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言必称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乏力的时代,抛开对服务的完善、优化、修补等渐进式的做法,企业或许还有另一条道路值得尝试——对服务搞搞破坏。从高德用免费换取发展空间、顺丰以高端破坏游戏规则到ALDI超市以分享经验破坏对手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排斥破坏转变为主动破坏,它们正在重新审视自身的服务有哪些地方可以推倒重来。那么,被破坏后的服务到底有何价值?“以毒攻毒”的破解之道又有怎样的奥妙?
早些年,一口烧饭的铁锅使用年头久了难免锈蚀漏水漏饭,不舍得扔的人家很自然地就拿去给补锅师傅打补丁。其中,有一种补锅方式叫丁铆,要想在细微的漏洞上穿过铆钉,老工匠首先要做的是搞破坏,即先把漏洞打得稍微大些,才能穿过铆钉,之后敲打补好。
这样一个破坏式服务的例子也许现在并不常见,但破坏式的思维却代代相传。“你要么是破坏性创新,要么你被别人破坏。”这是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在2013年海尔商业模式创新全球论坛上援引“创新之父”克里斯坦森的一句话。由此,当“完善”、“健全”、“优化”、“提升”被众多服务商家奉为圭臬之时,要想实现服务创新,是不是也可以对服务搞搞破坏?
反向思考:此破坏非彼破坏
不可否认,“破坏”在日常中往往都是作为一个贬义词来讲的,具体到服务领域也不例外。说起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商家一般的思路逻辑都是对原有的服务框架进行修补和完善,当然其中也不乏有创新的元素。但是,这种渐进式创新是有前提的,即原有的服务框架可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带来竞争力的价值主张以及提升服务运营效率的模式,如果这些前提不能在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状况下持续成立,那么这种渐进式修补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创新。所以,我们需要换个思路去思考服务创新的方式。
主动从内打破。“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在这几句富含哲理的言辞中形象地说明要想“立”,首先要“破”。正如医生给病人看病时首先说的不是病看好了会多好,而是病一旦看不好会有多坏;又如古代的算命先生,往往先说客官有凶兆,这种补锅式的破坏自然会引起人们的不安,于是寻求破解之道便成了积极应对的不二之选。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则是生命。对于商家的服务来讲,一味故步自封地被对手从外打破,面临的会是压力;反之,主动应对从内打破,就是难得的成长机会。
“以毒攻毒”求颠覆。破坏是对原有的服务从思路上进行颠覆,并不是对现有状态的否定,而且破坏也是植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甚至是利用现有的内容去破坏现有的服务。如果不好理解的话,可以想象一下疫苗免疫的原理。为了抵御病毒,恰恰需要往人体内投放“病毒”(注射或者口服疫苗),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起到防病健体的效果。所以,如果把身体比作现有的服务,那么病毒就是可能会给服务带来破坏的因素,想要应对,商家就必须接触破坏,甚至主动迎接破坏。
从这些类比思路中可以体会到,对服务搞破坏更像是中医疗法中“以毒攻毒”的偏方。从现有服务的不足之处或者潜在威胁入手,充分肯定并利用这些因素去破坏现有的体系或模式,从而实现颠覆性的效果。网购的出现对于传统商家来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冲击,这也就有了一场著名的赌约:在2012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马云与王健林就“电商能否取代传统的店铺经营”展开辩论,并立下赌约。取代意味着对对方的否定,但相信他俩都知道几乎不可能出现成王败寇的局面,因为电商并没有否定实体的价值,就像电子书的出现没有令纸质书消亡一样,它们只是颠覆了原有的游戏规则。而这种颠覆无论对顾客还是对商家,显然是一种创新。
推倒重来的勇气。这是一个言必称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乏力的时代。与渐进式创新一样,破坏式创新为商家提供了一个思考如何改善服务的新视角。与前者相比,破坏的好处在于打破现有服务体系和模式的思维束缚,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重新审视服务有哪些地方可以推倒重来,从而发现创造性地建立新模式的机会。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破坏并没有推翻现在,甚至倒退。一个例子就是手工定制服务模式的出现,比如手工粗布、手工服装、手工面点、手工陶艺等。在机械化、工业化的今天,再次拾起传统的手工工艺可以算是一种破坏,但这种破坏没有否定工业化的成就,而是带给消费者一种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体验。这种多样化服务选择当然也是服务创新,尽管沿用了过去的工艺,却没有一点倒行逆施的感觉。
抛砖引玉:破坏式服务的破解之道
重新聚焦客户期望
随着现有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完善,商家对客户的服务需求也需要重新审视。一个鲜活的例子是路边的公用电话亭,它曾经是方便大家沟通联系的重要工具,但如今随着手机的普及,公用电话亭已经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电信运营商再如何更新设备、完善服务也成了徒劳,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破坏。
在英国,随处可见的红色电话亭曾是城市标志之一。由于收入持续下滑,英国电信公司计划拆除部分街头电话亭,同时将另一些电话亭让公众去收养,收养的公众可以将电话亭改建为其他用途。无独有偶,在国内,将公用电话亭转化为Wi-Fi站点也是一种破坏原有服务内容、重新聚焦客户期望的有益尝试。
正如Christensen在其《创新者的解答》中提到的:需求是创新之母。因此,服务的破坏也必须首先由客户需求引起,这样的破坏才算是创新。
重塑服务价值主张
面对顾客的服务需求,商家总是需要提供相应的价值主张。当然,价值可有可无,也可高可低。Christensen提到的低端破坏就是以低成本运用的思路重塑价值主张,这方面最经典的案例要数美国西南航空了。西南航空单一机型、单纯运输服务的低成本思路破坏了原有的航空服务运营模式,它以城际间快捷而舒适的“空中巴士”的价值主张,创造性地重塑了航空服务行业的游戏规则。
iPhone在乔布斯时期万人空巷的追捧,就是因为创新了互联网终端服务的价值主张——苹果公司将移动互联终端的定义权交给了用户。用户手中的移动互联终端可以是游戏机,只要下载了游戏软件;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DA吗?当然可以;可以是电子阅读器吗?没问题,只要下载相关的软件就可以。在这里,苹果公司重新塑造了自己的企业价值主张,用破坏式创新的思维、替代性的方案以及低成本的方式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而反过来,自从今年9月10日新品发布以来的5个交易日,苹果股价已暴跌超过11%。这一正一反的对比,创新性价值不足成为人们诟病苹果的最重要原因。 重构服务运营模式
雅努斯是罗马神话中的一尊“两面神”,他的脑袋前后各有一副面孔,一副看着过去,一副注视未来。据说古罗马的一种钱币上就铸有这尊神的形象:一手拿着开门的钥匙,一手握着警卫的手杖。所以一提到“雅努斯”,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两面人”,也自然会与“矛盾” 、“对立”这些词联系起来。雅努斯式的思维也给商家反思现有服务体系、重建服务运营模式提供了借鉴。
用破坏来保护就是雅努斯式思维的精髓所在。林同炎是著名的工程结构专家,其设计的美洲银行大厦在1972年的地震中安然屹立,而大厦正前方的街道地面却呈现了上下达1/2英寸的错动。这一轰动全球的奇迹就在于林同炎运用破坏式的反向设计思路,采取框筒结构,以房屋次要构件开裂的损失来避免建筑物倒塌,这一设计思想打破了以刚对刚的正面思维模式,选择以破坏来保护。
对于企业的服务体系而言,修补式的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运营模式的稳定,但同时也会忽视破坏式创新模式的出现,甚至被市场的新进入者以新的模式“抄了后路”,比如海底捞的出现对原有餐饮服务企业的冲击。所以,服务体系的破坏有两种思路可以探索,对于拥有成熟服务体系的商家来讲,自我破坏是最好的防守方式,可以有效引领市场竞争和保持自身活力;而对于处在初创期的服务商家来讲,破坏现有运营模式是树立差异化、开创蓝海的最便捷途径之一。
案例
1
高德:用免费换取发展空间
2013年8月29日下午,高德的导航手机应用免费发布会如期召开,就在前一天下午3点14分,百度突然在官方微博上宣布:百度导航永久免费。一夜之间,手机导航进入了免费时代。
高德一直是导航领域的老大,过去的竞争对手是凯立德、四维等传统软件厂商,大家都采取收费模式。但随着大屏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2009年7月,高德推出了iOS版的高德导航,随后又推出了安卓版,一方面放到各大应用商店供最终用户下载,另一方面与很多手机厂商开展预装合作。不过,此时的高德导航仍然是收费的,依据渠道不同,向最终用户或手机厂商收费。2011年5月,高德对其业务进行了更加激烈的破坏性变革,首次推出免费的高德地图,与“老大哥”高德导航相比,高德地图的用户体验相对较差,却也相安无事地发展起来。
在风云突变的市场环境下,虽然今年刚独立的百度导航的用户基数非常小,却通过免费来抢占市场份额。在百度导航宣布免费的6天时间里,iOS用户下载量增长超过1000%,安卓用户下载量增长880%。从去年开始,财大气粗的百度开始倒贴钱给手机厂商,帮助它们在手机中预装百度地图。正是迫于这样的竞争压力,才有了高德导航的断臂自救。
他山之石:破坏式创新
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创新学派代表人、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提出“创造性毁灭的过程”,即“透过新产品、新市场、新产业组织,不断地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
对“破坏式创新”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Christensen, 他在其名著《创新者的两难》(1997)一书中系统阐述了破坏式创新的轨迹和分类,将破坏式创新分为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两个类型。低端破坏是指在原有价值网络的最低端对最无利可图、服务要求最低的市场发起攻击性破坏,它植根于原有的价值网络或主流的价值网络,比如折扣商店对百货商店,日本汽车、韩国汽车进入北美市场等,它们采取的是低成本商业模式,并没有创造新市场,而是通过破坏原有汽车市场获得发展空间。新市场破坏和低端破坏尽管存在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给市场现存者带来了同样令人烦恼的困境。
案例
2
顺丰:以高端破坏游戏规则
在国内,民营快递大多给人以价格便宜、递送却不太让人放心的印象,但顺丰速运以“快人一步”的时效和“价高一筹”的服务,走出了一条破坏行业游戏规则的路子。
顺丰速运有明确的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主要做文件和小件业务,其中以商业信函等高附加值的快件业务为主。顺丰的起步价高出同行一倍之多,绝对可以称得上“昂贵”,以1公斤重的包裹为例,从北京送到上海,顺丰速运的价格是22元,圆通快递只要10元。顺丰告别低价的背后也需要各种系统和制度的支撑,2007年,顺丰抢先一步,开始着手筹建自有货运航空公司,并于2009年12月31日实现了首航。截至今年1月,顺丰已经拥有11架自有全货机。此外,顺丰还实行直营模式,这是保证其服务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从2010年开始,顺丰速运研发出包含对快件跟踪、时效预警、路由规划等系统全部环节监控的“时效管理系统”,从客户呼叫开始,系统就启动了跟踪流程,派送员要严格执行“收1(1小时内收件)派2(2小时内派送签收)”的时效要求,超时派件将直接影响当月的业绩考核。
案例
3
ALDI超市:
以分享破坏对手的竞争
ALDI是一家专卖便宜货的超市,却是德国第一大超市。在德国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男人都去但从来不说的地方是红灯区,女人都去但从来不说的地方是ALDI超市。ALDI的成功就在于,它走的是一条与沃尔玛服务模式相反的破坏式道路,无论是德国的穷人还是富人,都发自肺腑地“感谢上帝创造了ALDI”。一直标榜“全球最低价格”的沃尔玛碰上了比它价格更低的ALDI,这个“全球最低价格”的称号顿时黯然失色。
创始人卡尔认为,如果德国有一天只剩下ALDI一家超市了,那么ALDI离死期也就不远了。 ALDI创建了以ALDI命名的商学院,宗旨在于把自己多年总结出来的管理经验,以教学的形式与国内零售业共同分享。商学院不收任何学费,而且还提供免费饮料和免费休息场所,商学院的学生全都是德国零售企业的老板。
曾有记者问卡尔:“这样毫无保留地把ALDI的成功经验传授给竞争对手或者潜在竞争对手,不怕有朝一日这些对手超越或抢占ALDI的市场份额吗?”卡尔幽默地回答:“今天我对竞争对手仁慈,他日竞争对手也会对我仁慈。通过培养竞争对手,可以让我们更融洽,比如当有国外连锁企业涉足德国时,我们一定会携手抵抗。而且随着竞争对手变得逐渐强大,这也逼迫ALDI进一步提升。”
结语
高德导航以免费的破坏性“杀招”求得了生存发展空间,与百度站在了免费的同一起跑线;
顺丰没有沿袭“三通一达”的快递服务模式,而是运用破坏性的思维去重新定位高端快递服务模式,这使其开辟了快递行业的服务新蓝海;
ALDI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无私地同竞争对手分享自己的管理经验,这其中的最大好处就是当竞争对手进步时,ALDI也不得不进步,如果ALDI与竞争对手同时进步,或者进步的幅度比对手大,那么ALDI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虽然修补式的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企业运营模式的稳定,但同时也会使企业忽视破坏式服务创新的出现,甚至被市场的新进入者“抄了后路”。可见,“破坏”不应再被看作一个贬义词,也不应再被企业敬而远之。破坏式服务恰恰颠覆了企业原有的服务思路,让企业在现有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去搞破坏,而不是对现有状态的否定。因此,当面对顾客的不停抱怨时,如果商家无论怎么修补、完善原有的服务都没有价值的话,不如就推倒重来,重新聚焦顾客期望,重塑服务价值主张和运营模式。
(编辑:王 放 fangwen118@126.com)
早些年,一口烧饭的铁锅使用年头久了难免锈蚀漏水漏饭,不舍得扔的人家很自然地就拿去给补锅师傅打补丁。其中,有一种补锅方式叫丁铆,要想在细微的漏洞上穿过铆钉,老工匠首先要做的是搞破坏,即先把漏洞打得稍微大些,才能穿过铆钉,之后敲打补好。
这样一个破坏式服务的例子也许现在并不常见,但破坏式的思维却代代相传。“你要么是破坏性创新,要么你被别人破坏。”这是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在2013年海尔商业模式创新全球论坛上援引“创新之父”克里斯坦森的一句话。由此,当“完善”、“健全”、“优化”、“提升”被众多服务商家奉为圭臬之时,要想实现服务创新,是不是也可以对服务搞搞破坏?
反向思考:此破坏非彼破坏
不可否认,“破坏”在日常中往往都是作为一个贬义词来讲的,具体到服务领域也不例外。说起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商家一般的思路逻辑都是对原有的服务框架进行修补和完善,当然其中也不乏有创新的元素。但是,这种渐进式创新是有前提的,即原有的服务框架可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带来竞争力的价值主张以及提升服务运营效率的模式,如果这些前提不能在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状况下持续成立,那么这种渐进式修补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创新。所以,我们需要换个思路去思考服务创新的方式。
主动从内打破。“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在这几句富含哲理的言辞中形象地说明要想“立”,首先要“破”。正如医生给病人看病时首先说的不是病看好了会多好,而是病一旦看不好会有多坏;又如古代的算命先生,往往先说客官有凶兆,这种补锅式的破坏自然会引起人们的不安,于是寻求破解之道便成了积极应对的不二之选。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则是生命。对于商家的服务来讲,一味故步自封地被对手从外打破,面临的会是压力;反之,主动应对从内打破,就是难得的成长机会。
“以毒攻毒”求颠覆。破坏是对原有的服务从思路上进行颠覆,并不是对现有状态的否定,而且破坏也是植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甚至是利用现有的内容去破坏现有的服务。如果不好理解的话,可以想象一下疫苗免疫的原理。为了抵御病毒,恰恰需要往人体内投放“病毒”(注射或者口服疫苗),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起到防病健体的效果。所以,如果把身体比作现有的服务,那么病毒就是可能会给服务带来破坏的因素,想要应对,商家就必须接触破坏,甚至主动迎接破坏。
从这些类比思路中可以体会到,对服务搞破坏更像是中医疗法中“以毒攻毒”的偏方。从现有服务的不足之处或者潜在威胁入手,充分肯定并利用这些因素去破坏现有的体系或模式,从而实现颠覆性的效果。网购的出现对于传统商家来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冲击,这也就有了一场著名的赌约:在2012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马云与王健林就“电商能否取代传统的店铺经营”展开辩论,并立下赌约。取代意味着对对方的否定,但相信他俩都知道几乎不可能出现成王败寇的局面,因为电商并没有否定实体的价值,就像电子书的出现没有令纸质书消亡一样,它们只是颠覆了原有的游戏规则。而这种颠覆无论对顾客还是对商家,显然是一种创新。
推倒重来的勇气。这是一个言必称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乏力的时代。与渐进式创新一样,破坏式创新为商家提供了一个思考如何改善服务的新视角。与前者相比,破坏的好处在于打破现有服务体系和模式的思维束缚,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重新审视服务有哪些地方可以推倒重来,从而发现创造性地建立新模式的机会。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破坏并没有推翻现在,甚至倒退。一个例子就是手工定制服务模式的出现,比如手工粗布、手工服装、手工面点、手工陶艺等。在机械化、工业化的今天,再次拾起传统的手工工艺可以算是一种破坏,但这种破坏没有否定工业化的成就,而是带给消费者一种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体验。这种多样化服务选择当然也是服务创新,尽管沿用了过去的工艺,却没有一点倒行逆施的感觉。
抛砖引玉:破坏式服务的破解之道
重新聚焦客户期望
随着现有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完善,商家对客户的服务需求也需要重新审视。一个鲜活的例子是路边的公用电话亭,它曾经是方便大家沟通联系的重要工具,但如今随着手机的普及,公用电话亭已经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电信运营商再如何更新设备、完善服务也成了徒劳,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破坏。
在英国,随处可见的红色电话亭曾是城市标志之一。由于收入持续下滑,英国电信公司计划拆除部分街头电话亭,同时将另一些电话亭让公众去收养,收养的公众可以将电话亭改建为其他用途。无独有偶,在国内,将公用电话亭转化为Wi-Fi站点也是一种破坏原有服务内容、重新聚焦客户期望的有益尝试。
正如Christensen在其《创新者的解答》中提到的:需求是创新之母。因此,服务的破坏也必须首先由客户需求引起,这样的破坏才算是创新。
重塑服务价值主张
面对顾客的服务需求,商家总是需要提供相应的价值主张。当然,价值可有可无,也可高可低。Christensen提到的低端破坏就是以低成本运用的思路重塑价值主张,这方面最经典的案例要数美国西南航空了。西南航空单一机型、单纯运输服务的低成本思路破坏了原有的航空服务运营模式,它以城际间快捷而舒适的“空中巴士”的价值主张,创造性地重塑了航空服务行业的游戏规则。
iPhone在乔布斯时期万人空巷的追捧,就是因为创新了互联网终端服务的价值主张——苹果公司将移动互联终端的定义权交给了用户。用户手中的移动互联终端可以是游戏机,只要下载了游戏软件;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DA吗?当然可以;可以是电子阅读器吗?没问题,只要下载相关的软件就可以。在这里,苹果公司重新塑造了自己的企业价值主张,用破坏式创新的思维、替代性的方案以及低成本的方式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而反过来,自从今年9月10日新品发布以来的5个交易日,苹果股价已暴跌超过11%。这一正一反的对比,创新性价值不足成为人们诟病苹果的最重要原因。 重构服务运营模式
雅努斯是罗马神话中的一尊“两面神”,他的脑袋前后各有一副面孔,一副看着过去,一副注视未来。据说古罗马的一种钱币上就铸有这尊神的形象:一手拿着开门的钥匙,一手握着警卫的手杖。所以一提到“雅努斯”,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两面人”,也自然会与“矛盾” 、“对立”这些词联系起来。雅努斯式的思维也给商家反思现有服务体系、重建服务运营模式提供了借鉴。
用破坏来保护就是雅努斯式思维的精髓所在。林同炎是著名的工程结构专家,其设计的美洲银行大厦在1972年的地震中安然屹立,而大厦正前方的街道地面却呈现了上下达1/2英寸的错动。这一轰动全球的奇迹就在于林同炎运用破坏式的反向设计思路,采取框筒结构,以房屋次要构件开裂的损失来避免建筑物倒塌,这一设计思想打破了以刚对刚的正面思维模式,选择以破坏来保护。
对于企业的服务体系而言,修补式的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运营模式的稳定,但同时也会忽视破坏式创新模式的出现,甚至被市场的新进入者以新的模式“抄了后路”,比如海底捞的出现对原有餐饮服务企业的冲击。所以,服务体系的破坏有两种思路可以探索,对于拥有成熟服务体系的商家来讲,自我破坏是最好的防守方式,可以有效引领市场竞争和保持自身活力;而对于处在初创期的服务商家来讲,破坏现有运营模式是树立差异化、开创蓝海的最便捷途径之一。
案例
1
高德:用免费换取发展空间
2013年8月29日下午,高德的导航手机应用免费发布会如期召开,就在前一天下午3点14分,百度突然在官方微博上宣布:百度导航永久免费。一夜之间,手机导航进入了免费时代。
高德一直是导航领域的老大,过去的竞争对手是凯立德、四维等传统软件厂商,大家都采取收费模式。但随着大屏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2009年7月,高德推出了iOS版的高德导航,随后又推出了安卓版,一方面放到各大应用商店供最终用户下载,另一方面与很多手机厂商开展预装合作。不过,此时的高德导航仍然是收费的,依据渠道不同,向最终用户或手机厂商收费。2011年5月,高德对其业务进行了更加激烈的破坏性变革,首次推出免费的高德地图,与“老大哥”高德导航相比,高德地图的用户体验相对较差,却也相安无事地发展起来。
在风云突变的市场环境下,虽然今年刚独立的百度导航的用户基数非常小,却通过免费来抢占市场份额。在百度导航宣布免费的6天时间里,iOS用户下载量增长超过1000%,安卓用户下载量增长880%。从去年开始,财大气粗的百度开始倒贴钱给手机厂商,帮助它们在手机中预装百度地图。正是迫于这样的竞争压力,才有了高德导航的断臂自救。
他山之石:破坏式创新
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创新学派代表人、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提出“创造性毁灭的过程”,即“透过新产品、新市场、新产业组织,不断地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
对“破坏式创新”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Christensen, 他在其名著《创新者的两难》(1997)一书中系统阐述了破坏式创新的轨迹和分类,将破坏式创新分为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两个类型。低端破坏是指在原有价值网络的最低端对最无利可图、服务要求最低的市场发起攻击性破坏,它植根于原有的价值网络或主流的价值网络,比如折扣商店对百货商店,日本汽车、韩国汽车进入北美市场等,它们采取的是低成本商业模式,并没有创造新市场,而是通过破坏原有汽车市场获得发展空间。新市场破坏和低端破坏尽管存在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给市场现存者带来了同样令人烦恼的困境。
案例
2
顺丰:以高端破坏游戏规则
在国内,民营快递大多给人以价格便宜、递送却不太让人放心的印象,但顺丰速运以“快人一步”的时效和“价高一筹”的服务,走出了一条破坏行业游戏规则的路子。
顺丰速运有明确的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主要做文件和小件业务,其中以商业信函等高附加值的快件业务为主。顺丰的起步价高出同行一倍之多,绝对可以称得上“昂贵”,以1公斤重的包裹为例,从北京送到上海,顺丰速运的价格是22元,圆通快递只要10元。顺丰告别低价的背后也需要各种系统和制度的支撑,2007年,顺丰抢先一步,开始着手筹建自有货运航空公司,并于2009年12月31日实现了首航。截至今年1月,顺丰已经拥有11架自有全货机。此外,顺丰还实行直营模式,这是保证其服务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从2010年开始,顺丰速运研发出包含对快件跟踪、时效预警、路由规划等系统全部环节监控的“时效管理系统”,从客户呼叫开始,系统就启动了跟踪流程,派送员要严格执行“收1(1小时内收件)派2(2小时内派送签收)”的时效要求,超时派件将直接影响当月的业绩考核。
案例
3
ALDI超市:
以分享破坏对手的竞争
ALDI是一家专卖便宜货的超市,却是德国第一大超市。在德国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男人都去但从来不说的地方是红灯区,女人都去但从来不说的地方是ALDI超市。ALDI的成功就在于,它走的是一条与沃尔玛服务模式相反的破坏式道路,无论是德国的穷人还是富人,都发自肺腑地“感谢上帝创造了ALDI”。一直标榜“全球最低价格”的沃尔玛碰上了比它价格更低的ALDI,这个“全球最低价格”的称号顿时黯然失色。
创始人卡尔认为,如果德国有一天只剩下ALDI一家超市了,那么ALDI离死期也就不远了。 ALDI创建了以ALDI命名的商学院,宗旨在于把自己多年总结出来的管理经验,以教学的形式与国内零售业共同分享。商学院不收任何学费,而且还提供免费饮料和免费休息场所,商学院的学生全都是德国零售企业的老板。
曾有记者问卡尔:“这样毫无保留地把ALDI的成功经验传授给竞争对手或者潜在竞争对手,不怕有朝一日这些对手超越或抢占ALDI的市场份额吗?”卡尔幽默地回答:“今天我对竞争对手仁慈,他日竞争对手也会对我仁慈。通过培养竞争对手,可以让我们更融洽,比如当有国外连锁企业涉足德国时,我们一定会携手抵抗。而且随着竞争对手变得逐渐强大,这也逼迫ALDI进一步提升。”
结语
高德导航以免费的破坏性“杀招”求得了生存发展空间,与百度站在了免费的同一起跑线;
顺丰没有沿袭“三通一达”的快递服务模式,而是运用破坏性的思维去重新定位高端快递服务模式,这使其开辟了快递行业的服务新蓝海;
ALDI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无私地同竞争对手分享自己的管理经验,这其中的最大好处就是当竞争对手进步时,ALDI也不得不进步,如果ALDI与竞争对手同时进步,或者进步的幅度比对手大,那么ALDI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虽然修补式的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企业运营模式的稳定,但同时也会使企业忽视破坏式服务创新的出现,甚至被市场的新进入者“抄了后路”。可见,“破坏”不应再被看作一个贬义词,也不应再被企业敬而远之。破坏式服务恰恰颠覆了企业原有的服务思路,让企业在现有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去搞破坏,而不是对现有状态的否定。因此,当面对顾客的不停抱怨时,如果商家无论怎么修补、完善原有的服务都没有价值的话,不如就推倒重来,重新聚焦顾客期望,重塑服务价值主张和运营模式。
(编辑:王 放 fangwen1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