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毛泽东在1956年开始提出来的。经过20年的曲折发展,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才逐步确定了一条成功的社会主义道路。对此探索过程作一回顾,既有助于理解历史的发展何以如此艰难,又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更自觉地贯彻执行十四大精神。
其他文献
范仲淹的两首词: 一首(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意。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傍晚,东山小学堂门前的月亮塘映着东山的暗影。 我和毛泽东站在小石桥上,倚着栏杆闲聊。 ——你多大了? ——我12岁,你呢?
一生博览群书的毛泽东,对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遗产,涉猎极其广泛,每每见解精深。而对唐宋诗词,自青年到晚年,更是情有独钟。在他现存文稿中,毛泽东专门谈及古典诗词欣赏的文字并不多见,《党的文献》这期发表的1957年8月1日他写给江青、李讷的一段话,是其中极珍贵的一篇。
在纪念毛泽东主席百周年诞辰之际,我作为一名跟随他老人家南征北战几十年,有幸多次当面聆听他老人家亲切教诲,对他老人家怀有浓厚感情的老战士,心情格外深沉。我把自己与他老人家生前接触时的情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对我人身保护的情况记叙下来,以表达对这位举世伟人的深切缅怀和思念。
1979年春的一天,邓小平同志找到荣毅仁,要他在引进外资方面多多出谋划策。 “你是企业家,懂金融。现在国内要发展经济,但资金十分缺乏。你有什么高招?”小平同志推心置腹地询问道。
摆在我们面前的传略体作品《毛泽东》,是一篇朴实无华而又情景交融的文字。它的作者是毛泽东早年的同学、著名诗人萧三。
提起我国的核弹,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周恩来、邓小平、陈云、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核弹研制工作的关心。特别是在周恩来的精心指导、严格要求下,我国研制核弹的队伍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与美国相比,我们用了比他们少二十倍的试验次数,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已为一些同志所了解。
或许是人之常情,当人们失去一件瑰宝时,会愈发珍视它的存在价值。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回首毛泽东光彩照人的一生,愈发感到他的可亲、可敬、可佩,于平凡之中见伟大,对他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历久而弥深。这里,仅将我在追随毛泽东工作时的所见所闻记录一二,以兹纪念。
毛泽东是红一方面军东征战略的主要制定者,并亲自率领红军强渡黄河东征山西,实施大规模的战略出击。在东征战略的决策过程中,他以总揽全局的远见卓识和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为党中央制定这一战略方针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近年内,有关部门在编辑《毛泽东军事文集》时,考证确定瓦窑堡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是毛泽东起草的,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总结和交流近年来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成果,中共党史学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定于今年9月下旬联合召开一次学术讨论会。两会于3月9日成立了学术讨论会筹委会,邓力群同志任顾问,胡绳同志任主任,沙健孙、有林、孙家正同志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