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样板戏”一词出现于1967年5月24日。《人民日报》于当月报道的“八个革命样板戏在京同时上演”,而后在31日发表了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其中又五次出现了“八个革命样板戏”的字样。“样板戏”一词从此流传开来。这两篇文章提到的八个剧目,即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音乐”《沙家浜》。之后又出现了京剧《龙江颂》、《平原作战》、《杜鹃山》等第二批“样板戏”,随后的报刊文章中,也就不再提样板戏的具体数目了。
对于众多70后、80后而言,样板戏像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抽象名词,他们闻其名,却不知其神形。而在90后甚至00后的字典里,样板戏,大概早已没有存在之地。殊不知,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几乎整整十年的时间里,样板戏几乎占据了人们的生活,样板戏的音乐无处不在,让人无法躲避。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而言,样板戏是一段难以磨灭的文化记忆,它曾一度主导了中国人的审美与价值主张,甚至生活的戏剧化形态。至今很多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都能完整的唱出几出样板戏的唱段。
身为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张雅心,当年被委以重任:拍摄样板戏。在那个摄影要为政治服务的年代,摄影者只能在指定的地点拍摄指定的事情,很多为记录而存在的老摄影记者,重压之下只能放弃拍摄,在无所适从中绕道而行。而张雅心,是他们中的幸存者。无论是被动拍摄还是主动创造,这一切在张雅心作品前已经没有意义。庆幸的是,样板戏的历史被张雅心完整记录了下来。
他的样板戏剧照对“文革”时期文化艺术创作和消费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是革命浪漫主义的行为艺术图解范本。样板戏因这些图像而镌刻在了中国的历史上。他的照片弥足珍贵。
拍样板戏,让他成了“香饽饽”
从开始拍摄那天起,张雅心就在电影厂里跟工人们吃住在一起,每周回两次新华社跟石少华社长汇报工作进程和拍摄情况,江青有时也会和他们一起看片子。最初新华社让他去拍摄是保密的,后来拍完照片回新华社冲洗,渐渐地大家就知道了他在拍。张雅心说:“我成了‘香饽饽’,别人用彩色胶卷一年才三个,我却可以每次一二百个的拿,大家看到我就跟我要样板戏的票。器材方面,当时也是最好的,全国只有三台哈苏相机,江青一台、石少华一台、我一台。胶卷是柯达的,我除了哈苏,还用莱卡。”
那些“英雄”,曾是中国人的精神同道
样板戏的创作理论是“三突出”,就是“在所有的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使得他们在精神上无限高尚,但却不是普通人,不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是一群现实中不存在的理想主义色彩十分浓郁的英雄。而这些人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同道。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艺术、对音乐最初的了解来自样板戏,对西方乐器的认知来自样板戏,对艺术史、革命战争史、军史、党史的教育来自样板戏。新华社高级编辑陈小波曾说:“样板戏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杰出‘怪物’。没有这个‘怪物’,我们的精神和心灵在那个时代该是何等荒凉。”
沙家浜
京剧《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改编成京剧后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毛泽东看完后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戏是好的,剧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于是剧名最终定为《沙家浜》。
抗日战争时期,在江苏常熟县沙家浜,我党秘密工作者阿庆嫂开了一个春来茶馆作为联络站。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等18名伤员到这里养伤。“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秉承日本人的旨意围剿新四军,企图抓获这一批伤员。阿庆嫂带领沙家浜民兵和群众同敌人展开了勇敢机智巧妙的斗争。隐蔽在芦苇荡里的郭建光率领战士主动出击,阿庆嫂里应外合,消灭了日伪军,取得了胜利。
白毛女
1930年代末就在晋察冀边区一带流传“白毛仙姑”的故事。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多人创作了歌剧《白毛女》。4月28日,也就是中共七大召开的前一天,《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于1951年上映了电影《白毛女》,京剧版创作于1958年,1965年上海芭蕾舞团演出了芭蕾舞剧《白毛女》。抗日战争时期,佃农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喜儿与同村青年农民大春相爱。杨白劳因生活所迫向恶霸地主黄世仁借了高利贷,之后外出逃债。在除夕之夜杨白劳偷偷回家,黄世仁闻讯后强迫杨白劳卖女顶债,杨白劳被黄世仁打死。喜儿被抢进黄家,遭黄世仁奸污,逃入深山,头发全白。两年后,大春随八路军回乡,在山洞里找到喜儿,替她申冤雪恨。结尾处,村民们和喜儿一起开会声讨黄家的罪行,庆贺穷苦人的重见天日。
红灯记
《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这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在全国上映,不久,该剧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搬上京剧舞台,当时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后改名为《红灯记》。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沦陷区某地铁路扳道工人李玉和接受了党组织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李奶奶向铁梅痛说革命家史,鼓励她经受考验,迎接斗争。残暴的敌人无计可施,最后杀害了李玉和、李奶奶。铁梅继承父亲、奶奶的遗志,在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追捕,把密电码送上柏山,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杜鹃山
《杜鹃山》是由上海青年艺术剧院于1963年首演的一出现代话剧,该剧由王树元根据在地方文艺杂志发表的一篇小说《乌豆》改编而成。1963年底,北京京剧团、宁夏京剧团分别将其改编为京剧并于次年公演。后被拍摄成同名舞台艺术电影,由谢铁骊导演,于1974年5月23日公演。
在秋收起义的影响下,一支农民自卫军在湘赣边界的杜鹃山揭竿而起。因系自发斗争,这支队伍三起三落,濒于覆灭,急盼找到中国共产党。党从井冈山特派柯湘前来联系,柯湘途中被捕,刑场上被自卫军救出,担任了自卫军的党代表。地主武装头子“毒蛇胆”率部来犯,欲一举消灭自卫军。柯湘率领尖刀班雨夜出奇兵,飞渡鹰愁涧。自卫军会合红军主力,消灭了“毒蛇胆”,正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开赴井冈山。
红色娘子军
1931年,在海南岛,党领导的琼崖纵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成立,屡立战功。中南军区专业创作员梁信写下剧本《琼岛英雄花》,后被导演谢晋看中,改名《红色娘子军》,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1964年,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同年,中国京剧院四团首演由田汉改编的京剧版《红色娘子军》。1970年舞台艺术电影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全国放映,1972年京剧样板戏版电影《红色娘子军》公映。1930年代,海南岛万泉河一带椰林寨,恶霸地主南霸天作威作福,其婢女吴琼花不堪欺压,在多次出逃未遂后终于成功逃入密林。在假扮南洋侨商的共产党员洪常青指引下,吴琼花参加了由女战士组成的红色娘子军。一次行动中由于吴琼花急于报仇行动草率,造成南霸天的逃走和自己人的损失。在血的教训中琼花明白了参军不是为了报私仇,而是为解放穷苦大众的道理。琼花带领娘子军,配合主力部队攻入椰林寨,消灭了南霸天地主武装。
龙江颂
1963年福建漳州的位于九龙江上游的玉枕大队牺牲局部利益抗旱,当地文艺团体创作了芗剧《碧水赞》。后来剧作者江文、陈曙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话剧《龙江颂》。1964年被上海新华京剧团改编成京剧《龙江颂》。毛泽东夸奖它是:“为八亿农民写了一出好戏”。
1963年春,东南沿海某地遭遇特大干旱,龙江村后山的九万亩农田旱情十分严重。县委决定在龙江大队堤外堵江引水救旱,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带领全体社员为送水抗旱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在堤外堵江,淹没了自己大队的300亩高产田,由于地势低送水不利,毅然提高大坝水位,又淹了堤内的3000亩农田和一些房屋,另外还毁掉了一砖窑的副业收入。通过弘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江水英帮助大队长李志田转变了思想认识,同时揪出了暗藏的阶级敌人黄国忠。在多方努力和支援下,龙江水及时送到旱区,拯救了后山9万亩良田。
沂蒙颂
在1964年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山东淄博、青岛市京剧团分别推出了根据著名作家刘知侠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京剧《红嫂》。后改为芭蕾舞剧,并将《红嫂》改名为《沂蒙颂》,1973年5月由中国舞剧团正式首演,并被批准成为第二波“样板戏”。1975年,精编版《沂蒙颂》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该片以沂蒙山小调为主题音乐,被人们广为传唱。
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妇女英嫂上山采野菜,发现了因受伤昏迷不醒的解放军排长方铁军。方铁军生命垂危,急需要喝水,可是山上没有水,英嫂急中生智,用自己的乳汁喂给方铁军,救活了方铁军。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英嫂机智地将排长方铁军藏在山洞里,自己每天送汤送饭,冒死与搜捕的敌人展开周旋。军民团结战斗,歼灭了敌人,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革命颂歌。
奇袭白虎团
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兵副排长杨育才在金城战役中的英雄事迹编写,参照《志愿军英雄传》中的《奇袭》。此剧初创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在1955年进行首演,参加了1964年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1972年被摄制成电影艺术片。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时期美军及李承晚军在朝鲜战场玩弄“假谈真打”的伎俩,一面破坏停战谈判,一面在金城一线集结十万大军,以“白虎团”为主力,向平壤方向猖狂进攻。志愿军侦察排长严伟才奉命率领一支勇敢、机智的尖刀班,化装成美、李军,在朝鲜人民军联络员和朝鲜群众的协助下,冲破敌人道道关卡,直插敌人心脏,一举捣毁了“白虎团”团部,为中、朝军队全线反击战的胜利立下战功。
张雅心
1933年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
1952年参加工作。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3年毕业于长春电影学院,被分配到新华社任摄影记者。
1969年至1976年,他拍摄了《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杜鹃山》、《龙江颂》、《沂蒙颂》等多部样板戏。
1978年调入《人民日报》社任摄影记者。
1983年出版《彩色摄影实践》,已发行28 万册。
1986年首批获得全国高级专业职称资格,任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摄影家》等。
2008年《重现的想像》联展,北京see+ 画廊。
2009年《革命·浪漫·主义》-张雅心样板戏剧照大型回顾展。
2010年和2011年样板戏剧照两次参加洛杉矶艺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