜知道自己与丈夫终日劳碌,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无论冬夏都光着脚,吃的也只有黑面包。想到自己贫穷的生活,推己及人,桑娜又一次在心里感叹:“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这心灵的旁白让我们看到桑娜对邻居的深切同情与真诚关心。当她猛地推开门,迎面扑来的是潮湿又阴冷的寒气,映入眼帘的是死去的西蒙和熟睡的孩子。这个没有男人照顾的因贫病死去的西蒙的家与桑娜的家又形成了巧妙的对比,让人读出了阴暗与寒冷,读出了穷人的辛酸。在此,作者不惜笔墨向我们详细描绘了西蒙死去时的画面:“头往后仰着” “冰冷发青的脸”“苍白僵硬的手” “垂下来”。西蒙痛苦地死去与孩子们的“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又香又甜”又是一处对比。贫病的西蒙,丝毫不减对孩子的怜惜、疼爱,还有作者有意无意刻画的细节描写:“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的小屋的门。”这样的细节描写让人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又仿佛是冥冥之中有什么在召唤桑娜,召唤她去探望死去的西蒙,照顾两个可怜的孤儿。这一句在结构上还起到了承接前后文的作用,衔接前后文的内容。(建议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思考“像是要抓住什么东西似的”,西蒙临死前想抓住什么?也许是想再抚摸一下孩子,也许是痛苦地挣扎,也许是想扶住床沿支撑起来去向邻居桑娜作最后的拜托……)
[镜头二]忐忑不安地等待——矛盾的心理
“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本来期盼丈夫早点回来的桑娜,此刻却异常矛盾,既盼望丈夫早归,又害怕丈夫归来。于是,她忐忑不安地想:“……是他来啦?……不,还没来!……”如此矛盾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会揍我的!”不!揍她,她受得了!“嗯,揍我一顿也好!”她受不了的是“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引导学生一读,再读,前后关联地读,我们似乎读懂了桑娜的矛盾,那份忐忑更多的是缘于对两家七个孩子生存的担忧,是缘于对丈夫能否扛起这样的家庭重担的担忧,是对丈夫的关爱,是对丈夫的愧疚。“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他还受得了吗?为了孩子们能吃上黑面包,古老的钟敲了不知多少下,他还是没有回来呀!穷人桑娜激烈的心理冲突中没有自己,有的只是孩子们的饱暖,丈夫的安危,邻居的悲惨,孤儿的无助,这样的矛盾冲突超越了私心,演绎得博大、深沉。(建议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抓住“非……不可”去理解。“这样做”是怎样做?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不这样做会怎样呢?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她为什么会如此矛盾呢?)
[镜头三]深夜的夫妻对话——心灵的共鸣
“你看怎么办?”渔夫试探着问妻子桑娜。他的心里早已有了打算:“得把他们抱来……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可面对坐着一动不动的桑娜,憨厚的渔夫急了:“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也许渔夫的心里也怀着与桑娜一样的担忧:“她会同意吗?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的了。她受得了吗?”“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文章也戛然而止。也许文章结尾的句号是最合适的标点了,没有省略号的续言,因为一切续言都会显得冗沓。这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怎么加怎么续都不会完美,因为再难以锦上添花,只该去静静地咀嚼。桑娜和渔夫经历了太多的担心,此刻那狂乱的曲调,终于奏出了动听的和弦,他们的心灵在善念、善举中达到共鸣。(建议关于大段对话的教学,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读中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语速、语感。启发学生体会,从“熬”字你读出了什么?他们以后的日子会怎样“熬”过呢?)
故事在海风呼啸中开始,桑娜在等待中煎熬,冲突在共鸣中寂然。读者的心随着波涛,随着桑娜的心理时起时伏,又在这静静的共鸣中慢慢享受:享受以桑娜为代表的穷人的勤劳、贤惠、纯洁、坚忍与善良;享受穷人人性中无私而博大的真、善、美;享受“穷人”精神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