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1综合征的临床及骨骼肌病理特点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16例Jo-1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骨骼肌病理改变特点。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Jo-1综合征的1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肌肉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6例患者的平均起病年龄为41±14(21~68)岁,女性占87.5%,病程中位数为9.5(1~192)个月。主要临床表现包括13例肌无力(81.2%)、10例关节炎(62.5%)、8例间质性肺病(50%)、5例皮肌炎样皮疹(31.2%)、3例发热(18.8%)、2例雷诺现象(12.5%)、2例技工手(12.5%),3例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和1例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血清平均CK为3 054±2 058(470~5 222)U/L。所有患者抗Jo-1抗体阳性,合并出现的抗体包括1例抗Mi-2抗体、5例抗Ro-52抗体、5例抗核抗体。4/5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呈肌源性损害特点。肌肉病理表现包括14例(87.5%)肌束衣水肿、断裂、炎细胞浸润。13例萎缩肌纤维,其中7例(43.8%)主要位于束周区域。8例肌纤维坏死,其中4例(25%)主要位于束周区域。11例出现再生肌纤维,其中5例(31.2%)主要位于束周区域。CD8阳性的T-淋巴细胞、CD20阳性的B-淋巴细胞、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不同程度浸润,多数位于肌束衣。MHC-Ⅰ在肌纤维膜不同程度表达,其中7例(43.8%)束周肌纤维胞质阳性表达。7例(43.8%)束周肌纤维膜补体沉积,2例(12.5%)束周毛细血管补体沉积。

结论

本组Jo-1综合征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肌无力、关节炎和间质性肺病,可以合并皮肌炎样皮疹、发热、雷诺现象、技工手。肌束衣水肿、断裂伴随炎细胞浸润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束周肌纤维病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冲击波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冲击波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2周后,应用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ion指数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功能状况,目测类比法(VAS)疼痛评分评价疼痛程度,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和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游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及对照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Wii(任天堂)虚拟现实游戏训练,对照组则辅以常规作业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上肢部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及上肢Brunnstrom分期量表对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盆底肌训练、雌三醇(阴道给药)及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围绝经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盆底肌训练及雌三醇阴道给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电刺激。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盆底肌张力及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阴道静息压[分别为(36.5±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的适于胎龄儿(AGA)子代婴儿期的生长发育模式。方法本研究以2011年1至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的AGA婴儿为研究对象。以GDM孕妇所生的AGA为GDM组,共70例,其中男36例(51.4%),女34例(48.6%);以非GDM孕妇所生的AGA为对照组,共154例,其中男66例(42.9%),女88例(57.1%)。两组AGA婴儿出生后定期在3、6、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快速定位重症患者鼻肠管位置的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EICU)符合指征的重症患者70例。以床旁盲插法置入鼻肠管,应用床旁B超定位,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上静脉之间(可见血管征)探查鼻肠管,并与常规听诊、抽吸液观察定位方法比较,以X线及CT为金标准,评价床旁B超定位新方法的效能。比较常规法、床旁超声方法行鼻饲管定位的敏感度、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96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制作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刺加ROSI给药组(CLP+ROSI组)、盲肠结扎穿刺组(CLP组)、假手术加ROSI给药组(Sham+ROSI组)、假手术组(Sham组),各组分别在术后0、6、12、24 h各取6只大鼠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并应用H&E染色检测肾脏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下降趋势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方法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计划生育科,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12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20例中7例行B超下清宫术,63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宫腔镜下妊娠胚物清除术,41例行UAE+B超或腹腔镜监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