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天堂的 “李焕英”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tianquan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日,我在学校设立的“线上树洞”收到这样一封信,来信者称自己是一名在校大二女生,三年前父亲因为疾病离开了人世,自己悲伤欲绝。如今,自己还是会时不时想起他,常常泪流满面,她不想长期处于丧亲的悲痛中,想知道该如何用积极的方式来怀念父亲。
  看到来信,我不由得想到2021年春节档最火爆的电影——《你好,李焕英》。
  导演贾玲以此电影作品纪念意外去世离开自己20年的母亲。凭着自己的幽默才华和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感情,电影获得大众的超高口碑和国内票房前三的佳绩。贾玲也因此成为全球电影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但谈到电影的火爆,贾玲却未出现预见的喜悦。因为对她来讲,电影本身是她缅怀母亲的纪念片,而不是追求创造票房神话的商业化作品。
  贾玲曾说:“母亲去世后,即便我上了春晚,有那么多人喜欢我,我再怎么怎么样,我始终都很难开心起来。”母亲的离开,是她一生的痛与创伤!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人生课题。或许很多人也曾有类似的丧亲经历,他们可能是为自己遮风挡雨的父母,可能是从小宠爱自己的祖辈们,抑或是一起长大的朋友。
  面对客观现实和满腔悲伤,我们可以学着这样怀念自己在天堂的“李焕英”。

第一

   尊重真实感受


  精神医生恩格认为,人因失去所爱形成的心理创伤,其严重程度相当于一个烧伤的人在生理上所承受的创痛。
  心理学专家武志红在《心灵的七种兵器》中这样描述眼泪的意義:悲伤的过程,是告别不幸过去的必经之路。当我们陷入真切且纯粹的悲伤时,必然会泪如泉涌,而这泪水宛如心灵的洪水,会冲垮我们在自己心中建立的各种各样的墙,最终会让我们的内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无论逝者离开的原因是什么,亲历者都会经历悲痛、伤心、遗憾、自责、麻木僵化的过程,这是丧亲必然会出现的情绪感受,也是与逝者生前深厚情感的体现。因此,请允许并尊重这些情绪的出现,自然流露而非刻意抑制内心感受。

第二

   思考生命意义


  丧亲是一次生命的丧失。它会激活人类本能的对死亡的恐惧。而应对哀伤也体现了你生命、生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发展这种能力。
  怀念、哀悼逝者的过程也是自己思考生命的一次机会。或许他是自然衰老离开,或许是因为意外突然去世;或许是年纪未老却疾病染身而终;或许是为情绪所困,主动选择离开。亲历者都可以以此深入思考探索生命的价值意义、健康的重要性、意外的无常性等,形成趋于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

   行动寄托哀思


  逝者已去,心痛依然。因此,你可以采取一些行动或者仪式寄托哀思。
  《你好,李焕英》就是贾玲纾解“没能好好告别”的伤痛、表达对亡母怀念的影视作品。电影里,她想办法让母亲成为厂里第一个买电视机的人,努力帮母亲参加排球比赛,帮母亲追求看上去能让她幸福的爱人,买新大衣、添双开门冰箱、坐上小轿车、带母亲去北京看天安门……曾经19岁的贾玲想要为母亲做的事情,在这一部作品中都一一实现。细心打磨作品,刻画“李焕英”人物形象的过程,是贾玲最好的寄托哀思的过程。
  与贾玲有着类似情况的歌手毛不易,他目睹母亲病重离开,带着内心的愧疚和遗憾创作了歌曲《一荤一素》。
  虽然很多人不能像贾玲这样制作一部电影,像毛不易那样创作一首歌曲,但一些小而简单的仪式同样可以表达内心感受。
  比如,为在天堂的“李焕英”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思念、想法和情感或未完成的事宜,告诉对方你现在的生活;画一幅画或创作一个艺术品;在特殊的日子里点燃蜡烛;清明节去扫墓;选择一个特有的场景或时间回忆共同经历的那些美好时光。

第四

   积极面向未来


  贾玲拼尽全力想要弥补母亲这一生的遗憾,甚至要改变母亲的命运让她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可是母亲却说:“你们怎么都不相信,其实我一直过得很幸福呢?”“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这是母亲想要对贾玲说的,也是她在不断打磨作品、释放悲伤的过程中选择原谅自己、宽容自己的体现。贾玲用20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对妈妈的告别,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贾玲在这20年里一直在积极地生活和工作,给千家万户的观众送去欢乐,她并没有因为母亲的离世停滞不前,不再进步。
  武志红说:“悲惨的人生真相不会因为我们做一些主观努力,就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不再对我们的心灵发挥消极的影响。相反,你越想否认一些悲惨的事实,这些悲惨的事实对你的消极影响就会越大——你的心会越来越缺乏营养,不敢触碰的人生真相会越来越多,而心理疾病也会由此产生。”
  因此,对逝者最好的告慰是积极面向未来,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这并不意味着忘却或背叛,相反,带着思念好好生活同样是逝者对你的最大期待。如此与悲伤告别,才能迎来重生。
  借用灵希在《夏天夏星星辰》中的一句话做结尾:“每一个离开的人都会变成一颗美丽的星星,他们会在夜空中看着自己最爱的人,然后,用自己的光芒告诉他,无论在哪里,我都希望你幸福!”
  相信你的“李焕英”在天堂始终都会守护着你!
其他文献
Q老师您好!  我曾是一个自认为很奇怪的人:目标总是不与自己的能力相符,定下了远大志向,却不为此努力奋斗。于是后来又因为达不到对自己的预期而感到十分忧伤。于是我开始转变我的人生态度,逐渐放下自己原本很看重的事情(学习成绩、老师关心等)。为了减轻心理压力,我开始变得看淡一切,“玩世不恭”,行为举止不再像以前那么保守沉稳,开始变得大大咧咧了起来,一些粗话随随便便就出了口。总之,我很难让目标为我服务,成
期刊
《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许三多,早年家庭生活并不幸福,入伍后也是一路磕磕绊绊,他成长之路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挫折、压力甚至是创伤,但他却能稳扎稳打,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努力成了“兵王”,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一次又一次突破自我,完成了自我成长呢?  看过这部电视剧的观众都应该能体会到,原因在于,他具备非常高的心理弹性。什么是“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也称为心理复原力、
期刊
一名16岁的男孩从31楼跳下后当场死亡。孩子的母亲泣不成声,“小孩叛逆。”原来男孩与母亲发生了一些矛盾,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男孩做出了冲动的举动,酿成了生命的悲剧。  青春期女孩小A网恋后变得叛逆,不愿意继续上学,执意去了外地打工。小A的妈妈千里追女儿,说担心女儿的安全,“怕她一个人在外面学坏,担心她遇上坏人,把自己这辈子毁了。”  这类关于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社会新闻已是屡见不鲜。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
期刊
“精神障碍”,是一组个体在认知、情感或意志行为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综合征。2020年12月国家卫健委新修订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将精神障碍划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障碍等16大类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2018年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精神障碍患者总患病率高达17.5%,严重精神障碍发病率超过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
期刊
前几日门诊快结束时进来一位柔弱的女孩儿,个子不高,单薄的身躯,披散着长发,脸色惨白,也没有化妆。看得出她已经几天没有好好梳妆打扮了,一双大眼睛闪现着警惕与不安,手里拿着几张检查报告单,环绕四周后才坐了下来,开始跟我讲述自己的遭遇。她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更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噩梦的开始  她叫小怡,今年25岁,以前是一个外向、开朗、单纯的女生,有着还算稳定的工作,朋
期刊
面对哭闹不止、不听管教的孩子时,您是否会有这样的感受:这孩子怎么这么能闹腾?您是否手足无措,压力十足: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此时此刻,您可能会对孩子说:你再哭再闹,我就不要你了,不喜欢你了!  或者直接上手打屁股:看你还闹,不打不长记性!要么压根儿不理孩子,任其哭闹。  当然,您也可能会给孩子温暖的抱抱,耐心安抚孩子,询问其哭闹的原因,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绪,解决问题。  以上三种应对方
期刊
每个人都经历过愤怒。当愤怒强度很高时,在内心念叨着“莫生气,莫生气”,进行自我安慰,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内心真实写照。但其实,愤怒的情绪不全是坏的,愤怒可以发泄自身的情绪,使自己舒缓下来。  “压抑愤怒”是很多人对愤怒情绪的误解,其实适当的情绪宣泄、适当的情绪表达,是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走出愤怒的认识误区  电影《愤怒管理》中,主人公戴夫就是一个典型的压抑愤怒的人,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不如意使他焦头
期刊
我的来访者林女士向我描述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  当她开车去参加一个紧急会议时,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她前面开得非常慢。她既不能超车也不能让出租车开快一点,于是开始按喇叭。当她终于赶上出租车的时候,她冲着出租车司机大骂一些下流话,并朝他竖起中指。她说:“我真的失控了……”  当她检讨自己的反应时,才发现之所以对那个出租车司机很愤怒,并不是源于对方车速慢,而是因为他无视自己的需求,并视自己为无物……由于出
期刊
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老人安东尼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在人物、时间、环境失去稳定性时,尤其在记忆中失去了对身边的人和事控制之后,努力为自己的存在寻找合理性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患者记忆衰退的过程。阿尔茨海默病及其表现  安东尼的核心症状是记忆的衰退,表现为:记不住刚刚经历过的事件,原本所牢记的,随着病情的加深会逐渐忘记。记忆的衰退,必然会让患者逐渐丧失对时间、空间和人物的判断,
期刊
面对负面情绪,你会用什么方式来缓解?选择“借酒浇愁”?抑或是“化悲愤为食欲”?  在我们的身边不难发现:有的人,心里有事便食不知味;有的人遇到压力则会吃个不停,此时的食物不僅仅是为了让他们产生饱腹感,更是帮助他们应对压力或者处理不愉快情绪的一剂“良药”。情绪支配下的进食行为常常被人认为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其实,这背后有着许许多多的心理因素。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高睿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