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媒介化理论视角下,数字技术使家庭传播遵循一定的媒介逻辑,媒介作为行动者与家庭主体进行动态的相互作用,在数字化的代际沟通与反哺中扮演重要角色.具体到微信媒介化的中国家庭,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微信在Meyrowitz提出的媒介三重隐喻维度对家庭传播产生影响.首先,微信作为渠道,在代际沟通中生成分裂与弥合的张力;其次,微信作为语言,表情包以流行文化的方式重塑家庭代际沟通,消解了家庭的传统权威结构,微信赋予年轻子代话语权,亲代与祖代在数字语言使用中呈现“延伸”“替代”“融合”“适应”的趋势;最后,微信作为文化
【机 构】
: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5;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 10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媒介化理论视角下,数字技术使家庭传播遵循一定的媒介逻辑,媒介作为行动者与家庭主体进行动态的相互作用,在数字化的代际沟通与反哺中扮演重要角色.具体到微信媒介化的中国家庭,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微信在Meyrowitz提出的媒介三重隐喻维度对家庭传播产生影响.首先,微信作为渠道,在代际沟通中生成分裂与弥合的张力;其次,微信作为语言,表情包以流行文化的方式重塑家庭代际沟通,消解了家庭的传统权威结构,微信赋予年轻子代话语权,亲代与祖代在数字语言使用中呈现“延伸”“替代”“融合”“适应”的趋势;最后,微信作为文化环境,使家庭亲子关系的纵轴重心位移,增强了家庭的情感沟通,微信与流行文化的关联也蕴涵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商业正悄然渗入家庭传播场域.
其他文献
“他者”概念自诞生之初便蕴含着与“自我”相对的意涵,经常被贴上愚昧、卑劣的标签,信息时代的讯息发达并未有效解决“自我”和“他者”的矛盾,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地球村内部依旧充满新的冲突和暴力.一方面,“我们”通过对“他者”的确认和排斥来完成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闻传播,也在不断对“他者”进行不平等的形象建构,记者作为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生产主体,把握着新闻生产的重要渠道,在“他者”观念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下,“他者化”报道的思维依然存在,并且直接影响着“他者”的媒体形象
“融媒体”为我国期刊融合出版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以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7种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数据库收录、官方网站建设、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和App的开设情况,对期刊融合出版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期刊数据库建设及收录情况较好,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小程序和App建设较为空白.针对新闻传播学期刊融合出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为期刊融合出版提供参考.
我国老龄化趋势显著,60岁以上的银发群体由于个体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媒介接触经验等,成为数字反哺的主要对象.而银发群体自身的成长环境、认知能力、生理条件具有特殊性,给数字反哺加大难度.研究数字反哺现象可以借鉴社会学习理论,从自我效应、交互决定理论和观察学习三方面分析银发群体在使用智能技术时的不同困境:自我认知上出现无力和恐惧感、环境感知上出现被边缘化现象,这些认知和感知共同影响着银发群体的学习行为.此外,学习行为过程中的自身能力的限制和子辈的媒介素养的不足都可能会降低反哺效果.
“泛审美化时代”的到来被视为消费文化下审美的异化,即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共同泛化,考虑到身体美学对于身体意识与环境共生关系的强调,可将其描述为身体景观进入大众文化被感性化,且受到消费主义过度关注,进而产生的审美话语丢失,身体在其环境中受到多重话语的摧残而缺少自发性的审美反思.本文以社会发展理论、实用主义理论、身体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研究方法,结合文献资料法、质性研究法,批判消费文化对于身体审美的消解和压缩,使身体呈现出更多的消极意义.并探讨消费主义对身体的压迫与身体审美直接进入大众文化环境间的密切联系
积极传播优秀地域文化,能为坚定文化自信发挥重要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地域文化,可采取如下创新传播策略:在思路创新方面,传播主体应更多元与广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地域文化传播矩阵.在内容创新方面,地域文化传播内容应更贴近受众特点与需求,更具针对性.在媒体创新方面,应根据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进行媒体选择,并充分利用媒体发展红利,为受众打造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野火》是经由日本战后派作家大冈升平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反战电影.作为日本战争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影片之一,《野火》再现了二战末期菲律宾战场上的极端环境,让观众真切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影片中聚焦于特殊个体的叙事手法是引发观众拥有实感的关键所在,但在这背后为其提供故事框架和故事情节的文学原著却常常被观众忽略.本文将立足于大冈升平的文学原著《野火》进行深入的文本细读与文本分析,旨在为影片的解读与研究提供更开阔的思路.
学位论文能充分反映各学科的研究热点、方向和理论前沿.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试图探究2000-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情况.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和内容研究是新闻传播学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焦点,传播类型和研究对象存在显著相关性;近35%的学位论文未使用任何研究方法,50%以上的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理论和理论使用,不到5%的学位论文涉及理论贡献;实证研究范式是理论贡献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式.
作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影视人类学一直着眼于记录和呈现人类学原理,“影视”在其中仅被视作工具,长期未得到学术层面的正名.而作为影视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随着影视学学科的日益成熟、影视学学术的日趋繁荣和影视学教育的日渐完善,影视人类学的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影视学的视角重审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变局,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充足的合理性,更适应了新全球化趋势、新文科背景和国家新需求.
新媒体是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利用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化媒体形式,为受众提供信息与服务的媒介形态.当代青少年成长于数字阅读和纸媒阅读并存的媒体融合环境,使得青少年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呈现出社交化、娱乐化、碎片化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阅读现状,并基于“涵化理论”视角和调查数据,分析新媒体对青少年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深远的影响,并针对现状,提出切实可以的对策及教育指导意见.
我国主流媒体在增强国际话语权方面做出了立体化的探索,但总体上仍然是一种提高“音量”的实践行为.话语之所以产生“权力”,更在于话语的“说服力”与“认同感”这样的“高质量”要素,即通过对传播的策略性使用来达到更好的社会劝服与认同效应.而从根本上提升国际话语地位的方向,是在效果上从传统的对外传播追求的硬件建设与“术”的层面,转向产生扎根于深层观念的“价值认同”层面,由此需得把握话语转化为权力的生成机制和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从话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引领性三个方面进行路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