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常高系统整理水准网

来源 :测量制图学报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eai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地面两水准点之间,用水准测量联测的结果,只有在水准面相互平行的条件下,才能算是两点的高差,因为水准测量是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的。事实上地球上的重力都不同,水准面之间并不平行,因此就是观测一点也没有误差,根据不同的路线所测得的两点之间的高差并不相同。水准联测的结果也就没有什么几何意义可言了。为此,就提出了归算水准测量所测得高差的问题。正高是归算的一种方法,按其定义来说;是地面点沿着重力方向,从大地水准面到该点之间的距离。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其他文献
§[3-1]大地控制网中各原素的误差起算元素和推算元素 大地网的精度,总是从网中边角等元素的误差大小来衡量。大地网中元素可以分为两类:起算元素和推算元素。大地原点的座标、三角网锁中实际测量的边长、由天文观测并经过化算(见第二讲)得到的拉卜拉斯方位角等都属于起算元素。以起算元素开始,通过网锁中角度(观测值或平差值)陆续推算而得的边长、方位角、座标等等则称为推算元素。推算元素是起算元素和网中角度的函数
期刊
空中三角测量计有两种基本不同的情况:(1)在航带一端有三个地面控制点,而在他端有一个、两个或甚至三个地面控制点,(2)在全航带上只有三个分散的地面控制点。对于第一种情况,笔者与周卡先生已提出不同的解法。第二种是航测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情况。本文的目的是对这样条件下的测图问题从基本理论出发加以分析并提出严格的而同时也是可以一般通用的解析制图法;其主要过程为:(1)用坐标量仪在像片上定出同名点
期刊
本文的内容是研究用A_6自动测图仪的改变光束法和用无扭曲模型法加密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精度,以便与其他室内加密控制点的方法所得的精度相比较,供作业单位作为选用哪一种室内加密方法的理论和实际依据。本文分为实验情况和理论分析两部分。前者在A_5上测定两对方格片,两对山区的象片和一条航线;另外用同一条航线按无扭曲模型法进行加密,并作出实际精度的比较。方格片的量测是用来检定仪器的误差对高程的影响,山区
期刊
(C)实用之部C_1.Cassini曲线Cassini曲线表示(ρ~4-2ρ~2cos2ψ+1)~(1/2)=常数的曲线,见图21,此处ρ=2r/s。图20内设有一点a,其坐标为(ξ)=12km,(η)=12km,s=24km,则r=2~(1/2)·12km,故ρ=2~(1/2),此处ψ=45°。由ρ=2~(1/2)=1.414(按图21内ρ的比例尺)及ψ=45°,得图21的A点,在A点读得:(ρ
期刊
本文的目的为如何限制区域的大小,使坐标变换的计算工作及制出图解表的工作降到很低,使在指定的范围内坐标变换的主要计算仅限于平面变换;就是两个平面系统相互间的关系为:原点的移动,坐标轴转一定的角度并顾及一定的比例尺的变化,而把剩余误差用图解表迅速地求得,因此该方法适用于在指定的范围内把大量的点子很快地施行坐标变换。该法的原理:补助点设在任意点的位置,这样可以使欲变换的点子尽量靠近补助点,因此剩余误差的
期刊
关于各种正形投影坐标(即等量坐标)的变换问题,在理论上早经高斯及黎曼二氏所解决,他们指出,只要所取的函数f是解析的,则由复变函数x_2+iy_2=f(x_1+iy_1)所作的映射即可由一种等量坐标变换为另一种等量坐标。以后,本世纪的不少学者,如Kruger,Grossmann,Hristow等人把这个原则具体化,使一切公式以级数表示。苏联的KaraH,ByTKeBич等人更把各公式制作成表,而使实
期刊
在平坦地区用综合法象片图测图是地形测量中一种最好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测图时,地物是根据象片图上的影象调绘,等高线则在野外实测,可以获得效率高而精度好的成图,我局过去已用这种方法测绘1∶50000比例尺地形图四万多平方公里。
期刊
今天匈牙利所用的三角网的基础可以回溯到上一世纪的中叶。当然这是早已过分陈旧了,这种在好几十年前建立起来的三角网就质量方面来说也难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工程进展的要求。而更困难的是三角网上的很多三角点已经不存在了。
期刊
1.中国和苏联的重力测量工作者共同在中国建立了高精度的基本和一等重力点控制网,现在中国测绘总局又开始在做二等均匀重力测量。这种均匀重力测量首先是特殊加密测量的可靠控制点,并且也是全面地研究中国的地质和解决大地测量中某些一般问题的有价值的资料。在二等重力网完成以后,就应立刻沿着一等三角锁进行重力加密测量作为天文重力水准之用。本文对于二等均匀重力测量的平均密度以及在中国按照两种精度来进行天文重力水准的
期刊
在进行三角测量的计算之前,首先必须将地面上实测的基线长度以及三角边的方位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之上。因此,我们必须知道地面到达参考椭球面的高程(称为大地高)。这个高程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地面到达大地水准面的高度,也就是正高以及大地水准面和参考椭球面之间的距离,即所谓大地水准面高。由于我们无法精确地求出正高,所以,目前我们在大地测量中采用法高系统,也就是说,所采用的中间面不是大地水准面,而是似大地水准面,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