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彩玲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
留学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富有影响力的特殊群体,接受过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洗礼,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推动了科技、外交、军事、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从摄影这门融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专门学科来讲,由于以留学生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加入,使摄影摆脱了早期师徒相承的封闭状态,逐渐成为一种科学技术和一门视觉艺术,不再仅仅是一项谋生的手艺。也正是由于以留学生为代表的广大先进知识分子的加入,摄影在中国不仅有了使用者,而且有了真正的研究者。他们利用自身优势,用学到的近代知识体系去探究摄影术,并把研究成果辅助书籍和媒体。他们还组织摄影团体举办影展,并开办摄影普及教育等。可以说,留学生在摄影理论研究和摄影技术方面的先期成绩和实践铺垫,为摄影术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传播,既搭建起中西方融合、沟通的桥梁,也留下了开拓者清晰、坚实的印记。
门晓燕(当代艺术研究学者,留学奥地利)
我有一个习惯,在写作开始时,手底下会在纸上划拉。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在欧洲学院里这些年一直流行着一个叫做自由书写的训练,这是一个针对写作的训练。上课开始的头十五分钟,学生们坐下来以后拿起笔在纸上随意乱写,可以完全没有逻辑,没有语法,想写什么写什么。写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也许写出了几个有用的词,有些词串起来也许可以形成某些意思。自由书写看似简单,其实是训练学生打开思路,培养自由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针对摄影留学后的发言,我也是希望在探讨摄影问题的时候能够具有一个自由思考的心态,体现个体反思,而非所谓的共识。
何伊宁 (摄影文化学者,留学英国)
英国摄影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围绕调研实践和批评机制展开的。
在展开一个拍摄项目之前,学生需要在导师的协助下进行长时间针对自己感兴趣拍摄主题或者概念进行持续的调研,这个过程可以在图书馆或是屏幕前完成,也可以是实地的观察和拍摄。在此阶段,学生首先需要针对研究领域和话题进行横向的理论研究。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撑,即美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研究和其他文化理论。通过对大量摄影史以及各类理论文本的阅读,学生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创作所立足的根基和传统,以及有待开拓的边界。接下来,当学生确定一个兴趣点之后,导师和教授会帮助学生一同找与该话题相关的文本和资料,学生通过大量的研究来确定创作的切入点。当主题确定之后,学生需要就同一主题的摄影实践进行纵向的比较,从而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形成方法论的构建。
伴随着学生的创作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作品已见雏形之后,课程中批评机制的引入便突显了它的重要意义。英国摄影高等教育中的批评机制通常包括一对一批评和小组批评两种形式。我认为中国的高校可以尝试和引荐小组互评的教学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教育贵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方式。
高岩(天津美术学院教师,留学法国)
关于“摄影留学后”的讨论我不想去聊国外艺术院校教学机制的问题,我想跟大家讨论更具体的问题,关于摄影创作的逻辑与方法。我在美术学院学习摄影时,经常会听到教授们说起“艺术是不能教的”。一开始我无法理解是为什么,但伴随着学习和自我认知逐渐加深才明白原来“艺术”中不可教的是个性中其他人无法替代的那部分,而老师的工作是带来具体的工作方法与游戏规则,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为他们打开窗口来引发实践,并通过语境、提问、历史线索与灵感来源、主题与摄影行为、传播与展示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第一个方面是语境,也就是背景。我们常说好的作品离不开艺术家真实的生活状态,所以创作时最先要面对的就是自身存在状态与身份认同这个问题。摄影师是在哪一种生活状态下进行的创作?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
第二个方面是提问。提问不好讲,因为大家都明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非常的困难,在这个阶段要面对的是针对背景展开个人化(观点)的思考。
第三个方面是历史线索与灵感来源。我理解今天所有的创作都是或多或少构建在历史经验基础之上的产物,我们在初学时就应该去了解自己所关注的领域跟哪个流派的哪些人的语言或者内容与问题相接近,需要做一个有个人研究线索的艺术史梳理。这其中有哪件作品影响到你,从哪方面影响你?你创作的灵感来自什么地方?这部分工作会促成你的作品最终区别于艺术史地图的现状,减少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并找到新的坐标。
第四个方面是摄影行为与主题。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摄影行为最终就会拥有什么样的照片。比如你用什么样的摄影行为以及语言来和主题产生对话,再现主题是抓拍、摆拍还是直接利用现成品图像来表达。拍摄时候是否需要特殊摄影手段。拍摄人和主题的距离是远还是近。构图的重点在哪儿,可否利用到景深。作品中的光线是从哪来的,可否使用人造光源,哪种类型。所选择的拍摄时间是白天、夜晚还是某一个固定时间,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作为摄影师来讲一定要去思考的。
第五个方面是传播与展示。图像用什么样的载体呈现,是纸张、灯箱、铝塑板、印刷、木框或其他材质?照片呈现的最终尺寸是什么?思考作品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在作品展示过程中是否需要使用造型艺术领域之外的场域或者媒介?你的作品给观众的阅读方式与阅读时间是什么,观众如何进入你的作品?
孙小川(鲁迅美术学院教师,留学法国)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阿尔勒摄影学院学习期间不断地进行讨论。一年级学习技术的同学会有很多技术课程,像彩色暗房、黑白暗房、声音课、视频等课程,让你措手不及,我在国内接触到黑白暗房,已经有接触了,但是对于深入的技术不了解,需要很细致地完善你的技术。同时,老师要求寻找你的主题,有很多作品讨论课。每周会有这样的作品讨论课,把你平时做的作品找到一个空间展示出来,展示出来之后老师会问你很多问题,你为什么用黑白,为什么用彩色,为什么用这种画幅。总之就是很多个为什么构成了这样一个作品的讨论。在这个作品讨论的过程中会引发我很多的思考,我为什么做这样一个作品,最后的展示方式,为什么决定在这个高度上而不是更低的或者更适合人观看的视线。二年级有更多的工作坊,有很多讲座,邀请艺术家加入到课程的培训以及引导。所有的这些课程上的设置最终的方式就是引导你来进行你的创作、表达,不管用什么样的技术,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老师最关心的问题是你平时看的什么书,你的灵感来源于什么地方,最终能够形成你自己的一个创作体系,这是他最关心的。老师就像一个医生一样,给你分析你的问题所在,会给你提供很多艺术家的参考,同时让你回到图书馆去查阅去翻找,让你自己形成一个思考的体系,最后推动你形成一个创作上的表达。 唐晶(摄影师,留学德国)
在教学方面,德国的基础课课程是最好的教授来上基础课。他可以缺席自己工作室的课,可以任意调整时间,但是基础课不行,他约定了就必须来上。教授把他的整个学术地位及学术方向展现给刚刚进入美院的学生让他们进行自由选择,这样学生进入二年级的时候会很主动地学习而不会学得很被动。这是入学后第一个很大的区别。
二年以后,把摄影作为一种语言,把工具和材料作为一种语言,把媒介作为一种语言,发展出学生的独特性、独立性,三四年以后随着经验的增长大家学习理论和美术史观念,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撞车,避免在做作品的时候不了解以前的人做过什么,而不是为了研究这个理论。到了五年以后,大量的都是在做展览,美术馆里面的展览、银行里面的展览、办公室里面的展览、摄影节的展览、艺术空间的展览,需要不断的展览不断的项目带给你很多的实践经验。德国艺术学院验收,也就是他们衡量学生最终的标准,就是展览实践。你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行业从业人员都是看你做过哪些展览,所以他们的艺术家简历中展览是非常重要的。
德国的艺术院校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年度展。现在国内开始流行做毕业季,比如中央美院的毕业季投入了很多资金,效果也非常好,但是国外的年度展,所有的工作室设备都收入到他的库房,他的办公室重新刷墙重新设计来和学生一起做的展览,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展览,这个展览真的是学生在毕业之前做的一个全方位的实战演习,这些展览包括整体的形象设计、媒体采访、联络、开幕式派对的准备、最后的推广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的学生都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展览中的任务。等他们毕业的时候会发现世界最顶级的展览也都是大体上顺着这个流程在走,我的工作、我的能力是哪一项,或者是布展,或者是媒体,或者是策划方面有天分,可以很容易地转行,他也很清楚知道对方的工作流程,这样就导致学校里培养出的学生实战性和个人能力是非常全面的。年度展的架构,在现在中国的艺术学院里也能看到。去年我在天津美院的时候,他们的毕业季也是这种形式,挺有意思,第一次尝试,学生在布展和具体的技术环节上达不到预完美的效果,捅了各种娄子,有各种烦恼。但是中国学院的整体概念真的是在向欧洲靠拢。
德戈金夫 (摄影师,留学日本)
中日摄影教育的比较,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我国当前在传统工艺教育上的缺失。
我曾就读的日本大学摄影系对传统工艺之重视,不仅在日本和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应该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从入校开始最早接触到的学校设施就是暗房,其暗房设备之奢侈,我回国后跑了北京大大小小的暗房,包括学校的暗房和艺术家个人的工作室,都没见过条件更好的。那里有供本科生课堂教学使用的开放式大暗房和个人独立创作的小暗房,研究生有专门的研究生暗房,基本两三人共用一间,药品由学校免费提供,像我是以银盐研究为主的,到了硕士二年级系里就给我单独配了一间,然后还有彩色暗房、各种古典工艺暗房,铂金有铂金的暗房、湿板有湿板的暗房,分得非常细,足可见他们对传统工艺的重视。
目前我国高校的摄影专业普遍对暗房这块比较忽视,很多学校以前都有,好坏先不说,至少是有,后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普及逐渐被拆掉或废弃了,少数留下来的维护和保养也不到位,设备的升级换代就更不用说,总之非常可惜,我现在在学校教课,常感觉处处受限,教学上施展不开。我觉得这种现象和我们的摄影教育一直没有建立起特别成熟、科学的体系有关系。传统工艺不仅是摄影教育的基础,也是师生们在创作与研究中汲取营养的重要来源。另外,如果能有大量受过专业传统工艺训练的人才回来的话,我相信对我们艺术品市场的管理、历史影像的保存这块也会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黄东黎(摄影师,留学美国)
我刚刚进研究所的那个夏天,有一位老教授,这个老教授不是教摄影的老师,他是教哲学和美学的老师,他对我们研究生阶段的三个要求我认为是蛮重要的:第一,你要学会评价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第二,你要知道怎么陈述自己的作品;第三,让自己的作品具备价值并且让观众看到你作品的价值。
美国的摄影教学方法,可以总结为四点:说、做、读和写。把说放在第一位是想强调“阐述和交流”的重要,经过长期培养形成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模式,美国从老师到学生,都愿意以一种资源共享的方式共同学习,因为有分享,自然有互动。而这种频繁广泛的交流互动是我们以往所经历的学习生涯中缺少的部分。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经常做的小训练叫“电梯三十秒”,我觉得挺好的,假设你在乘坐一趟电梯的时候,身边站了一个策展人或者某个美术馆的馆长,他可能就到四楼,就只有三十秒的时间,如果他问起你,你该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在 30 秒的时间内和跟他进行沟通,跟他说你就是在做什么样的艺术,用一句话表明你在做什么,让人对你的项目很快勾勒出一个图画式的印象,让人家记得你这个人。这是大家可以借鉴的训练方式。
王军(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留学捷克)
我个人认为,仅从摄影作品的真实性上看,完全复制是一个点,完全虚幻是另一个点,两点一线。不同形态的摄影作品是靠复制近还是靠虚幻近?把新闻摄影、摄影故事、纪实摄影放在这条线上,比较容易看出其真实性。
在过去的六年时间里,我在建一个省级图片数据中心,接触了大量国内大专院毕业的摄影师。在接受摄影教育和从业之初,感觉“盲人摸象、先入为主、被动接受、不得已为之”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对影像形态不清楚的情况下,没有找到他最适合的器材、题材、拍摄方式等。如果在院校摄影教育过程中就能解决或让他们开始面对这些问题,给他们多一些选择,他们在自主选择越多的情况下,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才能发挥出来,对于改变中国摄影的现状会有益处。
施翰涛(摄影评论家、策展人,留学美国)
至少从我个人当时的情况来说,出去留学和专业选择,这两者是相对分开的,出去留学甚至是先于专业选择的,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出去学习专业知识的问题。我出去的时候33岁,孩子都已经3岁了,当时其实主要纠结的是要不要出去,一定程度上我是为了能够对当时自身的发展状况有一些更根本的改变,才决定出去的。尽管那时候我已经工作了10年了,而且主要是在摄影艺术机构工作,但是我出去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摄影专业,因为我觉得摄影方面的专业知识可能其次的,当时更多考虑的是,有一个新的环境,能够安安静静读一点书、想一些问题。当然最终读的专业会与摄影或艺术有一些关系,但是即便就摄影上的困惑来说,最根本的好像还是摄影之外的问题。另外当然还有我个人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之所以在这里提出来,是因为其实摄影留学首先还是个留学的问题。 我之所以谈论关于摄影留学和同城艺术机构的关系的话题,是因为第一,其实摄影留学不仅仅要在自己的学校和课堂里学好课程内的东西,外面还有很多值得好好利用的资源。第二,我们在考虑出去留学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专业的非常具体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来自于自身的或者外部的。
王帅(天津美术学院教师,留学法国)
西方的教育有个特点,我认为有点像中国的中医,在无形中,试图寻找、归纳或者梳理出有形的东西。我研究过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并没有非常明确的体系化的东西,你很难从这些设置中完全把握住直接明确的方向。所有选择摄影作为创作媒介的同学基本都能很熟练的,通过自学和与老师、实验员的交流掌握这些技术问题。我们的教学倒好像是有形的,教学、时间等等,也许有形更利于管理。所以我们的学生和老师要做的则是如何在有形和限制中寻找到某种精神方面无形的东西。
朱炯(北京电影学院教师,留学法国)
这个研讨会的题目起得特别好,摄影留学后,留学之后怎么样了,我们在这里相聚是因为我们选择回到中国发展,很多人没有回来,他们的人生是另外的样子。
我有不少学生出国留学前来我这里询问经验,我会告诉他们,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文化立场。我们在座的这波人多是几年前在海外学习的,数量和力量其实非常有限。现在出去的人的量是原来出国的10倍、20倍,他们过了五年学成,再过五年积累他们的人生经验,十年后就会形成他们的风格,那时候的风格应该是什么?他们承担了把中国影像艺术带入到世界舞台的责任。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出国学习的人,在学习西方视觉表达体系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寻找有关中国的题材、结合中国的艺术语言、思考并表达中国的思想与情感。大家学到西方好的之后回到中国的文化土壤中成长有特别的意义,无论是个人的成长也好,还是跟国家社会共同的成长也好,最终要能够让中国的艺术真正走到世界上去。
曾璜(新华社高级编辑,留学美国)
首先我百分之百支持朱炯老师的观点,她今天谈的好几个点,都是我想讲的。再来回应一下黄东黎,她说回国之后,很多时候本来是去参加展览,但是居然承担了不少翻译的工作。我回国后,也一直帮着很多大活动做翻译,认识了很多美国和欧洲摄影界的重要人士。积累了不少人脉资源。积累资源、整合资源和利用资源,是人生的三个步骤,你应该尽快地迈过去。还有帮人做事,选择做事,挑头做事,也是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应该尽快迈过去。
我将中外摄影文化交流分成三个层面。第一是把国外的东西介绍进来,在座的所有人都是通过介绍国外的摄影在中国取得了话语权,建议大家尽快迈过这一个层面。第二就是我们能够跟国外的学者、专家、策展人、收藏家们共同讨论中国的摄影。我们基本了解国外的摄影体系, 我们了解中国的体系,我们能够跟他们坐下来平等地讨论中国的摄影,告诉他们谁是好的摄影家,那件是好的摄影作品,中国的摄影文化是什么东西,我们现已进入了平等地与他们交流中国摄影的阶段。为什么这么说?80年代出国时,我们是花读研究生的钱去学基本的摄影常识。那时国内西方的摄影资讯非常少,你说什么都有人登。现在学摄影的,在出国前都有机会接触到国外最新的摄影资讯,甚至最好的原版的摄影书,对国外应该是比较了解的。如果归国的留学生,还仅仅处在推介国外摄影的层面上,并没有发挥个人的优势。第三个层面就是能跟外国的同行、外国的专家学者们坐下来,而且是平起平坐地来讨论外国的摄影家,讨论外国的摄影作品,讨论外国跟国际摄影的发展趋势,并影响他们。我希望在座有年轻人能达到这个层面,不单单只是把外国的摄影介绍到国内来。
留学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富有影响力的特殊群体,接受过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洗礼,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推动了科技、外交、军事、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从摄影这门融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专门学科来讲,由于以留学生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加入,使摄影摆脱了早期师徒相承的封闭状态,逐渐成为一种科学技术和一门视觉艺术,不再仅仅是一项谋生的手艺。也正是由于以留学生为代表的广大先进知识分子的加入,摄影在中国不仅有了使用者,而且有了真正的研究者。他们利用自身优势,用学到的近代知识体系去探究摄影术,并把研究成果辅助书籍和媒体。他们还组织摄影团体举办影展,并开办摄影普及教育等。可以说,留学生在摄影理论研究和摄影技术方面的先期成绩和实践铺垫,为摄影术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传播,既搭建起中西方融合、沟通的桥梁,也留下了开拓者清晰、坚实的印记。
门晓燕(当代艺术研究学者,留学奥地利)
我有一个习惯,在写作开始时,手底下会在纸上划拉。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在欧洲学院里这些年一直流行着一个叫做自由书写的训练,这是一个针对写作的训练。上课开始的头十五分钟,学生们坐下来以后拿起笔在纸上随意乱写,可以完全没有逻辑,没有语法,想写什么写什么。写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也许写出了几个有用的词,有些词串起来也许可以形成某些意思。自由书写看似简单,其实是训练学生打开思路,培养自由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针对摄影留学后的发言,我也是希望在探讨摄影问题的时候能够具有一个自由思考的心态,体现个体反思,而非所谓的共识。
何伊宁 (摄影文化学者,留学英国)
英国摄影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围绕调研实践和批评机制展开的。
在展开一个拍摄项目之前,学生需要在导师的协助下进行长时间针对自己感兴趣拍摄主题或者概念进行持续的调研,这个过程可以在图书馆或是屏幕前完成,也可以是实地的观察和拍摄。在此阶段,学生首先需要针对研究领域和话题进行横向的理论研究。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撑,即美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研究和其他文化理论。通过对大量摄影史以及各类理论文本的阅读,学生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创作所立足的根基和传统,以及有待开拓的边界。接下来,当学生确定一个兴趣点之后,导师和教授会帮助学生一同找与该话题相关的文本和资料,学生通过大量的研究来确定创作的切入点。当主题确定之后,学生需要就同一主题的摄影实践进行纵向的比较,从而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形成方法论的构建。
伴随着学生的创作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作品已见雏形之后,课程中批评机制的引入便突显了它的重要意义。英国摄影高等教育中的批评机制通常包括一对一批评和小组批评两种形式。我认为中国的高校可以尝试和引荐小组互评的教学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教育贵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方式。
高岩(天津美术学院教师,留学法国)
关于“摄影留学后”的讨论我不想去聊国外艺术院校教学机制的问题,我想跟大家讨论更具体的问题,关于摄影创作的逻辑与方法。我在美术学院学习摄影时,经常会听到教授们说起“艺术是不能教的”。一开始我无法理解是为什么,但伴随着学习和自我认知逐渐加深才明白原来“艺术”中不可教的是个性中其他人无法替代的那部分,而老师的工作是带来具体的工作方法与游戏规则,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为他们打开窗口来引发实践,并通过语境、提问、历史线索与灵感来源、主题与摄影行为、传播与展示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第一个方面是语境,也就是背景。我们常说好的作品离不开艺术家真实的生活状态,所以创作时最先要面对的就是自身存在状态与身份认同这个问题。摄影师是在哪一种生活状态下进行的创作?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
第二个方面是提问。提问不好讲,因为大家都明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非常的困难,在这个阶段要面对的是针对背景展开个人化(观点)的思考。
第三个方面是历史线索与灵感来源。我理解今天所有的创作都是或多或少构建在历史经验基础之上的产物,我们在初学时就应该去了解自己所关注的领域跟哪个流派的哪些人的语言或者内容与问题相接近,需要做一个有个人研究线索的艺术史梳理。这其中有哪件作品影响到你,从哪方面影响你?你创作的灵感来自什么地方?这部分工作会促成你的作品最终区别于艺术史地图的现状,减少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并找到新的坐标。
第四个方面是摄影行为与主题。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摄影行为最终就会拥有什么样的照片。比如你用什么样的摄影行为以及语言来和主题产生对话,再现主题是抓拍、摆拍还是直接利用现成品图像来表达。拍摄时候是否需要特殊摄影手段。拍摄人和主题的距离是远还是近。构图的重点在哪儿,可否利用到景深。作品中的光线是从哪来的,可否使用人造光源,哪种类型。所选择的拍摄时间是白天、夜晚还是某一个固定时间,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作为摄影师来讲一定要去思考的。
第五个方面是传播与展示。图像用什么样的载体呈现,是纸张、灯箱、铝塑板、印刷、木框或其他材质?照片呈现的最终尺寸是什么?思考作品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在作品展示过程中是否需要使用造型艺术领域之外的场域或者媒介?你的作品给观众的阅读方式与阅读时间是什么,观众如何进入你的作品?
孙小川(鲁迅美术学院教师,留学法国)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阿尔勒摄影学院学习期间不断地进行讨论。一年级学习技术的同学会有很多技术课程,像彩色暗房、黑白暗房、声音课、视频等课程,让你措手不及,我在国内接触到黑白暗房,已经有接触了,但是对于深入的技术不了解,需要很细致地完善你的技术。同时,老师要求寻找你的主题,有很多作品讨论课。每周会有这样的作品讨论课,把你平时做的作品找到一个空间展示出来,展示出来之后老师会问你很多问题,你为什么用黑白,为什么用彩色,为什么用这种画幅。总之就是很多个为什么构成了这样一个作品的讨论。在这个作品讨论的过程中会引发我很多的思考,我为什么做这样一个作品,最后的展示方式,为什么决定在这个高度上而不是更低的或者更适合人观看的视线。二年级有更多的工作坊,有很多讲座,邀请艺术家加入到课程的培训以及引导。所有的这些课程上的设置最终的方式就是引导你来进行你的创作、表达,不管用什么样的技术,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老师最关心的问题是你平时看的什么书,你的灵感来源于什么地方,最终能够形成你自己的一个创作体系,这是他最关心的。老师就像一个医生一样,给你分析你的问题所在,会给你提供很多艺术家的参考,同时让你回到图书馆去查阅去翻找,让你自己形成一个思考的体系,最后推动你形成一个创作上的表达。 唐晶(摄影师,留学德国)
在教学方面,德国的基础课课程是最好的教授来上基础课。他可以缺席自己工作室的课,可以任意调整时间,但是基础课不行,他约定了就必须来上。教授把他的整个学术地位及学术方向展现给刚刚进入美院的学生让他们进行自由选择,这样学生进入二年级的时候会很主动地学习而不会学得很被动。这是入学后第一个很大的区别。
二年以后,把摄影作为一种语言,把工具和材料作为一种语言,把媒介作为一种语言,发展出学生的独特性、独立性,三四年以后随着经验的增长大家学习理论和美术史观念,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撞车,避免在做作品的时候不了解以前的人做过什么,而不是为了研究这个理论。到了五年以后,大量的都是在做展览,美术馆里面的展览、银行里面的展览、办公室里面的展览、摄影节的展览、艺术空间的展览,需要不断的展览不断的项目带给你很多的实践经验。德国艺术学院验收,也就是他们衡量学生最终的标准,就是展览实践。你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行业从业人员都是看你做过哪些展览,所以他们的艺术家简历中展览是非常重要的。
德国的艺术院校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年度展。现在国内开始流行做毕业季,比如中央美院的毕业季投入了很多资金,效果也非常好,但是国外的年度展,所有的工作室设备都收入到他的库房,他的办公室重新刷墙重新设计来和学生一起做的展览,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展览,这个展览真的是学生在毕业之前做的一个全方位的实战演习,这些展览包括整体的形象设计、媒体采访、联络、开幕式派对的准备、最后的推广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的学生都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展览中的任务。等他们毕业的时候会发现世界最顶级的展览也都是大体上顺着这个流程在走,我的工作、我的能力是哪一项,或者是布展,或者是媒体,或者是策划方面有天分,可以很容易地转行,他也很清楚知道对方的工作流程,这样就导致学校里培养出的学生实战性和个人能力是非常全面的。年度展的架构,在现在中国的艺术学院里也能看到。去年我在天津美院的时候,他们的毕业季也是这种形式,挺有意思,第一次尝试,学生在布展和具体的技术环节上达不到预完美的效果,捅了各种娄子,有各种烦恼。但是中国学院的整体概念真的是在向欧洲靠拢。
德戈金夫 (摄影师,留学日本)
中日摄影教育的比较,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我国当前在传统工艺教育上的缺失。
我曾就读的日本大学摄影系对传统工艺之重视,不仅在日本和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应该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从入校开始最早接触到的学校设施就是暗房,其暗房设备之奢侈,我回国后跑了北京大大小小的暗房,包括学校的暗房和艺术家个人的工作室,都没见过条件更好的。那里有供本科生课堂教学使用的开放式大暗房和个人独立创作的小暗房,研究生有专门的研究生暗房,基本两三人共用一间,药品由学校免费提供,像我是以银盐研究为主的,到了硕士二年级系里就给我单独配了一间,然后还有彩色暗房、各种古典工艺暗房,铂金有铂金的暗房、湿板有湿板的暗房,分得非常细,足可见他们对传统工艺的重视。
目前我国高校的摄影专业普遍对暗房这块比较忽视,很多学校以前都有,好坏先不说,至少是有,后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普及逐渐被拆掉或废弃了,少数留下来的维护和保养也不到位,设备的升级换代就更不用说,总之非常可惜,我现在在学校教课,常感觉处处受限,教学上施展不开。我觉得这种现象和我们的摄影教育一直没有建立起特别成熟、科学的体系有关系。传统工艺不仅是摄影教育的基础,也是师生们在创作与研究中汲取营养的重要来源。另外,如果能有大量受过专业传统工艺训练的人才回来的话,我相信对我们艺术品市场的管理、历史影像的保存这块也会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黄东黎(摄影师,留学美国)
我刚刚进研究所的那个夏天,有一位老教授,这个老教授不是教摄影的老师,他是教哲学和美学的老师,他对我们研究生阶段的三个要求我认为是蛮重要的:第一,你要学会评价其他艺术家的作品;第二,你要知道怎么陈述自己的作品;第三,让自己的作品具备价值并且让观众看到你作品的价值。
美国的摄影教学方法,可以总结为四点:说、做、读和写。把说放在第一位是想强调“阐述和交流”的重要,经过长期培养形成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模式,美国从老师到学生,都愿意以一种资源共享的方式共同学习,因为有分享,自然有互动。而这种频繁广泛的交流互动是我们以往所经历的学习生涯中缺少的部分。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经常做的小训练叫“电梯三十秒”,我觉得挺好的,假设你在乘坐一趟电梯的时候,身边站了一个策展人或者某个美术馆的馆长,他可能就到四楼,就只有三十秒的时间,如果他问起你,你该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在 30 秒的时间内和跟他进行沟通,跟他说你就是在做什么样的艺术,用一句话表明你在做什么,让人对你的项目很快勾勒出一个图画式的印象,让人家记得你这个人。这是大家可以借鉴的训练方式。
王军(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留学捷克)
我个人认为,仅从摄影作品的真实性上看,完全复制是一个点,完全虚幻是另一个点,两点一线。不同形态的摄影作品是靠复制近还是靠虚幻近?把新闻摄影、摄影故事、纪实摄影放在这条线上,比较容易看出其真实性。
在过去的六年时间里,我在建一个省级图片数据中心,接触了大量国内大专院毕业的摄影师。在接受摄影教育和从业之初,感觉“盲人摸象、先入为主、被动接受、不得已为之”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对影像形态不清楚的情况下,没有找到他最适合的器材、题材、拍摄方式等。如果在院校摄影教育过程中就能解决或让他们开始面对这些问题,给他们多一些选择,他们在自主选择越多的情况下,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才能发挥出来,对于改变中国摄影的现状会有益处。
施翰涛(摄影评论家、策展人,留学美国)
至少从我个人当时的情况来说,出去留学和专业选择,这两者是相对分开的,出去留学甚至是先于专业选择的,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出去学习专业知识的问题。我出去的时候33岁,孩子都已经3岁了,当时其实主要纠结的是要不要出去,一定程度上我是为了能够对当时自身的发展状况有一些更根本的改变,才决定出去的。尽管那时候我已经工作了10年了,而且主要是在摄影艺术机构工作,但是我出去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摄影专业,因为我觉得摄影方面的专业知识可能其次的,当时更多考虑的是,有一个新的环境,能够安安静静读一点书、想一些问题。当然最终读的专业会与摄影或艺术有一些关系,但是即便就摄影上的困惑来说,最根本的好像还是摄影之外的问题。另外当然还有我个人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之所以在这里提出来,是因为其实摄影留学首先还是个留学的问题。 我之所以谈论关于摄影留学和同城艺术机构的关系的话题,是因为第一,其实摄影留学不仅仅要在自己的学校和课堂里学好课程内的东西,外面还有很多值得好好利用的资源。第二,我们在考虑出去留学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专业的非常具体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来自于自身的或者外部的。
王帅(天津美术学院教师,留学法国)
西方的教育有个特点,我认为有点像中国的中医,在无形中,试图寻找、归纳或者梳理出有形的东西。我研究过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并没有非常明确的体系化的东西,你很难从这些设置中完全把握住直接明确的方向。所有选择摄影作为创作媒介的同学基本都能很熟练的,通过自学和与老师、实验员的交流掌握这些技术问题。我们的教学倒好像是有形的,教学、时间等等,也许有形更利于管理。所以我们的学生和老师要做的则是如何在有形和限制中寻找到某种精神方面无形的东西。
朱炯(北京电影学院教师,留学法国)
这个研讨会的题目起得特别好,摄影留学后,留学之后怎么样了,我们在这里相聚是因为我们选择回到中国发展,很多人没有回来,他们的人生是另外的样子。
我有不少学生出国留学前来我这里询问经验,我会告诉他们,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文化立场。我们在座的这波人多是几年前在海外学习的,数量和力量其实非常有限。现在出去的人的量是原来出国的10倍、20倍,他们过了五年学成,再过五年积累他们的人生经验,十年后就会形成他们的风格,那时候的风格应该是什么?他们承担了把中国影像艺术带入到世界舞台的责任。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出国学习的人,在学习西方视觉表达体系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寻找有关中国的题材、结合中国的艺术语言、思考并表达中国的思想与情感。大家学到西方好的之后回到中国的文化土壤中成长有特别的意义,无论是个人的成长也好,还是跟国家社会共同的成长也好,最终要能够让中国的艺术真正走到世界上去。
曾璜(新华社高级编辑,留学美国)
首先我百分之百支持朱炯老师的观点,她今天谈的好几个点,都是我想讲的。再来回应一下黄东黎,她说回国之后,很多时候本来是去参加展览,但是居然承担了不少翻译的工作。我回国后,也一直帮着很多大活动做翻译,认识了很多美国和欧洲摄影界的重要人士。积累了不少人脉资源。积累资源、整合资源和利用资源,是人生的三个步骤,你应该尽快地迈过去。还有帮人做事,选择做事,挑头做事,也是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应该尽快迈过去。
我将中外摄影文化交流分成三个层面。第一是把国外的东西介绍进来,在座的所有人都是通过介绍国外的摄影在中国取得了话语权,建议大家尽快迈过这一个层面。第二就是我们能够跟国外的学者、专家、策展人、收藏家们共同讨论中国的摄影。我们基本了解国外的摄影体系, 我们了解中国的体系,我们能够跟他们坐下来平等地讨论中国的摄影,告诉他们谁是好的摄影家,那件是好的摄影作品,中国的摄影文化是什么东西,我们现已进入了平等地与他们交流中国摄影的阶段。为什么这么说?80年代出国时,我们是花读研究生的钱去学基本的摄影常识。那时国内西方的摄影资讯非常少,你说什么都有人登。现在学摄影的,在出国前都有机会接触到国外最新的摄影资讯,甚至最好的原版的摄影书,对国外应该是比较了解的。如果归国的留学生,还仅仅处在推介国外摄影的层面上,并没有发挥个人的优势。第三个层面就是能跟外国的同行、外国的专家学者们坐下来,而且是平起平坐地来讨论外国的摄影家,讨论外国的摄影作品,讨论外国跟国际摄影的发展趋势,并影响他们。我希望在座有年轻人能达到这个层面,不单单只是把外国的摄影介绍到国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