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闻捷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_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 誉为“人民诗人”、新中国边塞诗开拓者 的闻捷(1923—1971),镇江丹徒人,其故里高资有条“闻捷路”,路旁的诗人母校内建有“闻捷纪念馆”,生动展示了诗人的生平与创作道路,汇集了当代文坛与社会各界对诗人的缅怀与追思。
  大江边,有座美丽的古城
  古城边,有座温暖的小镇
  从天山飘来的云彩,向她凝望
  从东海升起的朝霞,向她致敬
  因为这里有条街道以“闻捷”命名
  每块新门牌上都填写这份思念:
  十五岁离家出走的失学少年
  十七岁投奔延安的演剧队员
  同新中国一起归来的新闻战士
  为吐鲁番唱情歌的邊塞诗人
  行吟在新丝路上的友谊使者……
  他是长江骄子、时代歌手、东方之星
  光阴列车终于送回他真善美的心跳——
  啊,被那场浩劫窒息了的爱之声!
  盛产水稻的故乡,珍藏每一滴甘霖
  南来北往的大雁,带走了多少喜讯
  这里的每块绿洲都是他未竟的手稿
  这里的每座桥墩都将他的梦想高擎——
  跋山涉水的游子,心中最爱是家乡:
  “我脱帽,深深地鞠躬,我将借用长江
  那磅礴的气势为她的胜利而放声歌唱”★
  看,四十年来翻天覆地的人世沧桑
  哪片神州山河不牵挂他澎湃的诗情……
  扬子江,流过美丽的润州古城
  沪宁线,穿过温暖的高资小镇
  天山飘来的云彩为她的歌手驻足
  东海升起的朝霞为她的诗人留影——
  条条大路叫“闻捷”:新闻的闻,捷报的捷!
  ★摘自闻捷1963年在家乡参加中共丹徒第三次大会上朗诵的诗作《我的发言》。
其他文献
我总觉得,在冬天,每一个有阳光的日子都是幸福的。  我常常搬一张小凳,坐在暖阳里,微闭着眼,任阳光肆意地照射在我的身上,回忆过往里那些珍贵的瞬间,计划着将来想做或必须做的事情,或者是,偎依在家人身边,说些生活里的趣事、乐事、“囿”事。  坐在暖阳里,喝一杯热茶是极舒服的。不管是绿茶、红茶、花茶,还是枸杞红枣茶,一杯热茶在手,总是暖暖的。看茶叶在玻璃杯里舒展身体,慢慢地呈现最美的样子,看红红的枸杞从
期刊
蒙 贾平凹先生之邀,我和锦平率《西南作 家》杂志社一行四人,大年初七,驱车北上西安,去谒见曾经数十次通话和短信往返但未睹真容的贾平凹先生。  正月初七是“人日”。传说女娲正月初一创世,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正月初七才创造了人。历史上,唐代的高适、杜甫曾经在成都有著名的人日唱和。咸丰四年(1854年),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在果州(今四川南充)主考
期刊
时 隔多年,他依然记得那个夏日的早晨。 天是蓝的,树是绿的,小鸟儿是快乐的,而他,是笑着的。那天,是他第一次进幼儿园的日子。  幼儿园门口,当爸爸放手的那一刻,他一下子有了恐惧感:他要自己在幼儿园一天吗?想爸爸怎么办?放学的时候找不到爸爸怎么办?他一把抓住爸爸的手,惊恐地抬起头。爸爸蹲下来,双手使劲按了按他的肩膀,说:“你上学了,是个小男子汉了,以后,你的一切事情,爸爸都不再参与,你要自己拿主意,
期刊
那 年,我考到城里的高中,母亲不放心我 寄宿学校,把我托寄到远房亲戚家,虽说是亲戚,但平时又不大走动,关系其实很疏远。  是母亲送我去的,背着米,拎着菜籽油,母亲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容,让我叫那对中年夫妇“舅舅、舅妈”。舅舅是母亲的堂弟,在一家公司当经理,还是挺热心的,说都是自家人,以后城里就当自家一样。  我就这样在亲戚家住下了,早饭一般我都自己出去买着吃,中午和晚上我在学校吃,母亲每周都会来看我,
期刊
听雪。在静静的夜半时分,在老家的旧房子里。雪声细细。这是深冬的雪。雪声在寂静的夜色中,一点一点,有了无限的凉意。犹如是好久未曾来往的朋友,有一种安静的、淡淡的情愫。躺在黑暗中,听雪的声音,细细的清响,像是一句句的话语,不急不缓,不近不远,连绵不断,只是清晰而静静地持续着,向着前方,向着夜的深处,一声一声,从未走远,与人相伴,让人愉悦,让人安静。这样的雪夜,真的像极了我正在前行的时光,悠长而充满了酸
期刊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重要的画科 ,它与人物画、山水画是并存发展的 ,其历史悠久 ,有着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风格。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 ,要重视
1975年,年轻的习近平就要赴清华大学读书,与朝夕相处7年的梁家河乡亲们离别时……  窗外,星河涟涟  炕上,他抱着乡亲们送的一本本笔记本  难以入眠  整整七個春夏秋冬啊,血脉相连  高原的风,唤醒了鸟和云彩  当他打开门的一刹那,涌进来的  是晨曦映红的一张张熟悉的脸  送一程,再送一程  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  房东大爷大娘依旧左拉右牵  两行热泪不知何时已如路旁的粟浪  绵连  这泪水,分明
期刊
穿 越时光的隧道,重拾搁置在记忆深处的 那份美好。  刚参加工作时,一个人住在城里,远离家乡和父母。  周末,排遣寂寥时光的最好去处,是在陌生城市的一隅。一个美丽温婉的小人书画摊前,靠墙支着的木架上摆满了各种小画书,琳琅满目。洁净温润的土地上整整齐齐摆放着一些小木凳。小画书已有些陈旧,淡淡泛黄的纸页,有点残缺的封面,记忆着历经的沧海桑田。经营小画书摊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伯,戴一副眼镜。当有人来看书
期刊
不 记得微信是什么时候开始风靡的。依 稀记得2002年,我上高一那会儿,班上一哥们送我一个腾讯QQ号作为礼物,我的网络社交才算是起了个步。接着另一火爆一时的网络平台校内网(后来貌似又更名为人人网)吸引了一批懵懂的学生党。再到后来新浪微博横空出世,接着就是赶超一切社交软件的微信独占鳌头了。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由张小龙所带领的腾讯广州
期刊
假 期里,妈妈带我、司马妹妹和孙源哥哥去茱萸湾 动物园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  进门不远处有一片池塘,池水碧绿碧绿的,里面生活着水居的鸟类,有高雅的天鹅、小巧玲珑的野鸭,还有成双成对的鸳鸯。最有趣的是火烈鸟,它像个高贵的小姐,修长的细腿静静地立在水中,粉红的身体形成一个柔美的“S”形。它生气起来估计有人没见过,瞧,那儿有一只!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一只火烈鸟羽毛全都竖起来了,吓得谁也不敢靠近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