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临床及病理学分析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肝内胆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方法

搜集并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5例发生在肝内胆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病理形态特征。

结果

25例患者,男12例,女13例,年龄26~73岁,平均60.6岁。腹部症状(15/25)为最常见的主诉。多发生在肝左叶(18/25),其次是肝门部(6/25);肝右叶病变少见(1/25)。影像学检查显示肝内囊性或囊实性占位11例;肝内胆管内占位,伴胆管扩张8例;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可伴有胆道结石,影像检查未见肿物4例;肝内实性占位,伴有肝内外胆管扩张2例。大体观察与影像学结果相符合。显微镜下,胆管内乳头状肿瘤可分为4型,胃型12例、肠型8例、胰胆管型4例、嗜酸细胞型1例。上皮细胞异型性不等,5例伴有轻-中度异型增生;10例伴有重度异型增生;10例发生浸润,浸润癌1例为胶样癌,9例为胆管腺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3例MUC1阳性,均为胰胆管型;8例MUC2阳性,均为肠型;24例MUC5AC阳性,阴性的1例为胰胆管型;10例MUC6阳性,胃型、胰胆管型及嗜酸细胞型均可见。

结论

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是肝脏少见的癌前病变,可发展为胆管腺癌。影像学表现多样,大部分都伴有胆管扩张;大体特点最常见为多房或单房囊肿伴有囊内乳头;显微镜下分为四种类型,胃型、肠型、胰胆管型及嗜酸细胞型,免疫组织化学MUC系列染色有助于分型。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泌尿生殖系统SF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25~80岁。肿瘤部位:5例位于肾脏(其中3例位于右肾),1例位于膀胱、1例位于前列腺、1例位于精索。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出现腰痛及酸胀等。肿瘤直径2.5~11.8 cm,平均直径5.2 cm。低倍镜下肿
目的根据2015年WHO肺、胸膜、胸腺、心脏肿瘤分类提出的大细胞肺癌(LCC)分型标准,分析93例LCC各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 634例经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中93例LCC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结合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3例LCC中实体型腺癌50例(53.8%),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21例(22.6%),腺鳞癌表型3例(3.2%),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不明确者8例(8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