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这个词语常常用来比喻事物最关键紧要的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总喜欢抓住一些关键的东西。很多时候,关键的一招可以带给我们惊喜与收获,关键的一步会让我们走向成功与巅峰,关键的一刻可以挽救无数人的生命。其实写文章也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抓住关键来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在写作文时,题目很关键。题目就像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读者的思维大门,激起阅读兴趣,把读者带入文章里的世界。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陈醉云《乡下人家》一文,“乡下”泛指城市以外的地区,题目里作者就交代了所要写的地点,当读者看到这个题目时,眼前就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场景,就会想着要读下去,去看一看文中的画面到底有多美。再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刘湛秋《三月桃花水》一文,读者从题目中的“三月”一词就可以了解到作者所指的时间。“桃花水”指的是春水,点明了写作对象,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茅盾《天窗》一文中,题目不但点明了写作对象,揭示了要描述的事物,还和文章所写的内容相呼应,达到了标题和文章相互照应的效果,蕴含了作者浓浓的情感。
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写作手法,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乡下人家》就采用了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互交叉的写法,作者先按空间顺序来写,先写屋前:“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再写门前的场地和屋后:“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帶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同时又在写门前的场地和屋后时穿插了时间顺序:“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接下来又转笔按空间顺序写“房前”和“屋后”,继而又转换成“夏天傍晚”和“秋天到了”这一时间顺序。这种交叉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交叉。課文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是“瓜藤攀檐图”,这里面既有“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的动态美,又有农家小院自然布置的静态美。当读者读到自然景物的静态美和生机勃勃的瓜藤动态美相互交叉时,一定会想到:在屋前屋后搭瓜架的人们,是多么富有创意,多么热爱生活啊!
我们无论是读文章还是写文章,总是要找到一个中心,这样才能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对于我们的表情达意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一两个关键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茅盾《天窗》一文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关键词,比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里的“唯一”说明只有天窗能给孩子们带来安慰,同时和后面的“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相关联,饱含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有些文章直接用中心句或者中心段来表情达意,更为生动直观。“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是《乡下人家》一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展现。除了使用中心句,作者还会使用疑问句、设问句等来吸引读者,引起下文。《三月桃花水》一文开头这样写道:“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作者用两个疑问句来引出下一句:“啊,河流醒来了!”从而直切文章的主题,让读者很想读下去。另外,作者还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三月的桃花水比喻成竖琴和明镜,突出了桃花水的优美悦耳、清澈平静的特点,是不是带给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呢?
说到想象,孩子们的想象是最丰富的。我们从《天窗》一文就可以了解到孩子们的想象力有多么神奇,创造力是多么惊人,这也是对孩子们情感的最真实的展现。当“夏天阵雨来了”时,他们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了“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带子似的闪电一瞥”,想到了“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当“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他们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一粒星、一朵云、一条黑影”,想到了“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在这两种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一个美丽、神奇的世界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展开了。在作者的笔下,它不仅仅是小小的玻璃天窗,而且是带来温暖的天窗,是追求光明和自由的天窗,是充满智慧和希望的天窗,是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天窗!
同学们,你的“乐园”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在那儿干什么?……请你抓住关键,写出自己的快乐,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吧!
在写作文时,题目很关键。题目就像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读者的思维大门,激起阅读兴趣,把读者带入文章里的世界。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陈醉云《乡下人家》一文,“乡下”泛指城市以外的地区,题目里作者就交代了所要写的地点,当读者看到这个题目时,眼前就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场景,就会想着要读下去,去看一看文中的画面到底有多美。再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刘湛秋《三月桃花水》一文,读者从题目中的“三月”一词就可以了解到作者所指的时间。“桃花水”指的是春水,点明了写作对象,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茅盾《天窗》一文中,题目不但点明了写作对象,揭示了要描述的事物,还和文章所写的内容相呼应,达到了标题和文章相互照应的效果,蕴含了作者浓浓的情感。
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写作手法,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乡下人家》就采用了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互交叉的写法,作者先按空间顺序来写,先写屋前:“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再写门前的场地和屋后:“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帶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同时又在写门前的场地和屋后时穿插了时间顺序:“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接下来又转笔按空间顺序写“房前”和“屋后”,继而又转换成“夏天傍晚”和“秋天到了”这一时间顺序。这种交叉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交叉。課文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是“瓜藤攀檐图”,这里面既有“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的动态美,又有农家小院自然布置的静态美。当读者读到自然景物的静态美和生机勃勃的瓜藤动态美相互交叉时,一定会想到:在屋前屋后搭瓜架的人们,是多么富有创意,多么热爱生活啊!
我们无论是读文章还是写文章,总是要找到一个中心,这样才能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对于我们的表情达意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一两个关键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茅盾《天窗》一文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关键词,比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里的“唯一”说明只有天窗能给孩子们带来安慰,同时和后面的“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相关联,饱含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有些文章直接用中心句或者中心段来表情达意,更为生动直观。“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是《乡下人家》一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展现。除了使用中心句,作者还会使用疑问句、设问句等来吸引读者,引起下文。《三月桃花水》一文开头这样写道:“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作者用两个疑问句来引出下一句:“啊,河流醒来了!”从而直切文章的主题,让读者很想读下去。另外,作者还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三月的桃花水比喻成竖琴和明镜,突出了桃花水的优美悦耳、清澈平静的特点,是不是带给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呢?
说到想象,孩子们的想象是最丰富的。我们从《天窗》一文就可以了解到孩子们的想象力有多么神奇,创造力是多么惊人,这也是对孩子们情感的最真实的展现。当“夏天阵雨来了”时,他们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了“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带子似的闪电一瞥”,想到了“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当“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他们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一粒星、一朵云、一条黑影”,想到了“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在这两种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一个美丽、神奇的世界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展开了。在作者的笔下,它不仅仅是小小的玻璃天窗,而且是带来温暖的天窗,是追求光明和自由的天窗,是充满智慧和希望的天窗,是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天窗!
同学们,你的“乐园”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在那儿干什么?……请你抓住关键,写出自己的快乐,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