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多媒体 特殊教育学校 应用
有一类人群,他们或许耳朵听不见,或许眼睛看不见,或许智力很低下,但他们却是整个人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对这一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更能加快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的速度,体现出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现阶段对各类有障碍儿童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我校便是其中的一所。
我校现目前招收的学生为智力残疾儿童、听力残疾儿童、语言障碍儿童、自闭症、脑瘫等。他们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要求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能等同于普通学校。由于受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办学条件决定了我们还不能实现“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导致学校教师难以应对班级内每个学生复杂的残疾情况,难以落实每项教学目标。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多媒体便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作用。
多媒体就是将声音、图象、动画等各种记录方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其传输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方式,以全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多媒体设备以其独特的优势走进特殊学校校园。我校于几年前扩建时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电脑、展台、一体机等,多媒体具有如此显著的优势作用,如果能将其很好地应用在我校办学的各个领域,势必能够极大地激发我校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教育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康复训练的效率,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一、多媒体对我校各项教育活动的支持
(一)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支持
1、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能够把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传达给残疾学生。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这些形式被综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吸引残疾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感知觉综合能力,降低知识难度,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增强学习效果。如给智力残疾儿童讲授“大海”一词。由于我校地处西南,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大脑中无法建构大海的形象。单纯地讲授词语本身,并不能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这时运用多媒体将大海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画面播放给智力残疾儿童,一目了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能够最大限度地补偿缺陷
补偿缺陷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课堂教学任务。多媒体技术可以补偿残疾学生的缺陷。首先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残疾儿童的“知觉代偿”作用,如给智力残疾儿童使用视听觉媒体,给听力残疾儿童使用视觉媒体等,充分发挥剩余完好器官的代偿作用,进行缺陷补偿。第二,多媒体还能起到开发潜能、扫清障碍的作用。如用听觉媒体刺激听力残疾儿童的残余听力、用多媒体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的注意品质等。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学校教师从繁重的演、写、练中解脱出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以往,为了让智力落后儿童掌握系鞋带的动作要领,教师要反复解开鞋带再系上,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让弱智儿童混淆“系鞋带”和“解鞋带”的概念。运用多媒体,只要把事先录制好的视频或制作的动画反复播放即可。为集中聋生的注意力,聋生班教师往往要把每篇课文用手抄在大白纸上,贴到黑板上面,才能讲解课文,而现在将教材置于实物投影仪之下,这个问题就轻易解决了。
4、扩充学习渠道,提高教学质量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让残疾学生不单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设定学习进度。通过访问互联网、使用语言学习系统,学生们能够更方便、迅速地查到所学知识,扩宽了学习渠道。
(二)多媒体对德育活动的支持
德育活动是培养和形成残疾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生活习惯与生存技能的重要环节。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为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创造了便利条件。
1、增强教育活动的趣味性
由于我校学生普遍特殊,他们都存在功能障碍,德育活动的形式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很多学生对德育活动不感兴趣。在德育活动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听(看)教师讲解的同时,看到真实生动的画面,更能增强教师思想教育的说服力,极大地增加德育活动的趣味性。
2、增强教育活动的目的性
残疾学生由于存在各种功能障碍,不能像普通儿童一样能够随时随地接受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的思想教育,所以其社会情感发展缓慢,道德感相对薄弱。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把教育活动的目的展示出来,可以强化残疾学生对教育目的的认识。把平时积累的关于思想教育的事迹材料、图片、报告、短剧等存入计算机,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播放,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多媒体对康复训练的支持
1、提高康复训练的效率
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工作是一项艰辛的、长期性的复杂工作。单就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而言,为了让智力落后学生能够清楚地发出声音,教师要进行数月的呼吸训练、发音器官训练;为了让学生能够说出一个单词,教师每天都要对着聋童大声地重复成百上千次,才能提供足够的语音刺激和口型示范。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不堪重负的。首先,教师除语训工作外,还有许多其他工作;其次,人的发音器官不能像机器一样无休止的工作;第三,教师本身也会存在疲倦的身心反应。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给残疾学生做康复训练,则能克服教师语训的局限性,提高康复训练的效率。
2、提高康复训练的参与率
由于每个学生的残疾类别不同、程度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不同,教师需要给班上每个儿童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并根据他们训练的效果随时调整进度或改变方法。我校开设了康复课程,而一节康复训练课只有一个老师,需要面对十几个学生。如果使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的方法,就会出现某个儿童接受训练时,其他儿童则要在一旁观望的现象。而对于残疾学生而言,某项生理功能的康复是有关键期的,在关键期内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用多媒体技术(如聋童语言训练系统等)给残疾儿童做康复训练,就能保证每个学生在关键期内接受到充分的康复训练。
3、优化康复训练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给残疾学生进行康复训练,不仅能够确保“一对一”的个别训练,还能够让教师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脱离出来,从而调整每个残疾学生的训练计划、研究训练方法,提高残疾学生康复训练的效果。
有一类人群,他们或许耳朵听不见,或许眼睛看不见,或许智力很低下,但他们却是整个人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对这一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更能加快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的速度,体现出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现阶段对各类有障碍儿童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我校便是其中的一所。
我校现目前招收的学生为智力残疾儿童、听力残疾儿童、语言障碍儿童、自闭症、脑瘫等。他们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要求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能等同于普通学校。由于受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办学条件决定了我们还不能实现“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导致学校教师难以应对班级内每个学生复杂的残疾情况,难以落实每项教学目标。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多媒体便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作用。
多媒体就是将声音、图象、动画等各种记录方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其传输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方式,以全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多媒体设备以其独特的优势走进特殊学校校园。我校于几年前扩建时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电脑、展台、一体机等,多媒体具有如此显著的优势作用,如果能将其很好地应用在我校办学的各个领域,势必能够极大地激发我校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改变教育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康复训练的效率,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一、多媒体对我校各项教育活动的支持
(一)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支持
1、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能够把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传达给残疾学生。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这些形式被综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吸引残疾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感知觉综合能力,降低知识难度,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增强学习效果。如给智力残疾儿童讲授“大海”一词。由于我校地处西南,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大脑中无法建构大海的形象。单纯地讲授词语本身,并不能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这时运用多媒体将大海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画面播放给智力残疾儿童,一目了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能够最大限度地补偿缺陷
补偿缺陷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课堂教学任务。多媒体技术可以补偿残疾学生的缺陷。首先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残疾儿童的“知觉代偿”作用,如给智力残疾儿童使用视听觉媒体,给听力残疾儿童使用视觉媒体等,充分发挥剩余完好器官的代偿作用,进行缺陷补偿。第二,多媒体还能起到开发潜能、扫清障碍的作用。如用听觉媒体刺激听力残疾儿童的残余听力、用多媒体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的注意品质等。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学校教师从繁重的演、写、练中解脱出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以往,为了让智力落后儿童掌握系鞋带的动作要领,教师要反复解开鞋带再系上,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让弱智儿童混淆“系鞋带”和“解鞋带”的概念。运用多媒体,只要把事先录制好的视频或制作的动画反复播放即可。为集中聋生的注意力,聋生班教师往往要把每篇课文用手抄在大白纸上,贴到黑板上面,才能讲解课文,而现在将教材置于实物投影仪之下,这个问题就轻易解决了。
4、扩充学习渠道,提高教学质量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让残疾学生不单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设定学习进度。通过访问互联网、使用语言学习系统,学生们能够更方便、迅速地查到所学知识,扩宽了学习渠道。
(二)多媒体对德育活动的支持
德育活动是培养和形成残疾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生活习惯与生存技能的重要环节。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为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创造了便利条件。
1、增强教育活动的趣味性
由于我校学生普遍特殊,他们都存在功能障碍,德育活动的形式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很多学生对德育活动不感兴趣。在德育活动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听(看)教师讲解的同时,看到真实生动的画面,更能增强教师思想教育的说服力,极大地增加德育活动的趣味性。
2、增强教育活动的目的性
残疾学生由于存在各种功能障碍,不能像普通儿童一样能够随时随地接受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的思想教育,所以其社会情感发展缓慢,道德感相对薄弱。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把教育活动的目的展示出来,可以强化残疾学生对教育目的的认识。把平时积累的关于思想教育的事迹材料、图片、报告、短剧等存入计算机,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播放,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多媒体对康复训练的支持
1、提高康复训练的效率
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工作是一项艰辛的、长期性的复杂工作。单就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而言,为了让智力落后学生能够清楚地发出声音,教师要进行数月的呼吸训练、发音器官训练;为了让学生能够说出一个单词,教师每天都要对着聋童大声地重复成百上千次,才能提供足够的语音刺激和口型示范。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不堪重负的。首先,教师除语训工作外,还有许多其他工作;其次,人的发音器官不能像机器一样无休止的工作;第三,教师本身也会存在疲倦的身心反应。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给残疾学生做康复训练,则能克服教师语训的局限性,提高康复训练的效率。
2、提高康复训练的参与率
由于每个学生的残疾类别不同、程度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不同,教师需要给班上每个儿童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并根据他们训练的效果随时调整进度或改变方法。我校开设了康复课程,而一节康复训练课只有一个老师,需要面对十几个学生。如果使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的方法,就会出现某个儿童接受训练时,其他儿童则要在一旁观望的现象。而对于残疾学生而言,某项生理功能的康复是有关键期的,在关键期内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用多媒体技术(如聋童语言训练系统等)给残疾儿童做康复训练,就能保证每个学生在关键期内接受到充分的康复训练。
3、优化康复训练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给残疾学生进行康复训练,不仅能够确保“一对一”的个别训练,还能够让教师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脱离出来,从而调整每个残疾学生的训练计划、研究训练方法,提高残疾学生康复训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