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方针政策,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总体要求和我市“十五”扶贫开发规划的目标,紧紧围绕着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解决群众温饱问题这个中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十五”扶贫工作的主要成绩
一是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05年底,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已达1197元,人均收入668元以下的贫困户已减少至11.8万人,比“十五”规划前减少了77.6个百分点,重点村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二是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四年来,全市扶贫系统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9156万元,新建和改善水利设施1039处,新增和改造基本农田面积9.86万亩;新增和扩建公路772条,0.22万公里;新建和改造中小学校117所,4.3万平方米;新增输电线路38条、151公里;新建沼气池3.35万座,农村饮水“户户通”工程625宗,重点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三是定点扶贫成绩显著。四年来,市、县两级定点扶贫单位共帮扶资金近3000万元,资助兴建基础设施项目1560个,13807名党员干部与13824户贫困户开展了“1+1”包干扶贫工作,共捐助现金1265万元,担保贷款1480万元,捐赠农药、化肥、种子、苗木等物资折款1836万元,扶助种植业项目2650个,养殖业项目2060个,办工业项目590个,帮助培训人员32289人次,帮助输出劳力39616人次。四是移民搬迁成果丰硕。2003年至2005年,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建立移民安置点836个,新建和购置移民房屋5891栋110万平方米,搬迁移民5972户26964人。五是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四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种类型实用技术培训班1537期,培训贫困劳力6.24人次,使95%的贫困劳力都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293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930人,95%以上参训劳动力全部实现了就业。资助4800名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农函大学习。
“十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扶持到户与发展扶贫产业相结合。按照中央制定的开发式扶贫方针,我们把产业扶贫当作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及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依托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抓好反季节蔬菜、蚕桑、果茶、烟叶、畜禽、毛竹加工等扶贫产业开发。并以加工企业为龙头,推行“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把农户联结起来,带动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全市已有遂川翔云药业等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吉安林产实业等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5.6万户,户均增收410元。
二是坚持解决温饱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在扶贫开发中,我们始终围绕着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开展工作,不断加大扶贫到户的工作力度,扶持贫困群众以发展种养业为主的生产项目。与此同时,我们把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与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扶持的重点放在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地区群众的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问题。
三是坚持就地扶贫与移民搬迁扶贫相结合。从2003年开始,我市在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进行移民扶贫工作,帮助库区、深山区以及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群众整体搬迁,彻底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的目标。全市各移民集中安置点全部按照通电、通讯、通路、通有线电视、通水、建沼气、环境绿化的“五通一气一绿化”的标准建设移民小区,各集中安置点全部建立了村落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及其他服务机构,对分散安置的少数移民,将其纳入所在村组管理,使移民户从一开始就具有稳得住的生活条件,具备逐步富的良好生产基础。
四是坚持资金扶持与提高贫困群众素质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摆在重要位置。围绕扶贫项目开发的需要,市、县、乡三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培训。帮助贫困群众群众学习掌握一门以上种植业、养殖业或小型加工业技术,使贫困地区的群众有种养加的一技之能。每年组织贫困户劳力1200余人参加农函大学习,帮助他们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从2003年开始,我们又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外出务工就业率低、技术含量低、报酬低等情况,开展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全市共举办了机械、电子、烹饪、缝纫、计算机等20多个专业的培训班,帮助贫困群众学到一项技术,提高致富本领。经过转移培训的人员不仅提高了就业率,劳务收入也普遍提高20%以上。
五是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从2002年开始,我市把沼气扶贫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富民工程,在用好国家扶持专款的基础上,又从扶贫计划资金中切出10-20%用于扶持236个重点村发展沼气,此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了优化人居环境,从2002年开始,我们在236个重点村开展了以清垃圾、清污沟、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三改”工作,共清理垃圾2.87万吨,清理污沟4.72万米,清理路障3110处,改厕1416个,改水571项,硬化房前屋后路面3.6l万平方米,使脏、乱、差环境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为了解决贫困乡村群众饮水难的问题,从2003年开始,扶持116个重点村建设“户户通”自来水工程,解决了2.3万户7.9万人的饮水困难,使他们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干净纯洁的自来水。沼气扶贫工程、农村“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和“三清三改”为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是坚持政府扶持与社会扶贫相结合。我市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作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中心任务来抓,切实落实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多渠道增加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及时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市直每年安排79个、县(市、区)每年安排371个由行政事业单位组成的工作组深入扶贫开发重点乡、村开展定点扶贫,帮助重点村发展生产,协助重点村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全市236个重点村都有一个市直或县直单位定点扶贫,另外还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全市1010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连续8年开展了“1+1”帮扶活动,有效促进了重点村的经济发展,使大多数贫困户摆脱了贫困状况。
七是坚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村级经济相结合。主要是以选配好重点村支部书记为重点,把配强、配好村党支部摆到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位置。通过内选、外返、下派、交流等措施,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有致富专长、年富力强、群众拥护的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并注重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素质培养,帮助他们增强党性、更新知识,提高村级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同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帮助贫困乡村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果业、林业、竹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大多数贫困村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
[责任编辑 王建平]
“十五”扶贫工作的主要成绩
一是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05年底,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已达1197元,人均收入668元以下的贫困户已减少至11.8万人,比“十五”规划前减少了77.6个百分点,重点村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二是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四年来,全市扶贫系统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9156万元,新建和改善水利设施1039处,新增和改造基本农田面积9.86万亩;新增和扩建公路772条,0.22万公里;新建和改造中小学校117所,4.3万平方米;新增输电线路38条、151公里;新建沼气池3.35万座,农村饮水“户户通”工程625宗,重点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三是定点扶贫成绩显著。四年来,市、县两级定点扶贫单位共帮扶资金近3000万元,资助兴建基础设施项目1560个,13807名党员干部与13824户贫困户开展了“1+1”包干扶贫工作,共捐助现金1265万元,担保贷款1480万元,捐赠农药、化肥、种子、苗木等物资折款1836万元,扶助种植业项目2650个,养殖业项目2060个,办工业项目590个,帮助培训人员32289人次,帮助输出劳力39616人次。四是移民搬迁成果丰硕。2003年至2005年,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建立移民安置点836个,新建和购置移民房屋5891栋110万平方米,搬迁移民5972户26964人。五是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四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种类型实用技术培训班1537期,培训贫困劳力6.24人次,使95%的贫困劳力都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293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930人,95%以上参训劳动力全部实现了就业。资助4800名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农函大学习。
“十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扶持到户与发展扶贫产业相结合。按照中央制定的开发式扶贫方针,我们把产业扶贫当作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及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依托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抓好反季节蔬菜、蚕桑、果茶、烟叶、畜禽、毛竹加工等扶贫产业开发。并以加工企业为龙头,推行“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把农户联结起来,带动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全市已有遂川翔云药业等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吉安林产实业等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5.6万户,户均增收410元。
二是坚持解决温饱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在扶贫开发中,我们始终围绕着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开展工作,不断加大扶贫到户的工作力度,扶持贫困群众以发展种养业为主的生产项目。与此同时,我们把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与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扶持的重点放在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地区群众的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问题。
三是坚持就地扶贫与移民搬迁扶贫相结合。从2003年开始,我市在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进行移民扶贫工作,帮助库区、深山区以及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群众整体搬迁,彻底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的目标。全市各移民集中安置点全部按照通电、通讯、通路、通有线电视、通水、建沼气、环境绿化的“五通一气一绿化”的标准建设移民小区,各集中安置点全部建立了村落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及其他服务机构,对分散安置的少数移民,将其纳入所在村组管理,使移民户从一开始就具有稳得住的生活条件,具备逐步富的良好生产基础。
四是坚持资金扶持与提高贫困群众素质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摆在重要位置。围绕扶贫项目开发的需要,市、县、乡三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培训。帮助贫困群众群众学习掌握一门以上种植业、养殖业或小型加工业技术,使贫困地区的群众有种养加的一技之能。每年组织贫困户劳力1200余人参加农函大学习,帮助他们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从2003年开始,我们又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外出务工就业率低、技术含量低、报酬低等情况,开展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全市共举办了机械、电子、烹饪、缝纫、计算机等20多个专业的培训班,帮助贫困群众学到一项技术,提高致富本领。经过转移培训的人员不仅提高了就业率,劳务收入也普遍提高20%以上。
五是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从2002年开始,我市把沼气扶贫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富民工程,在用好国家扶持专款的基础上,又从扶贫计划资金中切出10-20%用于扶持236个重点村发展沼气,此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了优化人居环境,从2002年开始,我们在236个重点村开展了以清垃圾、清污沟、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三改”工作,共清理垃圾2.87万吨,清理污沟4.72万米,清理路障3110处,改厕1416个,改水571项,硬化房前屋后路面3.6l万平方米,使脏、乱、差环境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为了解决贫困乡村群众饮水难的问题,从2003年开始,扶持116个重点村建设“户户通”自来水工程,解决了2.3万户7.9万人的饮水困难,使他们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干净纯洁的自来水。沼气扶贫工程、农村“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和“三清三改”为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是坚持政府扶持与社会扶贫相结合。我市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作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中心任务来抓,切实落实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多渠道增加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及时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市直每年安排79个、县(市、区)每年安排371个由行政事业单位组成的工作组深入扶贫开发重点乡、村开展定点扶贫,帮助重点村发展生产,协助重点村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全市236个重点村都有一个市直或县直单位定点扶贫,另外还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全市1010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连续8年开展了“1+1”帮扶活动,有效促进了重点村的经济发展,使大多数贫困户摆脱了贫困状况。
七是坚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村级经济相结合。主要是以选配好重点村支部书记为重点,把配强、配好村党支部摆到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位置。通过内选、外返、下派、交流等措施,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有致富专长、年富力强、群众拥护的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并注重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素质培养,帮助他们增强党性、更新知识,提高村级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同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帮助贫困乡村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果业、林业、竹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大多数贫困村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
[责任编辑 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