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也是最适合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是培养全面人才的基石,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社会需要有自信、有创意、有激情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这就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和自信心,激发起他们创造的激情,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艺术教育;个性意识;自信心;创造力
艺术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最基本的教育方式,是最接近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具有一定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礼神、通神的产物。
在当前新课标的指引下,所有地方都有意识地加强了艺术教育的力度,也就是说当前社会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艺术教育正是塑造全面性人才的催化剂,是最适合于人的身心发展、最近于教育的终极目标的教育形式。
一、 艺术是一个高层次的活动,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
艺术活动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活动之一,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它超越了物质、功利方面的要求,排除了各种狭隘、低级的欲念,追求的是纯粹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艺术对美的情感总是牵动着人们的心灵,艺术虽然有其超越凡俗的一面,但把艺术及其教育看得高于一切也是不对的,因为艺术并不是人类唯一的高层次精神追求。人们的精神、情感总是要寄托于一些事物、物象,借以抒发、表达,艺术正是最适合的媒介,是对感情表现的最佳方式。
二、 艺术教育要注重人的个性意识培养
个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指出:“艺术教育对于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在传统的艺术教学过程中,可能教师会要求学生做到规范统一,但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去自主创新,新课程下的艺术教学已经把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但我认为还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的创作和个人画法进行引导,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艺术课程中找到自己的感觉和自信。只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最终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作品,才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 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所有类型的教育必然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现在的考核机制是以文化高分取人,使得很多学校和学生都对艺术教育淡然处之,只看重文化学习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很难调动起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的。而适时地进行艺术教学活动,则能很好地起到缓解学习压力、培养个性和创造力、增强自信的作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文理科教学方式上的不足,所以说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对于解决目前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是非常有益的。
四、 艺术教育要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是任何人都有的本性。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有利于社会发展并且符合人的生产生活和审美需求的作品,前面所说的加强个性化的教学就是为了避免艺术作品千篇一律的最好方法。当前,在提倡培养个性化教学的模式下,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探索事物的好奇心、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如果一个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他就不会创造出好的作品,知识面的狭窄和经验的缺乏会直接限制其创造的思路,所以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这样才能超越前人。
五、 通过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情操和全面的人格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地教学生艺术技能或培养学生艺术素质,而是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在艺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全面人格的有效途径。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艺术遗产,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这些优秀文化艺术的鉴赏学习,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因势利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祖国的伟大成就,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从开阔眼界中提高文化修养,成长为一个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
综上所述,现代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把学生全面培养成艺术家,或是教师艺术的翻版,而是改变了旧的教学方式,以启发为主,注意培养受教育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和自信心,激发起他们的创造激情,从而创造更好的作品,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罗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王志明,许笑松.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艺术教育价值系统研
究[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东台市四灶中学)
关键词:艺术教育;个性意识;自信心;创造力
艺术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最基本的教育方式,是最接近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具有一定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礼神、通神的产物。
在当前新课标的指引下,所有地方都有意识地加强了艺术教育的力度,也就是说当前社会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艺术教育正是塑造全面性人才的催化剂,是最适合于人的身心发展、最近于教育的终极目标的教育形式。
一、 艺术是一个高层次的活动,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
艺术活动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活动之一,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它超越了物质、功利方面的要求,排除了各种狭隘、低级的欲念,追求的是纯粹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艺术对美的情感总是牵动着人们的心灵,艺术虽然有其超越凡俗的一面,但把艺术及其教育看得高于一切也是不对的,因为艺术并不是人类唯一的高层次精神追求。人们的精神、情感总是要寄托于一些事物、物象,借以抒发、表达,艺术正是最适合的媒介,是对感情表现的最佳方式。
二、 艺术教育要注重人的个性意识培养
个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指出:“艺术教育对于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统整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全的人。”在传统的艺术教学过程中,可能教师会要求学生做到规范统一,但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去自主创新,新课程下的艺术教学已经把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但我认为还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的创作和个人画法进行引导,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艺术课程中找到自己的感觉和自信。只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最终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作品,才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 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所有类型的教育必然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现在的考核机制是以文化高分取人,使得很多学校和学生都对艺术教育淡然处之,只看重文化学习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很难调动起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的。而适时地进行艺术教学活动,则能很好地起到缓解学习压力、培养个性和创造力、增强自信的作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文理科教学方式上的不足,所以说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对于解决目前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是非常有益的。
四、 艺术教育要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是任何人都有的本性。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有利于社会发展并且符合人的生产生活和审美需求的作品,前面所说的加强个性化的教学就是为了避免艺术作品千篇一律的最好方法。当前,在提倡培养个性化教学的模式下,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探索事物的好奇心、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如果一个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他就不会创造出好的作品,知识面的狭窄和经验的缺乏会直接限制其创造的思路,所以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这样才能超越前人。
五、 通过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情操和全面的人格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地教学生艺术技能或培养学生艺术素质,而是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在艺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全面人格的有效途径。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艺术遗产,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这些优秀文化艺术的鉴赏学习,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因势利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祖国的伟大成就,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从开阔眼界中提高文化修养,成长为一个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
综上所述,现代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把学生全面培养成艺术家,或是教师艺术的翻版,而是改变了旧的教学方式,以启发为主,注意培养受教育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和自信心,激发起他们的创造激情,从而创造更好的作品,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罗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王志明,许笑松.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艺术教育价值系统研
究[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东台市四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