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电影、多边改写和世界主义——刘呐鸥的上海电影《永远的微笑》

来源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_doubl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远的微笑》是一部1937年上映的上海电影,剧本由刘呐鸥撰写.本文从两个部分对此片进行考察:第一部分,从20世纪30年代软性/硬性电影之争的讨论,进入刘呐鸥的软性电影论,验证软性电影作为一种电影创作理论在《永远的微笑》中的实践;第二部分,探讨《永远的微笑》改编背后的文学/戏剧/电影的多维影响和接受史,以及在此基础上刘呐鸥的多边改写,并指出其声称的”改编”其实是以”改编”为借口,在基本悲剧原型结构上的重新创造.
其他文献
”两当号子”是曾经隐匿在秦岭南麓的”棚民”先辈生存繁衍的历史见证,是两当民歌中的一颗明珠.将”两当号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是对这一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益探索,目的是让下一代记住乡音,守住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本文从”两当号子”进小学课堂的意义、实践与探索、思考与困惑三个方面总结近两年在两当县云屏小学进行实践研究的一些体会.
作为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的奠基人,20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之一,雅各布森语言功能观提出的”六因素六功能学说”开展了当代文学语境下的跨学科研究,其突出特征就是语言学与诗学联姻.在很大程度上,语言学诗学就成了雅各布森文论思想的核心观点,而语言学诗学的理解,指的就是处于语言学范式下的文学研究.本文从雅各布森语言功能观出发,在语言学诗学的表现方式和结构机制的两个层次上,就其对以语言学为大背景下的当代文学研究作一学理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加,但基层图书馆面临着很多问题,目前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政府的支持和图书馆自身的完善能更好地使图书馆顺应时代的脚步,此外,全民阅读的推广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同时,管理创新、特色品牌的创新都需要与时俱进.本文从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入手,探讨解决基层图书馆存在问题的对策,以期为后来者提供理论借鉴.
美术创作一直以来都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源于社会生活,并且反映生活.通渭县创造了26个书画写生基地,为美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来源.许多美术创作者都喜欢通过写生来丰富自己的作品,而美术作品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写生水平又有了相应的要求,促使写生也得到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美术创作与写生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美术创作中写生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本文主要从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分析、阐述艺术作品中材料、技巧与风格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归纳、总结三者的特点,以新表现主义画家安塞姆·基弗作品为实例展开论证.帮助人们在深入了解新表现主义绘画及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中材料、技巧与风格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导今后的艺术创作实践.
期刊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设计领域,许多学者与设计师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与应用,形成了许多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上的设计作品.汉字作为承载中国文化的重要工具,其本身也是中国珍贵的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但通常应用于标志、海报设计中,在视觉识别系统(VIS)辅助图形中的应用却很少,同时对VIS中的辅助图形也存在表现形式单一的问题.为了探索汉字在辅助图形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对此进行研究,提出汉字符号化在辅助图形中的应用,有利于丰富视觉识别系统的文化内涵以
期刊
期刊
在外国现代、后现代”艺术真实”观影响下的残雪中短篇小说创作,可分为80年代中后期的”寓言化”写作、90年代的”迷宫化”写作和21世纪以来的”故事化”写作三个阶段.其前期的”寓言化”小说虽然成就斐然,但日益陷入自我重复的窘境.努力追求”突围表演”的残雪在其探索转型的90年代践行的两种”迷宫化”写作有得有失.21世纪后在实现美学范式的”象征化”转型以来,渐次确立了自身后期的”故事化”写作风格.一是在小说资源的汲取选择上既坚持先锋,又向中国传统文化有意靠拢;二是在小说内容上写实性、趣味性和故事性成分的大大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