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商案”背后的国家转折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6034699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政治稳定看得高于一切,毕生精力都在考虑如何牢牢控制江南地区的康熙帝,非但没有给东南沿海的商船队松绑,并给它们注入国家的有力支持反而不断地念起紧箍咒。大海商张元隆就成了被紧箍套牢的牺牲品。这绝不仅仅是一支船队的悲剧。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底,紫禁城。
  春节的喜庆气氛尚未散尽,但养心殿里的气氛却格外凝重。康熙帝看着摆在案头的一份奏折。
  这份奏折出自两江总督赫寿之手。虽说不是奏报军情大事,可其中的内容着实复杂:
  几年前,江苏巡抚张伯行与当时的两江总督噶礼互相攻讦。张伯行参劾“租船开铺之人”张元隆系海贼,因其弟张令涛系噶礼的女婿,而得到噶礼的包庇。张伯行对张元隆和张令涛的一再追查,“将无辜之人、商船俱牵扯进去”。
  噶礼与张伯行的督抚互参案是康熙末年的重要政治事件。作为清官的张伯行,为何要揪住张元隆和张令涛不放?这两人究竟是何许人也?赫寿为何会认为张伯行冤枉“无辜之人”呢?看到这份奏折,康熙帝又当有何想法?如何处置呢?还是从张元隆和他的船队说起吧。
  
  张元隆:大海商的理想
  
  张元隆,上海县人,“声名甚著,家拥厚资,东西两洋,南北各省,倾财结纳……党援甚众”,是江浙沿海有名大海商。他在上海开设洋行,贩运货物,财大气粗,“立意要造洋船百艘,以百家姓为号……往来东西二洋及关东等处”。到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他已拥有一支洋船数十只,贸易范围远达日本及东南亚的庞大商船队。当时每造一船,需银七八千两,张元隆的总资本可见一斑。
  其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后,清廷便逐步取消了旨在针对郑成功等海上反清力量的“迁界禁海”政策,逐步开放了广州、泉州、宁波、松江(即上海)为外贸口岸,并设置粤、闽、浙、江四海关,管理外贸事务,外贸税率也有大幅度削减。这以后的30年间,平均每年停泊在广州海面的外国商船在10艘以上。而据日本长崎交易所的统计,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到日本的中国商船为26艘,二十七年增至194艘,五年间上升了6倍。此外,每年到东南亚做买卖的中国商船多达千余艘。
  
  作为长江三角洲龙头的上海,得太湖流域丝织品资源丰富之便利,海上贸易极其繁盛,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和商船队的兴起。加之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廷取消了顺治年间制订的不许民间私造双桅以及多桅海船的禁令,发展大型船队的法律障碍已彻底清除。崇明县的殷氏,侨居上海,有沙船十多艘,折合资本一二十万两,这还不算巨富。崇明东乡的富户“率以是起家,沙船盛时多至百余艘”,如汤源兴、沙益、张元利等。可见上海的大型船队,并不只是张元隆一家。
  上海的主要贸易对象是日本和东南亚。
  18世纪初的日本,虽处于江户幕府时代,其颁布的锁国令虽然禁止日本商人出海贸易,但并不禁止中国商人到日本贸易。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入日本的中国人就多达9128人,其中大多数为江浙商人。在长崎还建有专供中国商人居住的唐人坊,占地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前往长崎的上海商船,吨位庞大,特大型船可载货120-200万斤,大船可载50-60万斤,中小船可载20-30万斤。它们把丝绸、纸张、笔墨、瓷器、砚台、药材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换回中国紧缺的黄铜、金银和海产品。据记载,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一艘开往日本的江浙商船,就载有各种丝绸4000多匹,鹿皮5600张,漆3000斤,朱砂2000斤,冰糖10000斤,白糖70000斤,乌糖90000斤,墨3000斤,山萸肉6000斤等,贸易规模非常壮观。
  18世纪初,印度尼西亚等部分国家已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暹罗等国还保持独立,并与中国保持朝贡贸易关系。每年二三月份,上海以及其它港口的中国商船队,就运载大批丝绸前往暹罗,将货物售出后,又于六七月份满载海参、燕窝、鱼翅、蔗糖、象牙等大批物资起航返回。上海的商船队还将江浙生产的大批丝织品运往广州,卖给在这里等候的荷兰、英国商人,获取巨额利润。
  然而,海上的生活并不平静。商人们不但要面对惊涛骇浪的考验,还要时刻提防海盗的袭击。由于官府对出海的中国商船,在携带武器和铁器等方面做出了严格限制,使其在遭遇海盗时毫无还手之力。于是,一些商人就依附官府,借助官方力量,或偷带武器,或借兵船保护。还有些商人,为了在海外贸易的竞争中占优势,赚大钱,便不惜以行贿的手段,换得官府对其进行非法贸易的默认甚至袒护。张元隆就利用其弟张令涛是两江总督噶礼之女婿的便利,其远洋贸易活动长期得到官府的庇护。
  康熙四十九年夏,张伯行在查办张元隆船只屡遭海盗抢劫的案件时,无意间发现其船队的水手“假名冒籍”,私贩海上,经年不归。更让他惊讶的是,他查知张元隆派张令涛向噶礼行贿,贿赂品足足装了十多船。作为回报,噶礼调用水师战船以缉私为名,帮助张元隆偷运从苏州采购的大宗稻米到宁波,而后将稻米转移到张元隆的洋船上出海贩卖。用战船运送稻米,在当时是有先例的,但仅限于官方运送赈灾物资和异地调剂供应之用。张元隆借用战船运米,瞒天过海,避开海关的盘查,顺利实现了其卖米牟利的目的。
  清前期的中外贸易中,稻米并非主要商品。中国的贸易对象国,并非稻米净进口国。然而,由于17世纪中叶长期的“迁界禁海”,导致江浙地区白银奇缺,当地稻米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况且官方还没有明文禁止出口稻米,因此,出口稻米是一桩非常赚钱但又并不违法的买卖。张伯行也注意到,“江南之米,被下海船只带去者甚多”。这说明,做稻米出口生意,在江浙沿海绝不只是张元隆一家。然而,张元隆贩卖稻米,为何还要重金贿赂噶礼,利用战船运输,这其中会不会另有隐情呢?
  
  张伯行:清官的努力
  
  带着这样的疑惑,张伯行反复查证。在他的心目中,张元隆似乎就是海贼的化身,他贩卖稻米出洋,除了赚钱,很可能还有资助海贼的目的。可是,除了贿赂噶礼之外,他始终拿不到更有利的证据。
  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河南仪封(今兰考县)人,时任江苏巡抚。他曾以这样的对联自勉:“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二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他的清正廉洁得到了康熙的肯定,从而赢得了“天下清官第一”的美誉。
  使命感和责任心,使他不能容忍官商勾结的事情。于是,他就抓住涉嫌受贿和包庇纵容张元隆贩卖稻米出洋这两宗罪状,具折弹劾噶礼,要求朝廷按律严惩。而当时康熙帝忙于应付发生在苏州的科场案,无暇应付张伯行的奏折,没有给予明确批示。与此同时,张元隆希望获得进一步的证据,特别是想弄清张元隆贩卖稻米出洋的真正目的,遂下令逮捕张元隆及其属下船主,进行一一审查。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意外发生了。
  受不了牢狱之苦的张元隆,尚未来及招供就突然病倒,由于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死在了监狱里。有十二名船主耐不住严刑拷打而毙命。张伯行不仅顿时陷入死无对证的被动境地,而且还沾上了草菅人命之嫌。就在此时,不甘示弱的噶礼向康熙帝具折辩白曰:“前冬(张伯行)泊船上海,阻臣出洋,恨臣不从,迁怒船埠张元隆,陷以通贼,牵连监毙。”
  张伯行似乎有些乱了方寸。他先是觉得“该县以收管之人不先报病,身故之后又不验明具结”,怀疑张元隆死因可疑,遂下令搜捕张元隆商行的各船船主,希望从中发现新线索。恰恰此时,上海县民顾协一,起诉张令涛占其房屋,并说他“有水寨数处,窝藏海贼”,其人就藏匿在牟钦元的衙门里。于是,张伯行找牟钦元交涉,要求其交出人犯,得到的答复却是牟钦元矢口否认自己藏匿人犯。张伯行情急之下,竟派兵包围并搜查了布政使司衙门,但一无所获。而张伯行此举激怒了牟钦元,后者甚至声称张伯行丧心病狂,到处诬告,应当烧其衙门,杀其本人。张伯行十分恐惧,便向康熙帝弹劾牟钦元。
  看到事态日益严重,康熙帝派遣赫寿前往调查。江南地区的高官“无对张伯行称善者”。因而,这位新任两江总督很快就采纳众议:张令涛“与海贼交结,分得海贼之处”的说法,是顾协一听人所言,并无实据。牟钦元的衙门经过反复搜查,并无张令涛的踪迹。根据张令涛之子张二的供述,张令涛已前往湖广、福建一带。这样,赫寿完全否定了张伯行对张令涛、牟钦元的指控。
  康熙帝不太放心,又派吏部尚书张鹏翮及副都御史阿锡鼐前往复审。 张鹏翮虽与张伯行同为清官,但对张伯行的做法似乎并不认同,反而觉得他有点“瞎折腾”。在调查过程中,他丝毫没有袒护张伯行的意思,反而不自觉地站在了江南高官一边。“审事大人张鹏翮等审问抚臣张伯行有无海贼,张伯行回称原无海贼。大人即驳问既无海贼,则你明是欺诳皇上了。张伯行倔强如故,终不自认欺诳”。他觉得自己“为绥靖海洋起见,急欲杜渐防微,张元隆虽报身故,而其多党众,造船出洋,人人可以冒名,处处皆能领照。且张令涛之在藩幕……纵非通洋,亦系豪恶,臣为地方大吏,焉能置之不究?”
  一再的审问,让张伯行无力支撑,只好被迫“自认诬参”,接受革职处分。于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七月,张鹏翮奏陈:张伯行“诬陷良民,诳奏海贼甚多,挟诈欺公,妄生异议”,应处以斩监候(即死刑缓期执行)。刑部批准了张鹏翮的建议。仅仅五年,张伯行就从封疆大吏坠落到地狱边缘。张伯行的命运究竟如何?大海商张元隆的案件如何处置?一切都要看康熙帝的旨意了。
  
  
  康熙:皇帝的决断
  
  张伯行的“清廉”是有口皆碑的,这一点康熙帝很欣赏。但从《康熙起居注》和现存康熙朝的满文朱批奏折中,不难看出,康熙在和一些大臣的交流时,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张伯行办事能力的不满。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二月二十日,康熙帝在与大学士们的交谈中,认为牟钦元“居官甚好”,张伯行“操守虽清,为人糊涂无办事之才”,其对牟钦元的弹劾皆属妄言。两天之后,在召见新任浙江巡抚徐元梦的时候,再次指出,“张伯行操守虽好,而办事多糊涂执拗之处”。因此,赫寿、张鹏翮等人对张伯行一再审查的过程中,康熙帝并未加以干涉。然而,当“斩监候”的处置建议提交到御前时,他犹豫了。
  张伯行对张元隆的锲而不舍的追查,体现了其以国事为己任的责任心。张伯行为官清廉,在汉族士大夫中声望很高,甚至在他革职的时候,苏州出现“众人竖起黄旗,逼勒罢市,赴大人(张鹏翮)公馆,具呈保留巡抚”的场景。显然,照张鹏翮的建议,把张伯行处以“斩监候”,政治上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张伯行追查张元隆、张令涛的行动,违反了官场的潜规则,触动了江南高官的利益,因而犯了众怒,使其在江南官场愈加孤立。晚年的康熙帝,被皇储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凡是“务求安静”,并不希望江南地区发生政治地震,甚至官场大换血。相比之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张伯行调离江苏。于是,张伯行被从宽免死,调进京城,命南书房行走,署仓场侍郎,后来又授户部侍郎兼管仓场及钱法堂事务。而噶礼则早已被免职,几年后赐死。
  既然大海商事件给张伯行惹了这么多麻烦,那么康熙帝会不会给张元隆翻案呢?如果说康熙帝对张伯行书呆子般的行事风格不太满意的话,那么在对张元隆的处置上,这对君臣确实想到了一起,而且康熙帝想得更远。进入18世纪,不断扩大的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出这样的特点: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之大众购买力较小,导致对海外商品的需求量极其有限。而深受西方市场欢迎的中国茶、南京布和中国瓷器,则大量出口,源源不断地换回大批白银。于是,在中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中国市场似乎成为全球白银流动的终点站。
  然而,白银大量内流,必然引发通货膨胀,虽然其带来的物价上涨是温和的,但一旦累积很多年,涨幅也是很明显的。细心的康熙帝敏锐地注意到:“朕前巡幸南方时,米价每石不过六七钱。近闻江浙米价,每石竟至一两二三钱”。他不可能懂得现代经济学的道理,当然无法把白银内流与米价上涨联系起来。但在他眼中,“天生物产,只有此数”,如果稻米大量出口国外,国内一定供给不足,米价也就必然上涨,不利于社会稳定。特别是米价上涨发生在素称“鱼米之乡”,但政治上似乎并不完全听话的江南地区,就更让他心惊肉跳。
  尽管清王朝早在17世纪中叶已定鼎中原,并在随后的四十年里完成了对中国内地的统一,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仍令清代统治者记忆犹新。南方及海外反清势力,仍像达摩克利特之剑一样高悬于他们的头顶,使他们不得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这似乎也是他们比起明朝皇帝更加勤政的动力之一。18世纪初对外贸易的扩大,使康熙帝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因此,张伯行奏陈的“内地之米,下海者甚多……其载往千百石之米,特为卖与彼处耳”的说法,不免触目惊心。在他看来,“米粮贩往福建、广东内地尤可,若卖与外洋海贼,关系不小”。他担心张元隆这样的大海商串通海外反清势力,为了牟取暴利,把稻米出口给后者,威胁清朝对东南地区的统治。于是,张伯行禁止稻米出口的建议,在张元隆死后的第四年被纳入了《大清律例》的例文:“至渔船出洋,不许装载米、酒……违者严加治罪”。乾隆元年(1736年),这条例文又被具体化:“奸徒偷运米谷潜出外洋接待奸匪者,拟绞立决。”
  诚然,张元隆的经济理想很伟大,可当遭遇统治集团的现实政治利益时,他的理想又是那样虚无缥缈;诚然,康熙帝的文治武功很伟大,可当他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选择之时,他秉承了各打五十大板的中庸之道,为了规避挑战,而与机遇擦肩而过。把政治稳定看得高于一切,毕生精力都在考虑如何牢牢控制江南地区的康熙帝,非但没有给东南沿海的商船队松绑,并给它们注入国家的有力支持反而不断地念起紧箍咒。大海商张元隆就成了被紧箍套牢的牺牲品。这绝不仅仅是一支船队的悲剧。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深秋的一天。
  松江码头继续着往日的节奏。商船来来往往,繁忙而又喧闹。只是张元隆的百艘洋船再也不见踪影。江海关的官员每天按时上班,查验货物,收受红包,发给凭证,准许出海。只是没人再敢贩卖稻米。
  苏州的巡抚衙门里正在升堂议事。不过,坐在巡抚位子上的,不再是清官张伯行。下班回家的官员们,仍旧例行公事般的寻欢作乐,花天酒地。
  京城西郊的畅春园,康熙帝照常早起批阅奏折,召见大臣。只是他厌倦了紫禁城的生活,厌倦了大臣们的喋喋不休,就干脆搬到西郊的这所皇家花园里来,寻求片刻的休憩。
  这天,一切都像往常那样按部就班。
  也许这就是盛世。但这样的盛世,对清王朝,对中国,是福?是祸?
其他文献
“借用苍天绘彩虹,寥寥晚霞映长空,其轺耄耋虽一人,生死离别卫领空。”90岁的吴其轺先生,大约是作者方军采访的飞虎队最后的老兵了。亲历抗日战争的老人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正慢慢相继走进历史的博物馆。吴其轺曾三次受伤,又三次重返蓝天。他四次飞越驼峰死亡航线,见证了日军的芷江洽降,见证了南京日本投降仪式。他的命运,浓缩了一代人的悲欢离合。    199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
期刊
从表面上看,郑和船队每次出海,“云帆蔽日”,浩浩荡荡,但从实质上看,却是“孤帆远影”,它的后面没有,也不许跟随民间海商的船队,厉行禁止民间海商“片板不许下海”。在梁启超看来,“其希望之性质安在,则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耳。”    明宣德六年(1431年)二月二十六日,地处福建闽江口的小城长乐骤然喧哗起来。一支两百多只船、两万七千多人的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南下,泊在县
期刊
编译/彭华    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国及其盟友单独媾和,签下了一个不平等的停战条约,史称“布列斯特和约”。在付出割让大片领土的巨大代价后,新生的红色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但也由此招致了更大的社会分裂、内战和列强干预。    向人民发出呼吁    当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际,第一次世界大战仍激战正酣。为了阻止战争的继续蔓延,为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赢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新政权采取了一系列
期刊
1995年,国家科委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李学勤被聘为首席科学家。2000年工程通过验收,其阶段性成果将中国古代文明史的纪年向前延伸1229年。这被认为是在“现有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最好成果”。    备受外界关注的《夏商周年表》将在2008年发表繁本,这将是对十多年来,“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的一次总结。  在普通人看来,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研究,“夏朝是哪年建立的?盘庚迁都是什么时候?武王伐纣究
期刊
中国民主同盟的前身“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大致上是国、共两党之外政治精英的一个联盟,包括张君劢等人代表的国家社会党,曾琦、左舜生、李璜等代表的中国青年党,章伯钧代表的第三党,黄炎培代表的职业教育派,梁漱溟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加上后来加入进来的救国会派(以沈钧儒等为代表)就是所谓的“三党三派”。民盟只是一个“联合体”,不是单一组织,其发起目的就是想在国、共两个大党之间做一个中间的缓冲。当时还在抗日战争中
期刊
■来源:FT中文网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产生这样大的社会效果?就是因为邓小平清楚地找到了有效途径:首先中国要对外开放。没有开放,中国就不会产生有正面意义的改革。如果不把“改革开放”这四个字的次序颠倒一下,则很难说明,为什么中国会取得这样广泛的成功。  正因为有了开放,才有了改革。改革的动机,源自对现行政策、制度、体系等的不满意。要“改”,是因为对现状不满意。但
期刊
为了国家利益,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它的铁蹄却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为了国家利益,中国人在民族意识支配下,真诚地以日为师,甚至幻想着黄种兄弟联手对抗西方;为了国家利益,日俄战争前后日本竭力拉拢中国,随后又从中国“兄弟”这里攫取更多利权、乃至欲图吞并;为了国家利益,觉醒了的中国要奋起反抗,“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为了国家利益,中日两国至今也在有意无意地利用历史资源,进行博弈……  此为作者关
期刊
强烈的爱国热情一般总比成本的损失更重要,但事实证明,抵制却并不长久。    1773年,出于对中国茶的抵制,北美大陆发生了波士顿茶党事件,虽然那些要求民族独立的美洲人,抵制的目的不真的是中国茶。但中国人的商品却实实在在地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自此成为一个标签,打在这个国家独立的起点。  如果我们站在全球化贸易的角度看待美国的独立,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为了维护当时全球贸易的平衡,英国人和那些要求民
期刊
这个城市,这个国家,近百年来所经历的对外的民族夙仇与数十年来的内部政治激荡,就这样在这里固化成形。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凝结之地,在那里发生过的一次次事件,左右着影响着这个城市的命运。比如,在北京,就是天安门,在上海,是外滩,而在沈阳,这个地方不是沈阳故宫,也不是张学良的“大帅府”,而是中山广场。  如果是一个从没有到过沈阳的人,今天走在中山广场,会觉得这里的气氛十分怪异:首先进入眼帘
期刊
百年华洋冲突,抵制浪潮的起落,伴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交往与对抗。在世界已经有了紧密联系的今天,抵制更多的只具有象征意义,更多的是一种过去时代的回声。     百年抵制浪潮的起起伏伏,伴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进展。在一开始,抵制指向的是倒退回封闭自足的过去;到后来,抵制是对于外来压迫的反应,也夹杂着长期屈辱形成的敏感和偏激;再往后,抵制有了意识形态的内容,受不是东风压倒西方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零和思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