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三毛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ya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1月4日,三毛用那双尼龙丝袜结束了自己,消息传出,石破天惊。接着,介绍、纪念三毛的文章,结集出版三毛的遗著,铺天盖地,这好像是为她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葬礼。十六年后的今天,过去热闹的光景早已成为昨日的回忆,三毛的故事也许日渐被人封存起来。而我却想开启我的记忆之门,将一直珍藏于心底的与三毛近一个小时交谈的小小的故事,转述给关心她的读者和研究者。
  1989年4月24日上午八时许,我到舟山定海华侨饭店去拜见三毛,我是从《舟山日报》上得知三毛已踏上故土。当我赶到华侨饭店,一大群女中学生早已围集在二楼的服务台。她们告诉我,她们已经跑了四五趟了,每次都被四十开外的“保驾人”用这样的理由拒之门外:三毛是爱你们的,如果你们也爱三毛,就不要打搅她,三毛有许多事情要做。她因休息不好,已好几次晕过去了。
  这些话不知是三毛授意他的,还是他自己瞎编的,反正我越来越觉得想见三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种遗憾之情油然而生。怎么办?我想了想,于是写了张纸条:我的关于三毛的毕业论文的几个问题亟需请教,我是特意从杭州赶到舟山的。当时,我大学的毕业论文题目:三毛——一个诗意生命的追寻者,已初步定稿了。
  “保駕人”接过我的纸条看了一下,悄悄对我说:“三毛在睡觉,她早晨刚睡下,到十一点左右可能会醒来。她醒后,我就把纸条交给她,你先等等。”
  这样,我就开始了耐心的等待,随便与这群中学生闲聊。她们大多是定海高二学生,有不少人还带了录音机和照相机,摆出要采访的架势,而我却是“赤手空拳”,这些小记者们不断向我恳求:如果三毛让你进去,你一定要带我们一块进去。我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啊。
  十一点光景,很准时,“保驾人”从二楼东边顶端的房间里出来,对我说:“三毛请你进去。”我一往里走,身后一群中学生潮水一般往里涌,大多数人被挡了回去,但也溜进三个女生。其中一个是初一学生,一见三毛就放声大哭:三毛阿姨,把我带到外面去吧……三毛弯腰安慰她,将手放在女孩肩膀上,话语亲切低沉,俨然像一位慈母。三毛没做过母亲,但那动作、那神情、那语调,都使我强烈感到她是位标准又出色的母亲。三毛对她说:“你到外面去,但你要有资本呀,你把书读好,这就是资本呀,你还要有钱,这也是资本呀……”三毛对小女生足足安慰了十分钟,小女生流着泪出去了。另外两位女高中生本来也要被劝说出去的,但在她俩诚挚的请求下,被获准参加会谈。
  三毛与我并坐在长沙发上。她非常熟练地从茶几上抽出一支牡丹牌香烟,斜夹在手指间将它点燃。这形象,全然不是我在《撒哈拉沙漠》一书封页里所见的那坐在书房里非常淳朴的三毛。她的眼睛很大,眼白有蓝黄的色调,似乎包含着很多东西,望上去使人有点“敬畏”。她脸上的皮肤红黑而有些松弛,但有光泽。她嘴唇上抹了浓浓的唇膏,一笑,露出黄而不齐的牙齿,这倒没什么可怕,反而有一种亲切单纯的味道。
  三毛吸了一大口烟,很爽快地对我说:“你有什么问题,就问吧。你问,我来回答。”她丝毫没有什么客套的寒暄,就几乎直奔主题。于是,我就直截了当地问:“你虽然是写小说的,可我总觉得你是个诗人,你觉得这个立论是否成立?一个人一生可以不写诗,可她就是个诗人……”
  我的话还没说完,三毛非常兴奋地将它打断了:“对呀,你说得太好了。”她快活得像个孩子,急急地告诉我,“其实呀,我也会写诗的,我到现在,共写了六十多首诗歌呢。”
  当我说我没见过你发表的诗歌时,她说:“有几首是发表过的,其中一首叫晓梦蝴蝶,我自己比较喜欢,我来背给你听听,诗歌不长呀。”她略略地停顿了一会,就有板有眼地将全诗背了出来。三毛那样子,就像一个虔诚的学生,一边在思索一边在背书。我突然产生一种幻觉,三毛就是一位学生,她真单纯得可以。但我即刻发现我刚冒出的想法错啦。
  三毛背完诗作,上身向沙发后座仰去,拖长了声音问道:“我的诗,比起琼瑶小说里的诗词,怎么样啊?”她的语气不无娇气和得意,女性味十足,刚才的学生味早已不见了。接着,三毛凑近我,有点神秘地对我说:“我和琼瑶可都是好朋友噢,我可没有贬低她的意思噢。”三毛说这些话时,眼神闪烁,脸在微笑。我开始惊讶,惊讶她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变换不同的语调,更换不同的形象,而这一切的变化又是那样的亲切自然。
  当我问她,你有没有想过当诗人啊?她回答说:“我是想当诗人——我还是不当诗人,在中国当诗人,那是要饿死的,可我还是想当诗人。”她这一小段“语无伦次”的话语,使我感到沉重的分量和非常丰富的内涵。
  我们的谈话进入了很随意很轻松的状态,我们谈到了禅宗,谈到了席慕蓉的诗……这时,三毛的“保驾人”大概觉得她有失“长者”风度,借口提醒三毛下午还有个新闻发布会,意思是叫她早点结束谈话。三毛对他说了声:“我知道了。”便又转过头来亲切地对我说:“我们接着说吧,你接着问吧。”
  我问道:“三毛老师,你是位走遍万水千山的人,在别人看来,你的生活阅历够丰富多彩,你生活得有声有色。可我的立论是:你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会生活,你只有在文学的王国里才会生活,对你的生活来说,写作与阅读几乎构成了你生活的主要内容,这对不对?”
  “你说得很有道理,我是很喜欢读书的,我的生活大部分在读书和写书。就拿现在来说,哪怕工作再忙,”她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我一天不看三四小时的书,我就难受,比不吃饭睡不着觉,更难受。”
  “我年轻的时候,我读《红楼梦》哪,有时候,我就一个人捧着《红楼梦》,到了坟地上,躺下便读——那里清净呀。我就这么一直读呀读呀读呀,一直读到天全黑了……”
  三毛叙述的语速越来越快,并带有“歇斯底里”的呼喊,再加上她咬牙切齿的面部表情,圆睁着的眼睛发出叫人惧怕的光,而且讲述的又是坟墓边读书的事,这一切,都使我感到有点“毛骨悚然”。此时的三毛,已经进入了疯狂的角色,与她前面的“慈母”“女生”“女人味”的形象迥然不同。   我们又谈了一会读书的事,接着我又问:“我觉得你小说中有些感觉性的文字特别有才情,而你的理论水平——请恕我直言,好像感觉不怎么样。你好像不大会写一些理论文章。那本《谈心》就写得很一般,你怎么看?”
  面对我这一冒犯她“尊严”的提问,三毛呆了一下。接着,她又像换了个人似的,像一位教授,用沉稳的语调,一字一板地对我说:“你说得也许有道理,但,你不了解我。做人哪,并不是都像林黛玉,随心而为,有时哪,更多的像薛宝钗,平平稳稳、严严实实、有礼有貌。我那本《谈心》不是我魂灵里的东西,是为了社会需要,而写。你觉得浅,其实,你不了解我。”她说到这里,语气好像有点忧伤。我也开始在心里自责不该冒冒失失地提出如此“尖锐”的问题。
  三毛很灵光,她可能看到了我略有些惶恐的神色,转而安慰我道:“不过,到大陆以后,與你谈话,是最使我感到愉快的……有一类人,很想见我,一看见我,没什么话好说,就像刚才的小女生。还有一类人,老是问我杂七杂八的问题,有位记者还问我为什么热爱故土,这叫我怎么回答?我就想看看故乡嘛。很少有人像你一样,与我谈谈我的作品。其实,我是最喜欢与人家讨论书本里的事情。无论怎样谈,只要谈书里的事,我就高兴。”
  我们的情绪重新开始活跃起来。三毛的角色又从一个“教授”转变成敏感热情的青年,她兴奋地告诉我:“我这一生,我还要写个长篇,它会包含我一生的思想。这本书写好了,我就不再写了。我就去住院。”我听她到这儿,我感到她的灵魂在高高地扬起,升到我目不可及的地方。
  这时,录音机的按键“啪”一声反跳起来,一卷磁带录完了。突然,三毛像个孩子似的惊叫道:“呀,你的录音机是哪来的?刚才我没细看,现在我看清楚了,你的录音机跟我在台湾使用的是同一个牌子,同一个型号。呀,这真叫缘分了。台湾的录音机品种规格有上千种,我左挑挑\右挑挑,怎么就挑了个和你一模一样的?看来我们是有缘的。”这架录音机不大,也不小,是长圆形的,是两位女生的(后来才知道这是她们在台湾的亲戚送的),这真是巧合。更巧的是,三毛误以为是我的。这个美妙的误会产生了喜剧效果,这使三毛着实高兴了一阵子。
  会谈结束的时候,三毛大胆地开玩笑似的问我:“有人说,与我三毛只要谈上五分钟,就会爱上我,我现在与你谈了近一个小时了,你爱上我了吗?”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我那时的回答虽然巧妙,但属于外交辞令:“不少人没跟你谈一分钟,就爱上了你了,我像他们一样爱你。”三毛听后哈哈大笑,连表情始终严肃的五十岁左右的“保驾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可我敏感地觉察到三毛的笑声并不十二分的舒畅,还有那么点压抑。要是现在,我会上去拥抱她一下,并简洁地说:我爱上了你。我想,这是她需要的行为和语言方式,因为她是那么真实的人。
  临别的时候,三毛主动给我留下了她在台北市的信箱号码,她一连重复了四遍,生怕我记不住,嘱咐我一定把写好的论文寄给她,她说:“我的信箱轻易不告诉别人。我的信几个月就有几麻袋,我根本来不及看的,但寄到我信箱里的信,我总是要看的。”
  我与三毛谈话时,两位女生忙着给我们拍照、录音。这时,她俩站起来,请求道:“三毛姐姐,我们能否与你合张影?”三毛愉快地答应了,三毛站在中间,伸出两手搭在两位女生的肩背,冲镜头来了个微笑。这是三毛留给我的最后的微笑。三毛接着招呼我:“你来,我跟你也合影一张。”我那时不知是哪根神经搭牢,我说:“不用了,女生给我拍过了。”三毛呆了几秒钟,接着,便无限深沉地说:“什么叫禅,这就是禅,什么都不要留下,什么都留下了。”这是三毛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我走出华侨饭店,感到天特别蓝,空气特别清爽。
  三毛死后,我欲哭无泪。虽然我与她交谈不过短短一个小时,但她如此丰富又如此单纯的形象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大学毕业后,我一直想给她寄去我的毕业论文,再写封出色的信,只因俗事缠身,始终没给她片言只语。我总觉得时间还长,友情会像老酒一样,放得愈长愈香醇。可谁会想到,1991年刚开了个头,我跟三毛就永无在人间沟通的可能了。这种遗憾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填补的。倘若真有所谓在天之灵,唯愿三毛能读到我这段回忆她的文字。
其他文献
胡竹峰其人有秋气。按年岁,他是小先生,不是老先生。但提笔行文,老气横秋。老气横秋似不是好话,然在此处,是作好话来说。天行四时,一时为秋,秋之气为清、为爽、为苍劲为高迈,万物至此近老。古人文章之道,讲究得天地之气,竹峰当盛年而独秉秋气,是为异禀。  《雪下了一夜》,却不是秋,是冬天了。雪只管下去,干你甚事。可天地、风雪、山川、日月、草木、虫鱼,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竹峰的事,是世事,也是心事。心事浩茫连广
期刊
傅抱石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传统绘画艺术大师,在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长期攻研山水、人物画,亦擅金石书法,还是一位优秀的美术史论家。在当今艺术市场上,其作品频受青睐追捧,交易屡创佳绩,被誉为市场骄子和“龙头股”。    傅抱石原名傅中洲,小名长生,字庆远,祖籍江西新喻(今新余),1904年10月5日出生于江西南昌。他自幼丧父,入小学时取学名傅瑞麟,因家贫而辍学。其邻居各有刻字摊和裱画坊,强烈的
期刊
当代有胡竹峰这样的文字,一定有它的深意。  我喜欢看他交待文字来源,从先秦到魏晋到唐宋到晚明再到民国,说自己写的是有自主意识的“中国文章”。如此重视传统与来路,理论和创作完成自问自答的完美闭环,足见其谆谆之心。自问自答何尝不是因为孤独。新文学百余年的历史推崇创新,复古和传统一向不合时宜。他像一位生错了时代的穿越者,着昔时青衫返身逆行,叹一声吾道孤矣。  在散文阅读上我的偏好是洞见和新意,以及在这洞
期刊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2006年春季拍卖会分中国油画及雕塑、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瓷器工艺品翡翠钻饰、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古籍善本及碑帖法书、邮品、中国历代钱币、马定祥收藏中国历代钱币、息斋藏镜及中国历代铜镜11个专场。    中国书画部分有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一)、近现代书画(二)、当代书画四个专场,拍品900余件。数量比上一季度减少20%,以期战略调整,消减市场过于泛滥的
期刊
二十几年前发愿读古文,乡下难见书籍,一本发黄的《古文观止》翻了又翻。后来有缘读到诸子百家,在先秦到明清的经史子集里流连。荒村苦寒岁月多了几束花影,暗香清凉,悠然微笑。先贤风味浸入心情,山野的粗疏淡了,墙角篱笆的梅兰竹菊应对前人的句子,变得风雅变得文气。  文以载道也难离辞章的熨帖,好文章遣词造句如楚之美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前人文章之好在古,古意悠远最耐人寻味
期刊
鲁酒薄而邯郸围  光阴这样的酒火,烧毁了太多面和  而心不和,殃及池鱼也就不算什么  隔岸观火的观众只为吃瓜  放火,救火的人  躲不开命脉潜藏的火劫  火是富贵的命,情火  或是肝火都可以轻易毁掉  一个人伪装的面子  里子成了坊间街头巷尾的段子  薄酒的人未必不喜品酒  只是酒要奉与谁喝  人的江湖浪大风恶  众人皆醒饮下的苦酒或许品得  也能让路人闻得  箪醪劳师  勾践先生以少胜多的妙计 
期刊
独骑白马  溜达这蔚蓝色的梦  我是海上的孤独之王  千顷而过  此起彼伏的波涛追逐月亮  怀有童男子不灭的激情  礁石 这黑衣主教  留下数还乱的阴魂  海上有最动人的风景  在夜深处贝母泛着晶亮的眼神  帆升起似孔雀开屏  消失过多少条大江  凝聚着多少力量  我是海上孤独之王  起风的时候 海鸥比天空还蔚蓝  白马仰天嘶鸣一声  海兽就露出金色脊背  告诉你 适应然后驯服  大海的欲望很复杂
期刊
一群牛羊闯进加油站  俄堡镇美丽的夏天刚开始  黄昏,一群牛羊闯进加油站  紧随其后的牧羊女,撩起长袍  吆喝,追赶,惊慌失措  三百多只绵羊,一百多头牦牛  脱缰的两匹枣红马,在转场  一辆拐弯的大货车把牛羊惊吓  纷纷闯进了加油站,它们没有目标  失去方向的牛羊,决堤的洪水  草原上的公路与牲畜有关  接纳过往的所有车辆,行人,牛羊  货车被迫停止,牛羊很快被驱赶  加油站前的阳光,洒在牛羊背
期刊
一  工作之余,疲乏之时,我总是喜欢隔窗望远。远望时,我总是任由自己胡思乱想:那远处的雪山,我把它想象成一个白冠黑甲的将军;近处那些横七竖八的楼房,我就把它们想成随时等待检阅的士卒(当然,有时我也会把它们视作一个个静置不动的呆瓜);至于那些更近处的各色树木,我就将它们当成随风招展的各类旌旗。这样想着,平淡无趣的天地忽然就变为一处广袤的沙场。没有鼓声,没有观众,充盈其间的只是一种望不到边际的静穆和庄
期刊
马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十月》《当代》《中国作家》等刊物,入选多种选本。出版有《错误简史》《伪生活书》《在雷声中停顿》《乘慢船,去哪里》多部文学作品集。获第十届十月文学奖。  晴 日  晴日。阳光如此明媚  却无马匹可照耀  阳光落在河面上、树林里、屋顶上  阳光还斜照进了房间里  阳光如此灿烂  却无马匹可照耀  另一座大山下,阴着天  唯有那里,静立着  一匹马  荒野上
期刊