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介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单纯的TACE治疗已经无法适应全部的临床肝癌患者,肝癌的治疗正在向多元化发展。本资料通过对肝癌的双介入治疗与单纯TACE治疗的疗效比较,来说明TACE联合肿瘤化学消融术的双介入方法对于肿瘤灭活率及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TACE;化学消融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7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75-01TACE已成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主要的治疗手段[1],但肿瘤动脉栓塞后原有的动脉供血系统受到影响,易建立侧枝循环,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反复多次的TACE治疗会加重肝功能损害,影响对肿瘤的持续性治疗。随着肿瘤化学消融术的成功应用,为肝癌的介入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我科自2011年1月开展此项技术,与TACE结合起来组合成肝癌的双介入治疗;并与单纯的TACE治疗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达到提高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目的。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行双介入手术患者45例,与同时期行单纯TACE手术的45例患者进行比较,见表1。
  表1双介入治疗组与单纯TACE治疗组的临床资料
  组别1例数1年龄
  (岁)1性别(例)1分型(例)男1女1巨块型1结节型1病变个数1主瘤直径
  (cm)1Child分级(例)A1B1C双介入组145159±21137181411417017.5±4.512811215TACE组145158±201351101371818717.9±4.813211013注:两组年龄,性别,肿瘤分型,肿瘤大小,Child分级比较,均P>0.05。
  1.2治疗方法①双介入组:45例患者均在至少1次TACE治疗的基础上,在CT/DSA/彩超引导下,用21-22号Chiba针或酒精针在瘤体内注射碘化油化疗乳剂(碘化油2-3ml+三氧化二砷10mg)或无水酒精。3-4周后重复进行,3次为1疗程。所有患者均至少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②单纯TACE组:45例患者行单纯TACE治疗,栓塞剂为碘油,化疗药物为三氧化二砷。
  1.3疗效评价①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年生存率。②灭活率:以术后增强CT或MR扫描瘤体的强化与否及外周血AFP的变化为依据,优(完全灭活):病灶基本无强化,或AFP降至正常;良(大部分灭活):病灶强化占瘤体体积<25%,或AFP下降>50%,但高于正常;较差(部分灭活):病灶强化占瘤体体积25%-50%,或AFP下降25%-50%;差(小部分灭活或无灭活):病灶强化占瘤体体积>50%,或AFP下降<25%[2]。
  1.4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1、2年生存率的比较见表2。双介入组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统计学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1)。
  表2双介入治疗组与单纯TACE治疗组的术后生存率比较
  组别1例数11年生存率(%)12年生存率双介入组145182.22153.33TACE组145171.11144.44两组比较P<0.01。
  2.2两组患者肿瘤灭活率比较见表3。双介入组肿瘤灭活率远高于单纯TACE组(P<0.01)。典型治疗图例见图1A-F。
  表3双介入治疗组与单纯TACE治疗组的肿瘤灭活率比较
  组别1例数1肿瘤灭活率(%)优1良1较差1差双介入组145131.11142.22113.33113.33TACE组145117.78126.67135.56120.00两组比较P<0.01。3讨论
  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国家,每年肝癌的死亡率约为34.7/10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3%。近年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经皮瘤体内化学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等微创手段的单独或联合应用,在疗效方面十分独特、安全、微创,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3]。
  抗肿瘤药物的抗癌效果与其在瘤体内的浓度成正相关,因此最理想的给药方式是使抗肿瘤藥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而肿瘤以外的正常组织基本不受抗肿瘤药物的影响。TACE是无法行外科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绝大多数的肝癌是由肝硬化结节恶变而来,反复多次的TACE治疗将导致硬化肝脏的进一步损伤,使肝功能持续下降。相当一部分得以控制或疗效明显的肝癌患者往往死于肝硬化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肝功能衰竭等。双介入治疗与单纯TACE治疗比较,优势在于:①肝癌的化学消融能增加药物在瘤体内的浓度,增强抗癌效果;②TACE栓塞了肿瘤的动脉血供,能够保证化学消融药物的局部高浓度,及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③局部穿刺给药,对于患者肝功的要求条件宽松,且此项治疗对于正常肝脏基本没有损伤。
  本研究的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单纯TACE组的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71.11%、44.44%,与文献报道的13%-71%、15%-45相符[4]。而双介入组的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双介入组的肿瘤有效灭活率(优+良)为73.33%,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的44.45%。可见,双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明显好于单纯TACE治疗,而且对于患者的生存率有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TACE联合肿瘤化学消融术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适应范围较广的新的微创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保护肝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具有十分良好的推广前景。参考文献
  [1]Adachi E,Metsumata T,Nishizaki T,et al.Effects of preoperative hepatic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operative course and tumor necrosis [J].Cancer,1993,72(9):3593-8.
  [2]于荣哲,姚莉,郐凤吉,李秀杰,杨燕,魏洪伟.CT引导下原发性肝癌的化学消融治疗[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12(3):213-215.
  [3]张福君,吴沛宏,赵明,等.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射频消融联合酒精消融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J].中华肿瘤杂志,2005,27(4):248-250.
  [4]郭启勇.介入放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KA,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RF,分别检测75例RA患者,81例非RA自身免疫病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结果RA组的3项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组和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中图分类号】R9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15-02  药物性肝病( drug induced hepatotoxicity,DIH ) 是指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伤。药物性肝病可以表现为任何类型的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以急性肝损害最常见,约占报告比例的90%以上,少数可以发生暴发性或重型肝功能衰竭。近年来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对接种百白破疫苗产生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此情况发生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中在本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接种百白破疫苗共6597人,其中包括基础免疫5720人和加强免疫877人,出现不良反应共108例。多为发热和皮肤红疹等,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为了减少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