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原电池电动势测定》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思考:结合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教材,从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由因到果,引出《原电池电动势测定》实验的基本原理 —对消法,进而详细地介绍讲解。
关键词:教学方法,思考,原电池电动势,对消法
中图分类号:G64
一般普通高等院校对《原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实验教学都感觉比较困难,学生对基本概念、尤其是对实验基本原理难以理解、掌握。本文作者凭借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结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摸索总结出《原电池电动势测定》教学方法。
1 原电池电动势和常用电池
1.1电动势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要在电流中维持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接有电源,电池是最常见的电源……电动势数值上等于不接用电器时电源正负两极间的电压;普通高等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原电池电动势是当通过电池回路中电流趋于零时电池两极间电势差。
1.2常用电池 实验室和日常生活常用化学电池,各种化学电池基本上是由电解质溶液和插在其中的正、负电极组成,电动势在1.5—2.0V之间。
2 为什么不能用伏特计测原电池的电动势
将伏特计接到电池两端,由于电池放电,因而电动势值也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电池本身存在内电阻,电池内部必然存在电势降落Ir,电压表的读数为V=E-Ir,测到的只能是电源的端电压而不是电源的电动势,图1。
3 简易法测量原电池电动势的方法: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用计数法和作图法介绍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普通高等院校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材,用消除外电路系统误差法介绍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但这两种方法都不符合开路的条件,偏离了“可逆”的要求,由此测得的数据计算得到的原电池电动势在热力学上是没有价值的,对消法基本能满足这个要求。
4 对消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
4.1 对消法的基本原理
对消法就是在测量时,采用标准量部分代替被测量部分,提高测量精度的一种方法。图6,Ex为被测电动势,EN为可以调节的标准电源,若EN≠Ex,则检流计中便有电流通过。适当调节EN,的数值,可以使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此时则EN与Ex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时称电路达到对消。可以用EN的大小代替Ex的测量值。
4.2几种对消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的方法
4.2.1 定流变阻式对消法
回路中,如果保持通过Rx的电流值不变;调节Rx值,可以使检流计指示为零。则:
读出I和Rx值,即可得Ex值。由此看出Ex的测量精度是由I,Rx的测量精度决定的。
4.2.2 定阻变流式对消法
图8,在E,Rp、R、K毫安表组成的回路中,调节Rp可以改变回路中的电流,由毫安表测出通过R的电流值。在Ex r、G、R、K1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保持R不变,调节Rp改变通过R的电流I,可以使检流计指零。
测出I、R值就可测量出Ex,由此看出Ex的测量精度仍然由I、R的测量精度决定。
因测量过程中R保持不变,测量误差主要由测量I决定。在仪器制造时,提高仪表的等级比较困难,所以本测量误差比方法4.2.1要大一些。
4.2.3标准电池校准工作电流式(完全)对消法。
波根多夫(Poggendorff)对消法是人们常用的测量原电池电动势的方法〔9〕,如果选取准确度极高的标准电池,标准电阻,借助于高灵敏度的检流计,就能大大的提高测量精度,可达0.01%。其原理是用一个方向相反但数值相同的电动势,对抗待测电池电动势,使电路中并无电路通过。图9由三部分回路组成。
ENs是标准电池,电动势为已知,EX是被测电动势,G是检流计,RN是标准电池的补偿电阻,R是被测电动势的补偿电阻,它由已经知道阻值的各进位盘电阻所组成,可以调节RK的数值,使其压降与EX相补偿,r是调节工作电流的变阻器,B是作为电源用的电池,K是转换开关。
图9测量EX法:
将转换开关K合在1的位置,然后调节变阻器r,使检流计G指示到零为止,这时有下式成立:
工作电源调好后,奖状换开关K合在2的位置上,同时以动画动触头A,再次使检流计G指为零,此时滑动触头A在调解电阻R上的数值设为RK因此得:
这里的工作电流I就是(8)式中的I的数值,所以可得:
从(11)式中可以看出应用补偿法测量电动势有以下优点:
a. 不需要测量出电路中所流过电流I的值,只要测量RK与RN的比值即可。
b. 当完全补偿时,测量回路与被测量回路之间无电流通过,所以测量线路不消耗被测量线路的能量,故被测量电路的电动势不因为接入电位差计而有变化。
c. 测量结果之准确性是依赖于标准电池电动势EN及被测电动势之补偿电阻RK与标准电池电动势补偿电阻RN之比的准确性,由于标准电阻及RX,RN制造精度都较高,可以应用高灵敏度检流计,使测量结果极为准确。
参考文献
〔l〕保宗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4—49
〔2〕古凤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化学实验教程,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0:346
〔3〕保宗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4—49
〔4〕东北师范大学等校 编,高等学校教材,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44
关键词:教学方法,思考,原电池电动势,对消法
中图分类号:G64
一般普通高等院校对《原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实验教学都感觉比较困难,学生对基本概念、尤其是对实验基本原理难以理解、掌握。本文作者凭借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结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摸索总结出《原电池电动势测定》教学方法。
1 原电池电动势和常用电池
1.1电动势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要在电流中维持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接有电源,电池是最常见的电源……电动势数值上等于不接用电器时电源正负两极间的电压;普通高等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原电池电动势是当通过电池回路中电流趋于零时电池两极间电势差。
1.2常用电池 实验室和日常生活常用化学电池,各种化学电池基本上是由电解质溶液和插在其中的正、负电极组成,电动势在1.5—2.0V之间。
2 为什么不能用伏特计测原电池的电动势
将伏特计接到电池两端,由于电池放电,因而电动势值也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电池本身存在内电阻,电池内部必然存在电势降落Ir,电压表的读数为V=E-Ir,测到的只能是电源的端电压而不是电源的电动势,图1。
3 简易法测量原电池电动势的方法:
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用计数法和作图法介绍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普通高等院校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材,用消除外电路系统误差法介绍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但这两种方法都不符合开路的条件,偏离了“可逆”的要求,由此测得的数据计算得到的原电池电动势在热力学上是没有价值的,对消法基本能满足这个要求。
4 对消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
4.1 对消法的基本原理
对消法就是在测量时,采用标准量部分代替被测量部分,提高测量精度的一种方法。图6,Ex为被测电动势,EN为可以调节的标准电源,若EN≠Ex,则检流计中便有电流通过。适当调节EN,的数值,可以使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此时则EN与Ex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时称电路达到对消。可以用EN的大小代替Ex的测量值。
4.2几种对消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的方法
4.2.1 定流变阻式对消法
回路中,如果保持通过Rx的电流值不变;调节Rx值,可以使检流计指示为零。则:
读出I和Rx值,即可得Ex值。由此看出Ex的测量精度是由I,Rx的测量精度决定的。
4.2.2 定阻变流式对消法
图8,在E,Rp、R、K毫安表组成的回路中,调节Rp可以改变回路中的电流,由毫安表测出通过R的电流值。在Ex r、G、R、K1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保持R不变,调节Rp改变通过R的电流I,可以使检流计指零。
测出I、R值就可测量出Ex,由此看出Ex的测量精度仍然由I、R的测量精度决定。
因测量过程中R保持不变,测量误差主要由测量I决定。在仪器制造时,提高仪表的等级比较困难,所以本测量误差比方法4.2.1要大一些。
4.2.3标准电池校准工作电流式(完全)对消法。
波根多夫(Poggendorff)对消法是人们常用的测量原电池电动势的方法〔9〕,如果选取准确度极高的标准电池,标准电阻,借助于高灵敏度的检流计,就能大大的提高测量精度,可达0.01%。其原理是用一个方向相反但数值相同的电动势,对抗待测电池电动势,使电路中并无电路通过。图9由三部分回路组成。
ENs是标准电池,电动势为已知,EX是被测电动势,G是检流计,RN是标准电池的补偿电阻,R是被测电动势的补偿电阻,它由已经知道阻值的各进位盘电阻所组成,可以调节RK的数值,使其压降与EX相补偿,r是调节工作电流的变阻器,B是作为电源用的电池,K是转换开关。
图9测量EX法:
将转换开关K合在1的位置,然后调节变阻器r,使检流计G指示到零为止,这时有下式成立:
工作电源调好后,奖状换开关K合在2的位置上,同时以动画动触头A,再次使检流计G指为零,此时滑动触头A在调解电阻R上的数值设为RK因此得:
这里的工作电流I就是(8)式中的I的数值,所以可得:
从(11)式中可以看出应用补偿法测量电动势有以下优点:
a. 不需要测量出电路中所流过电流I的值,只要测量RK与RN的比值即可。
b. 当完全补偿时,测量回路与被测量回路之间无电流通过,所以测量线路不消耗被测量线路的能量,故被测量电路的电动势不因为接入电位差计而有变化。
c. 测量结果之准确性是依赖于标准电池电动势EN及被测电动势之补偿电阻RK与标准电池电动势补偿电阻RN之比的准确性,由于标准电阻及RX,RN制造精度都较高,可以应用高灵敏度检流计,使测量结果极为准确。
参考文献
〔l〕保宗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4—49
〔2〕古凤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化学实验教程,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0:346
〔3〕保宗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4—49
〔4〕东北师范大学等校 编,高等学校教材,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