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触过数码的摄影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看到了很美的风景,却发现拍出来的照片和眼睛看到的相去甚远。尤其对于光比较大的场景,不是亮部过曝变成一片白,就是暗部曝光不足一片黑。除开色彩空间、白平衡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数码相机和人眼(加上大脑)在动态范围上的巨大差距。眼睛(加上大脑)能觉察到的动态范围远远超过现有的所有图像媒介。
在这种器材媒介的局限下如果想得到一张细节丰富的照片,需要改变照片不同部分的曝光程度:让亮部的曝光降低,暗部的曝光增加,从而得到一张整体曝光程度均匀、细节完好的照片。HDR就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同一幅图片在不同输出动态范围下的细节表现—随着动态范围的增加,图像细节得到显著提升。拍摄对象为美国纽约华尔街联邦大楼。 罗小帆 摄
HDR是什么
HDR的全称是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摄影。动态范围代表的是图像能显示的最亮部和最暗部,动态范围越大,图像能同时记录的亮部和暗部的细节就更丰富。尽管HDR直译过来是“高动态范围摄影”,这一技术本身并没有实际提升最终图像的动态范围。其正确定义应该是:一种可用来提升图像细节(局部对比度)的后处理方法。
机内自带HDR够用吗?
下面想提到的一点是,现在很多相机机身便提供“HDR”模式。也就是说把合成、色调映射这两部分直接在机身内利用机身本身的计算资源就直接完成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功能不会提供太多的可调整参数,因此用户的可控性比较低。但如果你只是追求快捷和方便,还是值得尝试的。不同相机的HDR功能不尽相同,还需要自己尝试才能下更多结论。
HDR一定要包围曝光吗?
不是。HDR的本质是色调映射(Tone Mapping)。色调映射就好像Photoshop的诸多滤镜,不仅可以应用在高动态范围图片上,一般的图片也可以。而且RAW文件本身携带有较多的图像信息,动态范围也比一般的输出设备(显示器和打印机)要大。很多时候单张RAW文件进行HDR处理也能得到很不错的效果。
光比大的场景才适合HDR?
这要取决于具体场景、表达主题等多方面因素。光就技术而言,光比不大的图片通过色调映射的处理也可以提高细节,但提高的程度不如大光比场景那么突出。
HDR不是万能的!
这只是一种特定的图片后期处理的方法,不能取代其他摄影的要素,例如构图、曝光、主题等等。不要指望通过HDR就把一张照片“变废为宝”。
HDR网站推荐
HDR Spotting(http://www.hdrspotting.com):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HDR作品。
HDR Photography(http://www.hdr—photography.com/):网站最近改过版,拥有很多针对不同相机的HDR技术信息和指导,相当不错。
前期拍摄二要素
器材选择:
◎ 相机最好能够支持包围曝光。
◎ 稳定的三脚架(不是必须,但最好能有。HDR处理经常会产生噪点,因此在有三脚架的情况下用低ISO拍摄是得到高质量图片的保证),快门线控有的话也很好,但不是必须。我个人不喜欢用线控(带起来,安装起来都很麻烦),而是使用机身内2秒延时设置。反光镜锁定理论上可以减少机身震动,但实际应用中,只要三脚架足够稳,区别其实都不太大。
◎ 在数码时代很多胶片时代必不可少的滤镜其实已经用处逐渐不那么大了。我个人常带在身边的只有一块10级减光滤镜(B W ND110),当需要慢门的时候使用。
模式设置:
◎ 光圈优先:在焦距、传感器尺寸固定的情况下光圈决定了景深。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可保证包围曝光所得到的照片景深一致。
◎ ISO:有三脚架的情况下尽量低(100—200),没三脚架的情况下用自动。
◎ 测光模式:评价测光。
◎ 白平衡:自动(反正要后期调整)。
◎ 其他(光圈、对焦点等等):依据场景和拍摄对象而定。
包围曝光拍几张?
一般设为—2EV、0EV、 2EV三张。光比大的场景多拍几张是有帮助的,但就经验而言,在95%以上的情况下,三张曝光(—2EV、 0EV、 2EV)就足够了。另外一个在实际拍摄中可以进行检验的方法是,在拍摄完三张曝光后查看所得照片的柱状图,如果—2EV那一张高光还是溢出,或者 2EV那一张暗部还是欠曝的话,就增加曝光范围,多拍几张吧。反之则没有多拍的必要。
一定要用RAW格式?
是的!其实无论是拍摄什么题材,RAW总是比JPG有优势,因为RAW文件没有经过压缩,包含了更多的图像信息,也具有更高的动态范围。除非是需要高速连拍(连拍速度RAW文件会慢于JPG),还是用RAW文件吧!
后期处理四步骤
1 RAW文件处理、导出
这一步我用的软件是Adobe Lightroom 4.1。这里用到的是三张包围曝光(—2EV、0EV、 2EV)。具体处理包括:
◎ 调整各张照片的白平衡(如果拍摄的时候用的是自动白平衡,这三张照片的具体白平衡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使其均为一致。
◎ 启用Lightroom内置的镜头校正。
◎ 下面就该输出这三张照片了。那么,究竟是输出成TIFF还是JPG格式呢?著名的HDR摄影师Klaus Herrmann曾经做过一个对比试验,结果发现用JPG格式的效果要好于TIFF和RAW。主要原因是由于JPG文件在算法上更优,尽管后两者保存了更多的图像信息。
2 HDR软件处理
这是整个流程的关键所在。这一步要完成两件事:
(1)将包围曝光得到的多张图片合并为一张高动态范围图片。
(2)对这张高动态范围图片进行色调映射(tone mapping)并输出。
◎ 打开Photomatix Pro(我用的版本是4.0英文版),把三张JPG文件拖到Photomatix窗口内,选择“Merge for HDR processing”然后OK。这时会出现下面的对话框: “Align source images(对齐图片文件)”我一般会选。如果你用了三脚架,这一步选不选问题都不大,如果是手持拍摄的,大多数情况能自动对齐,但有时也会出问题。如果对齐出问题的话,可以尝试用Photoshop。大致方法是:在一个Photoshop窗口内打开所有的图片文件,每个文件分别为一个图层。选中所有的图层,然后“编辑—自动对齐图层”。如果不满意还可以手动微调(记住将每个图层的“不透明度”降低,这样可以同时看到数个图层的相对位置)。
“Reduce ghosting artifacts(去除鬼影)”我一般不用。鬼影指的是移动中的物体(比如说开动的汽车)在三张照片中位置不同因此多次出现的现象。去除鬼影有更好的方法,如有兴趣可参考Trey Ratcliff的文章(网站:http://www.stuckincustoms.com)。
“Reduce noise(去除噪点)”也不选,因为会有更加强力的降噪软件,后面会提到。
“Reduce chromatic aberrations(去除色差)”我一般也不用,因为效果并不十分好。如果原图片有明显的色差(比如紫边),在处理RAW文件的时候最好就将其去掉(网上有很多教程)。
◎ 最后点击OK,等待一会儿便自动进入Tone—Mapping(色调映射)模式,出现下面界面(如果没有自动进入,则可以点击菜单栏的“Process”—Tone Mapping”:界面主要分作几个部分:参数调整区、效果预览区、预设区,还有实时的柱状图。
“Strength”:调整明暗部整体的亮度对比。值越大,明暗部的亮度区别(全局对比度)就越小。从柱状图的角度去理解的话,增大strength的值会让柱状图的峰更向中部集中,也就是说原来的明暗两部的实际亮度的差别越小(曝光值均匀化)。我一般在70—100范围内调整(口味重直接选100)。
“Color Saturation”:色彩饱和度。
“Luminosity”:画面的整体亮度。降低luminosity会将柱状图整体左移(画面变暗),反之则将柱状图整体右移(画面变亮)。
“Microcontrast”:调整局部的对比度。这个值越大,局部对比度和细节就越高,但噪点也会越多。一般选择较大的值。
“Smoothing”:这个值越小,则画面越夸张,值越大,越接近真实的光比分布。Smoothing调整起来有两个模式,如果在light mode,口味重的选Low或者Mid,口味轻的选High。Max就没什么必要了。
“Tone Settings”下面的“white point”和“black point”也是相对重要的参数。这里数值代表的意义是过曝(或者欠曝)像素的比值。比如说,white point = 5%意味着会有5%的像素过曝。剩下的选项则不是很重要,比如色温、gamma值等大都可以之后在Photoshop、Lightroom里面去调整,而且效果还会更好。主要的选项调整得差不多了就点击“process”进行处理。处理好以后保存(这里我选择存成16 bit的TIFF格式)。
3 后处理(锐化、降噪等)
◎ 在Photoshop中打开。
◎ 对天空之外的部分进行锐化。Ctrl J复制一图层,对复制的图层进行锐化(滤镜—锐化—智能锐化)。锐化百分比和半径根据图片大小和个人偏好进行调整,这里我用的是200%和2像素。之后建立一个图层蒙版(图层 —图层蒙版—显示全部),选择画笔工具,颜色为全黑,硬度设为0,大小适度,不透明度0,然后把天空部分画出来(也就是用锐化前图片的天空部分取代锐化后的)。
影响噪点三因素:
1.原片中的噪点,取决于拍摄时的ISO;
2.原片中欠曝/过曝区域的多少(包括所有不同曝光照片在内),这也是为什么单张RAW处理的HDR容易出现噪点过多的情况;
3.HDR处理时“smoothing”,“microcontrast”等参数的选择。这里所用的三张照片都是用较低ISO(均为100),三张加起来曝光充分,HDR设置也不特别过分,所以噪点问题不那么明显。
降噪软件推荐
众多HDR大师均推荐Imagenomic的Noiseware Professional。
4 输出
◎ 之后再对色彩、对比度等进行全局调整,最后形成彩色版本或黑白的效果。
HDR软件推荐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HDR处理软件,甚至高版本的Photoshop都有自带的Tone Mapping工具。但大多数专业HDR摄影师使用的都是Photomatix Pro。
作者简介
罗小帆,理工男,业余摄影爱好者,目前暂居美国。热爱HDR、胶片摄影和街头摄影。个人网站http://www.flickr.com/sailwings/
在这种器材媒介的局限下如果想得到一张细节丰富的照片,需要改变照片不同部分的曝光程度:让亮部的曝光降低,暗部的曝光增加,从而得到一张整体曝光程度均匀、细节完好的照片。HDR就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同一幅图片在不同输出动态范围下的细节表现—随着动态范围的增加,图像细节得到显著提升。拍摄对象为美国纽约华尔街联邦大楼。 罗小帆 摄
HDR是什么
HDR的全称是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摄影。动态范围代表的是图像能显示的最亮部和最暗部,动态范围越大,图像能同时记录的亮部和暗部的细节就更丰富。尽管HDR直译过来是“高动态范围摄影”,这一技术本身并没有实际提升最终图像的动态范围。其正确定义应该是:一种可用来提升图像细节(局部对比度)的后处理方法。
机内自带HDR够用吗?
下面想提到的一点是,现在很多相机机身便提供“HDR”模式。也就是说把合成、色调映射这两部分直接在机身内利用机身本身的计算资源就直接完成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功能不会提供太多的可调整参数,因此用户的可控性比较低。但如果你只是追求快捷和方便,还是值得尝试的。不同相机的HDR功能不尽相同,还需要自己尝试才能下更多结论。
HDR一定要包围曝光吗?
不是。HDR的本质是色调映射(Tone Mapping)。色调映射就好像Photoshop的诸多滤镜,不仅可以应用在高动态范围图片上,一般的图片也可以。而且RAW文件本身携带有较多的图像信息,动态范围也比一般的输出设备(显示器和打印机)要大。很多时候单张RAW文件进行HDR处理也能得到很不错的效果。
光比大的场景才适合HDR?
这要取决于具体场景、表达主题等多方面因素。光就技术而言,光比不大的图片通过色调映射的处理也可以提高细节,但提高的程度不如大光比场景那么突出。
HDR不是万能的!
这只是一种特定的图片后期处理的方法,不能取代其他摄影的要素,例如构图、曝光、主题等等。不要指望通过HDR就把一张照片“变废为宝”。
HDR网站推荐
HDR Spotting(http://www.hdrspotting.com):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HDR作品。
HDR Photography(http://www.hdr—photography.com/):网站最近改过版,拥有很多针对不同相机的HDR技术信息和指导,相当不错。
前期拍摄二要素
器材选择:
◎ 相机最好能够支持包围曝光。
◎ 稳定的三脚架(不是必须,但最好能有。HDR处理经常会产生噪点,因此在有三脚架的情况下用低ISO拍摄是得到高质量图片的保证),快门线控有的话也很好,但不是必须。我个人不喜欢用线控(带起来,安装起来都很麻烦),而是使用机身内2秒延时设置。反光镜锁定理论上可以减少机身震动,但实际应用中,只要三脚架足够稳,区别其实都不太大。
◎ 在数码时代很多胶片时代必不可少的滤镜其实已经用处逐渐不那么大了。我个人常带在身边的只有一块10级减光滤镜(B W ND110),当需要慢门的时候使用。
模式设置:
◎ 光圈优先:在焦距、传感器尺寸固定的情况下光圈决定了景深。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可保证包围曝光所得到的照片景深一致。
◎ ISO:有三脚架的情况下尽量低(100—200),没三脚架的情况下用自动。
◎ 测光模式:评价测光。
◎ 白平衡:自动(反正要后期调整)。
◎ 其他(光圈、对焦点等等):依据场景和拍摄对象而定。
包围曝光拍几张?
一般设为—2EV、0EV、 2EV三张。光比大的场景多拍几张是有帮助的,但就经验而言,在95%以上的情况下,三张曝光(—2EV、 0EV、 2EV)就足够了。另外一个在实际拍摄中可以进行检验的方法是,在拍摄完三张曝光后查看所得照片的柱状图,如果—2EV那一张高光还是溢出,或者 2EV那一张暗部还是欠曝的话,就增加曝光范围,多拍几张吧。反之则没有多拍的必要。
一定要用RAW格式?
是的!其实无论是拍摄什么题材,RAW总是比JPG有优势,因为RAW文件没有经过压缩,包含了更多的图像信息,也具有更高的动态范围。除非是需要高速连拍(连拍速度RAW文件会慢于JPG),还是用RAW文件吧!
后期处理四步骤
1 RAW文件处理、导出
这一步我用的软件是Adobe Lightroom 4.1。这里用到的是三张包围曝光(—2EV、0EV、 2EV)。具体处理包括:
◎ 调整各张照片的白平衡(如果拍摄的时候用的是自动白平衡,这三张照片的具体白平衡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使其均为一致。
◎ 启用Lightroom内置的镜头校正。
◎ 下面就该输出这三张照片了。那么,究竟是输出成TIFF还是JPG格式呢?著名的HDR摄影师Klaus Herrmann曾经做过一个对比试验,结果发现用JPG格式的效果要好于TIFF和RAW。主要原因是由于JPG文件在算法上更优,尽管后两者保存了更多的图像信息。
2 HDR软件处理
这是整个流程的关键所在。这一步要完成两件事:
(1)将包围曝光得到的多张图片合并为一张高动态范围图片。
(2)对这张高动态范围图片进行色调映射(tone mapping)并输出。
◎ 打开Photomatix Pro(我用的版本是4.0英文版),把三张JPG文件拖到Photomatix窗口内,选择“Merge for HDR processing”然后OK。这时会出现下面的对话框: “Align source images(对齐图片文件)”我一般会选。如果你用了三脚架,这一步选不选问题都不大,如果是手持拍摄的,大多数情况能自动对齐,但有时也会出问题。如果对齐出问题的话,可以尝试用Photoshop。大致方法是:在一个Photoshop窗口内打开所有的图片文件,每个文件分别为一个图层。选中所有的图层,然后“编辑—自动对齐图层”。如果不满意还可以手动微调(记住将每个图层的“不透明度”降低,这样可以同时看到数个图层的相对位置)。
“Reduce ghosting artifacts(去除鬼影)”我一般不用。鬼影指的是移动中的物体(比如说开动的汽车)在三张照片中位置不同因此多次出现的现象。去除鬼影有更好的方法,如有兴趣可参考Trey Ratcliff的文章(网站:http://www.stuckincustoms.com)。
“Reduce noise(去除噪点)”也不选,因为会有更加强力的降噪软件,后面会提到。
“Reduce chromatic aberrations(去除色差)”我一般也不用,因为效果并不十分好。如果原图片有明显的色差(比如紫边),在处理RAW文件的时候最好就将其去掉(网上有很多教程)。
◎ 最后点击OK,等待一会儿便自动进入Tone—Mapping(色调映射)模式,出现下面界面(如果没有自动进入,则可以点击菜单栏的“Process”—Tone Mapping”:界面主要分作几个部分:参数调整区、效果预览区、预设区,还有实时的柱状图。
“Strength”:调整明暗部整体的亮度对比。值越大,明暗部的亮度区别(全局对比度)就越小。从柱状图的角度去理解的话,增大strength的值会让柱状图的峰更向中部集中,也就是说原来的明暗两部的实际亮度的差别越小(曝光值均匀化)。我一般在70—100范围内调整(口味重直接选100)。
“Color Saturation”:色彩饱和度。
“Luminosity”:画面的整体亮度。降低luminosity会将柱状图整体左移(画面变暗),反之则将柱状图整体右移(画面变亮)。
“Microcontrast”:调整局部的对比度。这个值越大,局部对比度和细节就越高,但噪点也会越多。一般选择较大的值。
“Smoothing”:这个值越小,则画面越夸张,值越大,越接近真实的光比分布。Smoothing调整起来有两个模式,如果在light mode,口味重的选Low或者Mid,口味轻的选High。Max就没什么必要了。
“Tone Settings”下面的“white point”和“black point”也是相对重要的参数。这里数值代表的意义是过曝(或者欠曝)像素的比值。比如说,white point = 5%意味着会有5%的像素过曝。剩下的选项则不是很重要,比如色温、gamma值等大都可以之后在Photoshop、Lightroom里面去调整,而且效果还会更好。主要的选项调整得差不多了就点击“process”进行处理。处理好以后保存(这里我选择存成16 bit的TIFF格式)。
3 后处理(锐化、降噪等)
◎ 在Photoshop中打开。
◎ 对天空之外的部分进行锐化。Ctrl J复制一图层,对复制的图层进行锐化(滤镜—锐化—智能锐化)。锐化百分比和半径根据图片大小和个人偏好进行调整,这里我用的是200%和2像素。之后建立一个图层蒙版(图层 —图层蒙版—显示全部),选择画笔工具,颜色为全黑,硬度设为0,大小适度,不透明度0,然后把天空部分画出来(也就是用锐化前图片的天空部分取代锐化后的)。
影响噪点三因素:
1.原片中的噪点,取决于拍摄时的ISO;
2.原片中欠曝/过曝区域的多少(包括所有不同曝光照片在内),这也是为什么单张RAW处理的HDR容易出现噪点过多的情况;
3.HDR处理时“smoothing”,“microcontrast”等参数的选择。这里所用的三张照片都是用较低ISO(均为100),三张加起来曝光充分,HDR设置也不特别过分,所以噪点问题不那么明显。
降噪软件推荐
众多HDR大师均推荐Imagenomic的Noiseware Professional。
4 输出
◎ 之后再对色彩、对比度等进行全局调整,最后形成彩色版本或黑白的效果。
HDR软件推荐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HDR处理软件,甚至高版本的Photoshop都有自带的Tone Mapping工具。但大多数专业HDR摄影师使用的都是Photomatix Pro。
作者简介
罗小帆,理工男,业余摄影爱好者,目前暂居美国。热爱HDR、胶片摄影和街头摄影。个人网站http://www.flickr.com/sailw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