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的挖掘与运用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l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校园文化软硬件建设,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省、市、县各级领导关心之下,我校从实际出发,向有关部门申报了省级重点教育科研课题——《习水县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的挖掘与运用研究》。
  关键词:习水县;红色文化;德育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38-04
  课题申报之后,学校及时召开《习水县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的挖掘与运用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会,加强领导、明确分工,细化措施、积极推进,以提练打造红色文化特色校园,开发运用红色文化校本教材,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升,丰富学校校本课程为目标。总结近三年来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红色文化进校园工程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以筑起灵魂的希望工程为目标,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最终目的,强化校内校外两大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认识,把红色文化教育与学校德育有机结合,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敢于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担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打下扎实的德育基础。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屡次踏入这块土地胡作非为,特别是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但中国人民酷爱自己的家园,奋起反抗,在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进行8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赢得了胜利。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近年来我县经济发展迅速,学校硬件设施配备日趋完善。而我校地处城乡交界处,现有高中学生近3000人。由于以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全面,校园文化内容略显单调、枯燥,且未彰显特色,出现了只注重现代化的设施建设,而看不到陶冶学生心智的人文环境的打造,以至于出现“精神文化沙漠”现象。再加上学校周边的社会文化杂乱纷呈,而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一些不良环境的诱导和影响。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和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所谓德才兼备,品德在先。不断深入地研究、挖掘、整理习水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德育因素,并积极将它运用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实践中,抓实习水本土红色文化德育因素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对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促进作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为此,我们根据科学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全面、系统地探讨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挖掘与运用习水本土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对学生优良品德的促进作用的策略。
  三、国内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的特色
  (一)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红色文化热”的兴起,德育视角下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程东旺在《红色文化与心灵洗礼——论“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与实现机制》中提到:为了有效实现“红色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要“科学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文化’的传播机制,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范式”。蔡红梅、龙迎伟认为:“红色文化”可以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在其《论“红色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就提出:“我们应该利用、挖掘和发展这种‘红色文化’,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的理论。延安作为我国重要的红色根据地,张诚也在《用延安精神培育四有新人》中提到:“党用延安精神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现如今……仍然要求我们用延安精神把青年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程东旺、黄伟良在《“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探析》中认为:“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再审视,更重要的是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扬‘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为培育人才及建构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和特色
  我们课题组通过认真研究,认为上述研究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那就是上述研究主要围绕“红色文化”理论的提练,缺乏对该理论具体实践操作的关注与运用的研究。同时,我们也看到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虽然我省、我县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对其挖掘与运用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核心概念界定
  1.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过程中的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2.习水红色文化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给习水地区遗存下来的文物、遗迹、文献、传说及其所蕴含的独有的精神文化形态,具有资源丰富性、独特性、真实性、直观性的特点。
  3.习水红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给习水地区遗存下来的文物、遗迹、文献、传说及其所蕴含的独有的精神文化形态中所包含的环境、知识、思想、品德等,有利于促进习水品德培养的、积极向上的成分。
  正是习水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性、独特性、真实性、直观性的特点,通过本课题组的收集、整合,挖掘红色文化最核心的,也具有现实意义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百折不挠、诚实守信、奋勇争先等精神,并拟运用这些精神,通过环境、知识、思想、课程四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德育渗透,达到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预期目的。
  (二)研究内容
  1.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习水五中2012级和2013级高一年级部分学生的品德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2)利用习水县境内丰富、独特、真实、直观的红色文化资源,并精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用以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在环境层面创建了对学生优良品德有潜移默化和积极影响的特色育人环境。(3)收集、整理习水县丰富、独特、真实、直观的红色文化资源,并编订成一套校本教材(丛书)——《红色文化润五中》,丛书分为《红色文化润五中》、《四渡赤水出奇兵》(连环画)两册,通过2012级和2013级高一学生选修这两册校本教材,实现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在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的红色文化知识,进而逐步实现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优良品德培养的预期目标。(4)利用课余时间或学生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习水境内的四渡赤水纪念馆、青岗坡战斗遗址、土城红军一条街、女红军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在活动中慢慢实现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与德育渗透,在思想层面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百折不挠、诚实守信、奋勇争先等思想品质。(5)通过编订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积极实施地方校本教程,在课程层面实现了挖掘、开发、创建有习水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的目标。
  2.研究重点。如何挖掘、整合、运用习水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德育因素,有效实施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和德育渗透;如何不断创新德育途径,通过多途径实施红色文化教育和德育渗透,以达到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预期目标。
  (三)研究目标
  1.环境层面:通过课题研究的推进,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逐步实现对学生的红色文化德育渗透,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效果。
  2.知识层面:通过《红色文化润五中》校本教材的实施,加强对习水红色文化知识教育、渗透,丰富学生的红色文化知识,促进优良品德的形成。
  3.思想层面:通过课题研究、推进,实施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和德育渗透,实现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百折不挠、诚实守信、奋勇争先等思想品质。
  4.课程层面:通过课题的研究、推进,实现红色文化校本教材(《红色文化润五中》)的开发、运用,创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预诊学生品德现状,拟定总体计划及具体计划,进行具体研究,对计划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2.观察法:观察学生品德情况并收集、整理资料,根据资料进行具体规划,让小组成员分组观察,分工合作。
  3.经验总结法:分析现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德育因素研究现状,挖掘经典材料,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更加理性地进行本课题研究。
  4.案例研究法:摘取典型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教学及课题研究中进行横纵向比较。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05—2012.10)。(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抓好技能培训;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对课题组成员实行分层次培训及分工安排。(2)做好网络资源收集、分类工作。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论证;召开课题讨论会,邀请省教科院专家作理论指导。
  2.研究实施阶段(2012.10—2014.02)。(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会。(2)请省教科院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4)根据研究方案,在教学实践和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中具体实施研究内容。(5)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注意资料的收集、保存。(6)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3.总结阶段和结题阶段(2014.03—2014.04)。(1)根据资料撰写《习水县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的挖掘与运用研究》结论性论文。(2)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课题研究总报告。(3)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览。(4)召开验收鉴定会,申请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审验收。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向永;课题组副组长:罗雪、汤军、袁欣梁、曾祥胜;课题组成员:缪荣焱、江通、张丹丹、胥升维、张裕、袁富碧、杨博。课题组下分四个小组。①问卷调查小组:负责人汤军、罗雪;②校本教材编写小组:负责人向永、袁欣梁;③校本教材实施小组:负责人袁欣梁、曾祥胜、张裕;④课题论文、报告撰写小组:向永、曾祥胜、袁富碧。
  七、课题保障条件
  1.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课题申报、立项之前,学校就成立了专门的红色文化课题——《习水县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的挖掘与运用研究》课题组。
  2.有较完善的制度保障。课题组制定严格的研究计划和检查汇报制度,由学校统一执行、监督。
  3.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保障,良好的研究团队是课题研究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4.有充裕的经费保障。自课题立项起,学校先后划拨23000.00元的专项经费,用于课题研究的各项活动经费、支出。同时积极拓展渠道,寻求相关单位的合作、支持。
  5.本课题符合当前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和实践的可行性。
  6.本课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邀请有关专家咨询,课题设计目标明确,理论依据充分,可操作性强,切合学校实际。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阶段性研究成果
  1.2012.05—2012.10:①《习水五中学生品德现状问卷调查表》;②《习水五中学生品德现状特征、成因及对策探析》(论文)。
  2.2012.11—2013.06:《红色文化润五中》(校本教材)、《四渡赤水出奇兵》(连环画)。
  3.2013.07—2013.12:《浅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挖掘——以〈红色文化润五中〉教学实践中的感受为例》(论文)。
  4.2013.07—2013.12:《红色文化育英才——习水五中“红色文化”课题实施后学生品德现状及原因分析》(论文)。
  5.2014.01—2014.03:《习水“红色文化”个性研究》(论文)。
  (二)最终研究成果
  1.2014.01—2014.02:《习水县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的挖掘与运用研究》(论文)。
  2.2014.02—2014.04:《〈习水县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的挖掘与运用研究〉课题总报告》。
  3.最终成果转化:用以指导新课改教学实践,提高了学校德育实效,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提升了校园文化特色,创建了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主题校园;同时,通过《红色文化润五中》校本教材的开发、使用,创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创新了学校德育手段,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三)总结性成果
  1.在环境层面:通过对习水红色文化资源中德育因素的研究、挖掘、整理与运用,逐步打造我校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较好实现了对学生的红色文化德育渗透,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效果。
  2.在知识层面:通过对习水红色文化资源中德育因素的研究、挖掘,整理、编辑了一套校本教材——《红色文化润五中》丛书。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知识教育、渗透,丰富了学生的红色文化知识,更促进了优良品德的形成。
  3.在思想层面:通过对习水红色文化资源中德育因素的研究、挖掘、整理、运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和德育渗透,实现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百折不挠、诚实守信、奋勇争先等优良的思想品质,学生的品德缺陷得到一定修复,有利于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4.在课程层面:通过对习水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的研究、挖掘、整理、编辑,使我校的红色文化校本教材得以开发、运用,创建了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九、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考
  1.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自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得到省教科院、县教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非常关心、大力支持,课题组所有成员认真负责,做了大量的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但是,本课题在推进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在今后的课题再实践、再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1)我校的课题研究才刚起步,经验和水平有限,课题研究还没有也无法在三个年级全面深入地展开。(2)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教育教学观念也没有彻底改变,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束缚。(3)由于高中教育仍有应试教育的痕迹,而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课题的推进。(4)由于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具有多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红色文化中德育因素对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积极影响力。
  2.今后的思考: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也没有很突出的成果,但是,培养了我们的研究能力和课题意识。在接下来的新一轮课题再实践、再研究中,我们课题组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切实转变观念,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学校的更多支持,尽力排除其他影响学生品德提升的不利因素,全力争取新一轮课题研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海波.论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和策略[J].江西师范大学网络出版,2009.
  [2]刘建平,刘向阳.论红色文化创新的路径选择[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5).
  
  基金项目:省级重点教育科研课题(2012A025)。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中心任务,其最有效的教学活动就是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校期间得到足够的实践锻炼,使其在毕业后能迅速胜任工作。结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网络专业的实训目标、实训课程体系设计、实训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实训方案的定位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关键词:网络实训;课程体系;校企合作
摘要:针对习惯于应试教育而缺乏科学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应系统地加强素质教育,加强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结合力学课程的特点,以培养科学思维方式为主线,提出了树立科学学习理念,培养科学思维习惯,提供创新实践机会,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以期为大学生走上科学创新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力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中职语文课程设置一度呈现过浓的普教色彩,继而矫枉过正,一味强调中职语文与专业课之间的知识渗透,又使语文教学沦为为专业文化建设服务的辅助课程。“中职语文到底怎么定位?”“如何迎来中职语文教学多姿的春天和丰收的秋季?”一时成为中职语文教师的困惑。笔者从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谈起,立足学生的语文基础,重新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融入多元智能理论,努力探寻中职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
摘要:五凤古镇景区演艺节目的打造,不仅可以实现对文化旅游消费人群的全面带动,同时也可提升五凤古镇作为四川历史文化古镇的文化内在价值。在设计古镇景区演艺项目的同时,不仅要深入挖掘演艺本身的主题文化定位,同时需要在古镇山水、历史遗迹和未来建筑风格的彼此关系上设计演艺路线,实现区别于现有景区演艺同质化的独特亮点,同时需要对未来该项目运营的可持续和可盈利方面进行科学论证。  关键词:景区演艺;文化旅游;文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背诵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增长其知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填空式”背诵法来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此重点介绍一下此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填空式”背诵法;背什么;怎么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
摘要:高校常规性学生事务管理内容包括:招生、新生辅导、宿舍管理、心理咨询、社团活动、就业指导、经济资助等。因工作理念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各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内容不尽相同。通过对中外高校学生工作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在管理主体、工作任务、工作理念和专业化水平上中外高校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于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中,需弱化管学生、强化服务学生的意识;完善工作理念,
摘要:我国未来十五年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创新型的科技人才。大学英语教学也把培养有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国际化教育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视为己任。《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是一门创新性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发表学科前沿趋势、表达专业思想、交流不同学科信息、展示自我、发展语言能力、接触、了解社会和学习统筹管理能力的实践平台。  关键词:创新性实践课程;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大学生英
摘要:课堂教学是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机制。从思想认识、教材选择、创新选题、研究方法四个纬度分析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课堂是师生见面、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在较长周期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知识传授、师生互动、循序渐进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
摘要: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及时补充课程内容,吸取各类授课经验,适当调整教学形式,探讨青年教师如何过好教学关。  关键词:青年教师;课程教学;经验交流;土木工程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81-03  随着高等院校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和学历要求的提升,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学队伍中的比重不断增
摘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需要教师利用多种材料创设游戏环境,并在幼儿需要时提供适宜的半成品和废旧材料。  关键词:创新;游戏;材料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62-02  幼儿园的游戏形式多种多样,游戏材料也就丰富多彩,借助丰富的游戏材料,可以帮助老师灵活地组织各类游戏活动,同时也可以借助游戏材料帮助孩子提高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培养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