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不少中外著名的历史学家、作家、画家和电影电视界对一条两千年前开拓的世界上最长的古老商路,倾注着前所未有的热情。而凡是到过新疆的人,都说不到这条商路上的重要一站——喀什,就不算是到过新疆。
应新疆友人之邀,我也踏上了这条古老的商路。时值盛夏,这里的气候燥热异常,我们就像跌进了一口大蒸笼,又像是到了《西游记》里的火焰山一样。幸好沙漠中蒸发量大,汗从人体毛孔一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形成汗珠就蒸发干了,否则,就会整天大汗淋漓不止。
一路上,朝行暮宿,从乌鲁木齐出发,途经托克逊、库尔勒、轮台、库车、阿克苏、阿图什,到达了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喀什。
喀什,座落在帕米尔高原脚下的喀什噶尔河畔,它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美丽的维吾尔古城。它的全名叫喀什噶尔,意思是“玉石集中的地方”、“绿色的玻璃瓦屋”。喀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西端,是自东而来的古“丝绸之路”南道和北道的会合点,西可通中亚,南可达印度,东与阳关、玉门关相连,北通吉尔吉斯草原,是当年七千多公里“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
喀什的市容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的风格,林木掩映着的一幢幢建筑,上面镶嵌着维吾尔族的花纹和图案。特别是手工艺晶更吸引游客,绣工精细、色彩鲜艳的民族花帽,英吉沙产的小刀,都让游客爱不释手。
喀什作为古丝道南路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商业城市,平均每四个居民中就有一个从事工商业。人们把喀什的商业和手工业集中的地方称作“巴扎”。来喀什观光的中外游客除参观驰名中外的艾提尕大清真寺、香妃墓之外,都要逛逛城内外的“巴扎”。
喀什的“巴扎”(市场)在南疆闻名遐迩。艾提尕大清真寺附近有一个大“巴扎”,叫做“安羌热斯坦市场”。它实际上是一条约10米宽、200米长的街道,排列着一行行摊架,每个摊架占地8至10平方米,里面整整齐齐、重重叠叠堆放着色彩华丽、图案新颖的绫罗绸缎和各色尼料、化纤料,还有各种款式的男女成衣,有鞋帽、小杂货等等,产品大多是国内生产的,也有不少是日本、香港、土耳其、巴基斯坦的商品。每逢节假日,人们骑着马、赶着毛驴车或乘摩托车、汽车从郊区来赶“巴扎”。随着“巴扎”繁荣。最近,喀什利用其地处中西亚交汇地带,与五个国家毗邻的有利地理条件,几个月里便初步建成了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目前,每天光顾这个市场的人平均近8万,其中来自周边国家的旅游购物者达500人。为此,喀什市还在二十多个专业市场里开设了“外籍市场”,供外国人兜售货物。近年来,喀什各民族友爱团结,社会秩序良好,“巴扎”的繁荣是一个重要的物质因素。
古“丝绸之路”虽然已经消失了好多个世纪,但是,喀什的生命力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日益旺盛。
笔者来到海南岛,意外地发现,海口市这座国内开放度较高的海滨旅游城市的茶坊业生意十分兴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据晋常琚《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115年联合四川各民族伐纣之后,巴蜀所产茶叶已列为贡品,这是中国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世界上第一部茶书——陆羽的《茶经》、世界上第一部专论茶与水的关系的专著——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均成书于唐代。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徽宗赵佶将唐代宫廷的茶宴之风推行于民间。北宋时的汴京(今河南开封)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茶馆。
18世纪末,民间曲艺进入茶馆,北京、西安、成都、昆明、重庆等地都涌现出不少的书曲茶馆。各地因民情民俗而异,尤其是乡村的茶馆,更是各具特色。农民赶集卖了农副产品,便坐进茶馆,一边品茶,一边听书,一边歇脚。当然,还有人到茶馆摆谈地方新闻或国内外大事。
据不完全统计,海口市仅在市区就有五十多家茶坊。不少人还正在选择合适的地段新建几处茶坊,那阵势如同1989年上桑拿、1990年开酒吧、1992年办房地产公司一样。当今的茶坊,既不同于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也不同于南方人传统的吃早茶的地方。现在的茶坊则是全天营业,既可晶茶,也可以品尝小吃、快餐、冷热饮。
海口的第一家茶坊是“国际耀谷茶坊”。它的老板是台湾的张耿纶先生。张先生向笔者介绍了台湾人是如何酷爱饮茶的。在台湾,茶艺馆数量之多,已到了三五步就有一间的地步,许多海外访客到了台湾都要到茶艺馆坐坐。茶艺馆有两大吸引入的地方:好茶与气氛。西方人去茶艺馆,绝不是喝得惯又苦又浓的功夫茶,而是追求一份中国古老的风味。
茶艺馆当然主要是卖茶,也卖些点心和小菜。本栅有一家乌铁茶园,老板还可以为客人准备出一小块土地供你种茶,并指导你种茶的技术,包括采收、烘焙等过程,以享受自己种的茶。
茶产自中国,走向世界,绵绵五千年,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相信茶文化会越来越丰富多采。
悬空寺探胜
南疆击水时,北国飘雪日,当海南的风味拂着绿绿的椰树时,山西浑源城却还覆盖着一片皑皑的白雪呢!然而,春天是关不住的,挂着雪花的枝头开始吐出嫩芽,树梢上已经绽开了新绿。
就在这飞雪的春天里,浑源城南五公里处却已是游人如织了,大家都在争相观赏北岳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上的“空中楼阁”——悬空寺。
恒山,西衡雁门关,东跨河北省,连绵数百里,横亘塞上。它的主峰是两座大山,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双峰相对而立,浑水从中流过。山上,苍松翠柏之中掩映着各式各样的殿字楼阁和历史文化遗迹。同时,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天险。恒山有十八景,如九天宫、会仙府、朝殿等,其中的悬空寺是十八景之冠,堪称我国少有的高空古建筑。
来到天峰岭与翠屏山遥遥相对的峡谷中,抬头望去,只见在一道半山的绝壁上,朱楼飞挂,画廊腾空,三层古寺时隐时现于白云缭绕的悬崖峭壁上,它面对天峰岭,背倚翠屏山,上载危岩,下临深谷,结构精巧,造型奇特,真有凌空欲飞之势。朱楼紫阁在白云、青松之间,如同一颗红玛瑙镶嵌在墨绿色的玉盘之中,十分好看。栈道的石壁上刻着“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赫然在目。岩顶上鸟雀嬉戏呜叫,上下翻飞。一片片白云飘来,给悬空寺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我踏着石阶来到寺门,一白发老僧介绍:“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约公元六世纪),大约是公元471年至532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明、清年间曾经修缮过,解放后,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政府不断拨款维修,使寺容焕然一新。整个建筑全为木质结构,共有大小殿阁四十余处,佛像八十多尊。这座悬空的寺院,上无钢缆提吊,下无基石依托,运用力学的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从而引起了许多中外建筑学家的注意。”由老僧导游,我们攀木梯,钻石窟,穿回廊,跨飞栈,先到肩挑日月的如来殿,又到太乙殿、关帝殿、释迦殿、三宫殿、纯阳宫、观音殿,最后,还看了三教合一的释迦、老子、孔子殿。殿中的塑像色彩鲜艳,神态逼真,特别是孔子的像,年轻英俊,一反常见的龙钟老态。把儒、佛、道三教的鼻祖供奉在一起,这是很少见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悬空寺经过漫长历史的风沙侵袭,地层震动,能够完好地保存到今天,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技巧的高超。
应新疆友人之邀,我也踏上了这条古老的商路。时值盛夏,这里的气候燥热异常,我们就像跌进了一口大蒸笼,又像是到了《西游记》里的火焰山一样。幸好沙漠中蒸发量大,汗从人体毛孔一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形成汗珠就蒸发干了,否则,就会整天大汗淋漓不止。
一路上,朝行暮宿,从乌鲁木齐出发,途经托克逊、库尔勒、轮台、库车、阿克苏、阿图什,到达了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喀什。
喀什,座落在帕米尔高原脚下的喀什噶尔河畔,它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美丽的维吾尔古城。它的全名叫喀什噶尔,意思是“玉石集中的地方”、“绿色的玻璃瓦屋”。喀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西端,是自东而来的古“丝绸之路”南道和北道的会合点,西可通中亚,南可达印度,东与阳关、玉门关相连,北通吉尔吉斯草原,是当年七千多公里“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
喀什的市容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的风格,林木掩映着的一幢幢建筑,上面镶嵌着维吾尔族的花纹和图案。特别是手工艺晶更吸引游客,绣工精细、色彩鲜艳的民族花帽,英吉沙产的小刀,都让游客爱不释手。
喀什作为古丝道南路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商业城市,平均每四个居民中就有一个从事工商业。人们把喀什的商业和手工业集中的地方称作“巴扎”。来喀什观光的中外游客除参观驰名中外的艾提尕大清真寺、香妃墓之外,都要逛逛城内外的“巴扎”。
喀什的“巴扎”(市场)在南疆闻名遐迩。艾提尕大清真寺附近有一个大“巴扎”,叫做“安羌热斯坦市场”。它实际上是一条约10米宽、200米长的街道,排列着一行行摊架,每个摊架占地8至10平方米,里面整整齐齐、重重叠叠堆放着色彩华丽、图案新颖的绫罗绸缎和各色尼料、化纤料,还有各种款式的男女成衣,有鞋帽、小杂货等等,产品大多是国内生产的,也有不少是日本、香港、土耳其、巴基斯坦的商品。每逢节假日,人们骑着马、赶着毛驴车或乘摩托车、汽车从郊区来赶“巴扎”。随着“巴扎”繁荣。最近,喀什利用其地处中西亚交汇地带,与五个国家毗邻的有利地理条件,几个月里便初步建成了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目前,每天光顾这个市场的人平均近8万,其中来自周边国家的旅游购物者达500人。为此,喀什市还在二十多个专业市场里开设了“外籍市场”,供外国人兜售货物。近年来,喀什各民族友爱团结,社会秩序良好,“巴扎”的繁荣是一个重要的物质因素。
古“丝绸之路”虽然已经消失了好多个世纪,但是,喀什的生命力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日益旺盛。
笔者来到海南岛,意外地发现,海口市这座国内开放度较高的海滨旅游城市的茶坊业生意十分兴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据晋常琚《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115年联合四川各民族伐纣之后,巴蜀所产茶叶已列为贡品,这是中国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世界上第一部茶书——陆羽的《茶经》、世界上第一部专论茶与水的关系的专著——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均成书于唐代。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徽宗赵佶将唐代宫廷的茶宴之风推行于民间。北宋时的汴京(今河南开封)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茶馆。
18世纪末,民间曲艺进入茶馆,北京、西安、成都、昆明、重庆等地都涌现出不少的书曲茶馆。各地因民情民俗而异,尤其是乡村的茶馆,更是各具特色。农民赶集卖了农副产品,便坐进茶馆,一边品茶,一边听书,一边歇脚。当然,还有人到茶馆摆谈地方新闻或国内外大事。
据不完全统计,海口市仅在市区就有五十多家茶坊。不少人还正在选择合适的地段新建几处茶坊,那阵势如同1989年上桑拿、1990年开酒吧、1992年办房地产公司一样。当今的茶坊,既不同于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也不同于南方人传统的吃早茶的地方。现在的茶坊则是全天营业,既可晶茶,也可以品尝小吃、快餐、冷热饮。
海口的第一家茶坊是“国际耀谷茶坊”。它的老板是台湾的张耿纶先生。张先生向笔者介绍了台湾人是如何酷爱饮茶的。在台湾,茶艺馆数量之多,已到了三五步就有一间的地步,许多海外访客到了台湾都要到茶艺馆坐坐。茶艺馆有两大吸引入的地方:好茶与气氛。西方人去茶艺馆,绝不是喝得惯又苦又浓的功夫茶,而是追求一份中国古老的风味。
茶艺馆当然主要是卖茶,也卖些点心和小菜。本栅有一家乌铁茶园,老板还可以为客人准备出一小块土地供你种茶,并指导你种茶的技术,包括采收、烘焙等过程,以享受自己种的茶。
茶产自中国,走向世界,绵绵五千年,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相信茶文化会越来越丰富多采。
悬空寺探胜
南疆击水时,北国飘雪日,当海南的风味拂着绿绿的椰树时,山西浑源城却还覆盖着一片皑皑的白雪呢!然而,春天是关不住的,挂着雪花的枝头开始吐出嫩芽,树梢上已经绽开了新绿。
就在这飞雪的春天里,浑源城南五公里处却已是游人如织了,大家都在争相观赏北岳恒山下金龙口西崖峭壁上的“空中楼阁”——悬空寺。
恒山,西衡雁门关,东跨河北省,连绵数百里,横亘塞上。它的主峰是两座大山,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山,双峰相对而立,浑水从中流过。山上,苍松翠柏之中掩映着各式各样的殿字楼阁和历史文化遗迹。同时,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天险。恒山有十八景,如九天宫、会仙府、朝殿等,其中的悬空寺是十八景之冠,堪称我国少有的高空古建筑。
来到天峰岭与翠屏山遥遥相对的峡谷中,抬头望去,只见在一道半山的绝壁上,朱楼飞挂,画廊腾空,三层古寺时隐时现于白云缭绕的悬崖峭壁上,它面对天峰岭,背倚翠屏山,上载危岩,下临深谷,结构精巧,造型奇特,真有凌空欲飞之势。朱楼紫阁在白云、青松之间,如同一颗红玛瑙镶嵌在墨绿色的玉盘之中,十分好看。栈道的石壁上刻着“公输天巧”四个大字,赫然在目。岩顶上鸟雀嬉戏呜叫,上下翻飞。一片片白云飘来,给悬空寺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我踏着石阶来到寺门,一白发老僧介绍:“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约公元六世纪),大约是公元471年至532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明、清年间曾经修缮过,解放后,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政府不断拨款维修,使寺容焕然一新。整个建筑全为木质结构,共有大小殿阁四十余处,佛像八十多尊。这座悬空的寺院,上无钢缆提吊,下无基石依托,运用力学的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从而引起了许多中外建筑学家的注意。”由老僧导游,我们攀木梯,钻石窟,穿回廊,跨飞栈,先到肩挑日月的如来殿,又到太乙殿、关帝殿、释迦殿、三宫殿、纯阳宫、观音殿,最后,还看了三教合一的释迦、老子、孔子殿。殿中的塑像色彩鲜艳,神态逼真,特别是孔子的像,年轻英俊,一反常见的龙钟老态。把儒、佛、道三教的鼻祖供奉在一起,这是很少见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悬空寺经过漫长历史的风沙侵袭,地层震动,能够完好地保存到今天,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技巧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