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七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融入定向运动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初中学生的德、智、美、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逐渐被重视,体育课程的发展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适当的优化体育课程运动,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开展运动项目的积极性。教师将定向运动合理地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课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查学生的方向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以往体育课程中运动项目的含金量。通过开展定向运动,真正的实现体育课程改革,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
  现代学生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自身的身体素质普遍低下,也导致学生自身的抵抗能力降低。有关教育机构要求对初中体育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在初中学生的体育课程中双向训练学生的体力与智力,提高学生自身抵抗力,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协调能力,让学生保持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力三者的完好状态。体育教学课程中定向运动地融入给初中体育课程带来了机遇,教师可通过定向运动提高学生的方向感,达到学生体能训练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全的发展。
  1 体育教學课程中定向运动存在的价值
  1.1 坚持体能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能全面地增强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使学生时刻充满生命活力。教师有效地开展定向运动能良好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学生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放松,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优良习惯。教师应在定向运动的训练中,让学生能从课程训练中感受到定向运动带来的乐趣、挫折甚至是失败,从而有效的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该项运动可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自身机能的抵抗力,加快血液流通速度,有效提高自身反应能力等多种优点。
  1.2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自信
  社会适应能力对初中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合理的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使学生意志坚定、坚韧不拔,从容的面对自己的人生。开展该项体育训练运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抵抗力,更能使学生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展合理的定向运动能有效增添校园的人文气息,使校园内部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教师将自然环境作为定向运动开展场地,能有效地实现教学与自然环境的相互结合,使学生的思维灵敏度以及身体反应能力进一步的提升。
  2 体育教学课程中融入定向运动的有效策略
  2.1 在校内定期举办运动比赛
  教师可在校方的支持下定期举办一些校园定向运动比赛,逐渐提升学生对定向运动的训练热情,将体育教学进行实践性应用,体育运动课程的开展不仅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通过这种定期比赛来提高学生的敏锐度以及学生的反应能力,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参与热情。如果学生对于定向运动的了解不够全面,教师可在定向运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慢慢引导学生进行日常体育课程中定向运动的训练。
  例如,设定100米定向运动比赛,教师可以先从20米定向运动对学生进行训练,然后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逐步地增加距离,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程定向运动的训练时间,使学生在校园开展定向运动正式开始之前有足够的锻炼时间,从而促使学生加强日常的体能训练,进而也培养了学生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2.2 在校园中加大定向运动的宣传
  在校园定向运动的宣传中,充分地利用校园体育教学资源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可以扩大开展教学活动场地的适用范围。教师可在校方支持下与校外资源相结合,在校外开展定向运动项目,学校周边的公园、广场等作为定向活动开展地点,不仅能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又能向校外的人们宣传定向运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定向运动更加向往,也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定向运动的优点。
  例如,校方可以跟学校周边的公园管理部门合作,定期在公园开展定向运动相关活动,加强定向运动的宣传力度与活动推广度。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定向运动有更深刻地了解,并且对定向运动的开展有更多的积极性,带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也能使教师将定向运动引入体育课堂的目标更好地完成。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对体育课程的高度要求下,体育虽为非主要考试科目之一,但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变化,对体育课程的运动项目进行合理的优化改革,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让学生在体育课程的训练中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以及自身的抗压能力,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定向运动近年来得到教师的广泛运用,成为了体育教学课程中的常见运动方式,该项运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度。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融入定向运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热爱,也有效地促使了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五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现阶段的舞蹈美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明确认识到舞蹈美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作用,通过舞蹈美育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性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提升,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舞蹈美育教学模式应用其中,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审美意识。本文首先阐述了舞蹈美育模式的涵义,并提出了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性格和品质;在舞蹈教学中培养互帮互助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活泼的个性、坚强
期刊
1 引言  跳高运动是田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尤为考验运动员的力量素质。“高速助跑中完成快速起跳动作”是跳高运动的技术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出色的支撑力量及快速力量。这样,运动员才能跳得更高并且安稳落地。因此,教练员要关注运动员的支撑力量、快速力量的形成与发展。由于青少年的骨骼、韧带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所以教练员对该阶段的跳高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切莫操之过急。首先,教练员应该着重于帮助运动员
期刊
传统的健美操课程教学方式基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示范,学生模仿、然后进行练习,布置家庭作业,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到枯燥乏味。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教学以及颠覆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进后,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极大转变。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导权,可以自行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
期刊
1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合作学习即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互动性与共享性学习模式。具体来说,通过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达到协同进步的目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2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足球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2.1 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的创造动
期刊
中专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中专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体育课程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通过这一教学工作的落实,能够促使学生得到体育能力的培养提升,为学生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前提基础。但是,在这一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体育能力长期不能得到提升,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因此,在当下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体育教学中
期刊
体育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体育学科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当对高中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将武术融入高中体育教学。本文简单分析了武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武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供参考。  1 武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丰富高中体育教学项目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教师主要围绕教材中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从小就本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以致当下学生面对的高考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引起了重视。本文就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压力大,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培养以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言传身教,提高师生的认知等应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